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博士、硕士不是人才

博士、硕士不是人才

最近,我又结识一位博士。8年前他从西安的一所高校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的一所著名大学任教,但只在上海呆了一年,他便失望地去报考广州一所高校读博士,并干脆与上海的单位脱离了工作关系。他认为博士毕业后会有更好的工作等着他去做。等到毕业时, 随着博士数量的增加,他居然没有再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机会,为求职他四处碰壁,最后只得痛苦地自我“流放”到了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上,在一所三流大学里任教。在两年的工作中,他在单位里表现平平,没有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学生对他的讲课也是怨声 载道。为了能出人头地,他不得不发挥其专长,最近又去报考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的博士,他要拥有更多的博士学位,考试是他一生的强项。他又一次被录取为博士,并拿出他多年积蓄交了昂贵的学费。这次他十分谨慎明智没有同现在的单位脱离关系,他害怕3年后毕业时 ,找工作或许更加艰辛。这是他的一种活法,除了能在考试上“鹤立鸡群”外,其他方面他是个平庸无能的人。
  事实上似他这样的应试的高手在中国的大学里是非常多的。从小学开始经过十余年应试的锤炼,除了考试外,他们早已是一无所有了,而社会又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两年前我在上海的一所著名大学里,遇到两位博士,一位是河南某高校的讲师,虽说是学历史的, 但除了几本教科书外,他对历史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对于撰写学术论文他更是陌生,对于学术研究他没有一点点兴趣,读博士的目的是图能享受高额工资及大面积的住房,为此他在考博前还多次提着重礼去导师的府上联络感情,最终他如愿以偿。一位是江苏某高校的讲师 ,为备考博士,他花费了多年的努力,熟记了有关考试的内容,最终也被录取了。但他同样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对学术研究也是毫无兴趣可言,最后凭着手中博士学位的优势,去了山东开始入仕为官。
  所以,博士通俗地来说是应试教育的强者,他们有极强的记忆能力,有高超的解题技巧。中学时他们要学习十余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取得了应试的高分;大学里他们又要学习30余门课程,他们忙碌中打发着时光,然后分享着获取高分的喜悦,最终办完了一切课程考 试的手续,获取了大学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接下来又去办理有关硕士学位的入学考试手续,又经过三年的不间断的考试,办完了取得硕士学位的手续;接下来又以同样的程序办理博士学位的手续。所以他们是考场上的英雄,他们是应试的人才。过去包括今天的国人都认为 博士是学术研究的代名词,其实不然,我们只去分析一下历史,答案就会十分清楚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并且让你无话可说。如果不用这种方式的话,生活在今天的博士们会心高气傲地认为,他们读书的时间最长,当然是拥有知识的强者,他们通过公平的考试获取了胜利,他 们是超越别人的人,他们高人一等,他们甚至于认为他们可以流芳千古。
  今天的博士头衔,是一百年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1949年以前的50多年里,中国人有无数个精英去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留学,获取博士学位的人不计其数。就艺术及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硕士、博士们,能留在今天国人记忆中的恐怕只有冯友兰一个人而已。冯友兰 是留美的哲学博士,他的巨著《中国哲学史》让世人惊叹,除此之外也只有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的几位博士了。一位是女博士苏文纨小姐,只叹她嫁人后往来于香港及重庆间,做点小生意,小发国难之财,偶尔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们聊聊天,言语庸俗不堪;一位是 赵辛楣博士,在情场上多次失意后,踏入仕途,口中叼着大烟斗,要么与女人打情骂俏,要么讲些情爱方面的段子。另外两位便是假博士方鸿渐与韩学愈,这些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而让后人记着的大多是没有博士学位的人,他们创造了那个时代的学术的辉煌。这些完全 在于他们专心于他们热爱的事业,不把精力分散地消耗在一门门功课的考试上,或许他们活着的时候大多时间里不被国人重视,因为他们手中没有让国人信服的博士、硕士文凭,但他们在某件事情上凭执著创造下的业绩,最终与他们的名字一样永远留在历史的史册中。而手 执着一本本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证书的人士,虽然生前招摇过市、风光无限,但他们去世后,名字与尸体一样腐烂掉,最终无影无踪。只有他们的学位证书被他们的子孙们收藏着,但又耻于拿出来示人,因为他们一辈子确实没有干什么事情,只是通过考试办着一道道手续, 然后赢得了这么一本证书而已。
