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原朔太郎《诗性的哲学散步》

〖日〗萩原朔太郎《诗性的哲学散步》,于君译



1、结婚的时期

情欲黯淡了判断。无此性急要求的时候,静下心来深思熟虑选择你的妻子!
然而,人们总是在一生中最差劲的时期里结婚。


2、婚姻的浪漫思想

性欲不分对象地渴求异性。而精神,憧憬渴望着的却只是一人——真正惟一的一人。


3、谁把人们弄得如此卑躬

人们自求婚起便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人生的妥协性难以逃避,除了适当地放弃之外没有满足的时候。于是,他们从此变得卑躬屈节,将其高远梦想弃之如敝屣。


4、莫名其妙的激情

人们常常感受到人生里莫名其妙的激情。比如,在秋日落叶的林子里,在城市寂寞的陋巷中散步时分;或在夕阳下拖曳着影子,穿过高高的渡桥而去;或在海边倾听着大洋涛声;或在春天的妩媚夜晚,嗅着透窗而来的花树芬芳。
我们无法诉说个中的不可思议感觉。因为这样的感受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对思维对象不带任何概念。人们沉溺在强烈的激情里,感到溶化于人生之中、被浓密的雾气所吸纳。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行进着的兴奋。一切的意味均被深刻地感觉,在感觉世界的对岸,似有着无尽的人生神秘感。
我们的婚姻,刚好由此莫名其妙的激情而成。


5、帽子与求婚

为着买一顶帽子,人们通常要走到远处去,光看不买出入几轩店铺,从几百顶帽子当中选择出惟一的那一顶。即便如此,让人心满意足的东西仍是来之不易。因为现成的帽子虽不计其数,可人的要求条件却只有一个,其满足的实现,数百个当中充其量也只有一个可能性。
当然,帽子不过是区区寻常琐事。比它重大得多的事物——一生所需,然而一旦拥有便不能丢弃也不能交换,这一选择判断的恰当与否决定着此后一生的举足轻重——的选定之际,人们该是倍加审慎的吧。
而后的比喻,便是关于我们的婚姻。诸位总得结婚吧,总得从数千人的异性中选定惟一的妻子(或情人)吧。如同为买到一顶中意的帽子、要找寻数百顶帽子一样,到重大事物的拍板之际,究竟得从多少人里抽签般地数出候补者呢?恐怕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选择法,不过是瞄上了寥寥数人里的其中一人——未必恰当的那一个可能性而已。
如此一来,倘你不想后悔自己的婚姻!


6、偕老同穴虫

在我国,常把配偶生活比做偕老同穴虫。悲矣。然而这却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
偕老同穴虫的配偶,完全是由偶然的命运决定的。一阵海潮的静流。甚至一个硅质的网笼都能把一对儿甲壳虫封闭起来。它们生息在这样的海洋里,与无数同类中的任何一只碰在一起时,便马上开始了配偶生活。换言之,它们的婚姻乃是由气流、海潮的移送,由变幻无常的“命运”所致,其配偶的选择,完全由“偶然”主宰。而且,它们一旦被规定成配偶,便成了厮守到老死、一辈子不变的宿命夫妇。因为,那个网笼上压根儿没有自由出口,一旦给封闭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偕老同穴虫。在无意识无个性的海洋微生物世界里,它们的自然婚姻法,该是最令人满意而圆满的吧。因为它们只有同类属性,A也罢B也罢C也罢D也罢,一切皆不过是一模一样的本能体。被任意搭配的两个东西,一般说来必定是最好的配偶。这种情形的婚姻,是两个性别相异的东西,凭着自然而盲目的媒介——命运与偶然——而结合,过的不外乎无从挑选的生殖生活。
而在人这一方,万物之灵的人这一方,假如与偕老同穴虫如出一辙!人与人的配偶,倘若找C来替代B,再任意寻一个来替代C,倘若听天由命抽签般地结合,无论怎么说,人的婚姻不过也就成了不道德的悲惨的低级动物的所属了。然而,世间所谓“夫妇”,大体上不过是随着偶然的机会,几乎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命运般、抽签式的结合罢了。社会将此称之为婚姻,并且用外在的仪式使之神圣化。这种仪式,空虚的、愚弄人的仪式,在于将“人伦”观念化。但把仪式除掉的话,给众多的配偶者冠以真实文字,即“野合”。即并非人格与人格的配偶,而是性与性的、细胞物质与细胞物质的、无选择的结合。
偕老同穴虫式的动物。
不管怎么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是一直延续着这种不道德的低级动物式的婚姻的。过去也好,如今也罢,我们的婚姻总是由着盲目偶然的“缘分”,料想不及的“命运”来抽中配偶者这个盲签的。多少人,在婚姻既成之后,反过来方才了解配偶者究竟何许人也。婚前,除了异性这一点,除了莫名其妙门面上的概念之外,并不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一个具体人物。我们莽撞地听天由命、始料未及地结了婚。与我们的自由意志无涉,惟有那一日的气候、气流、涨潮落潮的水流,驮来偶然的配偶。人不能不结婚。但人们却不知结婚为何物,从何处开始,如何去做,几时求婚。配偶们皆受着缘分、不可知和偶然的支配(因而结局的幸与不幸,也就成了偶然的运气)。
其实,在漫长的几千年里,人凭着偶然成婚,一辈子相互厮守,大抵是作为贞操夫妇过来的(因为道德、法律、社会制度、离异子女的责任足以堵住出口)。于是,人们带着凄惨的神情,竟可以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将偕老同穴虫的命运忍受过来!


7、盲兽

结婚之际,人们甚至连明摆着的数学公式(概率的公式)也给忘了。从此起了当然的悲剧,自然还是浑然觉察不出原因。


8、永恒的女性

玛丽亚常常叹息。眼睛里充满着忧郁、悲伤和憧憬……


9、枝形吊灯下的思想

爱,总是欲求着独占其所爱。这是嫉妒的起源,也是自然而然。然而,爱在成功之后,没有了竞争,没有了嫉妒,爱却渐渐褪色,从此变得沉闷厌倦起来。这也是很自然的,而家庭悲剧大抵产生于此。
西洋人的古老智慧,为了挣脱这一不幸,想出了华丽晚会和舞会的主意。于是,自己的妻子们拥在其他异性怀里,而其他的年轻妻子们也拥在自己怀里。灯光下装饰着鲜花,芳香四溢,人们在音乐声和鞋跟的嚓嚓声中窃窃私语。此时嫉妒必起无疑,不是么?然而这又是经绅士教养调节后彬彬有礼的嫉妒。
从这以后,西洋人的家庭变年轻了,一向呆在烟熏火燎厨房里的妻子们又回到了明亮的新婚之夜(无论怎样的妻子,都决不会为了做情人而不化妆)。
舞会的习俗,是为了把家庭从酱汤的陈腐气息、从永远的郁闷厌倦中拯救出来,用以刺激人生的不幸的西洋人的发明。


10、嫉妒的本性

对情人怀着深爱的女性,相应地嫉妒也深。那么照此推理,爱得不深的女人,是否就不嫉妒呢?然而作为事实的反面,一般来说,泼骂情人暴戾任性的悍妇们,倒是嫉妒得不可救药的。
女人的嫉妒,并非基于爱的高雅情操,而是与猛兽的激情同属一类,实出于野蛮的本能。


11、通向未来的钥匙

从杂婚走向一夫一妻制。从一夫一妻制走向多夫多妻制。时代势必如此推移前行。摩门教社会漠视所有基督教徒的诽谤中伤,向世人暗示了这一朝向未来的公正。他们认为,卖春妇会因此几近消失,性犯罪也将极为罕见。同时还证实,男男女女将处于最为满足的状态,享有圆满幸福。
至少从少一些家庭的郁闷与虚伪这一点看来,他们的社会比起一夫一妻制的社会,该是合理的进步。


12、新世纪之初Ⅰ

正在变化着的是什么呢?不是政治,不是艺术,而是我们时代的家庭。


13、女性之敌

被称做女性之敌的某男人,从女权扩张论者的魁首、一位名夫人那里收到一纸挑战书。他沉了沉之后,便这样回了一封信。“我在属于女人的范围里,诽谤了所有女性。可是,尊夫人——以及尊夫人的同志们——是否也属于女人呢?请再加斟酌。如能解决这一点,说不定互相的意见会为之一变。”


14、无智的宽容

耶稣是独身青年,不了解女人是怎么回事。而释迦牟尼、孔子、默罕默德、苏格拉底,则在这方面有着充分的经验。
只有耶稣,在世界上所有的圣贤中,只有耶稣宽容女人,不曾贱辱过女人。据此,人们认为基督教最合乎博爱精神,是最文明的宗教。
由此看来,经验与观察的缺乏,可以使有的宗教高尚。


15、爱的一种形式

所有的父母,无不真心爱着自己的儿女。然而决非同情。即便是对年幼的孩子。即便是对成年了的儿女。


16、爱,别太功利

男人和女人,当互相把对方看做笤帚、过滤酱的筛子、小孩儿推车、贮钱罐、缝纫机、顺手的日常工具的时候,已经是因其必要而难于分手了,夫妇间的真实爱情已不存在了。
——爱,别太功利的爱!


