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波西米亚的“冬日王后”

http://select.yeeyan.org/view/384176/349927波西米亚的“冬日王后”
  • 1445阅读
  • 4
  • 4评论
打开文章名片


译者:雾丝尘
发布:2013-02-28 10:36:20双语对照 | 查看译者版本 | 收藏本文


权倾一时的波西米亚王后伊丽莎白,理应被历史铭记。


我一度后悔,那天错过了第四频道播出的女性栏目,因为在那一期里他们公布了一个“权力名单”——英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100位女性。其实那天我去荷兰参加了一个庆典,是为纪念另一位女性。她也曾经权极一时,如今却已渐渐被世人所遗忘——波西米亚的伊丽莎白。
1613年的情人节这天,伦敦怀特豪尔宫的皇家教堂里举行了一场豪华婚礼。
新娘是詹姆士一世16岁的女儿,伊丽莎白·斯图尔特(Elizabeth Stuart),新郎(同样是16岁)是德国西部的普法尔茨郡的继承人、清教徒王子联盟的名义主席:弗雷德里希五世(Frederick V),
这次联姻轰动一时,伦敦万人空巷,所有人都热切地关注着这对年轻人的结合。很多诗人为此胜景吟诗颂对,其中John Donne's的新婚颂诗(Epithalamia)发表传世。
这次庆典的确不负万众的期待。后来人称它是“奢华时代里的童话婚礼“。
新娘身着银丝镶边的塔夫绸婚服,头戴一顶“价值连城”的皇冠。
16位身穿白色绸缎礼服的皇室伴娘,为她提起裙裾。她的秀发编成穗辫,垂在腰间。穗辫之间饰以金花、珍珠、宝石和钻石…….袖子上镶嵌诸多难以估价的钻石,璀璨夺目,眩花了人们的眼睛。
从站在婚礼上宣誓时起,伊丽莎白就已然与年少的欢愉诀别。
这对新婚夫妇在首都伦敦逗留了近两个月,轮番出席各种宴会酒席。终于,他们乘船出发,驶向自己在海德尔堡的皇宫,从马尔盖特(英国)到弗里辛根(荷兰)。
中途抵达海牙时,在当地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弗雷德里希是当地总督的外甥——于是又是一番宴请款待,好像要把在伦敦落下的都补上。
到伊丽莎白出发后的第五天,她所收到的结婚礼物包括:一套宝石珍珠首饰套装、织锦画、绸缎桌布、高档餐具、家具等等,价值当时的一万英镑(约合今天的100万英镑)。
六年之后,也就是1619年底,在波西米亚联邦的邀请下,弗雷德里希和伊丽莎白成为了波西米亚王国——今天捷克共和国的一部分——的国王和王后,以此阻止天主教对王权的侵蚀(后来天主教的势力仅在布拉格内被扫除,第二年,哈布斯堡国王费尔迪南德收回了他们手中的普法尔茨土地。)


伊丽莎白肖像画,1642,Gerrit von Honthorst


“冬日国王和王后”——这一说法源自其统治仅仅持续了一个冬天——随后便在荷兰、海牙过着避难的生活。
弗雷德里希卒于1632年,而伊丽莎白却一直活到荷兰共和国时期,比丈夫多活了30年。她于1661年回到英国,这时距离她的死亡还有一年,而她的侄子查理二世已复辟一年。
上周我去往海牙所参加的庆典,是为庆祝冬日国王和王后结婚400周年。这日漫天飞雪,在莫里茨皇家美术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17世纪油画展览开幕式,展出有关这对夫妇及其皇室家族的画作集锦。
列席者包括海牙的上层人士,还有英国的驻荷兰大使。毕竟,从根本来看,这是一场典型的英国式盛会,即便会上所用的是荷兰语。
主持人赞叹伊丽莎白经久不衰的政治影响,说她是荷兰民心所向的王后。我听着这些褒扬,不禁问自己,为何英国从未举办过对这位王后如此规模的庆典活动呢?
我们怎会错过纪念这对皇室夫妇的机会:纪念他们的魅力,在当时竟可匹敌剑桥公爵夫妇;纪念他们的国际权威,在他们结婚时就注定会非凡。
最重要的是,我们怎能忘记这位冬日王后?很多读者甚至永远都无从得知有过这个人。
三十年战争期间(1618-1648),伊丽莎白还曾是欧洲新教进程的重要推进力量之一。
她的丈夫在无休止的四处征战中,出人意料地死于美因茨瘟疫,于是伊丽莎白被迫亲自料理巴拉丁大小事务,代理子女们积极推动解决有争议的领土归属问题。

