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清华忽悠四书抑或四书忽悠清华

清华忽悠四书抑或四书忽悠清华   


作者: 陶短房    发布日期:( 2008-09-23 )   

   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日前将四书列为本科必修课,此举被某些专家学者誉为了解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国学知识的创举。

   看到如此报道和评论,不由自主大吃一惊:虽说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清华主要作为一所理工科学府享誉国内外,文科底子差了一些,但如此违背常识的逻辑和行为出自清华,还是颇有些让人意外的。

   四书是不是中华传统典籍?是不是儒学经典?当然是。可是依靠阅读四书获得“一定的古文献阅读能力”(清华教授彭林语),恐怕是不容易的。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其中《论语》和孟子都是语录体,前者最长一篇《先进》不过315字,后者最长也不过千字文,属于先秦早期古文,文章结构、形式都和大部分“古文献”差异很大;《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个章节,宋代以后独立成篇,篇幅十分短小,作为大学本科学生,想要依靠学习这样的四本书“了解中华经典”、“获得一定古文献阅读能力”,恐怕是不现实的,宋代宰相赵普把半部论语读到滚瓜烂熟,后人仍然认为他文化水平不高。

   不少支持此举的学者搬出古代传统,证明尊“四书”的重要性。古代尊四书不假,但那更多因为《四书》在儒学中奠基石的作用,唐代有“二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可见学习四书五经并非如这些学者所说的那样难、那样神秘——事实上唐宋所谓“明经”,考的是比四书难得多的五经(五经中仅《礼记》一本就达49篇,而《大学》和《中庸》不过是2/49),五经尚且如此,在本身应具备较高文化程度和领悟力的大学本科、尤其文科大学本科生里普及四书,又何须如此神秘其事、神圣其事?

   清华将背诵当作高难度动作、当作创举,不断渲染其难度和推广决心,更是令行家发哂。须知不论诗词歌赋,最容易的便是背诵记默之学,过去的私塾里,小孩子在戒方的恐吓下,小小年纪便把“小三件”、“大四书”背得滚瓜烂熟,真有几个搞懂的,恐怕只有天晓得。清代考武举人、武进士,原本要让考生写“策论”(也就是作文)一篇,但大多数学生都是一介武夫,写不出来,最终不得不改为每人默写“武经七书”一段。中国的语文教学虽然有不少值得改进之处,但一直强调理解能力的培养,却是不错的,缘何到了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反倒要学私塾的戒方式教学?缘何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却被有些人当作先进经验鼓而吹之?到底是清华忽悠四书,还是四书忽悠清华?

   清华声称开设这样的必修课是为了增加学生古文能力,可是前已述及,四书仅就古文读、写、理解本身的价值是有限的,要真正提高古文读、写、理解能力,需要全面了解从先秦散文到桐城派的各种文体,尤其唐、宋八家等的作品,需要兼收并蓄地涉猎经、史、子、集,触及散文、骈文、传记、诰敕等诸文体,才能广种薄收,有所助益,四书不但篇幅有限且局限于先秦前汉,而且均属于“子”类,“偏食”之讥,怕是不能免的。更荒唐的是,明明从小学五、六年级直到高中,中国的各种版本语文课本里均有大量古文作品,这些作品不论从历史跨度、或文体分布而言,均较为合理,如果教而得法,学而得宜,“获得一定的古文献阅读能力”完全不难,至少比背“四书”靠谱得多。如果清华有关方面认为,入校的本科生在中学里没好好读那些课文,需要重新造就,那大可以在原本的合理基础上加以完善(传统的《大学语文》虽有不足,至少偏食是不会的),缘何要把一桌饭菜都掀翻,逼着学生啃生肉,还得意洋洋地告诉世人,这是不折不扣的醇古?

   更值得思索的是,清华究竟想培养的是懂得国学的现代人才,还是对儒学典籍似懂非懂的儒家弟子?如果是前者,须知国学并非只有儒学,中国传统典籍更是博大精深,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惟尊儒学、在儒学中惟尊四书、在四书中惟尊背诵记默之学,和当年的八股取士,又有多大差别?如果是后者,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向苌弘、老聃等人学习过多种知识,本人精通音乐、武术,能注解史书和整理诗经,从唐宋到明清,无数儒学思想家都提倡“经世致用”,反对死记硬背的腐儒,津津乐道于“国学最新创举”的清华,缘何竟取前儒之唾余?

