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阿凡达》影评:外星有群钉子户

外星有群钉子户周黎明 发布于:2010-01-07 09:42
詹姆斯·卡梅隆可能没有这么想过,但《阿凡达》的故事完全可以视为一个钉子户的寓言,只不过场景搬到了未来的外星球。人类代表着开发商,驾驶着重型推土机,并配置了无与伦比的军事装备;潘多拉星球的土著纳美人则是需要迁出家园的本地居民,他们热爱原始而美丽的土地,但大自然的神奇在开发商眼里只是一平三通的对象。树的精灵、树根的气场,这一切,在信奉“科学”的商人看来,说得好听一点是童话,直白一点就是迷信。土著跟开发商的鏖战,起初真有几分中国钉子户的牛劲和不知好歹。对着重型机械射箭,跟上海那位扔自制燃烧弹以阻止强行拆迁的潘女士相比,似乎更缺乏视觉冲击力,也不如自焚身亡的成都唐女士那么悲壮。不过别担心,在电影世界里,弱者总能战胜强者,正义一定压住邪恶。

《阿凡达》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深意,但环保和反战的主题不乏现实意义,而且故事讲得非常流畅,163分钟毫无冗长之感。跟12年前的《泰坦尼克号》一样,编剧并非卡梅隆的强项,但跟他的视觉特效比起来,更是相形见绌。台词的隽永,从“你跳我也跳”发展到“我看见你”,充其量只是螺旋式上升而已,远不足奥斯卡的分量。

但,卡梅隆拥有天才的视觉想象力,他花钱大手大脚,但花得值,花了你能在银幕上看到,不似有些导演,花了N亿,可能一大半进了自己腰包。卡梅隆还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特点:每部影片都掀起一场特效革命,但绝不为特效而特效,他的特效永远是为故事服务的。《阿凡达》中的3D完全没有儿童刚拿到新玩具似的招摇和得意忘形,很多镜头都有景深,但观众不容易出戏,因为3D被卡梅隆当作了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而不是锦上添花的卖点。

影片的精华全在于潘多拉星球的场景和细节,从纳美人到各种动植物,既跟地球上所见有一定的关联,又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次转身,都让观众瞠目结舌。这是《魔戒》以来最逼真也最迷人的魔幻世界,似雨林,又有海底的飘逸,许多画面均充满了乌托邦的美妙。影片中两种颜色的飞龙以及主角驾驭龙和骑龙的镜头令人心旷神怡,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龙均作为正面形象出现,一反过去西方文化中龙的狰狞可恶。

纳美人以及阿凡达的塑造是该片的另一大亮点。这些带有斑马条纹、没有一丝脂肪、比人类高一倍的特殊动物巧妙融合了真人表演和CG,之前仅在《魔戒》的咕噜一角中成功使用过,而本片大规模采用,使得潘多拉星的群众场面摆脱了纯电脑绘画的虚假感。你若仔细观察,尽管拜神的动作颇有几分奥运开幕式的壮观和整齐,每个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均有自己的特色,而非千人一面。

2006年,斯皮尔伯格在一次跟张艺谋的电视对话中,预言未来的电影会越来越像主题公园的历险,是一种全身心、很投入的体验。看完《阿凡达》,我突然明白,他说的这一天“未来”已经来了。《阿凡达》并非横空出世,这之前有众多影片(包括《黑客帝国》、《魔戒》、《绿野仙踪》等)为它作了铺垫;但《阿凡达》是一个质的飞跃,它将电影的造梦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至于思想性和艺术性,其实它并不比《与狼共舞》和《泰坦尼克号》差,当然这不算赞美。话说回来,在电影领域,技术永远是一马当先的,能用新技术提升叙事的影人,自然是值得尊敬的先驱了。

《阿凡达》影评:一部汉奸的成长史

终于等到了阿凡达。

大概是误听,曾经好像听说过是1月2日凌晨国内上映,还规划过2日0:00去看首映。后来搞清楚原来是1月4日这个该死的日子。国人放完元旦三天假期,4日凌晨去看了,还能起得来上班么?所以只好郁郁的放弃了一睹为快的机会。

