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经济回顾(二)

2007年经济回顾(二)


2006年底,股市差不多抵达了我心目中的点位。就市盈率而言,我以为股指上升的空间已经收窄,再高,投资的意义只剩下了风险。2007年的股指证明,当时的判断是多么差劲儿。这如同2005年底对房价上涨缺乏预见一样,都没与经济大环境做更紧密的考虑。不过要申明的是,大盘股的注入改变了本原的权重关系,不同权重配置的股指间不能用力较劲儿。2007经济最要命的事件是股指,简直若那首诗词中的名言:市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

股指高攀,很有声音指证是“流动性过剩”,而流动性过剩呢,被近距离瞄向“国际热钱”,说是国际恶钱潜流而入,以图做歹中国金融市场和体系。我以为,国际资本有两类,一类是正当游资,正当游资只胆于穿法律空子,但绝对不敢造次法律,毕竟害怕被没收处罚。第二类是“黑钱”,比如贩毒、走私、贩卖军火的资金,本来就不正当,在哪都会被抄查,见谁就怕谁,也就谁都不怕了。但那么多的黑钱,以致要几千亿几千亿地估量,这黑钱也太邪乎了。所以,即使有国际热钱进入,还不至于把中国股市搞得这般为非作歹。

股市能敢于不断创新,只有一个根本道理,那就是发钞发高了,国民经济货币中毒。《回顾(一)》中提及了汇率和发钞间的关系,在此收编而不多谈。可需要谈的是,本来可以用美元保存的资本和资产,被倾力抛出。这样,即使在利率偏低的情形下,汇差收益也足以抵偿利率损失。2007年一年中改持人民币比坚持美元要有将近10%的汇兑收益,是零风险的投资生意。收益仅是汇率政策的一个方面,另一面则是,美元等外币不被再认作保值的储蓄形式,当然也就不再被认作是有效资产与资本。这样,资产纷纷逃离,向人民币体系的财富形式转移。

但,人民币一年来在通货膨胀中贬值,持有现钞与置于储蓄,其财富量都受到货币政策的裁减。通货膨胀,究其机制,货币形式的财富是最倒霉的模样,什么都值钱了,不值钱的就只剩下货币自己。所以,逃离货币则是财富激动的选择。这才是股市和房市双双放飞的最可信服的道理。逃离货币,当然也要玩命逃离储蓄,转进到其他的财富形式来救助自己。这样,很多用作养老救命的储蓄也轰轰烈烈地大踏步转移,向股票转移、向基金转移、向房产转移,向黄金珠宝转移、向古玩字画转移,总之,逃离货币向一切财富形式转移,动产与不动产。

超强的财富需求势头面前,所有形式的财富不仅会,而且应当升值。不知道货币会贬值多少,这句话的背面就是,不知道其它财富会升值多少。在奔放情绪中,人们常常会忽视或蔑视货币最重要的特性,那就是货币是最容易变成其他财富形式的东西,人们称作“流动性”。流动性很重要,只有具有流动性的东西才会产生红利收益。红利收益,黄金不会、珠宝不会,古玩字画也不会,而房产能孳生房租,股票、基金可切取分红。2007年春笋样的欣欣向荣,相当成分是折腾既有财富的壮观,并为保存既有财富频频缴税,交易的、增益的和通胀的税负。

理论上,只有信用货币才具有稳定保有财富的特性,这在于信用货币有无限供应条件,而其它财富形式都会因需求强弱而高估或低估。所以,货币本身就是衡量一切财富的尺度,也是可以承载一切的财富形式。而其它财富形式,因高估或低估的必然与可能,就有着不可揣测的风险。并因变现能力低下而困于交易成本高昂天性等等,可以说,在平均与加权平均计算下,国民丧失了一切守卫自己财富的战略设施。财富形式的高估和低估,决定了任何机会收益同时就可能是机会损失。一半是地狱,一半是天堂,若这早不算神来之笔的话,国民像苍蝇一样一会儿在餐桌一会儿在茅房,这字句,很得鬼来鬼去的模样。

所以对所有国民来讲,没有再比货币贬值更恐怖和更摧残的了。在这个意义上,捍卫货币稳定是比任何军演都更为要务的反恐作战。2007的财富保卫战从太行山的地形开打,盘整起昆仑高原的壮观,当全体股民的众志构建起喜马拉雅气势的时候,扑面袭来的怎不是珠穆朗玛的风寒?聚义尚可风风火火上梁山,朝廷也就急着招安了。可货币这副贼脸,半道儿抢劫、入室行窃,大摇大摆地横走九州,不擒不拦就已经令人喘得窝囊了,可竟还给派发良民证,愣说这行当不过是才结构性地干干。

就企业分红而言,或者说就市盈率而言,看不出能为2007的收关资供保障。若只能靠股民间和庄家间的博弈才能斩获收益,必然决定股指点位不得稳定,必须折腾,诱惑更多和更大规模的资金入场。一旦乏力,一旦别的资本市场打开,蹲刻尔克,不蹲刻也尔克,能桴浮于海而突围的终还是正规编制的庄家,谁知会甩下多少腰缠万股的乞婆丐汉。当然,若汇率发生大幅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也会异变,高汇率时进口的资本物品将大幅贬值,而且如石化类垄断企业,因原油与成品油人民币价格走低,他们的市值也就变得难看了。

2007,用特别国债回笼了一万多亿人民币,又发出两万多亿人民币守住近三千亿美元顺差。回笼的人民币买下两千亿美元,用作中投公司的股本金,由这间主权基金公司征战国际金融市场。相信这股本金不会以人民币回收收益的,未来的汇兑损益与否一定都由中央财政承包。近来报道又称,中投公司将这笔巨款的1/3注资中国农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回头在国内勾兑人民币的买卖,不干任何经营就可以立马坐吃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收益。而且还把用国债收笼的人民币顺脚又放了出来,冒天下之奇观。

但那还非最精彩。直至8月,财政部向四大国有银行注资共计1000亿美元,而所有这些顺差都是放出人民币而结存的。这样,四大国有银行端着这1000亿美元,又找到央行重新卖了一遍,当然央行又重新买了一回。比作当铺,就是数完当钱,把当进的当物从后门白拿出来,回到正堂再当一遍,一个物件,两份当钱。为金融市场无偿贡献流动性,这不过其一,而如此财政和如此买卖,当是财政金融史将来最应浓墨重彩的一笔。
认真学习,还有三四五么?
ID已送人
没了,再加数的话,看起来就像九评的样子了,太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