17、归于家庭

也是由于想象力的疲惫,人们爱起自己的家庭来。


18、家庭型的人

所有家庭型的人,皆是中途死了心的人。


19、女人与廉价表

女人们,通常被看成高贵的精细之物。易感、易伤,挪放时需要特别地细心周到,宛若对待精品。
然而实际上,这是何等的误解啊!如学者实验所显示的,一切恰恰与之相反。首先就感觉而言,触觉、嗅觉、味觉等五种感官,女人的要比男人差,一般被证实为钝感。在情绪上,女人的感情也是本能的、动物般热情的,跟男人相比,带有较多的原始野性。倘从体质上加以比较,女人容易适应环境,善于忍耐穷困与饥饿,对于疾病也有强壮的抵抗力。而男性们则具有敏感的体质,在此方面也比女人差得远(因此统计显示,男人的死亡率通常在女性之上)。甚至连皮肤这东西,倘不计外表的粗糙,就真皮层的真实素质来看,据说也是男人的更为纤细。
总而言之,男性,是一种整体组织复杂、因而易坏易出故障的精细机器。反之,女性则为原始而简单的装置,因此是结实的,适应粗鲁挪放、不易破损的机器。尽管如此,我们却总是反过来把女人当做易损的精细之物,小心翼翼加以考虑。这究竟出于什么理由呢?对于女性,我们一向只注意其外貌。而女人,也总是在男人面前装出柔弱、招人怜爱、质似蒲柳的样子。
于是,男人据其外观,蒙蔽了实质,上了伪者的当。把一只廉价表误做精细机器,实在是估价过高了。


20、作为爱之纪念的Nevermore

作为爱之恒久不变的诺言,交换戒指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的习惯。无庸赘言,爱是说变就变的。然而物质则不变,一如当初。于是,在晦暗的日子里,乏味的夫妇们,腻烦了的恋人们,边眺望阴沉沉的天空,边独自沉思。时光流逝,往昔如梦。惟有戒指,作为并非一梦的证据与悔恨纪念,残留至今。于是,即便在激情喷泻的火山上,人们也不肯再度立下一生的誓约了。


[ 本帖最后由 城骁 于 2008-11-17 08:01 编辑 ]
21、武士道的正义

昔日的武士法律,对于通奸的妻子常绳之以私刑。不过,武士并非出于嫉妒,而据说因为伤了其体面,是自尊心的复仇。因此,女人若不是户籍本上的妻子,而只是关系自由的情妇,那么,无论如何都是可以被宽大默许的。
而武士,倘因嫉妒而杀其情妇或娼妇,法律非但不予宽恕反而严加惩处。想来男人——身为绅士——像痴心汉一般嫉妒,在武士道看来,是断然不许的无比可耻之事。于是,他们果断地舍弃爱,休掉妻,或斩杀玷辱了其体面的男女。
但,与武士们一样对通奸的妻子绳之以私刑,若换了当时的庶民百姓,则被视为鄙劣。


22、被颠倒的趣味

狮子、虎、孔雀、鸡等,在一般禽兽中,雄性一准儿很美而雌性则很丑。但不可思议的是,惟有我们人类反其道而行之。我们的女人天使一般,我们的男性们却只能见出一副熊姿。人们的这一普遍思想——其实不外乎人的雄性思想——总是恒常地代表了人的全体思想,不过尔尔。然而君不见,鸡的雄性不也总是纳闷儿地歪了颈子?“别的禽兽,包括人,雄性一准儿很美而雌性则很丑。惟有我们鸡是莫名其妙与之相反。啊,为何我的妻子们如此美丽可爱。”
所有的动物,皆不承认同性的美而偏爱异性的美。因而在这上头,犯了一个由性的实感而来的审美鉴赏错误。几时我们的趣味能得以订正呢?将来,女性降服了男人之时,那时,我们的纯正趣味可以说话了。“男性是怎样地阳刚雄健壮美啊。女性又是何等孱弱丑陋。如同狮子、孔雀、自然中的禽兽们一样,人间也是如此。”


23、理想的婚姻

随便一对儿男女凑在一起便可实现圆满婚姻的念头,不比随意地扣击钢琴上的两键便可奏出和谐声响的念头更非理性、更荒唐无稽吧。实际上人们觉得,不分对象与环境地同化于其中,把一己变成他物,原本是女性与生俱来的顺应性。因此,昔日的教育法,作为面向婚姻生活的准备,姑娘们尽可能藏于深闺,从而把她们调教成便于染色、不带个性的白纸。待到渐渐春情萌动时,十六七岁上便让她们结婚了。所以,昔日在所有方面——无论是性还是气质——妻子都能够适应她的对象,昔日的婚姻生活大都顺顺当当。
然而如今的教育,对女性授之以学问,培养自我观念。顺应性的萌芽,自少女时代便被掐掉了。如今的婚姻生活已非往昔,不可能顺顺当当了。女性跟男人一样,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去宇宙的天涯海角追寻梦想——柏拉图的半身——千万人中仅有的一人,超越现实的形而上观念中的理想情人,直到变成徒然上了年纪的老处女。当今世界的悲剧,在于把婚姻梦当成现实,把婚姻现实当成虚无。


24、奴隶的婚姻

现行婚姻制度具有选择的自由,与在只有五册书的小图书馆里的选择自由其实是一回事,是不知自由一词意义何在的一种肤浅之见。在这个小图书馆力,事实上想读的书一本也没有,人们出于无奈,只能从乏味的书里比较选择。事情一开始便是被迫的。如果能到更大的图书馆里自由选择,无论是谁都决不会挑选那一本。现代制度的最大罪恶在于,求婚的自由被禁,选择被强制。怎么样,这不是奴隶的婚姻又是什么呢?


25、恋爱的偶然数理

恋爱与贸易相似。在贸易当中,一方想卖的东西,与一方想买的东西,在同一价格上平等交换。在恋爱上也是如此,两个异性——恋爱者和被恋爱者——执此观念互相打量,在此共通点上如不顺当则无法情投意合。然而,恋爱不像交易那样持有便利的货币——它跟任何东西都能交换。恋爱不持有通货媒介这一点,与原始社会里的以物易物类似。在这个不自由的市场上,比如想卖了牛买米的人,非得找着正好跟他意愿相反的人不可。如果这个“偶然的对手”不在,除了空空地牵了牛去没有别的法子。
在恋爱上,人们提出种种要求。单是一个外貌,就有上百种的好恶主张。况且因其一点,感觉不到多少主观魅力的话,人们绝爱不起来。如此重大之事,不是由一方订货,而是双方需求的对接,须在相互的那一点上偶然契合。在这样的“偶然”当中,究竟能否百里得一呢?在一般情况下,恋爱的形式是被规定了的。即一方感到在恋爱,一方则嫌恶。单相思作为恋爱的公式,组合数的公式,是人们不言而明的数理。
人生的不可思议在于,自己恋着的人讨厌自己。无休无止恋着自己的却是自己讨厌的对手。更有个没有数学脑瓜子的傻诗人,对这一不可思议感叹不已。


26、女性与厌世哲学

根据叔本华的思想,恋爱,是自然而狡猾的欺诈。不然,何以用甜蜜的芬香顺顺当当引人上钩,让人为繁殖而成家,生孩子,从此背上艰难沉闷的人生重负。所以,现代的机灵人,只恋爱不生育,只食果子而吐出果核,从欺诈师那里索回了找头。依照他们的成功,倘若人类灭绝了,我们的厌世主义者该高呼万岁了吧。然而,想当母亲的女性意愿与想做恋人的女性本能并行不悖。而且这一本能是如此之强烈,以致突破二重橡胶,一切女人皆生殖。生殖。这便是无论怎样的女性都不会肯定厌世哲学的理由。


27、街的祈祷

在我们的时代,安琪儿的名字意味着卖春妇。并非宗教消亡了,而是宗教的形式改变了。
大慈大悲的玛丽亚啊,如昨天一般,永远佑护今天的人们吧。阿——门。


28、妻的教训(可怕的蒙昧)Ⅰ

分手的妻,只给了我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要想着用理想吃东西,只管用胃袋去消化。妻总是在吃饭的时候,拿更为生动的说法提起这个。“别呆头呆脑的,赶快把饭吃了!”


