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考试,吞噬了孩子多少青春?

无锡 蠡园中学校长  邱华国


如今我们身边的一位学生,小学到高中,要花多少时间应付考试?咱们一起来算一下:

一、考试时间:


1)期中考试:平均2/次,共24次,48


2)期末(毕业)考试:平均2/次,共24次,48


3)月考、单元测验、统测等:依照平均每月1次,每次1天,每学期4个月、共24个学期计算,则为96。(事实上,许多学校的考试时间很有可能要比这频繁得多。)

4)三次毕业班模拟考试:以小学24天,初中24天,高中24天,共计12天。


另,中考、高考等,一般为每次3天,故另加2天。


一般,中考、高考会影响中学正常学习23天,考虑到通过调课等方式可以弥补一下,算他4年(毕业班不重复算),每年1天,共计4天。

考试时间为 210天。


二、为了考试的复习时间

(照理,复习不是为了考试。但,不可否认,现在的复习基本为了考试。即使复习不能简单算作“为了考试”的时间,但不要忘记,平时的教学中又有许多是只是为了考试的。两者姑且扯平吧。):


1)期中考试复习:平均每学期一周5天,以21学期计算(毕业班另算),共计105天。


2)期末考试复习:每学期三周15天,以21学期计算(毕业班另算),共计315天。


3)月考等复习:以平均每次1天计算。共计96天。


4)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约3个月(有不少学校下学期除了一些非考试学科,基本没有新课了。)实算2个月,44天,(考虑到3个月中有不是为了考试的课时)。


5)初三下学期:实算2个月,44天。(考虑到3个月中有不是为了考试的课时)。


6)高三下学期:实算3个月,66天。

复习时间为 670天。

三、考试之后的试卷评讲时间:


一般情况下,考试时间与评讲试卷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是时间评讲试卷一般不会停课整天进行,而且考虑毕业考试一般不评讲等因素,故总体以考试时间210天的50%计算,大略计100天。


评讲试卷时间为100天。



考试时间210+为了考试的复习时间670+评讲试卷100=980天。


一位学生12年总学习时间为:


以平均每学年200天计算。12年共2400天。由于三次毕业班一般提前结束学业,小学提前10天,初中提前13天,高中提前20天。实算约30个学习日。这样,一位学生12年总学习时间为2370



于是,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考试时间占学习总时间的比例为210/2370= 9%

2)复习时间占学习总时间的比例为670/2370= 28.3%

(3) 评讲试卷而花费的时间占学习总时间的比例为100/2370=4.2%

4)以上三种时间(即为了考试而花费的时间)占学习总时间的比例为980/2370=41.4%


特别说明:

1)当然,还不算12年中周六、周日的补课时间。如将补课时间也算在考试这笔帐上,那一定是超过50%的。(事实上周六、周日的补课必须算在考试这笔帐上,因为:假如没有考试,其补课绝不会进行。补课时间的产生,与考试有着直接的关系。)

2)另外,考试、复习时间是针对考试科目而言的。而以上的学习时间指的是总学习时间,不仅仅是考试科目的学习时间。假如算一下数学考试、复习总时间与数学学习总时间的比例,恐怕比例也不会低,可能会占到50%

考试,吞噬了孩子多少青春?你说呢?



[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8-7-26 10:41 编辑 ]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心凉


这笔帐算得好!这个中学校长讲了实话,值得称赞。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回复 3楼 的帖子

是啊,其实孩子们读书十二年,却有整整三年在做与考试有关的事情,校长们也很无奈,邱校长和我一起在大兴安岭讲学,他把这笔帐算给所有的校长们听,听者震惊。我们是不是需要有这么多的考试呢?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深有感触,孩子们读书是很辛苦的。
现在趁孩子放假,得让她多玩玩。
原帖由 小妖怪 于 2008-7-26 18:24 发表
是啊,其实孩子们读书十二年,却有整整三年在做与考试有关的事情,校长们也很无奈,邱校长和我一起在大兴安岭讲学,他把这笔帐算给所有的校长们听,听者震惊。我们是不是需要有这么多的考试呢?
没有人考虑需要不需要的问题,因为那是不得不的事情。你和邱校长在大兴安岭讲学,与会的都是中小校长吧?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问题在于这么多时间用在考试上,真正以后有用得着知识技能掌握了多少,无形中浪费了多少,损害了多少。
原帖由 David 于 2008-7-27 07:39 发表
问题在于这么多时间用在考试上,真正以后有用得着知识技能掌握了多少,无形中浪费了多少,损害了多少。
是这样。不过这个研究有难度呀。戴兄有思路了吧?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7-26 23:42 发表


