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起码三,四场以上一剧,才能叫大型。
水笺 发表于 2014-6-17 12:27
六幕,三百号演员。东北炕头二人转,配个录音机,那叫微型。

一层层加呗,大型出来了。
六幕,三百号演员。东北炕头二人转,配个录音机,那叫微型。

一层层加呗,大型出来了。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6-17 12:40
老谋子爱整的那个图兰朵是啥型~
西方有些歌剧只有一幕一场,台上演员不超过十人。
普契尼有部歌剧《贾尼斯基基》和他其它作品相比就可以说成是小歌剧,要两三部这样的歌剧才能凑成一场演出,这部歌剧我就没看过,但其中的那首《我亲爱的爸爸》是唱遍全球的咏叹调,是美声女高音歌都会唱的曲目,其流行程度类似男高音唱的《我的太阳》
《高山流水》五幕六场,有歌有舞,台上的露过面的演员和乐池里的乐队加起来有二百多号人,对于剧场艺术来说够得上大型了。
该剧我没看过,应该是一部独立的歌剧,因该剧较短,要和其它歌剧合演才能凑够演出时间。你百度一下吧,有什么结果,贴上来。
比这歌剧更知名的《乡村骑士》和《丑角》常在世界各地的大剧院合演,一个上半场,一个下半场,内容毫无关联,不这样观众进来只听一小时就结束了。
琴台大剧院声响效果不佳,全真唱有些演员实力不够,真唱为主,舞台上有些暗藏的麦补音,演员身上啥电子设备也没有。
老谋子爱整的那个图兰朵是啥型~
孬歪甭 发表于 2014-6-17 14:46
那个你应该知道,是孬歪甭 型。
以后还演吗?
预测一下票房?
若愚不大智
演肯定得演,7月9月共十几场,不够场次无法参加优秀歌剧评选。至于票房.......
好气派的舞美。
照片里那么多演员,貌似老程看着最正点。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那个你应该知道,是孬歪甭 型。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6-18 00:03
对不起,太可乐啦~~~
好气派的舞美。
照片里那么多演员,貌似老程看着最正点。
水色 发表于 2014-6-18 18:29
这话老程爱听,我都为他激动。

不过,正点指什么?鼻子好看,还是帽顶最巍峨,还是别的什么?
本帖最后由 吹笛在湖北 于 2014-6-18 23:10 编辑

中国文化报的报道

    莫凡曾为歌剧《雷雨》、《赵氏孤儿》、舞剧《二泉映月》、《西施》等剧谱曲,创作经历丰富,他认为伯牙的遭遇让在当下做严肃音乐的人特别有共鸣,伯牙的情绪变化和心路历程非常适合用音乐来表现。全剧音乐吸收了《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梅花三弄》、《广陵散》、《普庵咒》等琴曲素材以及湘鄂民歌,但并非直接采用,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伯牙在楚国和晋国宫廷的两场演奏又采用了不一样的风格,楚国倡优用方言演唱,音乐元素来自楚剧和汉调,晋国的音乐元素则来自山西民乐。


  众多业界专家表示,一个近30年没演过歌剧的团队将一个极简的中国故事蓝本,演绎成这样一个具有国际认知度的知音主题歌剧,令人眼前一亮,首演所表现出的整体风格大气、简洁,编剧、音乐、表演均有创新及成功之处,尽管一些技术细节上还需调整,但瑕不掩瑜,该剧的主题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也体现出武汉文化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精神。


——一个极简的中国故事蓝本,演绎成这样一个。。。主题歌剧,令人眼前一亮——的确,一个极简的故事,演绎编的很饱满,生动。
用谦谦君子定位作曲家莫凡很贴切,生在杭州、学在上海、工作在北京,斯斯文文地讲着一口带南音的普通话,无论对谁都彬彬有礼。他的作品尤其是歌剧从不讨巧地去迎合潮流,整体歌剧是他作品的风格。
他的另一个特点是倾听主创人员的意见、他与编剧、导演、指挥等主创团队的重要成员从来都是有商有量,有很多他自己写得很有感觉的唱段和旋律因导演认为与人物和剧情不符,他都忍痛删除或简化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钟子期娘亲见到伯牙后以一段催人泪下的咏叹调,词好曲也好,导演曹其敬认为此时的钟母应该早已是眼泪哭干,替儿子等到俞伯牙她欣慰的感觉胜于悲痛,在时间有限的表演时段内要突出伯牙的悲痛。曹导的话确实有道理,莫凡先生不但删去了这段咏叹调还主动提出由他去说服编剧。
我和武汉爱乐的外籍乐手聊过,他认为这部歌剧和他听过的几部中国歌剧比是与他熟悉的西洋歌剧最为接近的。
这话老程爱听,我都为他激动。

