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海宁男人

1

我说的两个海宁男人是王国维和徐志摩。

王国维(1877—1927),海宁盐官人,著名的国学大师。徐志摩(1897-1931)海宁硖石人,著名的浪漫诗人。从现有的资料看起来,两人除了是海宁同乡外,并没有多大关系。俩人既没有家族之间的亲戚关系,也没有直接的文字交流。

一个是留辫子的前清遗老,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的民国才子;一个是钻在故纸堆里的老学究,一个是留学英美的新海派;一个用文言写古诗,一个用白话写新诗;一个在皇宫当南书房行走,一个在剑桥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从外形到学问,从经历到文字,两人都相去甚远。

而我这里想写的,就是他们除了都是海宁人外的共同之处。

除了作为国学大师博大精深的学问,和很多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之外,王国维给世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的自沉事件了。关于他的自沉有无数的解读。从时间上来说,他自沉于1927年北伐军进入北京的前夕,北伐军在湖南枪杀保守文人叶德辉以后,因此最普通的一种解读就是他自杀是由于对革命的恐惧。比较有意思的是,早在1917年俄国革命以后,王国维在和友人通信的时候就提到,苏俄革命的燎原之火“祸将及我”。他进一步预言:“观中国近状,恐以共和始,而以共产终”。

王国维说这些话的时候,俄国革命才刚刚成功,国皇帝尼古拉二世才刚刚退位,五四运动还没爆发,GCD还没成立,孙中山还没提出联俄联共。我们不得不说: 王国维有着先知般的预感。

根据朱学勤的说法,王国维预见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命运,他仿佛看到了49年后的文革,中国文化纵身往万丈悬崖跳下去,他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一切,而且知道谁也拦不住。因此他心里说,你跳不如我先跳。

他独自一人徘徊在昆明湖边,看着“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扑通,他一头扎向湖底的淤泥里。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3-22 18:13 编辑 ]
王国维故居亲谒,徐志摩故居及墓冢两度参观。
一个内沉死扭,一个飘逸外放,呵呵,一点感觉。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我和菜农一样没有文史方面的背景,写东西经常靠搜索引擎临时恶补。想起写这个题目以后,就把王国维和徐志摩两个名字同时股沟一下,发现能同时出现两个名字的网页多半是游记文章,就是像兮兮这样的文学爱好者到海宁游玩时,顺便参观两人的故居,然后写成一篇游记放到互联网上,出现在我的搜索结果里。因此我说根据现有资料,两人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徐志摩,我们更多知道的是他的诗和他的爱情故事。其实徐志摩学的是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他曾拜师梁启超,并因为受罗素的吸引而买舟横渡大西洋,从美国来到英国。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3-23 07:33 编辑 ]
海宁还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金庸老先生,包括他笔下的陈家洛。
跃入我的海洋~~~