   也许清华忽悠四书,或四书忽悠清华,这个问题并非十分重要,也无需过多计较。但作为全国仰望的高等学府,有一点却是不得不计较的:一切都可忽悠,但学术不可忽悠,传统不可忽悠,学生的前途、社会的影响不可忽悠,不论四书、还是其它学问,都是一样的道理。

(陶短房)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说得有道理,我个人古文修养、写作能力得益最多的是《古文观止》下册,那真是篇篇好文章,字字珠玑。读着读着,就只想背下来。
“四书”,我至今没好好读过,读不进去。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就课程设计而言,清华可能自有其道理。比如, 四书可以作为引子,围绕四书介绍相关中国文化和历史。但清华过高估计自己的学生了。都是应试教育下长大的,不过是应试能力强一些而已。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我现在就在清华,清华和北京的很多规距真是让我们这些从长江以南的人见了觉得不可思议,待我慢慢道来

我比较反感对人心眼太多,但对事多些心眼还是有好处的,这边很多人做事不细心,或者说考虑不周到,结果是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很不习惯。
一把钥匙,配两把,都配错了,买一自行车,刚买来,就不得不送回去修两次,在马路上打的,为的就是让他带路,但他反过来问我们路,去电信买手机卡,居然早就卖光,这些在我们那边,简直是不可思议。
去清华听了一堂给硕士开的数学课,教师说的例子,我认为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错误的,但是居然让学生们踊跃发言,还提出很多“改进”的思想和方法。
中国的教育的一个问题是培养“聪明”的学生,而不是思考的学生。这种聪明的学生,长于技巧却未必善于深思,中国的文化重视表象,重在表演和演示而不是实质,于是就会出现上面的问题
清华这样的学校,以其学习的高分素养以及经费,显然要高于一般的学校很多,在理工方面,可以说国内无人能及了,但是我认为的一流的高校,贵在一股风气,而这种风气,不都是靠钱可以堆出来的。
培养顶级人才的地方,一定是能促进人们深思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8-9-24 22:31 编辑 ]
清华的卡特多,饭卡,门卡,电卡,洗澡卡,上网要开通端口费,等等,而办每一种卡都要烦杂的手序
,一个人如果没有清华内部人的帮助,在清华基本上很难生存。
这样烦多的手序,未必带来安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二个新买的车子,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被小偷偷了,不良的人,做那些事时,从不需要任何证件,也不是这些证件可以轻易拦住的
清华每年能从政府那里得到十几个亿的办学经费,这种条件是国内其它高校无法相比的。另外,清华还可以利用它的高科技搞各种实业,搞各种创收。而清华对高科技的投入,很难说没有政府的贡献。
   这种不平衡是人为的,大学如此,中小学也是如此。由这些不平衡造成的种种怪事,往往成为下一轮政策倾斜的理由。
   这些得到高资金投入、又得到各种倾斜政策照顾的学校,用各种虚假的数字回报政府,但对社会的回报几乎为零。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shen 于 2008-9-24 20:26 发表
中国的教育的一个问题是培养“聪明”的学生,而不是思考的学生。这种聪明的学生,长于技巧却未必善于深思,中国的文化重视表象,重在表演和演示而不是实质,于是就会出现上面的问题
严重同意。
shen可谓是身在庐山深知庐山真面目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清华的卡特多,饭卡,门卡,电卡,洗澡卡,上网要开通端口费,等等,而办每一种卡都要烦杂的手序
---清华没有弄个一卡通什么的?我们学校就是一卡通,吃饭、开门,洗澡、上图书馆等等,都可以用,很方便的,奥运期间还可以当进校证,比学生证、工作证还管用。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其实清华应当是有一卡通的,我估计不对外部人员开放,这边的趣事多多,我正在慢慢体会
这边啥都要介绍信,我们已办理了住宿证,按理说就行了,但不行
住宿证只是第一步,这里连洗澡和打开水的地方都要票,要卡,否则不给进
餐厅也需要饭卡才能买,否则只能去个别的餐厅,不过话说回来,清华食堂给学生的补帖是不少的,同样一个菜,价格比外面便宜很多,这样的食堂,肯定是需要学校大量补贴的。
