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刘苏里:国民心态,国家性格——从《货币战争》说起

国民心态,国家性格
??——从《货币战争》说起
??
??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以下简称《货》),五月上市,头三个月买掉20万册,据说六个月销了有六十万册,是今年的超级畅销书。畅销书,便有畅销书的派头,作者接受各类媒体采访自不必说,还去了多个论坛,进了大学讲堂。
??
??人怕出名猪怕壮。宋先生算是出名了,掌声多多,赞扬多多,都想得到。当然,几个月来,对该书的种种质疑,从未断过,且声音越来越大。拿证据说该书涉嫌抄袭者有之,斥责作者散布阴谋论者有之,有甚者怀疑作者毕业的美利坚大学,类似《围城》里提到的“克莱登”,更多是挑书中各种毛病,从数据到史料,从观点到论证。按下不表。
??
??引宋鸿兵的话,说自己是《地道战》中提醒人们鬼子进村的那个“敲钟人”。他提醒人们什么呢?封面广告语提示有三:谁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谁拥有美联储,谁在“妖魔化”黄金。答案是,世界首富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几个金融大鳄拥有美联储;以上两者妖魔化黄金。不知作者无心还是出版者有意,妖魔化黄金,本来是作者的定论,却给妖魔化打上了引号。不过这是小节。
??
??封三勒口对作者宋鸿兵的介绍,颇具匠心。说九十年代初赴美留学,美利坚大学(America University),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据查,该校类似专业只有“信息培训与教育”,说曾供职“著名金融机构”,宋先生和出版商却绝口不提哪家机构。不过这也都是小节。按下不表。
??
??2002年8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生存还是毁灭》,作者天成,我认识,银行中层管理干部,也是一位思考者。本书充满忧患意识,谈古论今,左冲右突,在指出中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给金融改革出谋划策,拳拳之心,跃然纸上。但该书未引起广泛注意,销售业绩差强人意。
??
??《货》大量篇幅描绘罗斯柴尔德家族崛起,以及如何步步为营控制整个世界的过程,读来令人不寒而栗。另一本小册子《银行业王朝的衰落——19-20世纪摩根、罗斯柴尔德、华伯格银行家族兴衰史》,作者也没有宋先生好运气,三年多来,首版的几千册,至今还未卖完。需指出,该作译文有商榷之处。《货》大量涉及世界货币史、金融战,可译品、内容皆佳的英国人约翰•F.乔恩的《货币史》,译文一般但内容上乘的大家(金德尔伯格)之作《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比起《货》的走红,其距离真不可以道理计。《货》的主题之一,就是揭美联储内幕:作为美国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却是由私人银行家把持着,主席的任命,美国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不过是走走过场。可有谁知道巴拉特的《格林斯潘的骗局》?要之,该书攻击格林斯潘,比之《货》对美联储的“揭露”不知厉害多少倍。可以说巴拉特是无名之辈,但大牌记者、《华盛顿邮报》顶梁柱、首先披露“水门事件”的伍德沃德够级别了吧。有谁知道他的大作《别了,格林斯潘》呢?好,都是外人写内幕,隔靴搔痒,那就任美联储五年半高级职位的梅耶,可是圈里人,不止如此,就职前,他还做了27年大学教授。可“理事梅耶”的《联储岁月——我所了解到美联储》,有几人知道?需指出的是,该作不仅写的好,译的也好,还有国内权威部门首长作序,高度评价……
??
??写货币战争,当然少不了写华尔街,宋先生也写了华尔街,以及华尔街那些掌控J.P.摩根、大通曼哈顿、洛克菲勒财团……的巨头们。十几年来,国内陆续出版关于华尔街的作品,说比比皆是并不为过,至少有几十上百种。尤其2005年初出版的戈登的《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更是其中翘楚。本书叙述之精到,“故事情节”之紧凑,译文之晓畅,皆算得上同类作品之顶峰。就是销售,也是不能小觑。可所有这些作品,比起《货》的销量来,我相信,《伟大的博弈》都只能是个小巫,更别谈其它了。

??老牌经济学大家加尔布雷思的《1929年大崩盘》又怎样?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的《大萧条》又怎样?国内学者张振江教授《从英镑到美元》,写的就是英镑与美元的殊死搏杀,算是典型的“货币战争”了吧,总共印了2000册,几人知晓,销售几何?不说也罢。
??