29、妻的教训Ⅱ

分手的妻常常冲我发火。早晨,与邻家女中学生打招呼的事,成了沾花惹草的佐证,难以宽恕的不忠。听了我的辨白之后,妻总是这样说:“平常少言寡语不跟人搭话的大官人,肯定不止今天早晨干这种事。”
从此以后,死死守着妻的规矩方圆,出了圈儿甚至比从甲板上往外跳还要恐怖,对一切新鲜事物也感到害怕。如后来展示给人们的那样,本人终于锻炼成了平凡、规矩而又机灵的“稳当之人”。


30、家庭(父亲的悲哀)

当今的悲剧,在于只有叫做家庭的观念,而家庭事实却已消亡。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仅从一个词儿本身便感到了封建制度的陈旧阴影。有位离家出走的名门千金,对着劝戒的警官说:“家庭?落伍啦!”
19世纪,身为人妻的娜拉出走。20世纪,娜拉的女儿们出走。留守在家里的只有孤寂的父亲一人了。在如今的时代,父亲最是可悲。


31、老年之恋

女人的性爱中,大都含有母性之爱。那就是在生理情欲之外存在着一种人伦要素的精神产物。男人也是如此,到了某种年龄,便开始倾向于这样一种性爱。一般说来,上了年岁的男人们,喜欢年轻女子,喜欢从小姑娘般的女子那里感受纯真的爱。何以如此?与性欲的衰退成反比,精神之爱的要求渐渐会强烈起来。老人的性爱,从他的小姑娘般的女子面前,可感受到作为父亲的人伦爱抚。在丰熟的女性面前,由于让人直接感受到性欲,故而时常令老人不悦。只有年轻、未经世故的女子才是可爱的,可引发其纯粹的精神恋爱。她既是半生理的对象,又是半父爱的对象。一边向所爱的少女祝福婚姻,一边沉浸在胸中的泪水悲叹里的《悲惨世界》主人公,是这个世上最懂得纯洁之爱的男人了。一般说来,没有比老人的性爱更崇高更美好的了。因此,歌德在到达80高龄时,写下了一生中最美的恋爱诗篇。


32、现代婚姻

男方是公司职员(忙人),女方也是公司职员(女忙人)。二人在电梯里恋爱,用打字机写情书,在地铁里订婚。然后成了家,每天聊公司里的业务。除了业务之外,爱,无话可说。
这一小说味道的故事,无意于描写现代的必然婚姻。而是借现代婚姻的情致,写作一种新的楼群诗。

   
33、关于恋爱的闲雅

一切恋爱皆是闲雅之事。然而在新时代里,恋爱居然也事务化起来。如今的新型恋人们,在电梯里幽会,攥三毛两毛的车票在地铁里卿卿我我。没有人堆、喧嚣、忙碌、混杂、机械轮转的背景,他们便感受不到恋爱风景的快乐。更有腕子上的那一块公司职员表,一边数着忙忙碌碌的时光,一边把一天里的某个片刻化做甜蜜感伤的恋情耽溺——恋爱快乐到如此忙碌不堪——然而我们这些诗人,则呆在现代恋爱风景的背后,时常望见悠悠无限的青云。而且,即使身处喧嚣都会,依然居住在不变的往昔,朝着牧歌般的闲雅恋情慨叹。


34、今天的问题

恋情,该是德意志式的感伤主义吧?同时又该是美国式的务实主义吧?这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35、结婚与文学

    结婚的好处,在于知晓女性的本质;结婚的损失,在于明了对女性的幻灭。于是,尚未婚娶的小说家还不能够写女人,而结过婚的诗人,则已无法为女人赋诗了。

[ 本帖最后由 城骁 于 2008-11-17 09:45 编辑 ]
36、永远理解不了的异性
男人的爱的形式,离不开与女人肉体的结合。脱开对容貌与形态美的思慕,便无法考虑男人的爱。
但,这一男人心理,对于女人来说,则是永远不可解的谜。在众多的女性那里,容颜的化妆、形态美的修饰,只不过是由于单纯的习俗使然,只不过为修饰而修饰。就连具备职业经验、从而深知其本质意味的烟花女子们,在独占了男人的爱,并与其结婚之后,往往也会变得粗服乱头、疏懒邋遢起来。而且,对于男人的心何以随之冷却下来、离异而去,竟是浑然不知其根由。即便是列举说明,女人们仍是冥顽不化不予理解。
“如此愚蠢,”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会这么说,“我们的爱,从一开始便是心与心的联结,单纯的外表形貌,绝不应当成为变化的理由,也绝不可能成为变化的理由。”而且从那个时候起,她们通常蔑视起男人,对男人的爱的真实性也怀疑起来。

37、现代女性的启程依据
女人的爱的形式,一般来说,是精神化、宗教化的,而男人的爱的形式,通常则是艺术性与感觉化的。于是,宗教与艺术,希腊精神与基督教的争斗史,便长久地在男女历史上反复重演。也就是说,妇人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总在谴责男人的爱的官能性、泛神论、肉体化以及唯美主义。据此,女人们同中世纪的僧侣们一样,每每称男人为“魔鬼”(从基督教的立场上看来,希腊精神与魔鬼一词同义)。反之,男人则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反驳女人在爱上面的偏执、非理性、狂热无知和无视真实。因此,男人们,那些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与科学家们,像对抗基督教那样,向女人们讲授起希腊精神的胜利,说教新异端主义的人道主义。而现代的女性教育与时髦女郎,则从文艺复兴的古老历史起步,开始了最初的启程。

38、对新婚者的教训
初次了解异性,初次走进婚姻生活的人们,还是自然而然地明了他们的那些未知数为好。换句话说,就像自然界的一切动物,总是本能地获得常识一样,人,还是顺其天性自然的好。人类的最大愚昧,在于把愚昧变成观念化的意识,从而将自然的东西非自然化,招致爱的不幸破灭。就性的未知数而言,童贞的新婚者们,什么也不必考虑,什么也用不着去意识。一切的一切,皆听从本能智慧的教导便是了。至为关键的是,切不要将此事意识化。像花儿含苞徐徐绽开那样,自新婚之日起三日、五日、七日、乃至月余,徐徐地自然发展,不期然而然地到达最后的圆满。还未达到此境时,一个不自然的破蕾对象,势必会使新婚的处女妻子深怀恐惧,踉跄跌进婚姻生涯的日日夜夜。青楼狎妓的未婚青年,由于娼妓的不自然误导,往往致使妻子终生不幸。对于这些人,非施以再教育不可。

39、恋爱与忍耐
从约定的幽会时间算起,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以上姗姗来迟的女人,几乎可以说并不罕见。为了不糟践那段等待时光,诸君在与女人相约的日子,切莫忘记在怀里揣一册书。而久等不来的女性,在你心灰意冷归去之时,必定马上尾随而至。其结果是,对女人双重意味的动怒,恰恰使你的爱露出破绽。一般来说,女人越是爱男人,便越是喜欢故意让男人着急。身经百炼的恋爱,即忍耐。人们还不曾见过性急者的成功恋爱吧。

40、结婚的合理性
结婚之际,立于神的祭坛前,起誓让爱恒久不变,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虚伪仪式。如尼采所说,人的感情是经常变化着的。而基督教对尼采这一说法的道德性非难,则是一个错误。尼采这番话的意思是,感情变化了,爱已褪色,然而一旦在神面前立过誓言,人便负有不可推卸的爱的责任。但,将心里明明不爱的东西用义务去爱,当然是不自然的,在这个意义上即伪善。而基督教所讲的却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东洋的习俗,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相当合理。在我们的结婚仪式上,一切都托付给由神来支配的命运了。从我们这一边,只需朝神做这样一番祈祷——“求神恩宠保佑我们,比翼连理,白头偕老”。之后,立下这等习俗——“结婚一回以上,男人作为求婚者,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与感情变化、爱情如何毫无关系。作为道德责任者的男人,须尽其赡养妻子的义务”。如此的东洋习俗,虽不乏法律意义上的合理主义,但也委实少了点浪漫主义的要素。不过话说回来,结婚,原本就不是什么浪漫之事。

41、结婚的错觉
女人时常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无论处在怎样的场合,她们都不会忘记对于自己的这种客观注视。就像舞台上的演员,她们总感觉到自己在万人面前被注目、被观察。她们还时常在意识到哭时而哭,意识到笑时而笑。女人的善于掩饰,在于总是暗暗地化妆自己的本性,像变成一个与己无干的角色那样,用习惯来练习一种类型。然而,当她们卸下妆,走进家庭的厨房时,便初次让人看到了她自身的本色。从此以后,男人们不免感到了结婚的幻灭。所谓结婚,便是把舞台上扮成的演员,把扮相与角色的个性,看清楚不过是现实形象的一个错觉。

42、不谐和音的结婚
不可跟那种对音乐不感兴趣、缺乏音乐感性的女人结婚。因为同她无法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43、女人与光明正大
女人对他人的评判,要么时全盘的爱,要么是全盘的否。然而,公正的、光明正大的判定,往往是就同一事物的某个部分而言,或者说就大多数事物间的比较,善待其中那一部分善,恶待那一部分恶。因此,对于公平的正义性,光明正大中的伦理性,女人们永远也无法理解。如果男人对女人正在憎恨的人加以公正评判,女人则会咬牙切齿、扫兴不已。公正的男人的道德观,在女人看来,则是男人的狡猾、卑怯、煮不烂切不动的暧昧,不过是伪善的诡辩借口罢了。

