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舊上海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6-24 17:58 编辑

舊上海

陶傑


如果有時光隧道﹐可以選擇回到過去﹐我永恆的按鈕選擇是一九四九年前的上海。

那是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品味城市。

單看開在英租界的茶樓名字﹕四海昇平樓﹑鳳來閣﹑同慶樓﹑玉石壺蠢﹑一洞天﹑碧露春。

茶樓的名字如此典雅﹐茶香中有書香﹐這就是文化。
再看市內鴉片館的名字﹕老延齡﹑清芬堂﹑萃芳園﹑青蓮閣。

連鴉片館的名字都如此典雅﹐氤氳中有靈氣﹐這就叫文化。


那時上海人﹐連販夫走卒都識大體﹐舊上海報紙每段文字都是才思煥發的語文瑰寶。

申報上一篇尋人廣告﹐三個風塵女子跟一個二世祖有段皮肉之交﹐男人得了便宜之後沒有結帳﹐拍屁股走人﹐三個女人登廣告追他的欠債﹐很懂含蓄的藝術﹕“有陝西某大少﹐前節在小姐處擺酒碰和叫局﹐欠帳三百八十四元之多﹐連下腳亦未付﹐至今匿不見面。如有仁人君子將該大少尋到者﹐送洋十元﹐決不食言。阿招﹑阿巧﹑阿金同啟。”
男人看了廣告﹐乖乖上門求饒。三個女人再登一段﹐用詞坦率﹕
“前登告白﹐以陝西某大少積欠嫖錢下腳三百八十四元﹐分文未付。今該大少自己投到﹐自願限期三日繳清﹐是以仍為隱名﹐以存忠厚﹐踰期不繳﹐當再登報﹐勿謂言之不預也。阿招﹑阿巧﹑阿金再啟。”

那時上海人﹐連下三濫的野雞﹐都比香港的時評家有文采﹑有情趣。

那是一個中國人雖被洋人踢屁股﹐但卻仍有品味的時代﹐跟時下寓目皆嘴臉可憎的中國人社會天壤之別。
能按一個鈕回到舊上海住一年﹐即使折壽五年來交換﹐也值得。


陶傑﹕原名曹捷香港著名專欄作家。1958生于香港﹐父母為左派報業世家﹐1949父母奉中共命到香港,大公报副总编。陶傑旅居英倫16年﹐1991年应查良镛邀回港任《明报》副刊副总编。其文常以嬉笑怒骂批评中国文化陋习及中、港政府,以种族主义观点分析时事,主張民主政制推崇欧美日文化,有人斥之为崇洋﹐他自称「崇优」。

第一回做沙发!老兄转发的好文!
所谓好,无国界。从优二字,击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