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好奇号加强版

美公布好奇号加强版:可吸收火星CO2输出纯氧

2014年08月04日 07:55   新浪科技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57人参与) 收藏本文     



美公布2020年火星车车载仪器:共用好奇号车身






9/9 为了节省时间和资金,火星2020火星车将会分享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的车身,目前后者正在这颗红色行星上寻找生命。这辆新火星车还将使用与“好奇”号一样的登陆系统,采用史无前例的底盘和“天空起重机”抵达火星表面。(孝文)
分享|评论(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揭开了一款“好奇”号加强版火星车的神秘面纱,它载有7种强大仪器,这些仪器将有助于科学家破解有关这颗红色行星的谜团。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就是Moxie,这种仪器能够吸收火星大气里的二氧化碳,并输出纯氧,作为火箭燃料,或者有一天供人类呼吸使用。这辆2020火星车还将具备利用名叫桅杆相机MastCam的设备捕捉这颗红色行星的图片的能力,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称,它的这种能力将会“令你感到非常震惊”。
  该局宇航员,同时也是副局长的约翰-格伦斯菲尔德说:“它将距离人类审视火星的体验更近一步。你将会感觉自己就像真的置身在这颗红色行星上,那种感觉将会非常奇幻。”MastCam将会拥有3.6:1的缩放特征,在近场能够解析大小大约是1毫米的图片,在相距328英尺(100米)时,能够分辨直径3到4厘米的物体。除了这种仪器以外,SuperCam将能提供成像、化学成分分析和矿物学能力。它还能从远处发现岩石里的有机化合物。与此同时,通过拉曼和冷光扫描可居环境寻找有机化合物(Scanning Habitable Environments with Raman & Luminescence for Organics and Chemicals,Sherloc)还将提供小尺度成像,并用一个紫外线(UV)激光器确定小尺度矿物学,发现有机化合物。
  格伦斯菲尔德说:“火星上的岩石将会向我们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它们将会告诉我们一段火星史,故事就写在这些矿物质里。这辆火星车将要前往那里,把这个故事挖掘出来。”事实上这辆火星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99磅(45公斤)有效载荷将能把完好无损的样本带回地球,而不会像“好奇”号那样,把样本压碎。Meda(一组传感器)将会对温度、风速和方向、压力、相对湿度和尘粒大小及形状进行测量。空间技术任务理事会负责这些项目的副会长詹姆斯-卢瑟说:“美国宇航局的空间技术项目能与人类探险和火星2020火星车科研组合作,用来证明我们有能力收集火星大气,并把它富含的丰富的二氧化碳转变成纯氧,这令我们感觉很兴奋。这次技术验证将为我们的费用更低的火星任务铺平道路,在这颗红色行星上,氧气是生命支持和火箭推进必不可少的。”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2020任务将会随机携带这些仪器,该任务是基于“好奇”号打造的一个流动实验室。“这个流动实验室”将会由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提供动力,而它将为这辆火星车提供至少长达一整个火星年的操作寿命,即相当于地球上的687天。美国宇航局表示,有关火星2020任务将要随机携带的科研和探险技术仪器问题,1月它收到58个投标。这是在过去的仪器竞赛中提交的平均投标量的2倍,它预示着人们对探索这颗红色行星非常感兴趣。美国宇航局希望2020火星车可以用来演示人类火星探险和寻找生命迹象所需的技术。例如,该车可以进行测量和技术演示,帮助人类探险设计师了解由火星尘埃引起的任何风险因素。
  2020火星车还将用来演示如何收集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将会成为一种有用资源,用来制造氧气和火箭燃料。该车会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的车身,后者目前正在火星上寻找生命,而且已经开始奔向它的最终目的地。这辆新火星车还将使用与“好奇”号一样的登陆系统,采用史无前例的底盘和“天空起重机”抵达火星表面。因此,火星2020任务预计需要耗资15亿美元,比它的前辈“好奇”号少了10亿美元。这个将会用来收集岩样的新设计,标志着在执行奥巴马总统的命令:到21世纪30年代把人类送上火星的目标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美国宇航局副局长格伦斯菲尔德说:“制定科研和探险目标,是为接下来的火星任务做准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月,美国太空项目负责人查尔斯-博尔顿说:“如果人类想要无限期地幸存下去,我们就必须变成一种多行星动物,我们必须前往火星,并把它作为我们前往其他太阳系的一个跳板。”博尔顿公布了一系列前往火星的“跳板”计划,其中包括“用套索捕捉”一颗小行星、在太空种植植物,以及利用3D打印机进行随机设备维修。火星2020任务旨在把“好奇”号和其他火星任务取得的成就作为基础。“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以及其他几个轨道飞行器,均发现火星上有水的历史证据。“好奇”号还证实,这颗红色行星过去的环境状况,可能曾适合活微生物生存。据科学定义小组说,寻找过去存在生命的迹象,是下一个合理的步骤。
  这辆火星车将会使用它的仪器进行视觉、矿物学和化学分析,以便了解登陆点周围的环境。它还需要确定岩石和土样里的生物特征,这些可能曾是在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科学定义小组主席杰克-马斯塔德是普罗维登斯布朗大学地质科学教授,他说:“火星2020任务概念不认为火星上曾存在生命。然而,鉴于最近‘好奇’号获得的新发现,过去这颗红色行星上似乎有可能存在生命,因此我们应该开始寻找生命迹象的艰难工作。不管我们从中获悉什么,我们都将会在了解地球上存在的早期生命的生存环境,以及地外生命的可能性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下一代火星车还计划收集并打包多达31个岩样和土样,并打算通过稍后的一项任务把它们带回地球,在实验室里进行更权威的分析。(孝文)