不过,正点指什么?鼻子好看,还是帽顶最巍峨,还是别的什么?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6-18 23:03
就是很有型的意思。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对歌剧属于歌剧盲,我甚至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话不好好说,要唧唧呀呀的唱,这是为表现什么?高雅、高贵,还是什么,反正感觉就是一个字“装”
请专业人士扫盲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4-6-19 14:28 编辑

你这盲扫起来费点儿劲,先去大森林里听听鸟叫吧。
中国戏曲你应该了解吧?戏曲演员讲唱过哪出戏,歌唱演员也如此。
我对歌剧属于歌剧盲,我甚至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话不好好说,要唧唧呀呀的唱,这是为表现什么?高雅、高贵,还是什么,反正感觉就是一个字“装”12d" />12d" />
请专业人士扫盲
阳光大森林 发表于 2014-6-19 10:47
摘录一段文章:
  


     中国古代其实并无人格一词,有的是人品的观念。中国人从来不具有person意义上的人格观念,不懂得唯有个人(私人)才是权利和义务的最终主体。正因此,中国人必然只能将人格理解为一个人的品格,即用普遍性的来制约、压抑个人欲求这种做人原则和道德规范。
人格本身并不意味着诸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德行,相反,它标志着一个人的不可入性、不可窥探性,即他的隐私,他有权将自己个人的东西(即使实现出来将是不道德的、丑陋的,如罪恶、卑劣的念头)秘而不宣,只要他不用这些东西付诸实行或损害别人。因此人格就是面具,就是表演或扮演的角色
  在西方人看来,任何人、包括十恶不赦的罪犯都有人格,这是一个事实(其依据是每个人都有灵魂、思想和理性能力这一事实),并没有道德褒贬的意思。一个人有人格并不就是道德的,只有他尊重人格(包括尊重自己的人格)才是道德的。

                                 
       ---------------
邓晓芒《灵之舞》



----------------------------------------------------------------------------


邓晓芒的这段话我特别喜欢,他的意思是,“人格”就是一种装,是我们人人都必须有的一种表演,装作慷慨,装作关心,装作优雅,这都是很好的,我们有权这样表演,也应该这样表演,但凡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装的人,恰恰是人格缺陷的人。不允许别人装,非要去窥探、猜测,讥讽他人人格表演背后隐藏的东西,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另外装高贵是装,装粗俗,装狂野也一样是装。但凡可以自我标榜的东西,都可以是装,媚俗和媚雅同样都是媚,在表演性上压根没有本质区别。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呈现在舞台上的东西是高级装,歌剧也是如此,歌剧装的更高级,歌剧要在交响乐队的伴奏下唱着装。
歌剧中的主要角色是靠音乐塑造人物的,但和所有戏剧一样演员戏演的好不好,也就是会不会装同样十分重要。怎么才能装好取决与导演,导演教大家装。如果问歌唱演员的软肋是什么?是表演和形体,美声唱法的歌唱者把精力集中在唱法上,站在台上把歌唱好了就能赢得掌声,和戏曲演员最大的差别就是唱的时候不用带身段。
这就是武汉琴台大剧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俺是灭绝师太
琴台大剧院坐落在琴台公园旁边,周围全是湖。据说这个公园以前是四个小公园,现在连成一片了,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我经常去那里散步,走到剧院门口遇到好看的就进去看看。演出开始后就有票贩子低价处理卖不掉的票~
俺是灭绝师太
好漂亮,估计造价也不会低。
若愚不大智
感谢老程和水色的解释,让我耳目一新,尤其水色的摘录和分析,我觉得很有深度,受教
摘录一段文章:
  


     中国古代其实并无“人格”一词,有的是“人品”的观念。中国人从来不具有person意义上的人格观念,不懂得唯有个人(私人)才是权利和义务的最终主体。正因此,中国人必然只能将人 ...
水色 发表于 2014-6-19 18:53
我基本上算“水”粉了。
《高山流水》本月推出音乐会版。演出地点由琴台大剧院转到音响效果更好的琴台音乐厅,100%的现场真唱,考验演员实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86# 吹笛在湖北

吹笛是说粉邓晓芒吧?

邓提到了人格的“面具”性,但他提到的时候似乎还没有想明白,明显和上文的逻辑没有延续性。而80楼对那个意思的解释则明显和邓的原意不符。

邓的原话中一开始用的是 ...
晓梦 发表于 2014-7-5 02:22
我粉水色,我爱晓梦。水色给我闪电的思想,晓梦给闪电盖一床真丝的被子。
《高山流水》本月推出音乐会版。演出地点由琴台大剧院转到音响效果更好的琴台音乐厅,100%的现场真唱,考验演员实力。
老程 发表于 2014-7-8 17:42
老程要莅临江城了么?
上月是打酱油,这档口江城太热怕打了酱油变质,不敢去啦。
今年11月份全国歌剧展演将在江城举办,那时我可能去看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