对于我这样一个生活得平淡似水的准中年大叔来说,要下决心去看午夜场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这样也可以看出我对阿凡达之期待,那可不是一般的强烈啊。
终于,星期二半价日去看了晚上8:00档(为了多放一场,要安排在这个不尴不尬的时间)的3D版(因为网络上宣传太多,说非3D不要看)。半价35元,似乎又创我们这个小城电影票新高度了吧。

3D电影在2009年也看了几部,冰河世界3的效果让我比较失望,感觉似乎就是舞台上的纸玩偶,前面一层动物,后面一层布景,虽然很明显是3D,却没感觉多大意思。飞屋环游记的3D效果也没多少进步,至今都没有很深刻印象,只感觉3D眼镜实在是让眼睛难受得很。这次的3D效果,感觉上比前几次有了大的进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以前是动画这次是真人,不过既然吹嘘用了多少新技术,总不完全是骗人的吧。阿凡达的3D效果,看起来层次感更明显了,不再是两层画片在动,而是真正能够看到远的近的。特别是象房间、飞机舱,里面坐了一堆人,前后距离感就非常明显,远的远近的近,跟真实坐在你面前没多大区别。奇幻的潘多拉星球上形形色色的动植物也是3D表现的重点,突出银幕的感觉主要靠这些来表现了,比如发光的树精灵似乎就在银幕之前的空间里飘动。但是,总体上没有感觉到电影对技术的突破,完全没有达到媒体所说的开创了电影新革命的程度(或许小城市银幕太小,3D太差吧)。快速激烈的战争场面似乎让我完全忽略了3D 效果,觉得没那么明显了(或者本来也就不那么明显了)。眼镜照旧让眼睛感觉很累,而且觉得戴上之后电影光线暗了不少,我估计实在是眼镜质量还没跟上技术的发展吧。

电影的画面没什么好说的,非常漂亮。但是没有感觉有多少突破,植物动物虽然都很奇特,但是作为一部科幻片,也不过是一些很常规的想象,毕竟都是建立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基础上稍加改变而已。唯一的亮点是森林的地面植物,脚一踩就会发亮,倒觉得有点新鲜。其他象发光的植物,悬浮山,各种怪兽,魔兽世界里也见过不少了,实在引不起我们的惊叹了。至于所谓外星人类的设定,跟魔兽世界的德莱尼人也满相似,蓝皮肤,长尾巴,倒是人与动物都有一个接口,可以随时热插拔,这个挺有趣。
再说说这些虚拟人物、动物、植物的真实性。这些确实做得很好,把我们的眼睛完全欺骗了,看起来跟真的没什么区别。可是看多了动画片的我们,实在也不会有什么大惊小怪了。或许动画专家会有所惊叹,比如那些材质多么有质感之类,我们只是丝毫不懂的观众,他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我们就该开骂了。(我个人并不懂动画,只是玩了不少所谓的3D动画游戏之后知道了,要用3D表现丛林、毛发什么的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当年看到怪兽公司里的毛发表现,我就赞叹不已。但是对不懂这个的人来说,估计也就不过如此吧,真的毛发到处可见,还会对这个赞叹么?)

再来说剧情,通常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剧情第一,没有好的故事,画面华丽场面壮阔都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估摸着外国人大概不是这么想的,所以有太多脑残剧情的大片都获得了大卖。阿凡达在我看来也成为其中的一部了。剧情用一句话就可以概况,地球人爱上外星女子而反目对付地球军队的故事。这个故事实在是太没有创新了。几百年前美国人就是这样干的,原本是欧洲人的美国人,到了新殖民地后就形成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反目对付起英国统治者来了。在电影上也早已经烂了大街,表现侵略者与殖民者关系以及反抗的电影不知其几。原来以为卡梅隆的电影故事是有保证的,毕竟他能想出象终结者那么天才的创意,或许能在这滥俗的题材中讲出有新意的故事也未必。然而实在是失望了,这个故事,从开始就能猜到结尾,主人公一举一动我们都能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么,基本没有任何意外。