这个阶段是伊丽莎白人生中最具政治色彩的一段时间,她制定了许多政策,旨在从财政、道义和军事方面获取推进新教改革的支持,而这些政策大都与她哥哥查理一世的意愿和要求背道而驰。



海牙莫里茨皇家美术馆,伊丽莎白流放期间曾在海牙居住多时


现存伊丽莎白的往来信件有2000余封,展现出她在社会的文化、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地位之重,她的诸多主张都是原封不动地从伦敦带到了布拉格。
游说、斡旋、谈判、哄骗,她是欧洲那段动荡岁月中最积极的活动家。
最终,她成功使自己的大儿子Charles Louis重新当上巴拉丁伯爵,继而在1648年签署了威斯特法利亚合约,收复莱茵河岸的巴拉丁低地。
伊丽莎白在英国国家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样至关重要。
伊丽莎白死后半个世纪,由于安妮女王没有子嗣,于是伊丽莎白最小的女儿索菲亚(已嫁于汉诺威伯爵)便被预先指定为英国王冠的继承人。这一次,实际上还是为了反对天主教。
因此,索菲亚的儿子,也就是乔治一世,便于1714年成了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国王。从此,英国的所有君王实际上都是波西米亚的伊丽莎白之后代。
那么,为何后世却将她刻意隐藏了起来呢?
为寻找答案,我将注意力转回到第四电台女性栏目的那个调查。
这一调查的目标是:扩大候选人遴选范围,评价她们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和真正权威。其实这不难判断。评审们最终将名单压缩到250人左右,他们承认从这250人中选出前100名并不容易。
当我拿到这份名单时,突然发现,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权力是否掌握在一些女子手中(答案明显是肯定的),而在于人们是否正确认识到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女子掌权这件事的存在意义和重要性,而恰恰是这些历史事件成就了一个国家。
无论是在幕前还是幕后,名单上的许多人都在多年中从事着伟大的事业。她们的影响遍及工商业、政治慈善界、新闻文化界以及科学技术领域。
即便波西米亚王后在17世纪的国际事务中叱咤风云,是当时的中心人物,可如今还是被挤到书页的边边角角,不再提及。而公共论坛趋向于降低像伊丽莎白这样的女性们真实的成就和影响,弱化她们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在描述宏大历史事件时,通常主人公都是面目清晰的男性,受到追捧的有反抗精神的标签式人物原型。
二战期间,在布莱切利园(Bletchley Park)中的工作人员,女子是男子的五倍之多,她们的解密工作对盟军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后世极少有提到这些秘密工作数年之久的英雄女解密员的只言片语。
权力名单上排名第二的内政大臣特丽莎·梅,即便眼前明摆着她在政界的威慑力,人们还是愿意纠结在她的高端定制鞋的问题上不放。正如伊丽莎白,如果还有人记得她的话,人们可能更愿意拿她的宠物猴子和宠物狗说事,而不是将她与国际条约的签订等令人钦佩的政治活动联系起来。
这张名单能够扭转这一观念吗?我表示怀疑。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撰写历史故事。毕竟,我们现在对自身认识的源头就充斥着谎言。
这些历史故事中也大都偏向于赞美男性:军官士兵、巨头大亨、孤僻的科学怪才、愤怒的自残艺术家……却视而不见与其同样杰出的女子们,她们被迫以另外的方式去改造世界。
因此,如波西米亚的伊丽莎白这样的女子,她们在历史中的历史地位,需要我们准确而公允的判断、还原。
附:波西米亚小知识


  • 波西米亚曾是欧洲中部的一个王国,位于现在的捷克共和国境内,定都布拉格。
  • 中世纪时进入鼎盛时期,国境线从匈牙利延伸到亚得里亚海。1526-1918,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 30年战争时期,波西米亚的新教贵族反对天主教的统治。
  • “bohemian”(波西米亚)一词用以表述另类或非传统的生活方式,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据说“bohemians”(波西米亚人)类似吉普赛人或者罗姆人(Romeni),他们中的一部分就来自波西米亚。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