[转帖] 汪丁丁:从大学教师没有办公室说起

汪丁丁:从大学教师没有办公室说起  


● 汪丁丁 (进入专栏)   

    杭州下沙大学区当真是很大的,而且享有一条专用快速公交车道,贯穿了杭州东西两端。据说,从城里,三十分钟畅通无阻抵达下沙,车票只要四元,同样的路,出租车要五十元以上。这里分布着几十所大学和学院,数万教师,数十万学生。
    最近,一些偶然的场合,我和几位在那里教书的朋友聊天,得知他们在大学都没有办公室。可是,例如浙江工商大学,占地面积与北大校园相仿,办公楼群沿林荫道排列,大有“一望无际”的感觉。那里的教师怎么可能没有办公室?
    在我们的大学里——不论你引用历史的原因还是引用政治的原因,反正,在我们的大学里,多年以来形成了两个群体。其一称为“行政人员”群体,其二称为“教学人员”群体。在这两群体之上,是所谓“大学管理者”,或国内俗称“大学领导”,他们可以来自行政人员群体也可以来自教学人员群体,还可以来自校外,总之,他们的调动,由人事和组织部门负责。不论他们来自何处,以我的观察,一旦进入到大学管理者群体,他们的行为总是更接近行政人员群体的行为模式而不是更接近教学人员群体的行为模式。有例外,例外有代价。某大学的某副校长就是例外,代价是,他永远成为大学的一件“摆设”——保持学者风范并且保持无权力的状态。
    美国的大学制度可供借鉴。在那里,尤其是“常青藤联校”这样的大学,按照他们的传统,大学的核心部分是数百名至数千名本科生,他们是大学教师们服务的对象。后者,也就是数百名至数千名大学教师们和他们的研究生们,是大学行政人员群体的服务对象。
    上述制度特征,哪怕你只是一名游客,也轻而易举便能察觉。你还可以补充许多细节,但我认为那些细节无关紧要。最紧要的是,一所将本科生视为大学主体的大学,与一所将行政人员视为大学主体的大学,在行为模式上必然会表现出的巨大差异,并且我相信,正是这一差异,让我们可以解释中美两国在大学教育的绩效方面的巨大差异。
    让我继续讲大学教师没有办公室的故事。他们当中,有一位朋友,她是下沙一所大学的经济学系主任,可是没有办公室。从她家到她的大学,要穿越杭州的东西两端。骑自行车?对她而言很不现实。乘公交车?只在交通干线上才有快速公交车,大学和家,分布在交通干线的附近,下车后还要找出租车,在人口密度低的区域,出租车很少。这样往返一次,要费两小时。我见到过欧洲人在火车路线附近解决类似交通问题的办法,是在火车站设立自行车保存站,或者干脆将自行车带到火车上一起旅行。下沙似乎没有这一类存自行车的设施,即便有了,我相信也不能持久,因为偷自行车的行为,成本(包括道德成本)太低。我那位朋友最后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买一辆汽车。许多教师都采取了这一方案,结果,那条杭州唯一的特权级的快速公交车道,每日乘客寥寥,又因占用了最主要道路的一条线路,使它旁边的路面格外拥挤。最近,骂声不断,我估计市政府即将修订发展“专用车道”的政策了。
    另一位在下沙教书的朋友,他是那里的经济学院院长,属于大学管理者群体,有办公室。不过他是很有个性的人,他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个性,所以他不轻易接受行政人员群体的行为模式。据他告诉我,就是因为没有办公室,教师们都是每星期匆忙赶到学校讲课,下课匆忙回家,以致学生们下课之后没有人可以答疑,如一群毫无头绪的小鸟在校园里徘徊。久了,求学的热情自然会消失,改为逛附近酒吧的热情。难怪各地的大学附近,总有网吧和酒吧,还会有色情场所。
    作为对比,在美国的大学里,每一教师的办公室——他们人人都有办公室,助教通常数人合用一间办公室,每一间办公室的门上都贴着办公时间,注意,不是授课时间,而是在授课时间之外,另有办公时间。如果教师办公时间常常不在办公室里办公,学生们有权投诉那位教师。因为,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得低于X小时,这是大学与教师签订的合同条款之一。由于教师的服务主体是本科生,所以教师最不希望发生的,是学生投诉,他们常可因此而被大学解聘。我的一位老师,因在课堂上过分调侃外国学生而被学生们投诉,然后被解聘了。
    回到中国的大学里,继续讲我的故事。如果学生找不到老师,那么,他们有了学问方面的问题,谁来帮助他们呢?有一些学生,求学精神驱动着他们,自发组织“学社”,这样可以请来他们佩服的老师,共同探讨学问之事。我知道一些优秀学生是从这样的学社里走出来的,现在他们已经是经济学院的引人瞩目的年轻教师了。但是这些学社的组织,有赖于组织者的自发涌现,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例如,浙江大学学生社团的学术素质,随时间而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北京大学学生社团的学术素质,以我的观察,不随时间波动,却随时间而逐渐下降。大学的官僚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们自发组织但必须服从党团领导的学社的官僚化。
    最后提一个问题:我们大学的行政人员需要那么多的办公室吗?在我访问过的美国那些大学的经济系——我访问那些院系的理由是采访诺贝尔经济学家,所以,每系至少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那里,各系的普通教师们通常共用一个秘书室,几位秘书联合办公。那些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例如萨缪尔逊,可聘专职秘书。我们的行政人员在办公室里聊天、打牌、睡觉,或者炒股票。这是大学吗?
苏州大学,新校区每个教授都有独立的工作室,挺好的,不过这个是特例,因为是在新校区,地方大,
前几年,都没有办公室。
嘴上有龙!
本帖最后由 吹笛在湖北 于 2011-3-17 22:14 编辑

