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有哪位帮我一下?

假如矿泉水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1,当其价格是2元每瓶时,其市场供给量是2亿瓶,现在,假如其价格调为1元每瓶,求其市场供给量为多少?
我求得的结果是1,
现在我假如其弹性系数为2,市场供给量变为0了,如果假设价格弹性系数为3,市场供给量变为-1,显然,后两个结果是荒谬的.
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如果是矿泉水的例子不当,那么,可以把矿泉水变为某商品。
是不是例子不能这样举呢?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刚刚google了一下,好像没有弹性系数是1的情况。请核实一下再问。



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弹性系数。即

需求价格弹性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


=[(Q2—Q1)╱Q1]÷[(P2—P1)╱P1]


它所表明的是:当价格上升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减少的百分数,或者当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数。当│Ed │<1时,称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Ed │>1时,称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价格下降,市场需求量应该增加呀。
所以弹性系数为2,市场需求量应该是3,如果价格弹性系数为3,市场需求量为3。5
原帖由 emmer 于 2008-9-26 17:13 发表
刚刚google了一下,好像没有弹性系数是1的情况。请核实一下再问。



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即 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

=[(Q2—Q1)╱Q1]÷[(P2—P1)╱P1]

它所表明的是:当价格上升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减少的百分数,或者当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数。当│Ed │<1时,称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Ed │>1时,称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谢谢艾默JJ,弹性系数可以是1,这时叫单位弹性。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看来是我自作聪明了。blush~~
原帖由 emmer 于 2008-9-26 17:34 发表
价格下降,市场需求量应该增加呀。
所以弹性系数为2,市场需求量应该是3,如果价格弹性系数为3,市场需求量为3。5
你算错了,呵呵,
  我猜想,之所以会得出没有意义的结果,是因为所举的例子在现实中本来就不可能存在.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原帖由 emmer 于 2008-9-26 19:08 发表
看来是我自作聪明了。blush~~
  本这个问题不敢问的,感觉太简单了,可是,问了四个经济学硕士,都搞不懂,才大着胆子发出来了.呵呵,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emmer帖出的是需求价格弹性,不是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是为了考察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情况。
如果供给价格弹性是2,价格是2元时,供给量是2亿瓶,价格是1元时,供给量是0,意味着如果以1元的价格出售商品,生产厂家没的赚,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厂家就不会生产并出售这个商品,所以供给量是0。

如果供给价格弹性是3,价格是2元时,供给量是2亿瓶,价格是1元时,供给量是-1,这一点其实没意义,纯粹是数学上的,因为经济学中考察供给情况时,考虑的都是供给数量和供给价格大于等于0时的情况,也就是供给曲线的第一象限。
谢谢绿兄,我把其它几种回答也一并贴出来。

第一种回答:

若弹性为2,市场价格必大于1,若弹性为3更不会是1元,此题假设不符合实际。

第二种回答:

你的计算是直接按点弹性算, 价格下调50%,弹性1,那么供应量下调50%,1亿没错。弹性系数变为2、3后,相应的供给量下降100%、150%,当然实际上都是市场供应为0了。
以上算价格弹性的时候没用中点法,如果所取区间太大,计算结果就有点怪,而且从起止段分开算数据差异较大。一般是用中点法,设两个价格为P1  P2,所求变化后市场供应量为Q,那么弹性系数是这样的:
{(Q-2)/[(Q+2)/2 ]}/{(p2-p1)/[(p2+p1)/2] }
={(Q-2)/[(Q+2)/2]}/(-1/1.5)
=-(Q-2)/[(Q+2)/2 ] *1.5=3(2-Q)/(Q+2),
如果系数为1,左式根据题意=1,于是解得:Q=1。如果系数为2,解得:Q=0.4。如果系数为3,,解得:Q=0。这个结果相对直接算点弹性可以解释的区域更宽些。
之所以会有“荒谬”的结果,是因为计算的方法有缺陷,实际上我们说的某点的弹性,在它移动到附近的点时就已经改变,所以现实中价格从2元调整到1元,供应弹性早就变化了很多次了。弹性这个概念主要还是作为说理的分析使用的,实际的计算价值不大,除非使用在较小的价格变化区间中。


第三种回答:

价格变动百分比(2-1)/1.5=0.67

价格变动百分比×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百分比,据此,当供给弹性系数为1时,

0.67×1=0.67,据此,设调价后市场供给量为X,

(2亿-X)/(1亿+0.5X)=0.67,得2亿-X=0.67亿+0.335X, 得1.335X=1.33亿,X约等于1亿。

当供给弹性系数为2时,0.67×2=1.34,得(2亿-X)/(1亿+0.5X)=1.34,2亿-X=1.34亿+0.67X,X约等于0.395亿。

当系数为3时,照此类推。楼主计算结果和我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1.当价格变动是2-1时,后面计算应是2亿-X,而不是X-2亿。否则算出来就可能是负数。、

2.变动百分比的基数应使用中点法,否则以变动前的数值做基数还是以变动后的数值做基数就成了有争议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王清营 于 2008-10-4 10:27 编辑 ]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