44、女性与教养
虽无学识,但天性聪颖、贤惠的女子,诚如尼采所说,确实“在天才者之上”。不仅如此,这也是男人最喜爱的类型。与此相反,有学问教养,但天性愚钝盛气凌人的女人,则是男人最讨厌的类型。那么,具备了两方面长处的女人,是不是该成为无比理想的女性了呢?不妨从艺术天才那里类推一下。就一般比率来看,恐怕不能说是令人满意的类型。在艺术上,秀才型的才智之人和饱学之士,往往是缺乏独创力和出人意料的大胆飞跃,从而容易止于理性的常识作家。既学识渊博,同时又拥有天生的艺术鬼才与激情的人,一般来说不过是凤毛麟角,莫如说属于少数人里的特例。紫式部、清少纳言等女文人,虽在无知的聪明女人之上,但对男人来说,未必是让人喜爱的类型。

45、男人的胜利感
自己所爱的女性,无名指上戴着别的女性所没有的昂贵戒指这桩事,实在是不足道来。只不过由于自我意识,让男人感到了作为世界上一名胜利者的得意。为了女人而作恶、行窃的男人,并不单单是为了博得爱人的欢心,而是还想从中体味一下作为人生英雄的胜利者的快感。

46、男性化的爱的形式
对有的务实男人来说,实际的爱的形式,就是让所爱的妻或妾穿最为奢华的衣裳,过最为奢侈的生活,尽情满足她们的占有欲与虚荣心。至于精神上的爱,他们多无所求。恐怕这便是最为男性化的爱的方式吧。

47、女人的名誉之心
对于因多情和见异思迁而舍弃自己、随别的男人一走了之的女人,男人往往直截了当地谴责女人,对其薄情愤怒不已。然而女人,对于同样的事情,通常却对自己男人的薄情与用心不专并不动怒,而是对诱惑了自己男人的同性女人充满猜疑与憎恨。于是,其实并无罪过的无辜女人,便屡屡遭到那位被弃女人无缘无故的怨恨、嫉妒,还惹来凶狠报复。这样一些女人的敌意,倘从男人的理性出发加以判断,被看做极不合理之举。但对女人来说,从一开始所有的同性便是敌人,是不断的竞争对手。正因为如此,男人的爱转移到别的同性身上,管他谁的诱因,问题是那个有诱惑力的、改变不了的竞争者已经打败了自己。对于矜持的女性,这一点是难以忍受的屈辱。女人比男人更为气盛,拥有武士一般的名誉之心,一直到复仇的实现,决不肯姑息。

48、知性美与白痴美
关于女人,有喜欢知性美的男人,也有喜欢白痴美的男人。前者的宗教是,由聪明德行见出了神的理想。后者的宗教是,在伊古诺朗斯(耶稣会的创立者,著有《心灵修业》)。——译注)的灵前,寻求“圣”的基督。歌德、托尔斯泰等人属于前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等人属于后者。若从心理学上看,前者属于常态化的个性,后者则属于变态。

49、作为女人伴侣的资格
女性的爱的佳肴,无论性的还是精神的,都需要徐徐渐强的张力与经久的时间过程。然而女人的任性乖戾,无非是为了获取甜言讨好,从而渐入爱的佳境。当妻子或所爱的女子执拗任性的时候,花好几个钟头功夫的,是耐性虽好、却不会抚慰的男人。立马就法癫痫的男人,无论作为对象还是爱人,都不是女人期望的伴侣。恐怕在性爱方面,他们也不会让女人满足吧。

50、恋爱的意向
    恋爱是错觉。所以恋爱者往往在物象模糊的黄昏、微暗的林中小径、朦胧的月夜里幽会。与一切错觉相契合,恋爱者颇喜爱的不是易生错觉的场所与时刻么!
51、战败记
善写战胜记的人,总是政府的御用史家。善写战败记的,则一准儿是诗人。说来倘不是诗人,谁又能知晓败北的意味深长的悲哀呢?

52、悔恨的人生
假如欲求无悔,那么,人还是什么也不去做的好。然而什么也不去做的人生,等于还是悔恨。

53、置身于倾斜
坠落的悲剧,在于不知自身命运,一味感奋着下坠加速度的勇气,朝向黑暗的深渊,却望见不幸而美丽的幻觉的乌托邦。啊,马上,若是让他们知道其危险。

54、富人的怒气
关于金钱的价值,人们显然过于看重了。且来听听富人的所言吧。
人,无论多么富有,终是无能为力。因为在人生场上,靠钱可以买到手的东西毕竟寥寥无几。
如果财富是万能,何不拿它买健康,买爱情,买智识,买自由,买幸福?然而,世间多少东西,多少东西的价值,决非金钱能够买到手。心的平和与满足,甚至仅仅是肉体的物质性快乐,也绝非金钱能买动。因而,富人总是最通晓贫困的滋味与人生的黄寥的饥饿感。
如果财富是万能——富人们时常如此向往如此叹息。拿钱可以购买幸福,可以购买超越物质的那个世界,即,黄金真正万能的世界,是一切富人的祈求与梦想。然而,那种日子恐怕永远也来不了吧。从自己所爱的女人那里拿钱买不到回声时,富人晓得了财富的乏力,于是,他这样诅咒叫喊——“竟有那样的事?竟有如此人间?”只有在绝症的病榻上,富人才肯怒不可遏地把财产一股脑儿摔给医生——“竟有这等的医术?竟有如此人间?”
富人总在发怒。然而大多数人既无法理解也不曾考虑过他们的怒气。于是,富人们从此越发地易怒,困于双重的怒气之中。

55、父亲
父亲,乃是永恒的悲壮。

56、龙
龙,象征了帝王的欲望。乘着权力的祥云,燃烧着经久的怒火,为不断的争斗而张牙舞爪。

57、物质的感情
如果机器人有了感情,除了无限的哀伤便什么也不会有了。

58、关于禽兽的性行为
牛的性交,或许让人感到一种悲壮的激情。公牛挺起犄角,疾风一般从远处猛扑过来。然而仅仅是一瞬。疯狂的烈悍转瞬而息。相形之下,狗的性交不光丑恶,且长而猥亵。它们往往在同类和人类面前,在光天化日下交尾。想来它们也不会为干扰与嫉妒之类烦心,它们太缺乏由宁静温情的性爱抚而来的性感觉的优雅与微妙——那是羞耻心的起源。而人类,无论处在何等野蛮的原始阶段,总是寻找森林树阴和灌木草丛,从而发现一处秘密的隐身场所。从这一点看,猫倒是跟人相当接近,有着微妙的性感觉。作为一场求爱诉讼,它们在奇怪而令人不快的二重唱之后,一准儿隐身到我们看不见的某个秘密库穴里去。然而,优美胜过一切的,当推鸟类。它们的性交极为短暂,长不过一秒钟。但,在此之前的序幕,却有数小时,或缠绵于春天里的漫长一日。它们反反复复着优美而浪漫的恋爱游戏。我等从小鸟的性交里,感觉不出任何猥亵。一切是那般的微妙、艺术性、充满精神化的深厚性爱。人的丑恶,在于我们并非鸟类的子孙,而是兽类——浅薄如猿猴——的后裔。

59、记忆与人生
虽每天夜里做着非常愉快的梦,可是一到早晨就全然记不得了。作为连一个梦也记不住的人如何?作为一个不断地诉说人生不平的人又如何?所谓幸福之人,是指从自己过去的生涯中,只记住了那些人生满足的人;而所谓不幸之人,则是反过来记忆以往人生的人。一般来说,乐天派与厌世家的区别,在于不同记忆的支撑,基于不同的心理气质。

60、某种哲学的诞生
只有强烈的情欲,只有意志在那里呼呼燃烧,然而事实上连一个实施勇气也没有的人,在他的自身内部,欲求的是鸦片幻觉的愉悦。幻觉世界,自然与现实世界大相径庭。大体上说,它产生出来的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苍白、瓦斯般的朦胧情致。此后,人们便感到白昼照耀下的现实世界的粗俗不堪。甚至对于已经实现的少有的幸福,也变得无动于衷起来。于是,他们变成了精神上的无能者和阳痿症患者。况且,到末了,他们确信世界上只剩下了意志的存在,意志现象之外什么也不复存在。热带居民的印度人,恰好是这一哲学的代表。他们为热带的暑气蒸灼,时常为物欲和肉欲的炽烈情念所苦。但他们是怠惰者,全然缺乏现实的活力。由此可见,印度人的说教不外乎宇宙的梦幻假象、意志的虚构(无明)罢了。