  当然杰出的人才还要由伯乐们去挖掘、发现,近100年在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精英就是最好的例证。“五四”前后的北大闻名于世,以一所学校影响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校长蔡元培。蔡元培是前清进士,多次游学于欧洲有名的大学,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本人也没有在欧洲去拿什么博士学位,1917年春出任北大校长后,他先后聘请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只有中专学历的梁漱溟为北大教师,只有相当于大专学历的鲁迅为教师。一时间在北大引起轩然大波,为 此手执博士学位的教授们纷纷抗议,但蔡元培相信自己的发现,并凭威信压抑了他们的不满。事实证明,那个时期能流芳千古的就是蔡元培、陈独秀、鲁迅、梁漱溟等人。当时蔡元培刚任北大校长,他听说陈独秀正在北京办事,便一连几个早上早起去前门的小旅店陈独秀的 住处拜访。前几次因为陈独秀早上早起外出办事没有见到,最后一次见到后就向陈独秀说明来意,惊得陈独秀把嘴巴张得大大的,久久不能合上。陈独秀毕竟没有任何学历,况且北大当时的教授们大多是博士之流的人才,陈心里发慌就推说自己要回上海办《新青年》杂志。 蔡元培再三劝说并提出把《新青年》搬到北大来办,最后陈独秀才算同意。不久,陈独秀又向蔡元培举荐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胡适担任北大文科学长的职务,并向胡适寄去了邀请函。当时的胡适正为没有通过博士学位的考试而犯愁,主要原因是与一个漂亮 的美国少女苇莲司谈情说爱耽误了学业。收到北大邀请他做教授的信函后,他丢掉手中的一切烦人的事情,便启程回国了。北大的教授职位对他诱惑太大了,到北大后仅仅几年,胡适便名扬天下,只是胡适这个人爱面子,本来没有博士学位证书硬是讲假话,说自己是博士。 10年后因为他名气太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才破例给他补发了博士学位。晚年的胡适提到蔡元培时,他便说:“如果没有蔡元培的发现,我这辈子或许只能做个小报读者而已。”感激之情无法表达。或许是缘分吧!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分别是中国十二生肖中三只不同年 轮的兔子,胡适的生日又是过去北大的校庆日。
  蔡元培聘请梁漱溟更是离奇。梁1916年在上海有名的《东方杂志》上连载一篇关于印度佛教理论的文章,此文发表后很快引起了蔡元培的注意,而后蔡便与陈独秀一块去登门拜访梁漱溟。梁当时只有24岁,况且多次报考北大都没有被录取,最后只读了直隶公立的 政法专门学校。当听说要让他去北大任教时,当时就十分恐慌,在蔡元培、陈独秀的苦心劝说下才算同意。梁漱溟后来的学术成就却是巨大的,被誉为现代新儒学的奠基人,乡村职业教育家。
  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家,仅次于鲁迅”的沈从文,少年时只读了几年小学,后来便入伍当兵,并差点成为流氓。20岁时去北京报考北京大学,当报名的老师知道他只读了几年小学时便把2元报名费退还给了沈从文,并劝他赶快离开,别在这里捣乱。后来沈 从文经过艰辛的努力,一时间轰动文坛,这时有人便向当时担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举荐,于是胡适便决定聘请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为中国公学大学部讲师,那年沈从文只有26岁。第一次上课,一个小时中沈从文只讲了十多分钟,剩下的时间在讲台上呆呆站着,胡 适知道后说:“学生不轰他,这就是他的成功”。随后沈从文又在北京大学做了长达12年的教授,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壮观的一页。
  清华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人的名字最为耀眼。一个是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被学术界公认为“前无古人,后难得有来者”的陈寅恪先生。陈36岁时被梁启超推荐为清华刚成立的研究生院的四大导师之一,清华的曹云祥校长问梁启超陈是哪 国的博士?梁启超却说:“他连学士都没有,更不是博士”。曹又问:“那他有什么著作吗?”梁却说:“我梁启超也没有什么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的寥寥数百字的价值。”后来陈寅恪和梁启超同时被聘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导师。清华大学另外 一位便是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钱钟书从年轻时便专于文化的研究,报考清华大学时,三门入学考试课程,数学考了15分,英文、国文均得了满分,后被清华破格录取。清华毕业后,游学于欧洲数年之久,也没有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著名画家齐白石是徐悲鸿发现的。1928年9月,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邀请徐悲鸿出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随后徐悲鸿便辞去了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职务。到北平后,徐悲鸿首先去拜访住在北平西单跨车胡同的齐白石,当时徐悲鸿只有33岁,齐白石已 是65岁的老人了。齐白石是湖南湘潭人,早年当过木匠,后随乡下的人学画,中年后游历于各地,以卖画为生,56岁时才在北平定居下来。徐悲鸿与齐白石一见如故,接下来便提出让齐白石出任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职务,齐白石立即回绝,并说:“我一生中从没有进过 洋学堂,连小学都没有教过,怎么能进大学讲课呢!万一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我也这么大年纪了,跌了跟头就爬不起来了。”徐悲鸿却耐心进行劝说,并提出亲自陪他上课,只要齐白石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绘画示范,不想多讲话也可以,最终齐白石同意了徐悲鸿的邀请。
  徐悲鸿在北平艺术学院进行大胆的改革,激怒了保守势力。许多教授站出来反对徐悲鸿,甚至于咒骂徐悲鸿竟然聘请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做教授。有些学生也站出来进行反对,徐悲鸿站出来对他们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位丹青相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 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学生们听后都沉默了。
  看了上面的叙述,对于博士是什么样的人,你一定会有所感悟。我认为,博士是读书考试的精英,他们是考场上的强者和英雄。

