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美女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倒数第二张有味道,为啥偶就画不好呢?
不要太追求形式美~~
不要太追求形式美~~
水笺 发表于 2012-7-21 01:01
说得对呀,我正想改进,要研究从何着手。
你有何高见,谢谢。
说得对呀,我正想改进,要研究从何着手。
你有何高见,谢谢。
学美术 发表于 2012-11-9 21:45
呀,我是美术外行,这儿的铁地妹妹一定对此一定有心得,问问她准行~
呀,我是美术外行,这儿的铁地妹妹一定对此一定有心得,问问她准行~
水笺 发表于 2012-11-9 21:50
原先让你说对的,随便说说不要紧的。探讨的莫关系。
原先让你说对的,随便说说不要紧的。探讨的莫关系。
学美术 发表于 2012-11-9 21:59
额,好象看一块布,俺只能说说俺对一块布的个人喜好 。
妹妹注意人的皮肤,姿态不可多得,描绘得也丰满,尤其皮肤的光泽,能感觉人物的年龄,但人在人物表情上有点欲速则不达的味道,还有她们的手,似乎很大,很辛苦的状态,与她的体态和表情脱节。说滴不好,海涵哈~
外行插个话,后面两幅画,看服装和头发像同一个人,但是看脸根本不是同一个人。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没觉出是国画。为什么总有那么重的世俗气息?不如你的山水
即使下地狱,也要微笑的表情,只为你放心。
感谢上面几位网友点评与指导。
借“学美术”的帖子,说清楚一个道理,艺术上,没有什么高低对错之分的,“学美术”虽然谦虚,但是,她的画已经画得非常好了,没有人能指导她,所谓的指导,都是以个人审美情趣出发,青菜批评萝卜,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没有什么问题,各个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那里,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青菜萝卜各自喜爱,每一个风格的画家,都有存在的价值,一些画家的画确实好卖的一点,一些画家的画确实难卖一些,但也有买家,一旦互相之间有共识,找到知音也是人间善缘。

“学美术”的画,可贵之处,就是用最传统的笔法,描绘最时尚的世俗生活,这样,传统、时尚、世俗这三者结合起来了,这是她的特点,画国画的人,一般继承传统的笔法画已经形成风格的写意花草、工笔仕女等形象,这些风格一般也被大众所熟悉,于是画家遵循这种方法去画画,得到喝彩会多一些。而,现代西洋画法,勾绘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颓废派头,也已经形成风格,中国的很多从业者勾绘这些碎片也不困难,观众也有很多,因为也熟悉了,西方的传媒已经浸泡中国人眼球三十多年了。

但是“学美术”描绘对象,是近来世俗中出现的,没有人用传统的方法去描绘,这种描绘,是一种创新,形成系列后,自成一体,我看也是不错的风格,我很佩服这种手法,虽然,里面的“美女”不是很漂亮,说老实话,我也不会娶她们,不过,看世俗,也是一种乐趣,尤其,美术作品能把世俗进行一种秩序化的组织,再现一种新的视点,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艺术创造。大部分素描作品,都是描绘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和普通人物,但是看素描往往看笔法,笔法中发现了崭新的亮点,与世俗几乎无关。

这里,涉及到创新的一个接受过程,以前,梵高的作品,在他那个时代,就是屌丝生活的观照,主流画家都是贵族宫廷式技法,梵高的技法,就是俗得一塌糊涂,也可以说,一个方圆都画不好的屌丝,在愤怒中乱涂乱画,好好的东西,被梵高糟蹋成垃圾一样,于是,梵高的画不被大众接受,穷极潦倒。

但是,宫廷技法走到尽头,人们对内心自然笔法有了新的认识,梵高的图,反而是看得出那钟自然的人性的笔触,一旦一些名流肯定,大众有不明真相地追风,这样,所谓的一个新风格形成了。
参加交流
回菜农前辈:
对于梵高我有点不同的感受。我没感到梵高的作品是在“在愤怒中乱涂乱画”。。。我觉得愤怒的时候临摹梵高可能会很拧巴,我感觉愤怒时的用色用笔跟心思杂乱感不利于临摹他的画。。。而且他的用笔相当有节奏感,乱涂估计不行。。。乱涂会使得画面失去节奏跟韵味。。。
当然我是大外行,就是爱乱感觉,也不一定准确。乱叨叨点个人感受而已。。。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2-12-27 17:05 编辑

梵高不为当时社会的世俗阶层接受是事实,主要是题材的原因。在艺术圈子之内,当时可就得到了承认,没有哪个画家会说梵高乱画,相反多数画家对梵高很佩服。朱新建在法国期间遇到一位岁数挺大的女士,是位研究艺术史的,她的姥姥就和梵高是同一时期的画家,据她姥姥讲,当时他们都认为梵高画得很好。至于市场,那是另一回事,画得好,同时市场好,这在那个艺术大变革的时代是罕见的。即使后来和毕加索共同缔造了立体派的波拉克,在毕加索大发横财时,照样没什么市场。
菜农说梵高连方圆都画不好,完全是没有根据的,看看梵高那些海量的素描就清楚了。梵高是个造型和色彩的天才,他的自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绘画所追求的东西已经高度完成,再想突破已经无力。早熟对于他这样的艺术家来说既是宿命,也是归宿。
梵高那个年代是十九世纪,同时代的画家不计其数,这个年代照相机得到发明,但是应用上还没有普及,较十八世纪相比,十九世纪的画家开始破坏写实的逼真,回归人类心理感觉上去,所谓的印象派产生,不过,欧洲的图画业仍然处于鼎盛时期,主流画风仍然是传统油画逼真人物造型,如米勒的《拾穗者》、克罗的《林中仙女》,人物刻画细腻,画面柔美,总体上还是逼真,梵高对逼真的破坏程度是高的,方圆不准是指建筑物故意歪斜,太阳星星不是正圆,更加接近人类普遍的自然笔触(指一个没有训练的人,一般也是画不圆、划不直线的,画出的房屋和太阳,也是与梵高接近的)。

梵高的艺术成就不是世俗承认的,而是画家承认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随着,照相机普及,美术不再走逼真道路,而是走向心理感觉方向,梵高的地位越来越高,而这时,梵高早死了。
参加交流
回到主贴本身,容易引起误解的是,“学美术”并不走抽象道路,而是把纷杂的世俗景象都画上了,甚至,把传统国画的花草,用作人物背景,这个审美倾向,搞得俗上加俗,俗(世俗性感女性)上加俗(传统国画花草),这种艺术组合是很奇怪的,也是独特的。

齐白石、丰子恺的画画,都是走简练道路,简单的传统笔法,使得国画体现构图美。当代方增先、瞿国寒的国画,用高难度的西洋人物线描结构,加国画笔墨技法,使得人物富有现代感,取材也街坊俗女,这样,具有很强的张力感。

“学美术”看不出这类简练或者欧美的风格。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