听说

徐志摩和金庸是亲戚

果然是呢

原帖由 黎戈 于 2009-3-22 09:06 发表
徐志摩和金庸是亲戚
20年代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和当今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查良镛)同是浙江海宁人,早为人知。然而,他俩是一对表兄弟,这却鲜为人知。
  海宁袁花查家和硖石徐家,同是名门望族。查家在清代“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赐以“澹远堂”、“敬业堂”、“嘉瑞堂”等匾额。徐家则是古镇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等业,清末民初,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先后创办了缫丝、纺织、发电、电话等新兴工业,硖石与袁花两镇相距仅14公里,两家祖辈素有来往,早结姻亲。徐志摩在日记和家信中多次提到的“蒋姑母”,即是查良镛同宗的远房姑姑查品珍,是徐志摩的姻亲婶母(军事学家蒋百里之妻)。1901年,徐志摩5岁时在家启蒙读书,塾师便是查家“澹远堂”的查桐轸。
  后来,其子查猛济也入徐家,当了志摩独子徐积锴的塾师。志摩乘飞机失事遇难后,查家以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表示哀悼。
  后来,查、徐两家亲上攀亲,结成联表。1915年前后,查家“敬业堂”
  赫山房查枢卿成亲,娶徐申如的堂妹徐乐为妻。徐乐嫁到查家后,先后生下良铿、良镛、良钰、良镐四子和良王秀、良璇二女,查良镛是老二。年幼时,良镛常随父母到舅家作客,与回乡度假的表兄徐志摩作伴。1931年,表兄遇难身亡,翌年春上,灵柩迎回硖石安葬,查良镛随母前往吊唁。从此,表兄的形象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中。
  1937年日寇入侵,良镛的母亲徐乐在逃难途中撒手人寰。抗战胜利后,良镛从重庆返回家乡,为纪念母亲,曾到徐家抚慰舅父徐申如,随后,他任《东南日报》记者去了杭州,期间,他读了徐志摩写的《西湖记》和一些新诗,深为表兄横溢的才华而钦佩。若干年后,金庸写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从书中人物陈家洛的身上,隐约可见徐志摩的书生形象和绅士风度。
 离乡50年,金庸对表兄徐志摩难以忘怀。80年代,他获悉家乡父老为徐志摩修建新墓,十分高兴,多次致信表达感激之情。1991年,他又致信浙江嘉兴市领导,表明心愿:“吾当返乡会友,拜谒徐志摩之墓地,凭吊表兄,以表多年之思念。”
  果然,1992年12月3日,金庸一回到家乡海宁,便来硖石西山麓徐志摩墓前,与夫人林乐怡双双向诗人默哀,献上鲜花,然后深深地弯腰鞠躬。他缓缓地说:“我的母亲是徐志摩的堂姑妈,他是我的表兄。他死得很早,我和他接触不多,但印象深刻。我读过他的新诗,看过他的散文,都是很优美的,对我教益很深。听说为他新建了墓地,早就想来凭吊,今天终于如愿。”
  后来,他铺纸调墨,饱蘸着对表兄的深情,写下了“诗人徐志摩”的条幅。
  他久久地凝视着,沉缅在对徐志摩的深切怀念之中。
跃入我的海洋~~~

2005还是2006年去时拍的

志摩先生墓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所见即所得

所见即所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穆旦的纪念馆好像也在徐志摩故居里
1992年我回国时,去海宁拜访30年代的老作家章克标(他还做过金庸的数学老师)时,顺道看了徐志摩的故居和墓地。章克标就是《文坛登龙术》的作者,活了106岁。

回复 8楼 的帖子

墓碑上的手迹真是风流潇洒
海宁有不少历史名人的,查、徐、王,都是地方的名门望族。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我对与之交往的知识人,一直有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如果在看了我的某些文章后多少能从中悟到一点新意,则说明这个人算是有一定见地的。以此相推,某个地方的人如果能就我的某篇文章悟到一点创见,则说明这个地方可能是人杰地灵的了。

海宁,从未听说过的地方,但某日,我发现我的一篇文章竟然在一个叫海宁论坛的地方引起了争论。http://www.haining.com.cn/viewthread.php?tid=270116
而且是最先意识到“少有所养、老有所济”这一福利模式价值者——虽然《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初探》也算是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了,但受关注的往往是在福利垒高竞争平台,福利与就业关系等方面,其中“少有所养,老有所济”的观点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并且,更难得的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者,都能说出一点道道。

由此,令我对海宁刮目相看,今天看邹峰文章,得知海宁历史上这么多人杰,看来我那自恋式的评价标准又被验证一次。

[ 本帖最后由 章星球 于 2009-3-22 20:58 编辑 ]

永德的转贴有些绕。再搜:

金庸的生母竟是徐志摩堂姑妈

2008年05月07日09:59  来源: 新华网

金庸的武侠小说隐藏着许多个谜,金庸的家事、情事也隐没在一片迷雾中。今年10月份以来,笔者多次采访了金庸的弟弟和妹妹,他们首次披露了金庸的两位母亲鲜为人知的故事。

  生母徐禄:本是徐志摩的堂姑妈

  1914年腊月的一天,江南水乡钱塘江北岸的袁花小镇,查氏赫山房张灯结彩,新郎查枢卿与新娘子徐禄结为夫妇。

  袁花查家和硖石徐家同是海宁的名门望族。查家在清代“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被康熙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赐以“澹远堂”、“敬业堂”、“嘉瑞堂”等匾额。徐家则是古镇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徐禄是诗人徐志摩的父亲最小的堂妹,年方19,长得娇秀妩媚。曾在杭州女子学校念完中学,学得一手娟秀小楷字,还会绘画绣花,做的绣花小鞋远近闻名。