@   
    我觉得,校园第一舒适的地方应该是图书馆,她“不厌舒适,不厌便利,不厌书籍丰富”,校院里的师生们只要有了闲暇一定就会纷纷涌向图书馆。

    校园第二舒适的地方应该是教室,她有舒适的桌椅、舒适的电脑教学设备、舒适的讲台、舒适的墙壁和地板、舒适的纯净水、舒适的空气,这样的教室一定最是教师学生们一听到打铃声就愿意去的地方。

    校园里第三舒适的地方应该是老师办公室,她有足够的沙发和茶几、有饮料点心、有微波炉,有打印复印设备、有通畅的备课网络、足够的终端,有书写纸、文稿纸、有订书机和订书针,还有卷筒纸、有鲜花,还有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对下课归来的教师们恭敬地问候,有了这样的办公室,想不叫老师们坐班都难上加难。

    但是现状呢?现状比较而言似乎是这样的:校园最舒适的地方恰恰是距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最遥远的地方(即行政办)。换言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地方似乎是校园里最不令人舒服的地方。

    试想,最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会有人愿意去、愿意来、愿意待呢?怎么会舒服地做事、做出令人舒服的事情来呢?(吹笛在湖北《从学院书记感叹图书馆没人想到的》)
我害怕有办公室,按我们学校的脾性,肯定有办公室之日,就是要坐班之时。
据我所知,很多大学里图书馆里,现在真是人满为患。不过孩子多半不是在看书罢了。图的是空调和上网。

很流行的段子:

男生:做我女朋友吧。
女生:凭什么啊?
男生:我在图书馆有位子。
女生:好吧。
大学教师不需要坐班,办公室利用率不高,没有似乎也无所谓。
新校区很偏远,没有课谁会去?老校区很拥挤,三人一个办公室,一般也不会去,倒是借给学生用作自修室了。
不过有时必须接待外面客人时的确很不方便。老外经常很惊讶:你们竟然不在学校办公,而是在家里办公!
前一周检察机关有一领导到学校拜访,发现我们寒酸的办公室,感觉很好地说:还是检察机关好啊。呵,我不置可否,其实是不以为然!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帖子标题有点过,不是都没有,而是大多数没有独立的办公室

现在一些大学的新校区,教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十几平方米一间,条件不错。木匠的办公室有20几平方米,只是领导们考虑到教师独处一室,或许有不轨之异动,所以两间办公室打通,可以两个教师互相监视

过去也不是没有,只是一般是一个教研室一间,大家来了就坐在一起,一个教师分不到一个桌子,夸张一点的,连个抽屉也分不到

这只是文科的教师,理科的教师往往有自己的实验室,有团队,有一定的使用面积。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我现在的实验室就有50-60平方米。足够我做现场实验了。还是搞理科的好。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8# psyzjs
足够大树扫地用。
现在武汉大学的教授基本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副教授是几个人合用一间。不过除了几个身兼主任副主任的,大部分的办公桌也没什么人使用。刘老师说有办公室可能就意味着要坐班,估计没那么邪乎。

主帖中说:“她是下沙一所大学的经济学系主任,可是没有办公室。”这个大学条件有问题,怎么会差成这样?系主任要处理系里事务比如找副主任研究教学计划、找教师谈问题还得去咖啡馆不成?
现在武汉大学的教授基本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副教授是几个人合用一间。不过除了几个身兼主任副主任的,大部分的办公桌也没什么人使用。刘老师说有办公室可能就意味着要坐班,估计没那么邪乎。

主帖中说:“她是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1-3-26 00:57
扩张速度太快了吧?现在许多大学的系主任没有自己的办公室的。


还是做实验的好,至少有实验室。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她是下沙一所大学的经济学系主任,可是没有办公室。”

这句话我无法相信。怎么会?教研室(他教什么的?)的办公室总有的吧?对照这几句话,“在美国的大学里,每一教师的办公室——他们人人都有办公室,助教通常数人合用一间办公室。”这位系主任连“合用”的也没有?难道他工作的是一个网络大学?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1-3-26 23:48 编辑

12# 童志刚
老童的办公室应该很大,可以秀一下的。
估计是国内的三本民办大学吧,硬件设备没跟上,我大学那会,系主任和副系主任,秘书三人共用一个办公室
12# 童志刚
老童的办公室应该很大,可以秀一下的。
李苗 发表于 2011-3-26 23:00
不敢,怕秀出青春痘啥的不好收拾。
15# 童志刚
老童是练过童子功的,面色红润有光泽。
不怕不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