??当然,有几部作品,不能不提,——《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富国陷阱》和刚刚上市的《帝国金钱游戏》。其中《富国陷阱》,可称比较标准的学术图书,论证、指控都还严肃,跟其它两种有很大不同。
??
??《自白》,与《货》何其相似乃尔,——它们都揭露了“惊天大阴谋”,或者是金融大鳄们的,或者是美帝国主义的,总之,阴谋遍地,好人无处藏身。在《货》中,罗斯柴尔德家族自1694年起的三百多年来,一直控制着整个世界的金融领域,尤其是控制了主要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按作者的论断,一国之命脉就在货币发行权,所以该家族控制了全世界。一个拿破仑战争之后起家、二战期间遭到毁灭性打击、眼下至多是三流的金融企业,如何掌控着全世界各国的命门,坐拥30万亿美元的财富?比尔•盖茨区区几百亿,算得了什么啊,顶多顶多是罗氏家族零头的零头。《自白》的故事同样惊心动魄,原来发达国家对外援助,派出的先头部队,都是些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经济杀手,他们的使命,就是把受援国搞糊涂,然后再任意宰杀。由不得你不信,作者柏金斯本人,就是干了多年杀手的人,良心发现,现身说法。这《自白》里的阴谋,不跟《货》中描述美国南北战争,原来是罗氏家族策动的故事,一样惊人么。《富国陷阱》,说的与柏金斯一个故事,——每当后发国家干出点名堂的时候,富国就“踢开梯子”,让它们摔个不死,也是半残。
??
??回顾历史,记忆忧新。比如1996年的《中国可以说“不”》,以及以后层出不穷的“不”系列。比如2000年的《超限战》。1997年的《学习的革命》算一例。一年来红遍大江南北国内国外的《于丹<论语>心得》也算一例。它们情况各异,主题不同,相似处则是,出版后受到高度关注,大红大紫。此外,这些作品的出笼,包括《货》,仔细琢磨,都有惊人一致的背景,国家也好,世界也罢,“要有大事啦!”我说过,图书出版是社会(人群)心理脉动的晴雨表。某书的畅销,总有来头。读者不妨回忆一下,对应着几种图书的热销,1996、1997、2000、2006、2007(几种图书出版年份),国内国际都有些什么社会(人群)心理脉动?这只是事物的一个层面。更深的层面是,为何同类出版物不止一种,有时多如牛毛,市场却偏偏选中了它们?我想说的是,国民心态决定国家性格。国民心态呈弱势,国家性格则表现为不自信;国民心态七上八下,国家性格一定表现为慌慌张张;国民心态跃马扬鞭,国家性格肯定心高气傲;国民心态不能自持,国家性格如何沉着应战?整个国家融入全球化进程,是不可更移的国家决策,不要说“货币战争”不可避免,此前跟欧盟的打火机战、纺织品配额战、皮鞋战,跟日本的大蒜战,跟美国的这战那战,不是战马犹酣,战犹未尽么?战,就有阴谋阳谋,有何奇怪?说战有阴谋,跟没说一样。但要以弱者,乃至受害者心态编织种种阴谋故事,以“警示”国人,编者自己幼稚就幼稚了,大国民们各自小心谨慎就是。可更多的人少沉思了几秒,跟着编者起舞,甚至大呼小叫,结果哪?有太多历史上的案例,可资借鉴。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这篇文章,再次向我们证明一个准确率超过95%的畅销书定律:大众的眼睛是盲目的,凡是在短时期内受到读者热烈追捧的书籍,多半不值得重视。
根据我的经验,例外率只有5%。
在看彭信威,乔恩,和金德尔伯格的货币史。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