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编钟古今咏叹

长篇史诗:随州编钟古今咏叹

第一篇章  石破天惊

初夏
那个平凡的日子
随州擂鼓墩
平地一声炸雷
石破天惊
曾侯乙编钟出土了(1)

撒开
——久困的肢体

长长地、长长地
吁出一口
郁积千年的浊气                  

透过迷糊的眼篱

瞅见了
瞅见了东方地平线上
晨曦中一丝淡青色的
微弱曙光

久违了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日日夜夜、夜夜日日
我苦苦
苦苦思念着的
华夏炎黄儿女

谭维四、周永清(2)
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白发在晨风拂恂中颤动  
“ 编钟要长留随洲”  
耳畔一个权威的声音响起
“ 国宝、国宝——国家所有”

君且听
钟乐雄浑、廻肠荡气  
磬音清越、悦耳悠扬  
钟磬交响
金声玉振、八音俱全(3)
千古绝唱

楚声、楚语
楚风、楚韵
马嘶、戈击
戈击、马嘶
春秋战国
战国春秋

斗在转、星在移  
天下兴衰、兴衰、天下  
中华荣辱风流
人间沧桑事  
千秋更替  
难诉尽、诉难尽 …… ……


第二篇章 神殿问史

瑞霭纷纭、兰麝氤氲
封神坛上盛典隆
钟君磬相
陶埙筝瑟齐奏鸣
叹不完天下兴亡更替
咏不尽——人间沧桑变幻无穷

晋绅俞伯牙
村野钟子期
风云际会、邂逅汉水滨
巍巍乎,若高山
荡荡乎,似流水
子期仙逝——伯牙断弦谢知音

三闾大夫
屈原老夫子
橘至爱、橘之颂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下求索永无终极
——风乎、 骚乎、天问乎

秦王扫六合
天下一统
度量一统
渐离击筑:风萧萧兮易水寒(4)
逆潮而动,壮美究可哀
长城万里——二世终未保

汉武太初司马撰《史记》
腐刑难移男儿志
本纪表书世家与列传  (5)
上下三千年
明君昏王贤臣奸相,逐一实录
五十二万文——字字玑珠

笙歌曼舞
青梅煮酒
孟德笑问,谁为天下英雄
韬光养晦,皇叔自有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每使英雄襟上泪湿透

善始者繁
克终者寡
载舟亦可覆舟
史为鉴、整衣冠
世民敛心志
贞观大治——丹青绘千秋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一曲,《满江红》
天地伤感,山河动容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稼轩——醉里挑灯看剑(6)

叱咤风云、重整河山
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
西至多瑙、北及西伯、南抵波斯
世界中心在黄河 (7)
西洋崇羡华夏文明
马可波罗——亲謁神州

三宝领风骚
狂风暴雨檣倾楫摧  (8)
科技文明小小扁舟那堪漫漫苦雨又凄风
强国立世可怜黄粱一梦
煤山歪脖子上崇祯断孤魂
醒后世——闯王甲申有遗训(9)

马上得天下
汉化治天下
康乾盛世昙花一现去
最难言丧权辱国事
封建罔替祸害无止无休
火噬圆明园,国际悲声——为谁讴


第三篇章  真风流还待今朝后世

千禧之年、世纪之坛,举目高瞻
清新中秋夜
月明星稀、万籁俱寂
广寒宫前、桂花树下
瑞霭纷纭、兰麝氤氲
神仙礼乐来赞颂


磬相钟君
袅袅绕梁、音韵妙无穷         
引来历代豪杰英雄与巨擘
酹酒高歌、剑锋直指芎庭
嬴政幸会毛泽东
弓腰扳指,笑论天下万年事                 


(第三篇章未完待续)

注释
(1)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湖北随州擂鼓墩考古发掘现场,待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考古工作者都被这前所未见青铜铸器惊呆了 。
(2)谭维四教授,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时任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周永清,原随县文教局副局长,随县县政府考古发掘现场“特派员” 。
(3)古时乐有“八音”,即金、石、丝、木、土、革、匏、竹。金指以钟为代表的青铜铸造乐器,石指以编磬为代表的石质器,丝指筝、瑟等弦乐器,木类乐器有(木旁加兄),土指埙等土质乐器,革类乐器有鼓,匏类乐器有笙,竹指排箫等竹类乐器。“八音”也常常用“金石”来指代。金石分别以钟磬为表率,钟声雄浑,磬声清越,即谓“金声玉振”。《国语•楚语》有楚国“八音”俱全的记载。
(4)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能手。他与壮士荆轲是至交密友。荆轲前去刺殺秦王,燕国太子丹等人送至易水并为其饯行,高渐离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感人至深、悲壮至极。
(5)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前87?),字子长,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因替李陵投降匈奴之时仗义执言而得罪汉武帝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五十多万字。《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6)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著名抗金爱国儒将、汉民族英雄。其作有一首名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稼轩另有一词《破阵子》亦极其豪放,开首第一句便是“醉里挑灯看剑”,至今为后人永世传唱。
(7)伟大的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孙子忽必烈,从公元1205年起,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朝统一中国,于公元1271年定都北京,建立元朝。元蒙还征服了中亚、西亚和亚洲西部的许多国家,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畔,北及北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抵波斯湾。其时中国的黄河被欧亚各国视为世界之中心。
(8) 在15世纪初页,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显示了600年前以航海科技水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技术及相应的国力已达当时的世界巅峰,甚而远远超过西洋英、法、意等国。但由于中国数千年形成的封建社会强大政治、文化与伦理传统的绝对控制与惯性作用,新生的政治文明与科技文明在襁褓阶段即被遏制乃至扼杀。此处所谓“狂风暴雨折桅破帆”指的并非郑和远航船队受阻于海上狂风暴雨而遭到失败,“狂风暴雨”借喻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政治与社会势力,是它们扼杀了郑和开拓的这一美好航海征程,致使其未能继续顺利地开展进行下去、无疾而终。郑和开创性的航海事业的夭折标志着偌大中国就此错过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其后三百年近代史中,中国无可避免地沦落为世界的穷国、弱国、充满屈辱的悲伤之国。

(9)1943年郭沫若为纪念300年前闯王李自成大顺朝的最后失败及腐朽不堪的明朝被游牧部落组合的清国击败,末代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写下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文章以事为鉴,深刻阐述了历代盛行与衰亡交替的客观规律以及现世人们应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zhonggong中央主席毛泽东对郭老的此篇文章给与高度评价,指定为GCD整风运动的正式文件。
很适合舞台朗诵之用。
高速公路随州段,矗立巨大的编钟雕塑,作为城市标识。
武汉东湖的楚王台,也有乐队演出编钟。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在湖北省博物馆,亲见过曾侯乙编钟,古人的手笔排场,令人感叹。
“嬴政幸会毛泽东
弓腰扳指,笑论天下万年事”
——有趣。这两人确有惺惺相惜之处。
曾听过编钟演奏的曲子,音色非常优美。
至今还能哼唱得出:15~  5    5. 32     15   5     5.   32     12    123     5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