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界首系列文字(更新:生死不离)

乡关何处
                        
我姓柴。
打记事起,父亲就不断地告诉我,我所居住的城市不是故乡,我的故乡是在河南省周口市的边缘郊区,一个叫做柴堂村的地方,那里是我们真正的老家。于是在需要填写表格的时候,籍贯那一栏我永远都填上河南周口四个字。尔后,父亲回到周口的时候有时也带着我。每每下了公路,我们父子步行六、七里地进入那个很大的村庄,我看到路边的人们远远望着父亲就打招呼,父亲回应着,脸上充满了笑意。
我知道这个村子对于父亲是刻骨铭心的。年轻的他闯荡到安徽界首安了家,但是他永远无法忘记他的出生地,就像现在的我,感觉上无法离开界首。下学后我也多次按照父亲的指示拜访故乡,印象中,除了居住者的口音不同,这个很大的村子跟界首郊区我的姥姥家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嗯,同样的树木围绕着村前村后,都能够赤脚在地头沟边抓蟋蟀、挖蛐蟮,这使我自始至终对这个村子充满了好感。当我读了更多的书,对这个世界开始展望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的故乡是在柴堂村,那里是我的梦想之地。
父亲是三兄弟,他是老小。我从未见过大伯,他去世的很早。父亲在界首立住脚后,常常把二伯接来小住。二伯像父亲一样身材高大,累年在地里劳作,远远比父亲强壮。再后来,父亲的厂子倒闭了,一年两三次回柴堂村,就成了父亲的大事。我很喜欢这位“二大”(界首土话中对二伯的称呼),无论是在界首还是在柴堂村,总是围在他身边听他叙话。“二大”说我们柴姓原本不是在柴堂村居住,是在一个说不清的年代,从很远的地方迁移过来的。当年先祖是三兄弟,在柴堂村落脚之后,害怕村里人欺生,就分了三姓:邱、柴、吴,各自娶妻生子,繁衍生息,至今在周口这三兄弟的后人都知道邱柴吴三姓是一家。这个奇特的故事勾起了我的好奇,再追问下去,“二大”却说不清了。“二大”说原本是有族谱的,按字排辈,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可是文革期间族谱被毁掉了,只记得看过族谱的老人说,当年这三兄弟的老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一棵很大的大槐树。
大槐树!
是的,是大槐树。
我忽然茫然了。“问我家乡居何处,洪洞县里大槐树;问我家乡在何方,大槐树上老鸹窝。”乱读书的我突然记起了这几句顺口溜,原想从“二大”那里理顺先祖流浪的足迹,却到这里断了踪迹。熟悉移民史的人都晓得,历史上有几次大迁移,洪洞县都是著名的中转站,不少背井离乡的人害怕失去对故乡的记忆,就把最易记的大槐树作为故乡的标记,想来我这邱柴吴三位先祖也是如此。在这三祖之前,他们三兄弟来自何方?那就是永远的谜了。
岁月流转,“二大”去世后,过了几年,父亲也去世了。像父亲一样,我每年也去拜访那个属于父亲的村庄,那里也有着我的亲人,是我不能遗忘的老家。只是多少隔了一辈,走在柴堂村的黄土路上,没有了父亲的村庄我开始感到陌生,虽然那里的亲人热诚依旧,但我却觉得似乎没了根,轻飘飘的。要如何找回这种感觉呢?我不知道,也许有朝一日会去大槐树那边看一看吧。
现在,我的两个女儿也长大了。从我的口中,她们知道那个似乎很遥远的柴堂村是她们的老家。身为工人的我收入并不高,也很少像父亲一样带着她们走回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来越高的路费是一种负担。于是在女儿们的心中,她们的老家应当就是界首了,现在要填写的那些表格,也很少有籍贯那一项了。事实上在界首长大成人的我,最终只能把界首这个城市作为自己寄托梦想的故乡。柴堂村还近些,而大槐树,却是更遥远的想象了。
对于记忆中的故乡,我曾经于茫然中写下过一首小诗,那时候痛苦而混乱的思维,其实跟现在没有什么区别。

心中的悲歌
在我内心的深处
时时鼓荡着岁月的风
遥远的山
灵动的水
让我追寻旧梦而不能自拔
梦中的女子
只一回眸
足已使我心碎

故乡在哪里
谁可告诉我
故乡在哪里啊?
尘世中
我们都是流浪的小孩
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
作者:皖界首市委老干部局  柴进
邮编:236500

[ 本帖最后由 柴大官人 于 2008-7-29 20:06 编辑 ]
很喜欢这样深沉、娓娓道来的叙事。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寻根是个永远的梦,顶老兄
问好两位老兄。
生死不离