文章关键词: 好奇号火星车二氧化碳火星大气


有生之年,或许真能火星一游。
我知道什么?
好乐观 啊~~

我觉得有生之年,汽车彻底电动无人驾驶,网络彻底无线免费,工农商物流大多智能自动化,人只要玩好玩的就行了~~




欧洲罗塞塔号飞船飞行10年今日将抵达彗星

2014年08月06日 08:26   新浪科技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299人参与) 收藏本文     




自动播放罗塞塔号12年太空之旅(来源:新浪科技)




即将抵达彗星的罗塞塔号飞船


罗塞塔飞船搭载科学载荷示意图


着陆彗星表面的菲莱着陆器


菲莱着陆器搭载科学载荷示意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经过10年,超过40亿公里的慢慢太空之旅过后,欧洲空间局(ESA)的罗塞塔探测器即将在北京时间今天下午抵达它的目标——“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简称C-G彗星)。
  揭开太阳系的奥秘
  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是欧洲空间局“视野2000”-奠基石(ESA Horizon 2000 cornerstone)计划旗下的探测任务,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围绕一颗彗星运行并在其表面着陆的探测器。整个项目耗资约13亿欧元,约合107亿人民币。
  在过去数月内,罗塞塔飞船上的姿态发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点火,目的是使飞船减速,使其相对彗星的运行速度与一个行人的走路速度差不多,即约每小时两英里(3.2公里)。此时它与彗星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到60英里(约合96公里)。
  在不断接近彗星的过程中,罗塞塔飞船上的相机也在不断拍摄这颗小天体。其发回的图像显示这颗彗星的彗核直径大约2.5英里(约合4公里),形状非常不规则,看上去有点像一只“橡皮鸭子”(rubber duck)。从外形判断,其可能是由两个冰冻块体相互结合形成,或是在此前接近太阳的过程中不均匀“风化”导致的侵蚀不均形成的。
  在6月份,罗塞塔飞船对C-G彗星的水汽喷射率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其速率大约是每秒散失两杯水的量,这样它大约需要100天的时间可以填满一个标准游泳池。随着彗星不断朝着太阳加速运行,其表面将会被加热,水汽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的散失速度也将大大提升,从而形成壮观的彗尾。
  7月份,罗塞塔飞船对彗星进行了表面温度测量,结果显示其地表温度约为94F,约合-70摄氏度。这一数字足够高,证明其表面并非完全由水冰组成,有部分地表成分主要是尘埃或岩石,颜色较深,容易吸收热量。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罗塞塔飞船将跟随C-G彗星一起向着太阳的方向飞行。欧洲空间局罗塞塔项目科学家马修·泰勒(Matthew Taylor)表示:“关键在于我们将会围绕彗星长期运行,时间将超过1年。”
  此时此刻,彗星与罗塞塔飞船距离太阳约3.34亿英里(约合5.4亿公里),运行速度约每小时3.44万英里(约5.54万公里)。按照计划,罗塞塔飞船将会一直持续运行至2015年底,飞船与着陆器配合,伴随彗星冲向太阳的过程并进行持续的联合观测。

  罗塞塔飞船在8月2日发回的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近距离图像,拍摄时距离彗星约1000公里