61、太过懒惰的人生
关于人生里至为重大的事情——结婚和职业选择——人们通常不过是草草了之。往往把自己托付给既成的现实与运气,不加琢磨便决定。与之相反,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些微琐事上,比如,买张床或添个家具的时候,却是翻来覆去斟酌,竭尽深思熟虑。为何会这样矛盾?说到前面的一种境况,事件之关键重大,情形之缠绕复杂,如此棘手的问题,即便绞尽脑汁,想来也难以有一个好的办法。于是,人们觉得一考虑倒是麻烦起来,索性来个怎么都成,把自己扔给了顺其自然。
可见,人生的重大问题,是被惰性决定了的。人们的斟酌、思考、计划、努力等等,不过是为着眼前手边的一些单纯事情。正因为如此,童话作家高高兴兴地给我们讲了懒太郎的胜利人生。

62、裸体与性欲
非洲旅行者的疑问之一是,总是全裸着身体,毫无遮挡的土著,其性感该是怎样地被撩拨唆使。据研究,与动物并无二致,人的兴奋主要也是因嗅觉而起。古代文明人种的印度人,在这一点上也一样,也是以嗅觉为主的。根据《迦摩须多罗》、《爱经》(古代印度的性典),人们是凭着身体的气味进行女性审美,并区分像种、莲花种、干麦种的。他们用发油做媚药,为刺激异性的嗅觉,把香气浓烈的发油搽抹在黝黑的肌肤上。而在古希腊,从美与体育的观点,女性裸体也得到世人的赞美。古希腊的少女们将自己光彩照人的全裸体公开展示在男人面前,并时常裸着身体表演优美的体操和竞技。但,希腊的男人们,从中却感受不到任何的性诱惑。不但如此,他们还因为公开的司空见惯,渐渐丧失了对异性的兴趣。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便是这样沉溺于对美少年的同性恋。为此,政府专门制定了法律,强制男人携妻。在希腊,裸体美女,完全是一种被鉴赏的艺术,然而绝非——与画家画室里的模特是一样的——决非性的对象(希腊雕刻中的女性,像男人一般呈中性)。
然而近来,近乎暴露狂的女性风俗正在流行。不单单是流行,而且还从医学与体育的观点,博得了学者们的奖励。据这些人的新小说的说法,此乃现代化的“健全的趣味”。确实,古希腊人的趣味是健全的,可是他们的性欲,未见得也一定健全。

63、衣裳的褶
近乎裸体的风俗,在法律上应当被禁。并非为着有伤风化,而是由于公开的司空见惯,会失去性的微妙情趣和文化情趣的庇荫,以及丧失细腻的味道。不过说起来,面对天然的女性,男人们究竟带着怎样的兴趣呢?

64、访芦原将军
所谓青年,说的是那些不具备任何实力、却假定一身能耐的自傲之人。因此有一位狂人(夸大妄想狂),他虽已达80高龄,但在内心深处,仍怀着与青年极为相似的风貌。那位有名的芦原将军,如今虽已捻着白须呆在疯人院的一间病室里,却仍像孩子一般摆出一副天下英雄豪杰的架式。
被说成是“像个青年”,多数时候是含着讥讽意味在里边的。

65、自杀的开朗
再没有比自杀者的遗书更爽快开朗的了。连平素兴趣索然的人,这种时候都会风流倜傥地做起和歌。芥川龙之介,在他相当诙谐妙趣的遗书里边写边调侃。生田春月的遗书则说,枪,即使生了锈然而也不叫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虎死留皮,诗人死留名了。有两三个青年,在三原山的火山口边边舞蹈边朝人群道“诸位,先走一步了”,然后,接力赛一般跳将下去。
自杀的悲剧,其实在于生死难以定夺的那一过程。决心既然已下,悲观主义也就解消了。自杀这种东西如此爽快,甚而开朗了人生。
66、青年与议论
对于青年来说,议论,既不是理智的批判,也不是有关是非判断的斟酌。他们之所以喜好议论——是因为在论理的模拟战争中,面朝敌方可以戳刺、砍杀、躲闪,可以演习剑术之勇猛,像鞍马上的骑士一般,飒爽英姿,亢奋不已。他们从抽象观念开始展翅飞翔,在概念的稀薄上空意气轩昂,得意洋洋。他们尤其爱用那些招人喜欢但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和盛行的最新外来语。目的不在于语意如何,而是为着那些煞有介事的发音与语感。借用德意志学生的话,也就是说,“麦酒养意气”。用在青年这里,恰好是,议论养意气。
依我亲眼目睹的事实来说,在某酒馆的桌上,俩学生正在议论。两方都已醉得不成样子了,既无理论也无辩证,口里大声吵嚷着条理不通的乱七八糟议论。而且,末了,二人互相握手,挂一脸的意气轩昂、披一世的英豪气概而去。如此这般,是什么鬼使神差让他们这样得意?我留在自己桌前,一个人长久地玩味着这个不可思议。

67、卓别林与知识阶层
卓别林的喜剧,是变悲哀为可笑的一种逆行,且深知知识阶层的喜爱。在大众那一方面,人们常常喜欢正面而来的悲剧。原则上说,大众大都是多情善感的,他们总是寻求感伤性浓厚的东西,热衷于流眼泪。而知识阶层对此则持相反态度,他们蔑视眼泪剧,就像昔日的日本武士一样,他们耻于廉价的哭泣。何以如此?何时何地?究竟如何?此一悲剧的根由何在?面对大众流下的眼泪,知识阶层总是要审问悲剧哲学的理由与原因。而且,若这些推论不能被充分认可,那么悲剧是断然得不到首肯的。
然而,卓别林的方法是,决不让人看见悲剧的构思。悲剧,就隐藏在银幕的影子后面,表面上不露痕迹。只有大众在底下哈哈傻笑,津津乐道于小丑的傻里傻气。悲剧的种子,往往悄悄种在暗处,种在大众看不到的地方。这恰好同诗的表现一致,不附说明,暗含其中。而且,无论是谁,对其中的谜只有用心体察才能自由地诠释。“理由”,不在电影里说,而是由观众自己去悟,去推论。因此,知识阶层可在这里享受到双重的快乐。一是解开谜底的快乐;二是品味感伤的快乐。况且在此之上,混坐在哈哈大笑的天真大众当中,惟有聪明的自己能解开隐藏的悲剧之谜,作为知识阶层的自豪感也由此而生。正因为如此,他们冷笑着一切的通俗悲剧,但对逆行的悲剧,却自得于独自饮泣,且不吝惜公开的喝彩。

68、向偶然祈祷
人生里的所有事情,皆发生于先天因素与后天境遇的因果关系。比方犯病。带有某种传染病遗传素质的人,当他们置身于相应的环境时便会发作。堕落的少女、成了拿破仑的人、做了文学家的男人、成了叫花子流浪汉的人、当了革命家的人物,大约都是如此。于是,是不是可以这样引申,如果不带有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无论置身何等环境,都决不会发疯地自杀是么?发疯自杀的人,看来是生而注定的了。由此说来,人生实在是一场宿命。可是,如果此人不曾遭遇不幸的环境,一生是否就过得美满呢?同样情形,带有某种疾病遗传素质的人,一生中要是不曾接触到那种疾病的遗传源;还有,天生的流浪汉男人,若降生到了幸运的社会环境当中,又会怎样?
从后面的角度看,人生实在是一场偶然。而这一偶然,恐怕也不过就是百分之一吧。原因在于,疾病的细菌无处不栖无孔不入。对此,人的预防手段,简直是微弱得无可奈何。人这一生,谁能连一个肺结核菌也没染过呢?同样,人生总是充满各种苦恼,受惠于物质环境,精神苦闷反倒加重起来。有些神经质的人,仅为都市噪音一项,就苦恼到意欲自杀。带着先天性自杀与疯狂基因出世的人,在环境里浑然不觉,该是千百万人当中的一个侥幸吧。更兼那些带着流浪汉遗传素质的人,若生在贵族或百万富翁的家庭,几时也是必定从家中出走,浪费资本,加入到命中注定的流浪汉队伍中去吧。
事皆前定之下,如仍不相信人生的偶然,不妨设想一下中彩票、买国债的情形。还有今日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如何不能准确预言明天的天气情况。科学无论怎样否定,我们尚存祈祷的权利——神啊,给予偶然吧。
(今天的科学,经研究电子运动的法则,已认可了千百万中有一偶然之事。)

69、尼采的偶然论
尼采的殊死苦恼,在于力求挣脱自身,冲杀到被自律所规定的宇宙之外去(如果抛开天才不论)。他在《观瀑》一文中这样写道,瀑流落下的万千飞沫,犹如自身所持的自由意志,各自朝千变万化的方向运动。然而事实上,根据物理学原理,飞沫进行的是因果必然的运动。尽管是一滴滴的飞溅水沫,也并非偶然的自由舞蹈。
但,尼采无论如何是要挣脱的。他的全部热忱,就是要冲到这个因果铁律的宇宙之外,欲求成为一个超越一切宿命的自由人(即天才),而且,终于到达了超人的境界。超人!那是千百万人中的仅仅一人,真正奇迹般的偶然人。在全人类之中,惟有他是这样的自由人。其他的千百万人皆不过是落入瀑潭的水沫,是被因果法则锁着的宿命人。于是,人类的意志与希望,只为着一个偶然人(超人)而生,千百万的宿命人,则选择了自愿的牺牲。尼采的赌博,是面对无穷无尽的骰子中的一个,而把全人类历史的一切都押上去。人,在思想的疆界里尽可以大胆无畏,但,其实不存在宇宙性的英勇壮烈的赌博。

