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慌张的车轮

慌张的车轮

 

首都北京相较于南方各大城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我初到此地,比较特别的印象就是这地方的小广告都往地上贴,像飘落的雪花一般,与广州等地往电线杆、站台、墙壁上贴小广告的景象大异其趣.---再说处理措施.广州那边清除小广告的办法是用小铲子一个个剔除,这种方法对付贴在光滑的电线杆尚能奏效,但不大能应用到北京的情况;原因是地面上有颗粒状的凸凹,小广告贴在上面再被行人一踩踏,贴的就不是一般的紧.所谓大姑娘骑瘦驴,严丝合缝.

三个月过去,我才算弄清楚北京清除小广告的若干做法.

有一天我照例漫步在去上班的人行道上.考虑到有人可能掉钱包,我平时总是低头看地,希望能有所发现;谁不想不劳而获呢?---但谁又能不劳而获呢?于是我没拣到钱包,倒发现地面没了小广告,代替的是一团团黑色的焦油状的斑点.我好奇心重,也忘了赶着上班,就循着斑点一路追过去,想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追了一段,赫然看见一个环卫工人提着一个类似氧焊枪的东西,正对着道上的小广告喷火.我顿时恍然大悟:北京毕竟是首都,这办法可不是一般城市能想得到的!

后来连续几天做梦,都是被黑点缠绕,我撒腿在黑点里跑的情景.起床后被我媳妇一顿臭骂,说我一晚上腿都没闲着,害得她没盖好被子;还闹着和我分了几天床睡.再后来我不在黑点里跑了,但也没落着好梦.

大概是意识到"喷除法"有不妥的地方,除了喷除,北京还有个常见的办法,姑且称为"水除法"吧.

在北京,很容易见到一些水罐车,罐子上写着"小广告清除车".这些车沿着人行道缓慢行驶,工作人员手持车上的水枪指着小广告一个个冲刷.我心想这个办法虽然慢,但总好过喷除法---顺便还洗净了人行道嘛!可后来我发现,被冲刷过的地方总是特别臭,经仔细观察和识别才明白,罐子里装的不是自来水,却是河水.我顿时恍然大悟:北京毕竟是首都,这办法可不是一般城市能想到的!

因为这些事,我做了几个晚上莫名其妙的梦,我媳妇也跟着受了几回凉.于是我想到,跟小广告作斗争应该,但也不能这么个斗争法.

咱们中国人多势众,多数人都是好人,我就不信连个小广告都治不了---按理说,是治得了的.但到现在也没治下来,按理说,应该有些人要对此负责任,我一直等着有个人出来向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环境为什么江河日下;等到今天,放眼全国,也没等来.可见好心不一定有好报.

昨天我跟我的小外甥打电话,跟他说到这个事.我外甥告诉我,其实很简单:小广告谁贴的,盯着谁办.天天盯,总比天天冲刷好;因为冲刷是治标,盯是治本.他还说,我就不信,咱们中国好人这么多,还治不了几个贴小广告的.---当然,这个说法也不全面.要我说,治本的办法倒是有,但说来话长.已经不是小文能承担的议题了.

我外甥的想法包含一个很直接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的;但他没有告诉他舅舅,抓住贴小广告的人怎么处理的问题.咱们中国是法治社会,总不能抓住人家还把人家揍一顿---人家犯那点错误,也到不了挨揍的程度.这方面我倒有个想法,一来节约了执法成本,而来教育了本人:抓住贴小广告的,就让他盯几天别人,或负责清除一个区域小广告.但这个做法在内地可能还缺乏法律依据.香港那边走在咱们前面了,因为他们有所谓强制劳务令一类的东西.

前段时间出现过一个相当牛叉的唤作熊猫烧香的电脑病毒,闻名全国;事后制毒者落网,居然是个只有中专文凭(文凭,不是文化;因为很明显,能制出熊猫烧香,肯定不止中专文化程度了.)的年轻人.很多媒体叹息说,中专文化,居然能制出哪种东西,真是高人啊;可惜,浪费了.这就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家当初因为文化程度低找不到工作时,大伙在哪里呢?人家进去了才作惋惜状,可不大对头呐.

要我是那位年轻人,我就要打买假文凭的主意:技术我是有的,智力也不差,为什么被个破文凭束缚住手脚?有个文凭做跳板,人就让我进门,多方便;何况,现在出门就能看见办证的广告,送货上门,不办才傻呢.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治本的办法还是有的,聪明人或者在例子里面已经看出道道了.我就不再多嘴做画蛇添足的工作,免得落不着好,还被人家说我低估大众了的智力水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1 13:32:05编辑过]

两岸麻雀鸣不住,一泉活水下边来。
买假文凭查出来也是要被炒鱿鱼的。
轻听夜雨 水绵绵 琴隐隐  
仰望星空 光灿灿 月悠悠

悠悠:

文凭只是个敲门砖,比如制作那个熊猫烧香的年轻人,他有技术,但缺乏敲门砖;相信进了门的才子,是不会被老板炒的---当然,这与我的主贴关系不大了.

两岸麻雀鸣不住,一泉活水下边来。

哈哈,小广告真方便,我已经找过他们N次了。

做公章。

各种协议、授权、资质,都要用着。

他们的生意必然是不错的。

做的人说,没风险,抓了,连拘留都不会,所以他们挺大方。

向前望,谁知红叶有多少。
以下是引用任逍遥在2007-4-11 13:30:00的发言:

慌张的车轮  

我外甥的想法包含一个很直接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的;但他没有告诉他舅舅,抓住贴小广告的人怎么处理的问题.咱们中国是法治社会,总不能抓住人家还把人家揍一顿---人家犯那点错误,也到不了挨揍的程度.这方面我倒有个想法,一来节约了执法成本,而来教育了本人:抓住贴小广告的,就让他盯几天别人,或负责清除一个区域小广告.但这个做法在内地可能还缺乏法律依据.香港那边走在咱们前面了,因为他们有所谓强制劳务令一类的东西.


俺们这里曾经采用过这个做法,现在贴在电线杆上的广告少多了。不过,有一种名片式广告,多得要命,天桥上地铁通道上地铁车厢里,一些瘦得像猴子一样的小青年,拼命把这种名片塞给你,不胜其烦。

幽默贴:)

好文。

今天,我就是高瑜
谢楼上几位朋友捧场!
两岸麻雀鸣不住,一泉活水下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