再说说人物吧。我觉得卡梅隆根本就没有在剧情和人物上用心思,大概技术耗光了他的精力了吧。想当初终结者2,每个人物都性格分明,让人回味良久,甚至一个配角(比如那个研究天网的科学家)都让人敬佩不已。真实的谎言,一个故事串起工作与家庭,爱情与责任,夫妻情父女情等等而又丝毫不显生涩,里面的人物也各有各的精彩。到了阿凡达,一出场所有的人都已经规定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扮演英雄的就是英雄,扮演反角的就是反角,各自的内心活动基本没有展现。男主角从地球人变为纳维人也几乎没花多大力气,没有多少矛盾。我想,如果地球形将毁灭(有句台词有提到),到外星去拓展殖民地也是必然之路,男主角就能完全不顾地球同胞的生存毁灭而投靠敌人么?这样的一种情怀实在是难以令身为地球人的我们认同,于是我们就下了结论,这不活脱脱的就是一部汉奸的成长史么?
看了,好看极了。不过,像夏季的水珠掠过皮肤一般,快感转瞬即逝。
无法理解,好莱坞的剧本是否有必要一定要弱智到这个地步。前海军战士杰克•萨利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重点,编剧根本不出力的,看过《人猿泰山》,《风中奇缘》 七岁小孩都能在这里用脚趾猜得出十之八九。相同题材下,我更喜欢宫崎骏的《幽灵公主》,虽然那里没有超级魔幻视觉效果。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这次奥斯卡的技术奖和音乐奖肯定都归它了。
编剧么,哎,如果那么完美的话,全部奥斯卡除了男女主角外,也都要给它了。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这次奥斯卡的技术奖和音乐奖肯定都归它了。
编剧么,哎,如果那么完美的话,全部奥斯卡除了男女主角外,也都要给它了。
小讨厌 发表于 2010-1-23 17:04
奥斯卡没有最佳技术奖。曾经有过两项特别奖:艺术品质奖和技术效果奖,只颁了一次,第二届就取消了。 阿凡达可以考虑最佳音乐,最佳美工和最佳剪辑,最后一项不一定轮得上它。

不过奥斯卡奖本来就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宗旨在于“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 在好莱坞和票房的双重鼓舞下,阿凡达如此偏重技术,也无可厚非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转)  奥斯卡奖可分成就奖和特别奖及科学技术奖三大类。成就奖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科技成果奖和特别成就奖。在上述众多奖之中,最具影响的为最佳影片奖,而最佳男女角奖属表演主奖,获奖人有“影帝”与“影后”之称,是男女演员们觊觎的殊荣。
------------------------------------------------------------------------------------

阿凡达觊觎的是这个吧:“科技成果奖和特别成就奖” 。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幽灵公主》是吉卜力宫崎骏的作品。我刚下载了吉卜力的17部电影,只缺少05年06年的3部片子。全是极品,和《阿凡达》不是同一类型极品。《阿凡达》最美的是视觉效果,所展现的美景是我最美的梦境也无法比拟的。看过这部片子,我的美梦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幽灵公主》是吉卜力宫崎骏的作品。我刚下载了吉卜力的17部电影,只缺少05年06年的3部片子。全是极品,和《阿凡达》不是同一类型极品。《阿凡达》最美的是视觉效果,所展现的美景是我最美的梦境也无法比拟的。看过这 ...
九船城 发表于 2010-1-23 19:08
啊哈,九船果然是金牛座,感官要求很高,做梦都要求品质精良。
仔细想想,我的梦应该是手摇摄影机拍出来的,好像连色彩都未曾有过。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一个被锁了的帖子。

http://club2.kdnet.net/newbbs/di ... id=1&id=3228720
[原创]哑然失笑了:揭批希拉里堪比孔子PK阿凡达!
文章提交者:伟达依狼
我看过再来给个看法.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打倒阿凡达
----看专家学者如何在广电总局座谈会上分析阿凡达现象