70、患病的必要
人为着读书的缘故,有时候需要生场病。

71、贫穷的余裕
贫穷这个日语词,让人感受到一种湿漉漉充满霉味和潮气的生活。西洋的Poor则不同,出来的是一幅空气干燥、石头和金属砌就的家的形象。西洋的Poor,如文字所述,即贫穷。一文不名,连买根火柴的钱也没有,于是便住在混凝土的家里,硬邦邦地干燥度日。在西洋没有“贫穷”这个词。对于日本人生活中的那种昏暗阴惨的意味,那种带有特殊情味的卑贱贫穷,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日本人也许是世界上最穷的人。然而,却不见得是Poor man。我们的穷人,在卑贱贫穷中,也还储着一些不乏情趣的余裕。

72、复仇的放荡
中年人的放荡,通常由其境遇和不如意使然,燃烧着追问以往青年时代未曾得到的人生快乐的热情。这是悲壮的复仇,是对徒然已逝青春的充满痛撼、咬牙切齿的索赔。而在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放荡,则出于对享乐的追求,全然基于生理性的冲动。他们说话间便会浪子回头,勒住愚蠢的放荡。然而中年人,事到如今,却要决计抛开一切,豁出身家性命的。直到他们的复仇完成为止,断然不会勒住其放荡。

73、章鱼
章鱼的攻击有些叫人恶心。它什么锐利武器也不拿,只用肉体的软足与吸盘紧紧地去缠,去箍。鱼类,为了躲避成为章鱼的饵食、在海里四处乱逃的鱼类们,想来章鱼已经潜入了它们的梦魇。

74、宿命论的根本原理
人,凭着其真实意志,如果真想成为有钱人,便一定能够成为有钱人。攒成一代巨富的人们,从他的生到死,总在不断地考虑金钱之事,直到意志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凝聚着自己的物质占有欲。与此相反,一生清苦贫寒之人,则是因为在他的内在气质性格中,淡泊于金钱,缺少对物质的强烈占有欲。或者换句话说,他们不具备成为有钱人的意志。因而他们也就成不了有钱人。
如此看来,人生的一切,无不由意志决定。人,如果真的怀抱意志,会无一例外地成为成功者吧。然而,成就不了的是,在有些人的欲望深处搁着另外一种意志,悄然拒绝着引导人成功的那种意志。比方,生来就无魄力、非活动型的男人,在迈进现实社会寻求成功的时候,尽管他不乏热忱与决心,但在内心深处的阴影里,渴望安逸与闲散的意志则持反抗态度,而后者,才是他的真正意志。替代他的无法成功的,是他真正意志的如愿以偿,从而得以在无为与怠惰中终其一生(对这类人,人们通常以意志薄弱加以形容。然而更为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非克己奋斗式的、渴望怠惰与安逸的生活意志强烈)。
把事情反过来,从结果来推导原因,便可以了解人们内心世界当中的真实意志。比如,偶然选择淫荡女人为妻的男人。就其表面来看,他们决不会渴望这种女人,与其他男人一样,他们自然也希望与贞淑贤良的女子结婚。尽管如此,他们仍是娶了寡廉鲜耻的女人。实际上,因为在他的意识深层,暗中蠢蠢欲动着对这类女人的性好奇。也就是说,他们的意志,原本有着这样一种真实的结婚要求,有着实实在在的热忱。
街头的流浪汉们,总是作为恒久的流浪汉。为孤独与贫困所苦的艺术家们,也莫不如此。结局,总是被原因决定了的。流浪汉与艺术家,原是凭了自己的意志做了流浪汉、凭了自己的意志而孤独而贫困的。只要自己的意志不启动,人,就变不成异己之物。就连死亡、疾病以及对人生的倦怠,无不都是因潜意识里的欲望而起。疾病,通常是应了那种生存意志几经消耗、厌倦了生命的呼唤才袭来的。反过来,无论怎样的疾病,都决不会打败生命力旺盛的人。同时几乎所有的犯人都晓得这一点——自己活力充沛、对行恶怀有顽强意志的时候,决不会被警察捉住。他们之所以被投进牢狱,是因为意志耗损,起了真诚的善心。即,是在所谓的头脑昏聩之时。而且,头脑昏聩的时候,其实在他们自身,正鼓动着向法律自首和忏悔的意志。而法律恰好呼应了这一意志,不过是逮捕了他而已。
诚如所述,意志决定一切。何谓宿命?宿命不外是仿照每一个生命、指示意志方向的现象学公式。可见,人这一生,表面上看多样而又复杂之极,但其结果,却是早在原因当中规定了的,可以归结为意志现象的公式。而且从中还可以看到,命运的偶然难于评说。因为不管怎样的命运,决不会光顾无此意志的人,同理,也必然会降临到鼓动着此种意志的人的头上。甚至连赌博、交易场上的失败,借用本质的原理来说,也是由于意志欲求于此,是人们故意把赌注押在了坏眼力上。

75、悲剧的诞生
人生之大不幸,在于人自身意识不到自己的意志。在这方面,大多数人总是跟自己的意志拧着劲儿,朝着不想实现自我意志的方向,为实现它而努力不懈。

76、敌
敌手常哄笑。如果不是这样,谁人的形象可以如此激怒人?

77、自杀的可怕
自杀本身并不可怕。就自杀考虑,死的刹那不痛苦,而在断然跨进死亡门坎的瞬间,却突然出现已无法挽回的悔恨——
此刻,从高层建筑上面的窗台边,自己正准备往下跳。遗书既已写就,一切皆准备完毕。啊,闭上眼,跳!自己已跳了。最后的双脚,终于离开窗子,身子已被投向天空……然而,就在此刻,在双脚离开窗子的一瞬,冷不防,一道异己的思想像电光一样骤亮。从此一瞬间起,生活的意义清清楚楚被照亮。这是何等的蠢事啊!决不,决不,自己决不能选择死!世界如此明丽,前途在刚刚燃起的希望中灿然生辉。自己断然不想死。不想死。不想死。但,双脚已经离窗,身体正呈直线下坠。底下是坚硬的铺石路。白色的混凝土。血污的头盖骨。无法逃脱的决定!
这一幻象是如此恐怖,使我常常变得像一块白布那样苍白。无论何物,无论何物,都没有比这更可怕的幻想了。然而事实上,这个世上有什么不可以发生呢?已死的自杀者如果活下来张口说话,想来便会向我们诉说这一体验吧。他们是墓地上悔恨绵绵的幽灵。上百次这样想象这样恐怖,我只有在梦中颤栗。

78、自杀的方式
自杀的方式大抵有两类。一类是投水、服毒、自缢、枪击头颅等;另一类则不是这样,是更为持久缓慢进行的自杀。不妨比方一下。明知有害却偏要狂饮;预感到了传染的危险,却大大咧咧背上梅毒;滥用鸦片、吗啡等,都属于意识上再清楚不过,然而成心以此腐蚀自己肉体的范例。后一种自杀方式,不像前一种那么英勇壮烈,让人感觉不出那种戏剧性的轰轰烈烈和罗曼蒂克。然而,惟后一种,才是真正深刻的做法,对自己如此用心险恶,施以残虐,因而极富现代性的悲壮味道。

79、自杀与意识
假如人想自杀,从业已开始的最初之日,便不可避免地着手实施了。因为人的一切行为,不过是意志的无意识化反射,而且,如果缠绕于心的自杀念头不知不觉又没有节制的话。所以,众多的悲观者,一气勉强的生活方式缓缓杀戮自己的肉体,但又对自己的这一行为目的一无所知。

80、自杀的喜剧
所有自杀者都是喜剧性的。可是究竟——何谓喜剧?
81、自杀与厌世家
树有仇敌的人,决不希望在敌人死去之前自己先死掉。同样,对人生、宇宙怀有某种根本性深刻怨恨的人,在永恒的复仇实现之前,决不希望自己先死。即便自己意志薄弱、绝望坍塌,比起诅咒自己的人——他人的人生与生存——仍首先是不希望自己这一方早早地消失。
所以,自杀作为一种投降,无异于在肯定可憎之人的胜利。
劝诱别人自杀的厌世家,自己是决不会自杀的。

