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死亡,放逐和回归——浅谈电影《遮蔽的天空》

本帖最后由 都好就好 于 2009-12-30 23:34 编辑

影片资料:

    导演: 贝纳多·贝托鲁奇
    主演: 约翰·马尔科维奇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蒂姆西·斯鲍尔 黛布拉·温格
    上映: 1990年12月12日
    美国...

    类型: 剧情片 伦理片
    地区: 意大利 英国
    语言: 英语
    时长: 139分钟

  • 颜色: 彩色

    剧情介绍

    一对结婚十年的美国夫妇,波特和姬特,丈夫是作曲家,妻子是作家。二战结束后,夫妇俩和友人雷纳一起来到北非撒哈拉旅行。波特对雷纳很警惕,姬特则因为雷纳的俊美热情有一种出轨的预感。到达北非的那天,波特说,我们是旅行者,不是游客。雷纳问,这有什么区别吗?姬特说,游客是观光后回家的人,旅行者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一语成谶。波特死在了撒哈拉,死于霍乱。在此之前,婚姻里危机四伏的波特和姬特各自出轨,波特嫖妓,姬特和雷纳上了床。在两人重新走近、亲密、确定彼此是自己的爱后,波特撒手而去。姬特因剧痛而神智恍惚,跟着一队骆驼帮走进了撒哈拉沙漠的深处,成为帮主的女人;后脱离骆驼帮流浪在非洲集镇上,沦为乞丐。最后被美国大使馆找到。

作品的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曾经执导了著名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末代皇帝》、《偷香》、《小活佛》等,但是最为我们熟悉的还是《末代皇帝》。


这部两小时多的电影,让我们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呢?



一,爱情
一对结婚10年的美国中产阶级夫妻,衣食无忧,没有孩子,会不会感到婚姻生活的厌倦?一对男人嫖娼,女人出轨的夫妻,一对每天分房而睡的夫妻,还会不会有爱情?他们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他们还爱对方吗?

中年危机的电影很多,例如《克莱默夫妇之争》,近期的《美国美人》都是表现中年危机的。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感情已失,只是留下了夫妻的名分,例如《中国式离婚》。但是显然,这部电影不是表现这个的,相反,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超越了爱和不爱这样的简单问题的一种感情。一种由于爱又怕失去,反而退缩而不愿意更多付出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有更加复杂的表现,从而更加有戏剧性。女主人公姬特受到他们的朋友雷纳的诱惑,很难把持,男主人公波特又无法正常表现出来自己的担心,显得怀疑而心胸不够宽广,所以就用找妓女的方法来舒缓自己的紧张。女主人在美酒和美男诱惑下终尝禁果。于是,经历了这个过程,两人反而可以抛弃了自己的从前,坦然面对对方。但是真正在断崖上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接触到了最心灵的一面,谁也不愿意失去自己而完全的接纳对方,即使是他们这么深的相爱。因为爱,就意味着放弃自己,全面的融合对方,包裹对方,然而现代人,首先是独立的人,独立的现代人,做不到这点。于是,在最可能达到一致的时候,在做爱的时候,停止了交流,生活又回到了起点。

这是个悲哀。这也是我们独立的现代人的一种悲哀。这种悲哀表现在我们知道婚姻,我们知道爱,我们知道付出,但是我们忘记了怎么去爱对方。如何全身心的投入去爱。陕北名歌中的“面对面睡上还想你”这样的爱情,我们已经忘记了,或者,我们开始的时候记得,但是后来弄丢了。相反,我们因为害怕失去自我,失去自己,于是我们宁愿舍弃了交流,选择了退缩。

更加可怕的是,就如电影所描述的,因为在最可能交流的时候切断了心灵的交流,于是我们错失了良机,只能被动的等待下一次能够交流的时候。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流逝了。他们还有未来吗?还能有机会再进一步交流内心吗?

爱情,我们总会觉得有很多时间去弥补,直到男主人公波特撒手人寰的一刻。这点我们和姬特一样。


二,死亡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包括了包括死亡的因素。死亡是对人类的终极思考。因为死亡的存在,所以我们会重新审视自己。我们会审视自己的生活。死亡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过程,但是和出生不同,死亡有着更多的人文因素在内,死亡的过程,也是各类作品表现的对象。

本文中波特的死亡,几乎占有了1/4的篇幅。从不洁的食物开始的引子,到汽车上的纷乱的苍蝇,到第一次发病,高烧狂乱的表情。然后多方求助下,他们进入了法国在本地的驻军营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死亡的过程。在这个时候,风沙侵袭而来,伴随着的是波特痛苦的挣扎和呻吟,冲击着观众的心,也折磨着观众的感觉,一直到最终波特放手,真正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波特临死前最后说:这些年来,我都是为你活着的,但是,我不了解,现在,我真正知道了。然后撒手人寰。 为什么导演要这么折磨他们?为什么要折磨我们的内心?因为我们太脆弱?还是因为我们太冷漠?