2010-1-20 来源:新浪娱乐

  由国家广电总局支持,中国电影家协会和国家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的“电影《阿凡达》启示与思考座谈会”,于1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就“阿凡达现象”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童刚:中国影人不能妄自菲薄

  电影局局长童钢认为,《阿凡达》的成功经验再次证明,所有伟大的电影作品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当前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黄金机遇期,在机遇面前难免让人头脑发热,片面追求商业性价值,最终却使效益和口碑丢失。希望广大工作者面对成绩,潜心钻研现代电影理论,深入学习和借鉴有益经验,遵循电影规律大胆创新,不为片面的成绩所迷惑,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扎扎实实的进军电影创作,远离浮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

  他还强调,面对《阿凡达》,中国影人不能妄自菲薄,不要简单地把《阿凡达》的5亿票房和《十月围城》的3个亿票房进行对比,他们本身的成本都是不一样的,这恰好说明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影片是具有影响力的。

  张宏森:非纪实美学的成功

  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阿凡达》3D和IMAX版本一票难求,内地票房已经超过五个亿。他强调,电影正在出现一次革命,再次成为老百姓的消费目标,而《阿凡达》真正成为电影市场当中的中流砥柱。张宏森认为,《阿凡达》画面感特别好,质感非常强烈,色彩极度饱满,与生活纪实美学拉开了距离。利用多机拍摄、大量人工布光、电脑设计颜色等技术,给观众带来愉悦感。他表示,“电影从非纪实美学转化到纪实美学,现在又回到非纪实美学,呈现了螺旋型的发展。”

  张宏森认为,中国电影总想搞一些特别“曲径探幽”的途径,但是往往迷路,找不到归宿。中国电影人还是需要学习一点简单的和对人性的认定,对天赋人性和天赋人权有一种美好的求证。

  许柏林:《阿凡达》是美国文化的碳排放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强调:“在思想上《阿凡达》几乎给我们创造了一部现代神话。160多年前马克思就探悉过,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神话没有了。但是《阿凡达》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童年。我只想提示一句话,这又是美国人一次文化的碳排放,我们应该引起警惕。这句话不是完全否定,不是他碳排放我就要去碳排放,而是说在全球成为一个地球村的状况下,美国文化的理念和意图在里面,应该引起我们警惕”

  尹力:《阿凡达》不仅是一部电影

  导演尹力告诉大家,十年前中影引进《星球大战前传》,也找过编剧和导演研讨,“当时这部电影在中国得到的呼应没有那么高,可能那时中国处于一个温饱状态,人们在文化接受上没有全球式的视角,对地球之外的东西不是那么感兴趣。”

  他强调,从电影发展史上,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带来了对观众视觉上的冲击。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今天还能看到很多水幕电影、动感电影,但是很多科技的新玩意只存在于游乐场。到了《阿凡达》3D技术全新的改变了人们走进影院的观影习惯,观影经验,同时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

  尹力表示,好莱坞的六大公司年产150部电影,平均成本达到一亿。卡梅隆的背后有财团支持的,为其研制设备的索尼,新的3D电视机3D数字摄像机都即将投入市场,所以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黄式宪:我们杂耍的东西太多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现在内地山寨风盛行,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一个极致,“我们的一个国际导演会沦落大走山寨版,而且用几个月时间,那么浮躁。人家还保持一种人文心态,我们的人文心态到哪里去了?”

  他还表示,现在中国电影杂耍的东西太多,真正人文的东西就不够。“我们在做史诗大片,不是在做商业大片。所以我们应该在《阿凡达》放映下来我们影响考虑一下,中国电影进入快车道有没有问题,第二个就是在杂耍和艺术之间,我们还有没有一个审美的追求,有没有人文情怀在坚守,这两点是我看了《阿凡达》以后比较沉重的一个思考。”