  尽管徐禄只比徐志摩大了一岁,按辈份说,徐志摩得叫她一声“姑妈”。

  硖石与袁花两镇相距仅14公里。袁花查家非常富裕,有田地3600余亩,佃户百户之多,家中雇有不少男女佣仆。查枢卿是个心地纯厚之人,受过西洋教育,家里藏书很多。他常在“敬业堂”书房里款待文人,礼请士大夫,与学者名流切磋聚首,品酩畅谈。成亲以后,他与徐禄感情笃深,先后生下长成的有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五子和良、良璇二女,查良镛(金庸)是老二,幼年时深得母亲的关怀厚爱。

  1937年,日寇侵入江南,袁花惨遭轰炸,查枢卿夫妇带着全家(此时,金庸在嘉兴读书不在家)逃难逃过钱塘江去,在余姚庵东镇落脚时,徐禄得了急性菌痢,查枢卿亲自采摘草药,和鸡汤让妻子服用。妻病亡时,他悲痛欲绝,日夜守灵不肯离开。这年,金庸只有13岁。

  对于母亲的怀念,金庸在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借以描写陈家洛回到海宁时的感受,寄寓着他自己的感怀:“……已牌时分已到达海宁城的西门安戌门。他离家十年,此番重来,见景色依旧……回忆儿时母亲几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望着大海,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1994年,金庸回故乡观潮,与人说过他童年时和母亲一起观潮的情景。
忘不了童年时的丫环

  在2000年第1期《收获》杂志上,人们惊喜地看到了一篇名为《月云》的散文标题下,赫然署上了封笔18年之久的金庸的手写体大名。这是一篇自传体怀旧之作,他回忆中的童年丫环“月云”,其实是他后来的继母顾秀英。

  在江南这一带,解放之前穷苦的农民常将女儿或卖或抵押给地主家或有钱人家做丫头。顾秀英是在11岁时押给查家的,起先伺候老太太(金庸的祖母)。刚来时,她长得又黄又瘦,看起来很丑,几年以后出落得水灵灵的,变得好看多了,又机伶,生性温和诚实,与童年金庸比较亲近,比如带他去湖边看白鹅,捉蝴蝶玩,两人快快乐乐地在小路上奔跑;雨天背着送他去学堂念书。

  秀英长到20多岁时被母亲领回,后来去了上海做女佣,因而,查家逃难时她没有跟着过江。徐禄病亡满3年,查枢卿续弦,小他17岁的顾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担当起抚育幼子的责任。后来,她先后生下良铖、良楠、良斌、良根四子和良琪、良珉二女。

  秀英是位贤妻良母,对丈夫唯谨唯慎,处处谦让;对前房和亲生的儿女,没有亲疏之别,给予同等的母爱。解放初,丈夫早逝。1958年,在无粮无柴的岁月里,她卖掉了所住的两间老房,被诬以“地主婆要反攻倒算”的罪名,遭受三日三夜的毒打。回到家,她对儿女们说:“什么苦我都能忍受,只盼着养大你们,有书念,对得起你们早死的父亲。”顾秀英于1989年去世,享年77岁。

  金庸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少年时离家,格外留恋亲生父母的爱抚,因而也忘不了童年时的丫环,对这一位继母格外亲近。虽然他早早去了香港,以后没有与顾秀英相聚过,但他还是写了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追念这位平凡的继母。
金庸、琼瑶、徐志摩的匪夷所思的亲缘关系(转载)

金庸是徐志摩的舅表弟,是钱学森的表小舅子,还是琼瑶的三舅妈的二堂弟
徐志摩是金庸的姑表哥,是钱学森的表小舅子的表哥,还是琼瑶的三舅妈的二堂弟的姑表哥
琼瑶则是金庸的堂姐的外甥女,是钱学森的表小舅子的堂姐的外甥女,还是徐志摩的舅表弟的堂姐的外甥女


上世纪20年代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和金庸同出身于浙江的名门望族,而且还是一对姑表兄弟。  
  
    海宁查家在清代“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赐以“澹远堂”、“敬业堂”、“嘉瑞堂”等匾额;而徐家则是硖石古镇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等业。  
  