        没有人考虑需要不需要的问题,因为那是不得不的事情。你和邱校长在大兴安岭讲学,与会的都是中小校长吧?
是啊,有二百多位中小学校长,我们只是想和校长们探讨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开始的。从那以后,“上大学”成了每一个学子的最大心愿。无论学生、老师、家长,还是整个社会,都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投入,并且取得多方面的增益和进步。然而,这种努力和投入换来的不只是正面效应,还有应试教育模式得以形成的诸多流弊和后果。这种情况,《南方都市报》2004912日的一篇文章《科举百年祭:不要为科举制度招魂》中有一句暮鼓晨钟般的话曾经让我们这些教育的小字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几乎所有人都把考大学视为最好的出路;孩子们从入学开始,就要被训练成考试机器;至于人格的塑造、学习的乐趣和研究问题的习惯,则很难在教育中体现;即使所谓素质教育,也要为高考让路。”
对国家来说,现代教育的宗旨究竟是为了选拔人才、培养精英,还是为了开启民智、培养公民?就个人而言,受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孩子今后找份工作、混碗饭吃,还是为了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7-27 16:03 发表


是这样。不过这个研究有难度呀。戴兄有思路了吧?
应该是可以做的。甚至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做。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退化成一种筛选机制,是很不幸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结果是,过了桥的未必掌握的是真才实学,没过去的,落水的,更惨。于社会,大量资源流失在无谓的竞争中。于个人,他们的特长,兴趣常常被湮没。造成各种青少年心理问题不说,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体制中,创造性,想象力,个性化是没有空间的,还能出多少比尔盖茨?把小孩“修理”得那么厉害,哪里有空间让他们的“自我”形成,包括知识兴趣,价值观念,职业取向,公民意识,等等,哪里有空间让他们提高社会能力(比如如何解决冲突),表达能力(比如有效地陈述自己的观点),领导能力(比如组织和协调一个课题),而这些“软技能”在社会上比“学业能力”(academic skills)有时更重要。说到教育的目的,我们的这种教育体制已经被无形力量(另一种无形的手)绑架,教育目的的自觉有助于挣脱这只无形的手,虽然很难。
茶兄谈到怎么研究。我觉得是可以的。我下半年在中国,望见面聊。
我也盼望能见戴兄一面。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和校长们讲这个问题作用大吗?校长们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吗?
我女儿去年上学后,我从来不把她的考试当回事,但一年后,我却不得不也重视起她的考试。在学校,只有考试成绩才能说明一切。
心无尘埃,人自清华

回复 12楼 的帖子

讲总比不讲好,对目前的教育制度也许我们是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办学理念,作为校长应该明白的是育人与育分何为学校的使命。我们说只有分数的学校文化畸形的,没有分数的学校文化是空虚的,通过提升人的品质而获得分数的学校才是人们向往的有文化的学校。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7-26 14:53 发表
这笔帐算得好!这个中学校长讲了实话,值得称赞。
这个中学校长一点也不值得称赞。
考试本身没有错的,错的是所有中小学教育和学生学习都围绕考试进行,而落实应试教育的恰恰是这些中小学校长。
14楼:
围绕考试转,并不是校长能够改变的.家长有这个要求,教育当局对学校的考核有这个要求,教师的待遇也和这个要求挂钩.你想另搞一套,家长会要求炒了你,教师会因此埋怨你,上级就会最终炒了你.所以校长也只能跟着这个指挥棒转.有良知的校长就会不遗余力地为改变这种弊端而呼吁.算这笔帐的校长就是属于这一类.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