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诺兰再论“电影已死”:新媒体将它变成一次性厕纸

“能被大量复制的内容乍看之下能提高创意的产生,但是能让数字、胶卷等不同形式所产生的差异最小化,对创作者和观众来说同样很重要。电影现在可以借由手机、手表或是加油站的广告广告牌等任何荧幕展现,这是现在所有的电影戏院都必须了解到的事实:尽管有较大的银幕与座椅,现在的电影戏院不过是播放电影的平台之一。”
看电影的方式或称为如何看到电影的渠道,随着科技进步已经慢慢转变。电影公司们纷纷把资金投资在大制作电影上,以求高获利,同时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与艺术电影,因为难以在戏院生存而转向VOD(Video On Demand,随选影片服务,类似美国的Netflix、台湾的MOD)。观影的方式随着数字化开始改变,甚至连电影节、影展等也开始采用数字形式。数字化使得人们更难看到由胶卷放映的电影。很难找到适当得比喻来说明数位取代胶卷和观影方式的改变,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Christopher Nolan,《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导演)解释了此现象:“售票窗口之于电影产业就象是现场演唱会之于音乐产业,没有人会想在演唱会的现场听录制好的MP3,他们要音乐人的现场表演。
诺兰在完成《星际效应》(Interstellar)前抽了点时间,为《华尔街日报》写了份有关电影“前途无望”的专栏。文章谈到电影公司意图把电影当作“内容”(content),或是像牙膏与厕纸那种用完即丢、取代性高的产品。以下节录文章内容:
“能被大量复制的内容乍看之下能提高创意的产生,但是能让数位、胶卷等不同形式所产生的差异最小化,对创作者和观众来说同样很重要。电影现在可以借由手机、手表或是加油站的广告广告牌等任何银幕展现,这是现在所有的电影戏院都必须了解到的事实:尽管有较大的银幕与杯架,现在的电影戏院不过是播放电影的平台之一。”谈到这边有点讽刺的是,AMC(American Multi-Cinema)昨日才宣布将花费6亿美元盖更大、有躺椅的电影戏院。
考量到数字化电影的普及与观影方式的改变,诺兰认为未来电影市场将会由“票房最多的平台”占有最多的放映渠道,而收视不好的会马上从戏院下档。“取决于观众是否买单,电影发行商与电影院老板将会立即改变发行、播放的电影。礼拜五下午的票房好坏,甚至会影响该部电影能不能在当天晚上播放,或是戏院可以改播放上周票房佳的热门电影,甚至可以藉由计算机根据电影票售出的结果来计算上映的档期。”诺兰想象未来的发展。“实时反应票房的方法,有利于那些已经被观众认识的作品,新片或原创电影则需要更多时间来吸引观众注意,低成本、非商业主流的电影更有可能上映不久即下档。创新的作品将会转向家中收看的形式,而那些戏院将会沦为已经拥有广大影迷或是品牌支撑的大制作商业电影的赚钱工具。”
虽然诺兰的观点倾向“电影已死”的论调,但他觉得这样的环境仍旧有机会:“至少电影制作公司还能从大量释出的作品当中重新学习到巨大的经济商业价值。”
“一旦电影不需要被科技技术所限制,将能回到电影艺术的本质:历久不衰、永恒脱俗、人类共同经验分享的故事等。”他继续写道:“观众在戏院与家中观看电影截然不同,但因为现在还是以电影院观看电影为主,人们还不会发现到差别。但随着观影方式的转变,观众们将会越来体认到其中的差距。大众将会把令人着迷,且把钱花在那些以电影技术等级创作的家庭娱乐(电视、网络)作品上,就象是当年电视发明,电影只能靠着宽荧幕与多轨声音反击一样。未来的戏院需要比以往更大、更漂亮,他们必须使用一些无法被家庭娱乐复制的昂贵技术或储存格式(象是胶卷),电影公司必须在这些选择下思考自己作品的价值。”诺兰继续谈到:“这些改变带来的火花,将会带来许多精彩的作品,借鉴于历史,或许这将会成真。”
透过一个成功的电影工作者来讨论并观察电影产业未来的走向,相当值得参考;诺兰原文讲的文诌诌,但我相信他的大意是指,电影在电影院播映的潮流将会随着电影媒介的发展而成为一个“将要改变”的产业,绚丽的科技可能会取代那些致力将电影故事说好的电影创作者,也就是未来电影戏院我们可能看不到伍迪艾伦的妙语连珠、韦斯-安德森的奇幻世界、史派克琼斯的独特世界观,而是会充斥着大量的机器人对打、3D特效和椅子动来动去、会喷水在你脸上的影厅,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以下是诺兰采访译文:

“未来的影院将比以往任何时候的都大、都漂亮。它们将采用昂贵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无法在家里使用或复制的(比如,胶片拷贝这种“古老”的方法)。此外,影院将会依然享受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电影公司重新认识到影片火爆上映后带来的巨额经济价值。
最明显会利用这一独特优势的影片是场面宏大的制作。但如果历史可以借鉴的话,各种类型、各种制作成本的影片都将跟风。由于未来的影院将不仅依靠更宏大的表现形式,还需要出现具有丰富创意的电影制作人,拍摄的影片能够让观众聚精会神地看上几个小时。

就在这些新的声音涌现之际,我们绝望地以为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正如上世纪90年代初一样,当时糟糕的多路复用技术被用了多年,令公众对电影心生厌恶,一位名叫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的年轻导演几乎令影院爆棚,他对影院的过去有着深刻的见解,有着让影院重登流行文化之首的天分。
过去从来没有哪一个体系如此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正规标准被撕得粉碎。但没有标准意味着没有规则。无论是光化学技术还是基于视频技术,如今电影都可提供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如果从这样开放的体系中孕育不出非凡的新作品,将是难以想象的。我对此满怀期待。”

诺兰原文地址:http://blogs.indiewire.com 此文经由(hypesphere翻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楼主:你把李梓铭拉进来吧,
他是个资深的电影迷可以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电影讲到二十一世纪。
这楼一定火。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楼主:你把李梓铭拉进来吧,
他是个资深的电影迷可以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电影讲到二十一世纪。
这楼一定火。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7-12 16:57
哎呀,是吗?楼火不火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和变迁,真是乐事咯!
聊聊电影多舒服,老电影新电影国产片美国大片。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拯老真是老赵附体,瞎忽悠啊?
好多年不去电影院看电影,近期正儿八经地看了《明日边缘》,正是好看啊,这个片片可以满足一个无一技之长又不得不去闯荡江湖人的心理。记得我十几年前初玩俄罗斯进口的打仗电游,从来就没有赢过一场胜利,过程就是死去,重来,再死去,再重来,后来知道了自已装备和对方的短板,所以就能轻易地进级了。能轻易晋级,就不想玩啦。
所以大数据时代的电影可以让一个白痴也觉得你自己是一个英雄,你可以重塑再造一个新的你,亦真亦假是人生的真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