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中国的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吗?

2008-11-22 新京报 作者:徐贲 (知名学者)

当今中国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专业”生产者,也就是所谓的专门职业者,许多本来属于职业训练的学习由于进入了大学而变成“高等教育”,这使得高等教育的含义发生了异变。“职业教育”原本是一种中等教育,由于职业的积累和高科技化,职业教育向大学转移本未尝不可。但问题是,大学里的职业教育与一般中等的职业教育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区别,才能成为一种比较而言是“高等”的教育呢?

“高等教育”的特征应该是在职业知识传授之外的人文教育,即那种可以被称作“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远在11世纪出现大学这个体制之前,人类已经有了高等教育的原初概念。在高等教育中,人接受的是“成人”教育,不仅是年龄上的成人,而且是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成“人”。

成“人”涉及的是关于什么是人的德行、什么是人的幸福、什么是人的价值的知识。人的自由的、有意义的存在取决于,也体现在对人文知识的探求之中。这种人文知识是未成年者难以把握的,需要等到一定的年龄和其他知识准备后方能习得。延续到今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原义至今仍然是,也必须是人的自由教育。

希腊人相信,7这个数字具有特别的意义。人7岁以后开始换齿,14岁进入青春期,21岁身体就已经完全成熟等。人的教育是和人的这种7基数成长联系在一起的,7岁时开始学习,14岁和21岁则也是一个人教育中的两个提升年龄。亚里士多德把14岁确定为从初等到中等教育的转折年龄。14岁前,一个人学习了读写,还有一些文学,14岁以后,用3年来进行“其他学习”。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其他学习”是指普通教育,也就是希腊人所说的enkuklios paideia或enkuklia mathemata。希腊普通教育课的数目也是7:语言、修辞、辩证(逻辑)、算术、音乐、几何和星象。

罗马人几乎原封不动地接受了希腊人的概念,称这种教育为liberales arte,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liberal arts。一直到今天,美国许多大学的核心部分仍然是“人文学院”(school of liberal arts)。人文教育提供的是一个适合于自由人的课目,按照启蒙时代的说法,是适合“绅士”(有教养者)的教育。按照现代的说法,是适合“公民”的教育。

在古代,除了普适教育或人文教育,只有三种“职业”教育,那就是医学、建筑和施教。其他的都是“手艺”。手艺是通过“学徒”而不是“教育”习得的。制皮革的、修船的、修帐篷的、木匠、酿酒的、做买卖的,都是“手艺人”。手艺人可能有机会担任重要的公共职务,但却是在“教育”上有欠缺的人。苏格拉底对话中出现过不止一次的阿尼图斯(Anytus,审判苏格拉底时的起诉官之一)是一个皮革师傅,他是一个因缺乏教育而不宽容、排斥新想法的人。

现代社会中的“职业”和职业结构与古代已经完全不相同了。好的皮革师傅、酿酒师是轻工业学院的毕业生,好的造船匠和专业打鱼人是航海学院毕业的,做买卖的更是拥有MBA的学位。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累积,使得“学徒”这种从师学徒的方式被到大学学习代替了。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尽管上大学的学生可能接受了丰富的专门职业知识,但却可能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而并未真正受到“高等教育”。

人文的“高等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培养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的人。这样的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在于专业知识训练,而且在于培养有文化、有教养、有价值观的公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生在学院的前两年可以不设专业划分,学生文理兼顾、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程,后两年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这种教育开始于通识课程,目标却是人的无止境的自我完善。(高等教育因何“高等”)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11-23 16:38 发表
2008-11-22 新京报 作者:徐贲 (知名学者)

现代社会中的“职业”和职业结构与古代已经完全不相同了。好的皮革师傅、酿酒师是轻工业学院的毕业生,好的造船匠和专业打鱼人是航海学院毕业的,做买卖的更是拥有MBA的学位。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累积,使得“学徒”这种从师学徒的方式被到大学学习代替了。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尽管上大学的学生可能接受了丰富的专门职业知识,但却可能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而并未真正受到“高等教育”。

人文的“高等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培养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的人。这样的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在于专业知识训练,而且在于培养有文化、有教养、有价值观的公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生在学院的前两年可以不设专业划分,学生文理兼顾、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程,后两年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这种教育开始于通识课程,目标却是人的无止境的自我完善。(高等教育因何“高等”)
      非常赞同主贴的观点,人文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目的,以“文”为手段,实现人文关怀的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是灵魂。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题,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体现、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则和原理。人文知识若没有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参透和定向,就成为了理性的认识。只有人文精神孕育其中,才可以转化为人文情感、人文情怀。

    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他自身,而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正如鲁洁教授所言,“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人的工具化,导致了人性的虚无,人体体性的存在价值全被抹杀。