母亲去世一年多,父亲也平静地去世了,老两口合葬在界首一个偏僻小乡村的角落,四周杨树成林,很安静。
从想着落叶归根到安静地留在界首,我和弟弟尊重了父亲的意见,当然,是母亲的先行去世改变了父亲的想法。父亲下葬的那个深夜,我拉着架子车走在空旷的马路上,身边偶尔有亲人压抑的抽泣,偶然抬头,我看到一颗流星在头顶划过,不动的繁星中它显得很是孤独。那是父亲的英灵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我从未告诉过我的妻,父母去世之后的那段时间,我常常从梦中惊醒,然后就知道眼泪流下来了,很难受,这一夜醒来就无法入睡。那时候我害怕雾天的到来,总觉得父母的英灵在夜晚会随着雾气飘然而至,我不知道他们的样子会不会改变。
父母是留在这块土地上了,曾想过浪迹天涯的我,现在很安静,我知道我已经失去了年少的冲动。在这块土地上我有了妻子和女儿,有牵有挂的我注定会在我未知的年代也将葬在这里,生死不离。
现在我要告诉你,这块土地就是界首,位于安徽的西北角,与河南省接壤,不过在父亲那一辈的老人里面,更喜欢称之为界沟集。父亲说当年(唉,这个词也太老了)金兀术进攻中原,与南宋大将刘琦在顺昌(今阜阳)决战,最后打了个平手,两军遂划沟为界,这就是界沟集的由来,至今遗迹尚存。至于后来改名为界首,大抵是当权者认为“集”这个字不够大吧。不过,虽然是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城市,对我来说感觉也是很大了。向东我走到了太和县;向南跨过横贯城市的颍河我到过舒庄;向西,我去过位于传说中界沟上面的刘塌桥,向北我只到靳寨,这个城市对我来说还有太多的空白地方。作为城区的居民,我其实更熟悉那一条条大街小巷,可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断变化的日子让我对眼前的一切开始感到陌生。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党政机关的所在地就是城市的重心。自从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地点向东迁移到了过去市郊区的地方,整个城市就变得有点头重脚轻。这一点,你站在解放路与人民路的交叉口会有着很明显的感觉。解放路以西是老城区,绿树成荫;从解放路向东沿城市的中心干道人民路向东去,越是向东,楼层越高越华丽,越有空旷的感觉。小时候跟伙伴们在城西晃悠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些较为偏僻的巷子里面种着行列整齐的法国梧桐,前段时间寻找朋友经过那里,残留下来的它们更加粗壮了,可以看出当年的城市领导者均衡发展的思路,不过在有些人眼里,那些思路或许是过时很久了,现在的发展经济,只是为了重现昔日“小上海”的繁华。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州、蚌埠、开封、商邱等商埠为日军占领。民国27年(1938年)6月,国民党为阻止日军前进,扒开花园口,造成黄水泛滥,中原大地形成了巨大的黄泛区,机械化的日军难以进攻,侥幸躲过一劫的界首因其水陆交通便利,成为客商云集之地,原本几万人的小城市一下容纳了二十多万的人口,日交易量。商业的昌盛,界首市赢得了“小上海”的名声,不过好景没有持续几年,抗战胜利后,富商大贾纷纷撤资重返大城市,流离难民都纷纷返回故里,界首一度萧条下来,城市人口下降到7万 余人,又把界首抛回了界沟集的原点。
从建国到现在,只要不去看西边的老城区,我们的界沟集总算是有了些大城市的摸样。可是对于熟悉这块土地的人来说,失去的却又是太多。城市改建的随意性,是当权者头脑发热的产物,我等小民只能逆来顺受。好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还是那些人,他们的诚朴与善良,是塑造我个性的精神食粮。
在这个小小的县级市,我所熟悉的解放一、二、三大街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我只能在照片上欣赏文革期间就被毁掉的文昌阁;城市主干道上的法国梧桐因为挡住了两边的生意招牌而被悉数砍去;新盖的高楼彻底压榨了农村……或许再过几年,住在郊区的我的舅父们也将转职成为市民。但是,那有什么意义呢?行走在城市里,我曾不止一次我看到我的几个舅舅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小巷里招揽生意,人民路那些主干道没有他们生存的位置。
假期里,在河南省漯河市上学的二女儿回来了,但是正赶上我们居住的解放四大街和北面的中原路在大规模地整修下水道,阳光下汽车开过,尘土飞扬,让女儿感到很难受。
“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环境,”女儿抱怨说,“现在回来的真不是时候。”
“忍一忍吧,新新。”我叹了口气。
等再过个把月后,下水道就该修好了,以后这条街道再不会出现暴雨中积水过膝的难堪场景。虽然那是我童年时代最喜欢的一幕,但我清楚地知道在暴雨中打伞奔跑的年代已经离我远去了。
对于生长于斯的这个小城市,女儿们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然而,她们的未来之路不是我能够决定的,这取决于她自己的努力和大城市对她的吸引程度。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我,或许只能在这个城市里跟众多的朋友们一道慢慢老去。日子虽然单调,感情却不寂寞,慢慢重复着我的父亲母亲曾经的生活。

2008年7月29日

作者:皖界首市老干部局  柴进
邮编:236500
平淡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