82、悲壮剧的本质
悲壮剧的本质,在于人受了妄执之心的驱使,企图不自然地获取那些自身能力达不到的东西。比如,由于超越人性本身的傲慢而狂死于妄想的尼采;一边为一生的旺盛肉欲所左右,一边却矛盾地想做圣人的托尔斯泰;欲以皇帝权威统治万世、欲做长生不老超人的秦始皇;或召集惨败魔军、在地狱里谋策卷土重来的撒旦;或凭一柄剑,虽无谋略却试图拦住时代大势的近藤勇;虽明白自己的恋爱可望不可及,仍倾尽财囊,为一腔意气而挥砍凶刃的佐野治郎左卫门等等。这一切皆为悲壮剧的主题人物。
悲壮剧的起点,在于人错估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欲求自己原本够不到的东西。起因于自我感觉的谬误与妄想。因此,就像人们熟知的堂吉诃德为悲壮剧的典型那样,一切悲壮剧,其自身又是一种喜剧。还可以反过来说,喜剧精神与悲壮剧在本质上有必然的相通之处。而天才演员卓别林则巧妙地捕捉了这一喜剧精神,从而获得了成功。

83、浪费的哲学
查理•波德莱尔,因无节制地沉溺于巴黎生活,两年间挥霍掉7万法郎的遗产。然后,写下一册《恶之花》,得到一份不足以买烟草的稿酬。也就是说,波德莱尔拿千百万的投资换取了区区一钱,可谓无回报、不合算的浪费。然而,波德莱尔到底是一位聪明的投资家。他的沉溺结果《恶之花》,倘换算成金钱,则是7万法郎买不来的高价之物。
因而,世上其实没有无用的投资家,也绝没有浪费者。无论何人,所投资的一切,无不归结到对他自身的“有用”上面来。好,我想浪费百万金钱。据此要是得不到一点儿实物,一种有益的体验,甚至仅仅是一阵快乐,那就不过成了全然的浪费,自己白白剩下一些清晨的懊悔了。然而即便如此,仍是已从中获益。因为借助这一伤心体验,至少明白了财富与人生的虚妄,若重返过去,对于徒劳的所谓幸福便不再抱幻想。
抛开人生的功利性盘算,拿另外的道理来说,所有的花费都有回报。世上不存在浪费这个事实。

84、模仿基督
自尊心旺盛的艺术家,时常考虑自己死后如何被传记作者评说,如何留下千古声名。从前的伟人和天才,大抵都是如此。为了便于传记作者在自己身后的探索,他们将日常生活的只言片语、寸墨书简都一一收集成后世评说的材料;或为着代代相传的缘故,他们慎于日常生活的一切谈吐,就连写给亲密友人的信,也是非文学笔墨不取。而且,他们还常常把一些金玉名言,恰如其分地变成自己现时的座右铭。如同被后世的传记作者雇用了一般,过着讳莫如深的日子。想来这是何等的拘板难受,何等的超人意志啊。
作为一种非凡之举,确实可赢得人们的尊敬。然而,这实在又是徒劳而愚蠢的努力。由弟子记述下来的耶稣的那些话,其实并非耶稣原本说的话。它们经过了弟子们的记忆加工,是由弟子们的感激与修辞而美化书写成的力作。耶稣本人的原话,想必是更为平易、散文化、日常聊天式的漫谈吧。无论怎样的伟人天才,大约都决不会在实际当中说后世传记里列举的金玉名言的。关于书简、片纸笔墨,莫如说倒是其中的不慎,更能够露出人物的反面,从而更吸引后世传记作者的兴趣。倘不是这一,那么此类文献的意义也就丧失了、为后世埋没了。因此,人,除了于自身有趣的事情之外,决不要记忆任何事情,也决不要撰写什么事情。

85、看钟的狂人
在某疯人院的屋子里,有一个终日坐在椅子上,什么事也不做,每天凝视着钟表指针度日的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寂寞无聊空度时光的莫过于此人了。我想。然而,与此相反,院长却这样告诉我:“这个不幸的人,把人生看做不停的活动。因此他不能让哪怕一瞬徒劳而逝、不肯浪费贵重的时间。于是他就那么日复一日地盯着钟表。试想一下他会开口说什么?必定是气冲冲的吼叫。闭上嘴!此时此刻珍贵的一秒行将过去!Time is life! Time is life!”

86、有钱人与浪荡子
有钱人的儿子们,与身为收入志士、攒钱名人的父亲相反,他们常常扮演着支出专家、浪费天才的角色。然而实际地看,消费比守财要困难得多。因为无论何人,只要有普遍的能耐,加上锲而不舍的克己与勤勉,都能贮得一定的财富(试想世上有多少有钱人不是蠢笨如猪的精力旺盛之人)。与此相反,消费,则必须具备不断追求新快乐、发现新刺激的创造性才能不可,需拥有近乎奢侈的成熟趣味诃最微妙、独特的感受性。
原则上说,一切的收入家皆为俗物,一切的支出家才是天才。因此,如果放荡儿子没生在有钱人家里,则意味着老天双重的不公平。

87、空想家
人们想象出来的火星人,不过是我们根据地球上的经验、对地球上的种种生物和无机物加以综合,陈腐而杂烩的一种构思罢了。同理,我们空想的一切风景,我们想象出来的一切社会,无一不是依照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综合了旅行、见闻、环境等等的产物,其实什么崭新的自由创造也没弄出来。所有的想象都摆脱不了陈腐,一切空想皆不自由。谁曾在梦里见过生翼的自由空想?甚至在梦中,也不过是对以往经验的复写。
何谓空想家?即,千百万遍地重复着同一主题,在脑袋里堆积木、打着哈欠无聊着人生、叫做慢性失眠症患者的人。在世间,还有比空想家的生活更空虚、单调的吗?

88、康德的悲哀
康德是位典型的教授。他在把人生变为规矩方圆,范畴化地、平凡无为地度日的同时,却独自背负着一切凡人的悲哀。那就是穿着怀疑思想的外套,出现在19世纪小说里的踽踽而行的孤独者。将凡人的悲哀表象化了的康德。只有优秀的诗人,才可以从他的范畴化哲学中,直觉到这种意味深长的悲哀。

89、余生
所谓余生,说的是那种为自己从前的工作而撰写诠释的生涯。——无论怎样,用余生也还能拥有工作!

90、友情与沉默
友情的建立,在于对他人的弱点闭眼不看、缄口不言。即便在朋友面前,即便在朋友背后,都恪守这一点。
要获得友情,那最为困难的一种修养,就是学会沉默的忍耐。那种神经质的、缺乏内心磨砺的人,恐怕是不会有众多友人的。而广交朋友的人,往往被友情包围的人,大概属于意志力顽强的精神上的磨炼主义者。他们往往为人所尊敬、被朋友爱戴。然而,在他们隐秘的内心笔记上却恰恰只写着他的隐忍,零散地写着他对众多友人的责备与怨结。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对此秘密始终沉默,使之成为与墓石同葬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已逝友人的墓前,往往脱下帽子,沉湎于无限的感慨之中。

91、读《基度山恩仇记》
青春时代!人生仅有的一度、且惟一的一度青春被囚禁于黑暗牢狱,不知恋情不知女人,人生的一切欢乐被无情隔绝,不得不孤苦伶仃度日。在无论多么光彩的罗曼司都能自由到手的年轻时代,却深深地被埋进地下室的阴森石壁,一日复一日毫无变化,用可怕而单调的日课耗费生命。当他迈出牢笼之时,已然白发苍苍。失却的青春,是严窟生活所得的巨大财宝难以买到的。被一切欢乐所遗弃。这是真正无法挽回的人生!假若说,这一不幸之人的生涯尚有残余的可做的事情,那么,也不外乎拿金钱和财宝制定计划,诅咒将自己推向不幸的根由(人、社会、法律、宿命、自然、宇宙),投身于无限的复仇。
基度山伯爵的故事,把一个老生常谈的人生悲剧,用戏剧化的夸张形式写了出来。它不是作为趣味盎然的虚构小说,而是作为一出现实世态炎凉的悲剧,被人们阅读,供人们构想的。无需借用哈姆雷特的台词,这个世界乃是无边的牢狱,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不幸之人。或为了金钱,或为着职业,或为了容貌的丑陋,或为了内在性情,或为了病身,为了家庭中的受虐……为着这样一些形形色色,大部分人都会让自己人生中最为光彩的年华,徒然地耗费在单调的日课上。在反省自己的过去之余,敢自诩本人生活于牢狱之外的,究竟有谁?
况且,一切的人生,与艺术一样皆为复仇。

92、都会的忘却
都市生活的乐趣,常常是所到之处,无论在哪儿都可以忘却。在剧场和电影院里自不必说,即便单单在人群中散步,或路遇美丽的女子,在百货店里浏览商品,或恍恍惚惚坐进电车、看车窗歪杂沓的街景、看车内形形色色的乘客,就会从人生的压迫感与苦恼——生活的艰辛、家庭的烦扰、做不完的无聊之事——而置身于轻松愉快的忘却境地。
乡村生活恰恰相反,无论走到哪儿都没有可逃遁的路,与苦闷无聊与生活的艰辛,总是不得不面壁一般互相对视。这该是人生中最悲苦、恐怖的事了。