作者:苗体君   来源:北京《教育艺术》

确实如此,目前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博、硕士很多都是考试精英。

不过,是金子总归会发光的,只是时间问题

[em01]
缺月挂疏桐

似乎过于绝对了吧?

现成的例子:吴健雄、茅以升、黄万里、吴大猷、李政道都是博士,能说他们不是人才?

现行的考试体制,确实有问题,压制个性,也埋没一部分人才。但在当前的中国谁又能想出更好、更公平的办法来选拔人才呢?

相信肯定也有很多的硕士、博士是真有其才的

似乎应该说:不是所有的博士、硕士都是人才才对吧?

请问楼上:吴健雄、茅以升、黄万里、吴大猷、李政道都是中国大陆1949年后培养出来的博士吗?

    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看过这个贴子的了。其实问题的关键是,眼下,一个人没读过硕士、博士,他就没有机会被视为人才。至于硕博是否都是人才,或硕博是否都不是人才,这与一个不是硕博的人是否可以是人才,应该是两类不同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区别开来。

    我们处在学历社会,这个没办法法避免。问题是,我们的学历社会太简单化了。事情已经被弄到这一步:人事部门、组织部门的那些头头脑脑们,手里拿一把尺子,上面刻着本科、硕士、博士,你够上了本科线,是普通人才了,够上了硕士线,是高级人才了,够上了博士线,就是顶级人才了。多么简单实用的衡量人才的办法!

    谁的脑子会这么简单呢?竟然是那些有资格断定你是不是人才的人。对于他们,还能指望什么呢?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这不好说,有的博士不行,有的博士很行,同样本科生中平平之辈也不计其数,只是本科生的要求不高,这样本科赚了便宜,本科生如果能力平平,那理所当然,如果本科生出类拔萃,那就很了不起。

而博士如果学识渊博,正常,如果博士能力平平,那不正常了。

凡是让市场检验的地方,博士很吃亏,如设计产品这种真功夫,销售业务这种实绩说话,还有学生自愿选择听课,这些和文凭无关。

参加交流

这个帖子有点武断的,刊登的这个杂志也蛮有意思的。

近年来木匠在的单位进了十几个博士(非博士不进),显然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一多半博士都是很有成果的,出了很多书,发了很多的权威核心的论文,申报了很多的项目,得了很多的奖项,相比之下木匠很是汗颜。文中所说的只会考试的博士俺一个没见到。

而且博士大多数课也是上得不错的,菜农的说法好象不确。有一两个是摔锅的博士大有粉丝。还有一个不摔的,但每年都是被学生评为——绝对是海选的——最受欢迎的老师,毕业典礼上有美女献花献拥,木匠好生妒忌。

有一个当年的省状元顶尖大学的博士,尽管没有很多书、论文、项目、奖项,但是真正是有才气的,能阅读近十种文字的书刊。

所以木匠有的时候会想,人才这个东西是造化随机分布在人群中的,无论怎样的教育制度下,人才总是会迂回曲折的冒出来,占据到能够发挥作用的位置。就人才来论教育,难矣哉!