连房间的电话机和网络也需要单独开通,麻烦吧。
其实这是清华的“不放心”,对清华之外的人不放心,很多规距,可能更针对外面的人。
比如说清华的校车,是一次二块钱,这让我们很难接受,因为北京的地铁票就是二块钱封顶,清华总不至于比整个北京市还要大吧。其实校车可能更主要是针对外人的,总会有些人慕名而来,校内的人主要是自行车。
此外,有很多人对清华非常慕名,可能会来清华旁听,吃饭,这些都间接影响了资源。
最搞笑的是这边很多人的工作方法,可能是北方人粗放些吧,有些事很搞笑
比如说送纯净水的一个人,将纯净水放在地上滚,然后用脚踢着踢到门前,这在我们那边是不可思议的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8-9-26 18:45 编辑 ]
“比如说送纯净水的一个人,将纯净水放在地上滚,然后用脚踢着踢到门前,这在我们那边是不可思议的”
---还真是没见过这样送水的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其实,中国的大学有很强的垄断性质
在中国,名校靠的不是优良的传统和优秀的校风,更多的是一种政府垄断,就象茶说的,加钱,那学校自然就上去了。
实质上,清华本质上与其它高校并无其它特别之处,甚至在管理和开放程度上还不如很多高校,但靠政府支持,就能保持绝对优势,就我呆的实验室而言,不仅有国家的资金投入,还是国家实验室,经费不愁,不需要象交大的实验室那样做项目挣钱挣经费,导师自然可以安心搞学术,此外,高分录入和竞赛得奖的学生,总体上还是比其它学校的学生强,这样当然更容易出些成绩。
不过总体来说,每个高校还是有自己的传统的
象我本科就读的一高校,传统就是会混,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成了官场和生意场上的小混混,偶尔也有大混混的
而中科大是我弟呆过的学校,感觉是比较有个性,有一股牛味,特别是某些老教授,牛气逼人,里面的学生也是那味道,学生极为用功,但这所学校的人文气息比较少,但科学上的创造性发明,并不是仅仅用逻辑和勤奋做为支柱的。
交大的感觉是工科味道很浓,而清华呢,还得体会体会,呆的时间的确少了点。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8-9-26 22:17 编辑 ]
我上大学时,科技大比清华、北大的名气大。那年宁铂等少年天才进科技大,也是这个原因。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昨天,去中科院某所开了一个会,主要是谈关于某国家项目的合作问题
清华去了一个长江学者,此人的令人敬佩之处在于,发了三篇NATURE(二篇是第一作者),居然没有去评院士。
他谈到了项目中的几个问题,第一,你要我们说想做什么,发明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搞科学研究,特别是高层次的研究,其实是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出啥成果
第二,你们现在研究的东西有没有用。
关于第一点,那是因为,有创见的发明,往往是一种趣味性的,也是一种深入思考得来的东西,暂时往往看不出有啥用,但这样的东西往往最有用,因为越是高明的东西,因为超越时代,在现实中往往没有可以与之配合作用的东西,所以科研不能以现在有用没用做为目标,得考虑这东西能不能带来一种思想性上的,观点上的突破,这其实就是一种思想者的趣味。
第二点,现在研究的东西,是为了迎合项目,有没有用,看上去有用,其实未必有用,比如说让电脑分析人的发音情感,这种东西,从理论上别人没有研究过,但是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却是别人研究使用过的,不能是发明创造,如果你的东西,不是发明创造,就得做点有实际意义的,如果实际意义再没有,就没有必要做了。
在NATURE上发表三篇文章,确实不错,这些人多半是在国外跟着洋博导做过一段时间实验,了解了一些最新的研究项目,掌握了一些前沿资料,取得了一些实验数据,这样就有机会在NATURE上发文章了。只要能发一篇,回来后就是身价百倍。国内是指标主义,有没有能耐,就看你有没有在高级的刊物上发过文章。这种评价方法是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当然,表面文章与表面文章相比,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也不能说它完全不对。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