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国文试题与国人常识

国文试题与国人常识
2008-04-11    马斗全 伍立杨    文汇报   


    伍立杨先生《国文试题及其他》(2008年3月26日“笔会”)之所见所论,很有道理。其实,不要说伍文所举涉及文史经典之题,即便是台湾中学国文试题关于应用文的常识,祖国大陆有些博士乃至教授,也仍然不甚明了。
   
    笔者前曾发表《关于信的感慨》一文,谈我们一些高级人才书信常识之缺乏,其中谈到有大学教授信封上收信人一栏写着某某人“敬收”或“敬启”,博士后所写之信和某名刊作为卷首语的“北京书简”,开头的称谓竟然为“贵刊”、“吾兄”。而在海峡那边,我国的台湾省,一般中学生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差错,这自然令人欣喜而多感。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出自台湾一些中学的语文试题。
   
    台湾凤山中学2000学年度第二学期某次国文考试,高雄五福中学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某次国文考试,淡水中学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某次国文考试,高雄市立中山高中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定期考试,都涉及信封中栏的缮写格式,有“某某人敬收”或“敬启”以及“台启”、“钧启”、“大启”等词语的用法,要学生判断何者正确。信开头的称谓与末了的问候、致敬,有关于“吾兄”、“足下”以及“道安”、“台安”、“福安”、“叩上”等,乃至有“领谢”、“璧谢”、“踵谢”等,以检查学生是否知道该如何用。以此推知,台湾其他一些中学的国文考试也会有书信方面的内容。无论学生在考试时答对还是答错,总归经过这样的考试后,学生们便知道了那些写法何者为对,何者为错,而懂得书信的通常写法,在以后的工作和与人交往中,就不会像此间许多高级知识分子这样出错了。这当然是台湾中学生之幸,同时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幸。
   
    那年台湾宋楚瑜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某校长某教授接连读错黄遵宪诗,吾友杨启宇感而成《白字祭酒》一诗云:“从来水木擅清华,肯信人材有岁差。”“人材有岁差”已为普遍情况,说明教育现状值得反思。民族文化传统在不断丧失,教育应负重要责任。这也说明,加强两岸教育和文化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事。而真心热爱我们的汉语和传统文化,真正注重素质培养,乃是问题的关键。

附:伍立杨《国文试题及其他》

     台湾省中学国文试题,让祖国内地的一些博士望之傻眼。

  这些国文试题不过一些巧妙实用文言。

  譬如有一题:(甲)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乙)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丙)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丁)由仁居义  
,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问:上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关羽/扁鹊/项羽/孔子,(B)关羽/华佗/项羽/孟子,(C)文天祥/华佗/刘邦/孔子,(D)文天祥/扁鹊/刘邦/孟子。

  有几位青年博士笔杆咬破,不能作答,勉强答之,谬误俱出。

  对文史哲经典的轻视,致使我们的学生对数千年来累积的文化成果毫无叩问触摸的能力,在全球文化多元交流的情况下,没有对话的本钱和能力。

  现在课程设置片面,偏向实用。中文系大量学习应用的或商业的写作,美术系则热衷于平面设计、时装设计等等。

  梁启超、鲁迅、胡适当年都给青年人开过书单,大多是中国文史哲之最基本著作,乃以大学低年级、中学生为对象。而今人,往往中壮年以后才去匆匆补课,或者根本形同陌路,接受融汇的成分当然大打折扣。

  中国文史之最基本,包含价值判断、古人生活经验总结等,看似不能直接为今之学生择业所用,实则乃如文火煨药,其作用是潜在的。
陈水扁给李敖写信,上写着李敖兄如何如何。李还在凤凰卫视拿出来展示,说陈当年是他的小弟。看的时候很想笑,原来这是蒙咱大陆人的。
我家小刀的初中语文教材里,我曾发现好几篇课文里有不伦不类的句子或词语,有些文章毫无可取之处,竟也入选,真不知说什么好。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