教育制度起到催化作用的大概只是中庸之人,或者它给根本是低能之人一个生活位置。这或许应该是讨论教育的出发点。

[em09][em09][em09][em09][em09]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违反师道尊严一下,指出师叔老木匠的逻辑问题。

“博士如果学识渊博,正常,如果博士能力平平,那不正常了。”这是一个对判断本身的论述。没有说学说渊博的博士是多还是少。

“凡是让市场检验的地方,博士很吃亏,如设计产品这种真功夫,销售业务这种实绩说话,还有学生自愿选择听课,这些和文凭无关。”

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也不是统计判断,当然这个价值判断本身不一定正确,只是代表某种价值观。主要是产品设计、销售业绩、上课的人气,这些和文凭高低没有关系,客户不会因为博士设计的产品有问题就不会投诉,客户不会因为博士来销售就一定要买,一些非必修课自愿选择的趣味性的课程,也是看讲得好不好的,那么在这些场合下,博士招牌不起到作用,本科的成本就低,而博士的成本就高,因而吃亏。

而老木匠的讲述自己所见到的统计结果,这个统计是在全部博士的基础上,大多数博士的课上得不错:这表明上课上的好的博士超过50%。一半多博士有学术成果。

而菜农在农村的企业,博士不多,拿博士和本科生比,就会出现性价比这个概念。

参加交流

讲到性价比,这是另一个话题(声明与统计无关)。

博士的培养成本高,这要在工资上有所体现的,在正常情况下,博士因为水平高,创造的价值也高。假定是一个简单的咨询公司,正常情况下是:

博士:工资30万,创收50万。

本科:工资10万,创收20万。

但是如果这种情况:

博士:工资30万,创收35万。

本科:工资10万,创收20万。

这种情况还完全符合正常事理的,博士有水平,创收高一些,本科水平差一些,创收也低一些,可是做老板的在这种情况下,宁可用本科生,也不用博士生。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以下的情况不正常,也有:(本贴也有这种意思。)

博士:工资30万,创收10万。

本科:工资10万,创收30万。

参加交流

社会把他们坑苦了,又前仆后继的跟上一批。这里面的好人不多,好多人不好啊!

戴个帽子就不把自己当常人了,这样的人最可恶!!

除了考个试跳个楼啥的,基本上就是入士了。这入士的人要是坏起来,能把一批恶人给顶下去。

向那些好人致敬!!!

骨瘦如柴不是毛病,瘦的有理就成!赤身裸体不是怕热,要紧的是有风就成!裸舞真爽!

博士、硕士不是人才——大概作者本人也知道这个判断是武断的,可能作者认为不这么说不足以激起人们的关注,不这么说不足以表明事情的严峻吧!

老木匠说:所以木匠有的时候会想,人才这个东西是造化随机分布在人群中的,无论怎样的教育制度下,人才总是会迂回曲折的冒出来,占据到能够发挥作用的位置。就人才来论教育,难矣哉!教育制度起到催化作用的大概只是中庸之人,或者它给根本是低能之人一个生活位置。这或许应该是讨论教育的出发点。——我觉得很有道理,好像古今中外都不少这样的例子。

    老木匠大学里,菜农在企业里,他们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不同的。老木匠的标准是学术,具体就是论文的发展数量(质量)、教学效果得到学生认可的程度。菜农的标准是有怎样的产品,具体就是性价比,报酬与产出的比值。

    人才是造化的随机分布,我不太懂,什么分布?不同社会群体中,人才的比例肯定是不同的。当然,这还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算人才的问题,正如大学和企业拥有不同的人才标准一样。

    关键问题,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它给平庸者提供了机会?我不得不承认,这符合事实,但是承认这个事实,就是承认教育的无能,所以我决定不承认。在柏拉图的教育计划里,环境一个哲学王的时间是40年以上,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学了20年,这比今天一个博士受教育的年限长多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确实如此。能够得到硕、博名位已不容易,然而也只证明了形式上的成功,只有在内容上更进丰富,才真正符合精英的名号。
一言以蔽之, 要"名实相符"![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用"相副"比较好
木匠先生的说法有点"主流是好的"或"大多数人是好的"的意思
哪里哪里,正如菜农指出的那样,俺只是就俺所看见的而言.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