死亡的折磨,让我们是那么的难受。相亲相爱的人,最终永远的天涯阻隔。如果刚才的因为爱的交流,或者出轨,是生活,那么现在的死亡,才是真正生活中的最重点的部分。因为死亡,我们对从前产生了怀疑,生命应该怎么度过?相爱的人,应该怎么样对待对方?如果最终,我们都是孤独的走上人生的终点,为什么不能宽容?为什么不能牺牲自己的一点点自尊,让对方得到完整的自己?因为死亡,出轨或者嫖娼都不重要了,因为死亡,我们反而更加的理解了自己。理解了爱情。理解了生活。可惜,这样的理解,逝者是听不到了,只有深深的悔恨,埋在的活着的人心里。

三,放逐
因为波特的死亡,姬特的后悔和自责,采取了一个极端的措施,放逐自己。她一个人加入了沙漠中的当地人的骆驼队,成为领队的情人。于是她的生活中完全没有了自我,不过是实行走肉。她也尽力的忘却,忘却她的波特,忘却她的曾经的环境,忘却她自己。在骆驼队回到家以后,领队把她藏在另外一个地方,于是她会把从前做记者记录的东西,撕成碎片,挂起来,成为一种纪念,实际上是一种忘却。她想忘却自己,从而逃避自己的后悔,逃避现实,甚至,通过放逐自己肉体的方式,得到最终的一种解脱。因为她失去了丈夫,对她来说,无所归依。但是,还是没有能够。领队妻子知道了她,被赶出了栖身之地,到处流浪。最后,被大使馆拯救。


四,回归
当姬特回到所谓的文明社会,当她又走进第一次,他们曾经一起准备启程的小酒馆里,仿佛一切都回来了,除了波特的离开。睿智的老人的话响起:因为不知道何时死之将至,我们乃将生命视为无穷无尽任意挥霍的资源,然而沧桑世事于一生所遇却总是有限。

任意挥霍的其实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总在不经意见挥霍着生命,无论是相爱,相持相斥相守,直到当那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会重现检讨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应该这样度过,但是,往往那天来的时候,我们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留个活着的人无穷无尽的悲伤。

在音乐中,我们的生命也经历和和姬特一样的轮回,这个轮回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生活,理解生命,理解爱情,理解人生。

和《暴风雨前》结构不同的是,导演没有让我们有时间去设想另外一种结局,而是通过爱情,死亡,放逐,轮回这样的四重段落结构,让观众体验了一次真正的过程,从而一种更新的体验。这样时长两小时的电影,没有感到一点拖沓,因为观众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题外:背景-音乐和环境

电影的环境是放在了撒哈拉大沙漠里。这样的环境是个地球上一个极端的情况。编导把爱情放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无非是要把故事推到一个极限。在一个极限的地方,很多人性的东西就会显示出来,比如,劣质的食物,卑鄙的人性,肮脏的地方,以及壮丽的天然景观。尤其是后者,在电影中,用很长的时间表现沙漠的景象,从近景到远景,从日出到日落,从车上到骆驼上,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和观众日常生活的不同,从中体会到的是一种悲凉的感觉。加上非洲特别的打击乐器的声音,让人极快的进入了一种极端的背景中,辅助了悲伤的主题实现。

苍凉的背景和奇异的音乐,不是单纯用来造成简单的视觉听觉效果的,而是造成了一种环境,观众不熟悉的环境。因为不熟悉,所以好奇。因为好奇,从而更快的进入导演所布置的情节中。音乐和场景中的悲凉,又感染了观众,烘托出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就是一种魅力,一种梦境一般的地方,从而让观众接受情节和人物。

这是俺宝藏的影片啊。
      十年前吧,俺把它当爱情小文艺片淘回家, 结果被撞蒙了,太强大了。 说的好像是爱情没错,却同时具备了史诗的格局。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记到小本本上,找来看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好帖,要找来看
我也 要找来看看。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这部片子我显然是看过的,但我对于电影的记忆是白痴级的,顺着都好兄的描述,才依稀记起。
都好兄的描述,有复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