  冯小宁:需要发掘年轻人才

  导演冯小宁强调,十年前看了《泰坦尼克号》的生产,觉得起码中国和好莱坞比差十年。现在我们的数字技术已经接近十年前的好莱坞了。“媒体上报道说了一个观点,说中国电影技术上落后50年,在思想文化品味上落后了5000年,这是一个玩笑的说话,但是讲出来了我们差距最重要的一点。”

  冯小宁还呼吁业内要注意人才,“因为人才在市场流动的情况下,很有想法和很有感觉的人才,有时候不一定能够在稳定在一个地方,也许别人给的条件更好就溜走了。比如在华龙基地,前两年有一些很棒的人就走了。”这就需要我们国家要有目标的,有计划的把电影特效技术整合出来,有计划地培养和使用这些年轻人才。

  胡克:《大地震》效果不一定好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表示,《阿凡达》开创了一种新的美学,这种美学由三种东西构成,一个是3D,一个是电脑特技,再有一个是IMAX。但他也认为,《阿凡达》讲的是奇异美学,冯小刚在做的《大地震》由于是现实主义题材,效果会不如这个奇异的世界,“因为你没有见过,所以新奇感就完全不一样。”

  张卫:看电影的都是80后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强调,现在看电影的人都是80、90后,这个观众群的主要客户都是对非现实影像有狂热的迷恋。反过来看国产电影,400部电影里非现实题材很少。他呼吁政府应该给这样的影片给予鼓励和倾斜。

  张卫还表示,应该模仿好莱坞,推广一些系列作品,比如《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这样就可以培养固定的观众。“80后在80年代就看《变形金刚》,现在才会走入影院。我们的创作队伍也要年轻化,《建国大业》的编剧和剪辑是80后,《三枪》主打小沈阳,《十月围城》是李宇春。”中国也要有系列电影,并且要在这些观众群当中把下一批群众培养出来。

  赵宁宇:《阿凡达》昭示好莱坞电影衰退

  传媒大学教授赵宁宇分析道,“《阿凡达》是全球前35家顶尖特技公司联手的结果,所有高科技公司全部加盟才有这样的结果,不是卡梅隆一人之功。

  赵宁宇表示,《阿凡达》的成功会使美国为主的这些西方国家会加大此类电影投入规模,“他们必须有更多的技术投入,更多人员培训,更多市场占有才行,当这个极端再次被突破的话,会出现上世纪60年代的崩盘。我预言这是好莱坞五年后衰退的开始,《阿凡达》将成为一个重大的分水岭。”

  张颐武:《阿凡达》设置议题有优势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强调,“美国电影有一套设立议题的能力,这个我们是没有的。电影出来之前就设立一个议题,说这个科技很高,没有人反对这个科技很高,如果反对就说明你很傻。这个议题和议程的设置非常精确,这种宣传非常正面,非常有效,非常打动人心。其实《三枪》也有很大的努力,它是把中国电影推向二、三线城市,但是你会发现它的议题坏了,就变成了所有精英都在骂,就没有人说他好,这个议题和议程的设置能力我们确实极弱,而《阿凡达》在议题和议程的设置上有绝对的优势。”

  专家影人纵论《阿凡达》

  导演陈国星觉得,《三枪》卖的是生意,《十月围城》卖的情怀,而《阿凡达》卖的是理想。中国电影要有自己的责任感,而不是仅仅做赏心悦目满足观众的东西。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表示,《阿凡达》和《2012》其实最核心的还是真实的情感,“技术的东西,比如机器我们可以买来,会有人专人培训使用,北京电影学院就买了一套《指环王》的运动捕捉系统,价格还不太贵。”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建勇说,《阿凡达》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影拼接技术达到的艺术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说《阿凡达》是一块里程碑不为过。导演黄军强调,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不是像人渲染的那么大,所以不要妄自菲薄。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觉得,《阿凡达》的3D效果被高度夸张了,这种效果才能够被人们接受。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网络播放的效果太差,情节设计的过于邋遢,引人打瞌睡。
很好看。推荐大家不要错过。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好看,水苗看到头晕。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好看,水苗看到头晕。
一张肚皮 发表于 2010-1-25 10:11
水苗怎么出现了和天边外一样的症状?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