    1914年,袁花小镇的新郎查枢卿与新娘子徐禄结为夫妇,徐禄即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最小的堂妹。成亲以后,查枢卿与徐禄感情笃深,先后生下长成的有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等五子二女,查良镛(金庸)是老二。年幼时,查良镛常随父母到表舅徐申如家作客,与回乡度假的表兄徐志摩作伴。徐志摩乘飞机失事遇难后,查家以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表示哀悼。  
  
    琼瑶的母亲袁行恕则是银行家袁励衡之女,袁励衡曾执掌交通银行。袁行恕的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帝师,现悬挂在北京中南海的“新华门”匾,就是由那位当过宣统皇帝老师的帝师手书的。  
  
    袁行恕是袁家的三小姐,四小姐袁静则以一部《新儿女英雄传》影响了几代热血青年,她的其他作品还有《淮上人家》、《小黑马的故事》、《逃》、《芳芳和汤姆》、《众黄雄和小捣蛋》等。  
  
    按辈份,袁静是琼瑶的姨妈。琼瑶的大姨妈——袁晓园亦经历非凡,上世纪40年代就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  
  
    金庸、琼瑶不仅亲缘相近,有趣的是他们的作品思想、对待人生的看法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金庸的名人亲戚:  
      堂哥:穆旦(查良铮,诗人)  
      表哥:徐志摩(民国旷世才子,新月派掌门)  
      表姐:蒋英(钱学森夫人,音乐家,是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国民党高级军事顾问、陆军上蒋百里的女儿)
      堂姐:查良敏(琼瑶三舅妈)

2

关于徐志摩,我们更多知道的是他的诗和他的爱情故事。其实徐志摩学的是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他曾拜师梁启超,并因为受罗素的吸引而买舟横渡大西洋,从美国来到英国。

徐志摩曾经在1925年去英国的路上顺道访问过苏俄,并写下了专门的文字《欧游漫录》。邵建写过一些文章专门对比了胡适和徐志摩访问苏俄后不同的观感,这些文章汇集成《两个人的莫斯科》。

徐志摩在看完克林姆林宫后写下这样的话:“这里没有光荣的古迹,有的是血污的近迹;这里没有人道的喜色,有的是伟大的恐怖与黑暗....."  "这绝不是偶然,旅行人!快些擦净泥风尘眯倦了的一只眼,仔细地来看看,竟许那些看来平静的旧城地下,全是炸裂性的火种,留神!回头地壳都烂成齑粉,慢说地面上的文明。”

参观完红场的列宁遗体后,徐志摩写下: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

一个人在莫斯科逛来逛去,就引出这些可怕的感觉。联系到后来在苏联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三十年代震惊世界的政治大清洗,我们不得不感叹徐志摩的预感。他仿佛是地震或者火山爆发前的小动物,在地震到达前就感知了来自地下的震动。他甚至能看到流淌的红色熔岩毁灭一切生命和文明的景象。

后来发生的一切让我们都知道,我们没能到彼岸的天堂,只是实现了那血海。波普尔说:即使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在世上建立天国,也只能造出一个人间地狱来-----一个只有人才会为其同类准备的地狱。

徐志摩在俄国人试图建立天国的时候就看到了地狱。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3-23 08:52 编辑 ]
好像邵建兄写过一个关于徐志摩的帖

3

我的母亲是海宁人,我从小在海宁的长安镇生活过,因此我对海宁人有一定的认识,我自己也算是半个海宁人。

用人杰地灵之类的话说起来太空洞。我认为海宁人有一种特别的保守倾向,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一种特别的固执,不太愿意随潮流而动。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我外婆的文章,她是一个普通裁缝家庭出身的,除了我说的保守倾向外,我在我外婆身上还看到了一种特别自信自尊的贵族气息。

王国维是个保守派是毫无疑问的,可以说已经保守到了“反动”的程度,这种保守和整个20世纪知识分子的激进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正是这种格格不入,才显出他的珍贵和稀缺。

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说:“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认为王国维的这种保守和独立精神,是和英国的古典自由主义是相通的。而英国这种保守和自由兼容的特质,正是让徐志摩为之着迷的地方,让他放弃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匆匆来到英国并流连忘返。如果不是因为追求爱情,他还不一定会这么早离开英国,也就没有了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

他曾经写过:“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顽固的。自由和保守并不是冲突的,这是造成他们政治生活的两个原则;”

