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应试教育愚民的效果

   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搜索了一下,真的很多啊!政府凭借权力给所有的国人从小到大强行灌输那些什么主义的空套套,用那些自圆其说自欺欺人的理论限制着我们思维的广阔,把人都变成了像我一样的呆子!皇帝的新装、几个骗子和一群傻子的悲剧还在演,极少数人似乎真的管住了十多亿人的思想!但毕竟那些虚伪的东西到头来还是进不了正常人的头脑,只不过被考试逼着暂时背一背那些句型,考完试以后谁也不会去想它。百姓不全是傻子,这个社会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人是应该有很多不同想法的,那是人的自然状态。人的心灵需要革新,这个社会需要爱与正义的信仰,而不是无耻政客强制推行的什么主义的信仰。
    中国历来以应试教育为主,教材、教育方式严格约束在“政治正确”的框架内,不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考试题目都有标准答案。学校和老师为了他们的政绩,给学生安排了繁杂的课堂练习和繁重的家庭作业,就是不给学生探索和追求真理的任何机会。尤其是历史课程谎话连篇,把谎言、偏见和虚构的东西当知识传授。政府要求老师要爱党爱社会主义,课本和老师由党统一领导,在讲虚构的东西。它要保证知识的传播体现党的意识,片面之词和有意掩饰真实的历史,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爱国主义。这类片面的“知识”,学生学得越多越认真,就会变得越愚蠢。另外,中国人大都太自私,目光短浅。自私的家长一心想着把自己家的孩子培养成人上人,所以只关心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只关心自己孩子的未来,只要求孩子学习考试范围以内的东西,让他们的脑子里只考虑那些对考试有用的东西,只许他们老老实实按照教科书和老师讲的那样去想。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从幼年开始,就尽量不让他们知道社会上那些真实的事情,尤其是负面的东西尽量不许接触,害怕自己的孩子接触了那些考试范围以外的东西会影响了学习成绩。他们哪里知道课本上的那些东西并不一定有知识含量,多半是用来洗脑的。总之,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一致禁止孩子们“胡思乱想”,他们联手禁锢孩子们的思想。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长大,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在现实中看到的是一个残酷的金钱社会,课本上讲的是一个无比幸福的社会主义天堂。孩子们从小就开始了人格分裂,开始学着适应虚伪,心理被扭曲,灵魂也被摘走了。
    政客们为了永远保持他们的特权,充分利用了人们望子成龙心切的心理弱点,乘机把他们的“理论”塞进教材,用严格的考试逼着他们接受,用专制的政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不然专制的政治也不可能如此长久地维持。中国人为了争当人上人,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不敢胡思乱想,在正式场合也不敢说心里话,以保持政治正确。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说心里话,以免犯政治上的错误。文革时代政府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在当今信息时代对待学生的政策是:只许按照政治课本上讲的那样去想,不许胡思乱想,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否则考试不及格,拿不上文凭,自毁前程。当下的思想禁锢已经从娃娃抓起了,效果明显比文革时代更进步、更有效、更彻底!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这个“考”并不是老师的法宝,是无耻政客们要强行推销他们的“理论”,不用考试来逼,谁愿意自觉地学。再看那些教辅资料,以“高考状元”、“优等生”、“中考真题”命名,自称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命题专家合编,目的只有一个:骗钱。还有那些脑经急转弯的家庭作业,自欺欺人的寒假乐园、暑假乐园之类教辅资料,把孩子们像囚犯一样关在家里,面对一大堆纸上印的花花绿绿的死板的东西,纸上的东西哪里来的乐园啊!真正的乐园在户外,在大自然中,在孩子的户外玩耍中,小孩子的真正学习过程在玩耍中。真实有用的知识在现实社会中,在大自然中。可是家长们都自觉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尽量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最要命的是不准学习考试范围以外的任何东西。自私的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千万别做普通人,人人都想通过苦学爬上上流社会,创造机会做有特权的人,“锦衣玉食”,成为社会财富的拥有者。可是通过苦学能有几个人真正爬上上流社会?绝大多数人倾家荡产家徒四壁,换来了孩子的一纸文凭,让孩子成了城市的打工者,这才发现,这城市里那么多高大漂亮的楼房,但没有自己的栖身之地。白天在大厦里上班,似乎很酷,下班后回到自己租住的简陋小屋,夏天忍受炎热,冬天忍受寒冷,艰苦的日子看不到尽头。
    人人都自私,人人都只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结果,社会失去了变革的动力,这正是特权阶层和利益集团所期待的结果。
街头小提琴手
怨谁呢?家长吗?教师吗?
我小学时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理想》,写的是我立志长大后跟妈妈一样做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我发誓我那时候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写这篇作文去讨巧,我是从内心喜欢这个职业的。
长大后,我如愿以偿当了一名教师,我满腔热情地做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一度被提拔到学生处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xx岁那年,我沮伤地想,现在让我做什么工作都行,就是不想再当老师了,不是我不喜欢这个职业了,实在是当怕了,实在是无所适从了--我不知道怎么才算一个好老师、一个好教育工作者。我挣扎、痛苦。
也就是那一年,我离开了这个行业。这也是我的遗憾,因为我依然觉得最适合我的职业是教师。但是,我当怕了!
**

    提请帖主注意一点:
    应试教育与“政治正确”不是一回事。
    应试教育问题很大,但又难以拿什么取代,这有“政治”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但是,你所指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应试教育与“政治正确”二者结合的结果。
这更多是政治教育愚民!
这更多是政治教育愚民!
tian295 发表于 2010-11-21 08:55
**

    1、 反正应试教育现在是一个人人都要痛骂的“教育”形式。
    2、 于是,应试教育成了一个垃圾箱,一切现行教育的问题全都可以往这个垃圾箱里装。
    3、 陈平福先生的一系列文章里,凡陈先生不满意的东西也全都装进了应试教育这个垃圾箱里了。
    4、 可惜陈先生用的垃圾箱现在也落后了,现在的垃圾箱一般也要分成二个格子,一个装不可回收的,一个装可回收的。
    5、 当然,也理解陈先生的苦衷,有些东西是不能说得太透的。
    6、 但是,也总得…………………………
**

    什么叫应试教育,查了百度词条: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是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索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索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

    1、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对应试教育的立意,其实是各有各的看法的。
    一种是应试教育束缚了人的思想,影响了人的创造能力。
    另一种是应试教育育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
    你仔细想一下,其实这是鸡说鸡话,鸭说鸭话的命题。
    2、 在中国,求学“深造”是绝大多数小民求上进的主要出路,今日中国,大学生求职难,其实,非大学生求职容易吗?但是,大学生求职难是新闻,而非大学生求职难已经不成新闻,这就是问题的焦点。
    小民想求上进,这是正常的想法,无可非议。
    也因此,专科、本科、读硕、读博、博士后、博士后后(俺创造的,有专利权)……才有市场。有了需求,一定会有供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3、 凡读书,总要“考”的,“考”督促学生,用“考”选拔人才。
    曾经有过不“考”选人的典型范例,成功吗?生铁张是好榜样吗?
    4、 俺想,“考”比不考,各有利弊,但“考”比不考好,应是共识。
    5、 关键在于,怎样考,考什么?
    不写下去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