罗塞塔飞船在8月3日发回的彗核高清图像,此时彗星距离已经不到300公里


罗塞塔飞船地面控制中心导航团队工作人员合影


  飞船与着陆器
  罗塞塔飞船的名字取自著名的埃及“罗塞塔”石碑,这块石碑上用几种不同的古代文字镌刻着一些法条。语言学家们借助对这块石碑的研究,破解了古代埃及文字之谜。科学家们希望这艘以“罗塞塔”的名字命名的飞船也将帮助我们揭开45亿年太阳系历史的谜团。
  这艘欧洲飞船于2004年3月由一枚阿利安-5型火箭发射升空,随后沿着一条复杂的绕行借力轨道,借助地球和火星的加速飞向目标。今年1月,罗塞塔飞船被成功地从休眠模式中唤醒并开始进行抵达目标前的准备工作,最终在经过10年飞行之后于2014年8月6日与它的目标——“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交会。
  罗塞塔飞船主体是一个 2.8 x 2.1 x 2.0米的结构体,其顶端安装科学载荷,而底部则安装其他辅助分系统。飞船上海安装有一台直径2.2米的高增益通讯天线,而在相反的另一面则搭载着着陆器“菲莱”。
  在飞船的两侧安装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每一个“翅膀”都有32平米的受光面积,各自由5块较小的太阳能板组件构成,并可以进行正负180度的翻转。
  当飞船接近彗星时,它会进行姿态控制,将其搭载的科学设备对准彗星,将其太阳能板对准太阳,而将它的通讯天线对准地球。
  为了实现如此精确的姿态控制,除了一台主发动机之外,罗塞塔飞船上还安装有多达24台小型姿控发动机,每台可以提供约10牛顿的推力,大致相当于你手里拿起一个苹果的力量。罗塞塔飞船将近一半的质量都是它携带的推进剂。
  而为了达成科学考察目的,罗塞塔飞船上一共搭载了11台科学设备,包括:
  ALICE——紫外成像光谱仪,用于彗发与彗尾的气体成分分析,彗核水汽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产生率观测,并协助判定彗核成分;
  CONSERT ——彗核探测与无线电通讯实验,借助无线电在彗核表面的反射/散射信号特性,研判彗核内部结构;
  COSIMA——彗星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彗核释放出的尘埃颗粒性质,包括判别其物质成分,以及是否含有有机物;
  GIADA——颗粒碰撞分析仪/尘埃采集器,用于测量尘埃颗粒的数量,质量,动量与速度,分布状况等信息;
  MIDAS——微成像尘埃分析系统,分析彗星周围的尘埃环境,包括尘埃数量,大小,分布,形态等等;
  MIRO——罗塞塔轨道器微波设备,用于判定主要气体丰度,彗核表面排气率,以及彗核浅地表温度;
  OSIRIS——光学,光谱与红外遥感系统,拥有广角/窄角相机,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彗核图像;
  ROSINA——罗塞塔轨道器离子与中性粒子光谱仪,包含两台探测设备,可以对彗星的大气/离子层进行考察;
  RPC——罗塞塔飞船等离子体科学包,包括5台设备,对彗发进行分析,并监测彗星与太阳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RSI——无线电科学实验,利用无线电信号频率偏移测量彗核的质量与引力场参数,反演彗核内部结构与密度状况,并进行轨道测定和彗发研究;
  VIRTIS——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光谱仪,研判彗核固体物质成分,并测量地表温度,并帮助选取着陆器的着陆位置;
  如前所述,罗塞塔飞船上还携带有一颗重约100公斤的小型着陆器,名为“菲莱”(Philae)。这是以埃及尼罗河中发现罗塞塔石碑的一座小岛的名字命名的。在今年的11月份,这艘着陆器将会与母船分离,并使用特殊的“鱼叉”三足固定系统着陆彗星表面。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着陆一颗彗星的表面。

罗塞塔的漫漫长路——借力轨道示意图


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的彗核形状很不规则,科学家们认为,它的样子很像一只大黄鸭


准备着陆!