    在功利主义价值的影响下,人们把技术和技术理性当作追求功利的手段,因此,教育又表现出唯科学教育、唯理性教育的倾向。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因此整个世界教改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的改革,还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技术教育上,人文学科被边缘化,不受重视。唯科学教育的盛行,固然使科学技术上去了,但人文精神的贫乏和人文教育的脆弱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不断发生的中小学生对生命的自残和对他人生命、对自然界生命的漠视,本质上就是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也许人们会说,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等我们不是一直在开设吗?怎么说我们会有人文知识的缺失呢?问题是,日趋“科学化”、“知识化”的人文课程,在教师的支离剖析中,很难说还有多少人文的内涵。就语文教学而言,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就是先学生字、一词,然后,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一篇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课文,还步分解为生词、段落、大意和中心时,“魂”就没有了。教学就这样在掌握“双基”的大旗下,淡忘或丧失了人文关怀。教师也许会让学生熟背《背影》,却很难让学生感受到那份凄美情愫;学生读《老人与海》,看《鲁宾逊漂流记》,却领略不到人对自然的无限伟力以及对自我的挑战。所以,每当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听到的只是生硬的模仿或制造情感的播音器。我们在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这些目标却是表面的。段落的划分和中心思想的概括已经遮掩了文章本身所能体现的生命的跳动和升华。教学内容也只是一些没有丝毫灵气与活力的知识,视四十分钟教学内容的连贯、衔接得当为成功教学的典范。把智慧、真、美、自由、公正、希望和爱的种子深深埋在书本中,也没有意识到挖掘出这些人间终极价值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要高于知识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知识教育。而且不仅要制约着人文知识的教育,要以人文的方式进行文科教育,把文科教学变成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的过程;还要用人文教育观照科学教育,使科学教育成为一种具有人文教化意蕴的、全面的科学教育。


[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8-11-23 20:06 编辑 ]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主貼主旨確實很有同感。

說來傷心的是,實際上中國目前的大學里能夠培養出真正的技術人員也很少。所謂高分低能,即是一證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11-23 20:51 发表
主貼主旨確實很有同感。

說來傷心的是,實際上中國目前的大學里能夠培養出真正的技術人員也很少。所謂高分低能,即是一證
说到这里,俺真想跟着老爸去学技工。

可老爸说,现在都用“数控机床”了。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通识课程难以成为大学的文化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大学公共必修课程的主体部分是由上面硬性指定的,如马哲、毛概、邓概等。由于公共必修课程的总量已占到大学各专业教学计划的20%以上,所以即使想开设通识课程,也没有这种可能性,除非各大学愿意牺牲专业课程。但这几乎不可能。毕竟专业课程是按照一定的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没有充足的理由,哪个大学也不敢随便破坏这种体系。当然中国大学确实有偏重专业性的传统,但主要问题不在这里。如果可以把上面硬性规定的政治课程去掉,各大学都可以自己开设有特色的通识课程。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11-24 19:11 发表
通识课程难以成为大学的文化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大学公共必修课程的主体部分是由上面硬性指定的,如马哲、毛概、邓概等。由于公共必修课程的总量已占到大学各专业教学计划的20%以上,所以即使想开设通识课程,也没有这种可能性,除非各大学愿意牺牲专业课程。但这几乎不可能。毕竟专业课程是按照一定的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没有充足的理由,哪个大学也不敢随便破坏这种体系。当然中国大学确实有偏重专业性的传统,但主要问题不在这里。如果可以把上面硬性规定的政治课程去掉,各大学都可以自己开设有特色的通识课程。
乌龙茶,建议你去各国各大学网站上查查,多少学校提“学科体系”这种讲法的?用的不过是学科、专业、课程等罢了。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原帖由 psyzjs 于 2008-11-24 23:28 发表


乌龙茶,建议你去各国各大学网站上查查,多少学校提“学科体系”这种讲法的?用的不过是学科、专业、课程等罢了。
不必了。如果你懂一点专业学方面的知识,你会知道如何表述你的问题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11-24 19:11 发表
通识课程难以成为大学的文化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大学公共必修课程的主体部分是由上面硬性指定的,如马哲、毛概、邓概等。由于公共必修课程的总量已占到大学各专业教学计划的20%以上,所以即使想开设通识课程,也没有这种可能性,除非各大学愿意牺牲专业课程。但这几乎不可能。毕竟专业课程是按照一定的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没有充足的理由,哪个大学也不敢随便破坏这种体系。当然中国大学确实有偏重专业性的传统,但主要问题不在这里。如果可以把上面硬性规定的政治课程去掉,各大学都可以自己开设有特色的通识课程。
从原来的意义上讲,中国大学里这么多的公共必修课程就相当于外国大学的通识课程,只是这些课程已经成了神学课程,只可死背、不可疑问,结果就是白白的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教学资源。不过主政者相信重复N多遍就可成为“真理”(思维惯性)的原则,不追求效率,只希望无穷的灌输+有效的封锁能够达到目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11-25 09:23 发表


不必了。如果你懂一点专业学方面的知识,你会知道如何表述你的问题的。
表面上是“表述”的问题,实质上是种“匮乏”或“信心”不足。试问,如果中国的教育真的很强大,还会一天到晚把“体系”二字挂在嘴边吗?

此外,我还想澄清的一点是:还是怀着挨批评的准备做学问的好。如果乌龙茶批评我了,我不会简单地予以拒斥的,而是分析后化为己物。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原帖由 psyzjs 于 2008-11-25 18:28 发表


表面上是“表述”的问题,实质上是种“匮乏”或“信心”不足。试问,如果中国的教育真的很强大,还会一天到晚把“体系”二字挂在嘴边吗?

此外,我还想澄清的一点是:还是怀着挨批评的准备做学问的好。如果乌龙茶批评我了,我不会简单地予以拒斥的,而是分析后化为己物。
还要看算不算一个值得重视的批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11-25 18:57 发表



还要看算不算一个值得重视的批评。
这个牵涉到评估判决标准的问题,应另开帖讨论。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