93、在人群中
人群事孤独者的家乡。——波德莱尔
都市生活的自由,在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繁琐的你来我往,在此之上,人们以都市为背景形成愉快轻松的人群。
某一个白昼,我坐进街头餐馆里。店里热闹混杂,每张桌子都溢满客人。年轻夫妻伴侣、一拨儿学生、带小孩的母亲,坐在一张张桌前,聊着自家的事、别人的事。这样的聊天与周围全无关系。交织在众人之中的,惟有彼此间隔着的谈话。而且,即便与他人同席而坐,也不会有人过问邻人的事情。人们自愿呆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聊着相互间隔开来的话题。
这样的都市景象,总是让我从心里感到无限的愉悦。在这里,人们不涉足他人领域,但每个人却又合起来、合成一种整体氛围(人群的氛围),彼此不介意,自在舒展,这是何等愉快的忘却啊!
黄昏时分,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有一对年轻男女挽着臂,从我的椅子前面悄然走过。多少恋人,亲密地说着话,还相互眺望别的情侣,嗫嗫私语。这个景象恰如美妙的伴奏,拓宽了恋爱天地,弹出了双重的恋情乐曲。
还有一对恋人,偶尔走过来,坐在我的长椅另一端。俩人亲热地笑着,略含羞涩地耳语着。之后站起身,牵着手离去。自始至终,他们就不曾朝我这一端望过一眼,他们似乎丝毫没有感觉到我的存在。
所谓都市生活,就是虽然同坐在长椅上,但全然彼此彼此,想着各自的事,相互间无任何干预,只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作为人群的生活——而已。
而在同样的一片都市天空下,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无业者,无论走到何处都不属于那里的人们,各自想着自己,心不在焉地坐着,在浅草公园的长椅上,看灯亮时分的都市情趣款款地在无限中托起。
都市生活的自由,是在人群中的自由。人群虽是逐个逐个的人,但结成了整体便有了聚合的意义。无论谁,都不会来干涉我的私生活,不会捆绑我的自由。但,在整体的动态意志中,我依然在思考,品味,有所为,与人群共享其乐。而心的疲惫之人,苦于深重烦恼之人,无由的孤寂之心、热爱孤独之人,对他们来说,惟有人群是心的故乡、爱与慰籍的家园。与波德莱尔一起,我也唱上一曲寂寞之歌。
——都市是我的恋人。人群是我的故乡。无论到何处,无论到何处,在都市的天空下徘徊,与人群同步吧。浪的彼岸消失在地平线上。让我们顺人流而去。

94、绝望的复仇
具有政治倾向的作家,比起纯粹的艺术性作家来要幸福得多。因为对于前者来说,把人生置于不幸的恶之根源,即他们所憎恨的“敌人”是清晰而实体化的。由此而起的复仇(革命),某一日也是必定可以完成的。他们为可能的希望所支撑。反过来,纯粹的艺术性作家,如波德莱尔、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他们为之所苦的恶之根源,则不单是社会外部条件(政治与法律等等)的存在,还有更为深远的宿命般的人性本源问题,即,为自然里人类的兽性本能、生之欲望的烦恼等所困扰。其主题往往超越事实现象,延伸到形而上的本质深层。而且,实际上这一切使他们终生为之痛苦,并成为让他们进行复仇的“敌人”。然而这一敌人是非实体的,是永恒的复仇,实现的可能与希望也是不存在的。这是绝望的复仇!但,文学的难得而不朽的生命,其实也正存在于这一无限的悲哀之中。

95、算卦者的哲理
所有的算卦者,总是一边摆弄着他的神秘巫签,一边用威吓的调子说话。人的一生,根据天上的星宿,从生到死,是不可避免地被规定了的。因此,据说我们通过查找占星学簿子上的记述,便可以准确无误地读到从你生涯的头一页到末了一页。
从这一思想看来,算卦者的哲理当属于决定论。这同科学的宇宙观、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一样,把所有现象归结为生成之前早已决定了的因果必然。从而说明了宇宙的非偶然性——被宿命般、数学般规定了的人生。然而,倘真的如此,人们不也就不肯找占卜者求卦了么?既然我们的命运,如算卦者所言,过去也好,现在也罢,或是将来,都已不可逃避地被决定,就像时逢光热不足的一颗孱弱瓜种,必生出一株弱苗,藤蔓延伸开去,毕竟还得结出弱果。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最初的种籽与根由,是将来一切发展结果的内因。瓜,不管怎样热心祈求,终究还是变不成别的东西。写进占星学簿子里的人之一生,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涂改液消字灵,都是断然不可擦拭、不可改变的。
那么,算卦者为何能够自由地变幻人的命运、指示未来幸福呢?算卦者的话听也罢不听也罢,被预定了的未来的不幸,必将无法避免地来临。这样的话,既已至此,人还是闭眼不睬未来命运,佯装不知地努力为好。无论好奇心多盛的死囚犯,都不会特意向看守打听自己的行刑日。所有的人们,正是由于不能预知将来的缘故才那么活下去的。有谁会为了自杀特意去造访算卦者呢?反之,人们往往从占星学的占卜里,期待着未来的模模糊糊的幸福——似乎是幸福的命运预约。况且(对于不如意之事),既然到了造访算卦者的份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大约都不走运,于是只有寄幸运的希望于不可知的将来。
所有的算卦者与占星学家(风水先生、相面师、八卦师),总是为着所谓的超度妄执之人,矛盾地在此一处把前说骤变,彼一时又称自由意志可支配命运。还察言观色,有意识地变化人的面相,把厄运手相说成吉利手相,为命运的可以自由支配而辩解。他们能够泰然自若地道出这样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非逻辑。“宿命的程序,是同星的运行一起被决定了的。然而,人们可以据此预知命运,从而将必来无疑的灾难防患于未然,化大厄为小厄,捕捉幸运机会,明智地留神日后的一切”。然后,他们将此加以演绎,并兜出他们的一流命运开拓法来。“先生此次的旅行,务必朝东南方向走。幸运定会在那里恭候,大笔钱财也会一举到手。先生以往的不幸,皆因丑寅方位上的南天之树作祟。适当地早日伐去,命运当焕然一新”等等。
着实没有比算卦者的哲理更富于见机行事的诡辩了。

96、活着的耶稣
耶稣如果活着,面对他的众多宗派,该提出异议、该说“这不是我的宗派”了吧。倘如此,耶稣势必被当成异端,从而被所有宗派送上火刑柱。一般说来,后继者们除了把开山祖师单单作为偶像礼拜之外,决不容许他干这干那。活着的开山祖师,到了这种时候,常常就要找麻烦了。

97、情欲之长人生之短
情欲之长人生之短!
像这样意味深长、充满苦恼的妙论何处之有!除了席勒,还不曾有过如此的深刻。
注:恋爱之短,悔恨之长。——席勒

98、老人的交际
老人们之间的交际,往往相互过问健康状况,不怀好意地打量对方,并把某种兼有敌意和怜悯的生理性残酷隐藏起来。先于一切的,是他们关于身体的谈天。“总觉得一年一年地要强不起来啦,寒气一个劲儿地往身子骨儿里钻……”“唉,还不是一样啊”。如此投机的聊天。然后他们彼此怜悯,同时也互相蔑视。同伴儿中的某人死的时候,其他幸存的老人,不可思议地咂摸着残酷的胜利感,不怀好意地嘲弄道:“嗯,那家伙也不在啦。”

99、桥
所有的桥,建筑意匠不外乎只此一种。在空间里架起时间,把某一梦幻般的观念,论证成现实性的热忱。
所谓桥——在空中架设梦想的数学。

100、门
一切的门,均被两重空间隔开。
门里边有孩子,门外边则有宿命。——这是由梅特林克处理的诗剧《坦达纪尔之死》的主题。倘再添一句的话,门里面点着油灯,门外面则有哄笑。风吹来时,吧嗒吧嗒的寂寞之声里,哄笑便吹灭了油灯。
闲来无事,也有些无聊,敲点文字来解闷,或美其名曰“品味”,现在敲到100则,该打住了。

谢谢艾默加精。
终于。。。读完了。
读到一半有点悲伤,以前大学的时候,读了些劝世的箴言,以为自己好像看透了一切,情愿做一个旁观者,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好像生命是空洞的。既无所求,因此也没有失去过什么。
毕业以后,告诉自己对生活应当进取。折腾来折腾去,却发现全在错误的方式,错误的方向上折腾。
现在看来,自己是不是应当听从了哲人的箴言,当作宝典照办,也许成功的概率会高一点。
70、患病的必要
人为着读书的缘故,有时候需要生场病。
喜欢这一句。
75、悲剧的诞生燕谈3 m8 p' O. z: p% C% ^
人生之大不幸,在于人自身意识不到自己的意志。在这方面,大多数人总是跟自己的意志拧着劲儿,朝着不想实现自我意志的方向,为实现它而努力不懈。
憎恨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