  菲莱着陆器上同样安装有通讯天线,但它必须通过罗塞塔母船的中继才能将数据传回地球。菲莱上一共安装了9台科学设备,设备总重约21公斤。另外它还携带了钻探设备,用于在彗核表面进行钻探取样,这9台科学载荷包括:
  APXS——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仪,它将会被置于距离地面仅4厘米左右的位置上,探测物质的阿尔法粒子/X射线辐射特征,从而分析其地表元素成分;
  CIVA——全景相机,其一共包括6台完全相同的小型相机,用于拍摄彗核地表的全景图像,另外还包括光谱仪,用于分析从彗核地表获取样品的成分,结构以及反照率分析;
  CONSERT——彗核探测与无线电通讯实验,借助无线电在彗核表面的反射/散射信号特性,研判彗核内部结构;
  COSAC——彗星取样与成分分析仪,通过元素与分子信息分析彗星上复杂有机分子;
  PTOLEMY——演化气体分析仪,用于对较轻元素的同位素分析;
  MUPUS——地表与次地表多功能科学包,测量彗核表面的密度,热量与机械性质;
  ROLIS——罗塞塔着陆器成像系统,这是一台CCD相机,用于在着陆彗核的过程中拍摄高分辨率图像,并拍摄其他设备取样区域的高清图像;
  ROMAP——罗塞塔着陆器磁强计/等离子体监测仪,用于研究彗星磁场以及彗星/太阳风相互作用机制;
  SD2——取样与分发设备,可以钻探进入彗核地下最深20厘米,并自动向不同分析设备进行样品分发;
  SESAME——表面电性与声学监测装置,测量彗核以及彗核周围空间的声学与电学性质;
  漫长旅途
  罗塞塔的漫长旅途始于2004年3月份,它由一枚阿利安-5型火箭从位于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艘重达3吨的飞船被送入一个停泊轨道,随后被进一步推入飞往外太阳系的漫长轨道之旅。
  然而遗憾的是,火箭的推力并无法直接将飞船送往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因此科学家设计了一条复杂而精巧的迂回借力的飞行路线——罗塞塔飞船在离开地球之后开始围绕太阳“绕圈”,先后3次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飞过火星附近,借助这两颗星球的引力场进行加速,并在经过10年的漫长旅程之后,于2014年8月飞抵目标。在它抵达目标之前,它还幸运地与两颗小行星相遇,并对它们进行了考察,它们分别是第2867号小行星斯特恩斯(Steins),以及21号小行星鲁特西亚(Lutetia)。
  以下列出罗塞塔飞船的重要时间节点:
  2004年3月2日,飞船发射;
  2005年3月4日,首次地球引力场借力;
  2007年2月25日,火星引力场借力;
  2007年11月13日,第二次地球引力场借力;
  2008年9月5日,飞掠2867号小行星斯特恩斯(Steins)
  2009年11月13日,第三次地球引力场借力;
  2010年7月10日,飞掠21号小行星鲁特西亚(Lutetia)
  2011年6月8日,根据地面指令进入休眠模式;
  2014年1月20日,根据地面指令从休眠中苏醒;
  2014年5月,开始进行姿态控制;
  2014年8月6日,抵达目标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
  2014年8月,开始对彗星进行全球成像,绘制地图,选定着陆区;
  2014年11月,“菲莱”着陆器离开母船,登陆彗星;
  2015年8月,彗星抵达近日点;
  2015年12月,罗塞塔任务结束。
  目标: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
  根据惠普尔模型,彗星是一堆“脏雪球”——的确,彗核主要是由冰,岩石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它们是太阳系早期冰冻原始物质的残余物。
  此次罗塞塔探测器的考察目标是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这颗彗星周期约6.45年,彗核直径约3.5x4公里,自转周期约12.7小时。将在2015年8月13日抵达近日点位置。与其他彗星一样,这颗彗星是以其发现者楚留莫夫(Klim Ivanovych Churyumov)和格拉希门克(Svetlana Ivanova Gerasimenko)的名字命名的,他们两人最早在1969年报告发现了这颗彗星。
  罗塞塔将会首次对一颗彗星进行持续的长期抵近观察。与此前彗星探测器的飞掠式观察不同,罗塞塔将首次跟随一颗彗星,观察它从休眠到活动的整个过程,并开展对比研究。(晨风)




这边有多少科学迷糊?为何不与科学网、博客加链接?
貌似那边可邪门呢!
科学探索
#罗塞塔号飞船抵达彗星#【接下来干嘛?】罗塞塔飞船背着小菲莱刚刚已经安全进入围绕C-G彗星运行的轨道,成了一颗“人造彗星卫星”。那么接下来它们要做什么呢?在8月份剩下的时间里,罗塞塔将很快开始对彗星的观测,绘制全球地图,从而为小菲莱的着陆做好准备。到11月份菲莱将正式弹射出去,登陆彗星!



@小龙哈勃
#彗星着陆#
”罗赛塔“号探测器录制的彗星上的声音!(频率提高了10000倍以便能被人耳听到)——
http://t.cn/R7gXHI9, 【THE SINGING COMET】:http://t.cn/R7gXHI9,关于罗塞塔:http://t.cn/R7gaSNF

马上登陆


#登陆彗星# 欧空局确认飞来探测器和罗塞塔飞船成功分离~~ 撒花!!菲莱从离开罗塞塔到安全抵达彗星表面,需要经过漫长的7小时。因此即便一路顺利降落到了彗星表面。我们仍需要等待7个多小时才能确认它最终的安全,时间大约是国际标准时17:02 (北京时间次日凌晨1:02前后)直播贴:http://t.cn/R7ro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