如果说王国维严谨,徐志摩浪漫,那么保守,自由,独立是他们共同的关键词。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3-23 22:53 编辑 ]
刚开始写这个帖子的时候,诸位燕友差点把我的题目强行扭成了“两个海宁男人----金庸和徐志摩”,呵呵。

4

两个海宁男人,尽管气质经历迥异,但是都把独立精神,追求自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更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

他们都仿佛预见了后来发生在中国的一切,他们看到了生命将被摧残,文明将被毁灭,人性将被扭曲。他们实在不愿意亲眼目睹这一切,在自己生命旺盛的时候就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一个沉湖,一个撞山。

王国维死于1927年,年仅50岁,如果他有梁漱溟的长寿,他可以看到反右甚至文革。不过他如果真的活这么久,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他看到郭沫若写“两个太阳”会是什么反应。

徐志摩死于1931年,年仅34岁,他如果活着,我们同样难以想象他如何面对后来国共之间的你死我活,涂炭生灵,更不用说49年以后发生的一幕幕惨剧。

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保护了自己纤细而敏感的神经,同时避免了遭受任何屈辱和扭曲的可能性。

死亡,确实是一种保护尊严的方式。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3-26 00:44 编辑 ]
王国维的死,疑点很多。人们乐于接受陈寅恪先生的看法,也是一种“人之已死,其评也嘉”的现象。
胡适认为,王国维的死,初因是恐惧,梁启超当时的惊惶态,很可能给了王国维不祥的预感。王国维是彪炳千秋的国学大师,但他同时却可能连“生活小师”也算不上,怯于交际,窘于应酬,再加不善理财,难以应对债主。凡此种种,都可能让他自沉。
把王国维的自沉意义放大,主要是便于别人浇心中块磊、写别样文章而已,和真相的关系,天知道有多远。
徐志摩的死真是干净,他那种纯情派的诗人,活到文革,真是惨不忍睹。
参加交流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9-3-27 10:39 发表
王国维的死,疑点很多。人们乐于接受陈寅恪先生的看法,也是一种“人之已死,其评也嘉”的现象。
胡适认为,王国维的死,初因是恐惧,梁启超当时的惊惶态,很可能给了王国维不祥的预感。王国维是彪炳千秋的国学大师,但他同时却可能连“生活小师”也算不上,怯于交际,窘于应酬,再加不善理财,难以应对债主。凡此种种,都可能让他自沉。
把王国维的自沉意义放大,主要是便于别人浇心中块磊、写别样文章而已,和真相的关系,天知道有多远。
谢谢泽雄兄点评。

陈寅恪的看法,也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从刚出事的时候写挽词到两年后写碑文,就有不小的变化。后来中国发生的一切,更让他越来越深入去体会王国维的想法,并把意义放大了。

如果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王国维死大概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诸事不顺得了抑郁症。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9-3-27 13:32 编辑 ]
拜读,收益多多!谢谢!
朱孝远也是海宁人。
王国维死,或许近似茨威格。
我知道什么?
看到标题,我这个从海宁盐官出来的人,就忍不住进来读读了。家乡的这2个名人,也是我经常写到的。呵呵
这篇帖子最好再深入一点,感觉是蜻蜓点水,读之不能过瘾。希望读到进一步的文字。
看到标题,我这个从海宁盐官出来的人,就忍不住进来读读了。家乡的这2个名人,也是我经常写到的。呵呵
这篇帖子最好再深入一点,感觉是蜻蜓点水,读之不能过瘾。希望读到进一步的文字。
茶人 发表于 2011-12-2 07:58
茶人好,我是半个海宁男人,小时候在长安镇呆过。

他们二人确实没什么交集,我勉强发掘了一点共同点,确实不够充实,篇幅也不够,你如果熟悉二人,可以继续写啊。
茶人好,我是半个海宁男人,小时候在长安镇呆过。

他们二人确实没什么交集,我勉强发掘了一点共同点,确实不够充实,篇幅也不够,你如果熟悉二人,可以继续写啊。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1-12-2 08:12
半个海宁男人这个意思比较多。
半个可以修饰海宁,也可以修饰男人。前者的意思是半个海宁的男人,后者的意思是海宁的半个男人。结合上下文,好像以上意思都不对,真正的意思是半个(海宁男人)。加上括号,才不会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