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antan.cc/bbs/attachment.php?aid=40666&k=259900800711bb47d03c93e430c22ac2&t=1297562239&noupdate=yes&sid=da96d0kejbbbMTEuOgX5Fa%2Byyc3aM0hocD0hvSdQcKLhaD0
这东东挺有意思,从它的材质看这玩意 ...
老程 发表于 2011-2-13 10:01
百思不得其解,埃及头像下面是一个锚标,这个图形沿海地区倒是比较常用,象征平安。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像纪录片的镜头,像留声机,像老电影。
杜雅萍 发表于 2011-2-13 10:20
早点来南京,我和L带你去。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有味道。
小妖怪 发表于 2011-2-13 11:00
谢谢小妖怪。我也觉得很有味道,很想搬到城南住一段。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气场强大
歪弟 发表于 2011-2-13 11:16
盛大的悲凉。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那个奇怪的东东应该是密宗的。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1-2-13 11:30
师父何不说详细些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很古老的镜像,却就在眼前~~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1-2-13 12:20
不知道安徽老街会不会很相似,俺是怀念福州老家了,我家就在三坊七巷,却是第一家被拆的。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一道奇怪的天戟
-------------------------
真的很不理解+适应晾内衣于众目睽睽……
孬歪甭 发表于 2011-2-13 12:57
内衣外晒,最是不好不正。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太喜欢这几张了~~~听说南京在拆迁,不会是那里吧?那个古井旁边的是个香炉子?

http://www.yantan.cc/bbs/attachment.php?aid=40674&k=c8b97865f9ea360272814362a350e4a5&t=1297588873&noupdate=yes&sid=25d9hV9e ...
燕麦 发表于 2011-2-13 17:31
谢谢小艾。是这里吧,轰轰烈烈的保卫战宣告失败。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也喜欢28推荐的那三张,尤其那张门,真是想不到,它还呆在南京。


这个应该是系船的。
带人


水井边好玩的雕塑,中间部分是这个著名面具的反模,因为是反的,颈部的装饰成了一个锚,实在是和海洋没什么关系。其余的那些图案都是古埃及的浮雕和楔形文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1-2-13 22:10 编辑

吼!果真是个倒模,杨林兄实在好眼力!奇了怪了,图特卡门的黄金面具,出现在南京城南小巷的水井边。。。找个月黑风高日,俺把它揣包里带走。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1-2-13 22:11 编辑

整个老城南的环境才是真正的南京,罪恶的开发黑手怎么就不能留下一点点美的东西呢?市井文化的消失,这个城市的灵魂也就不存在了,真是可惜。我个人实在是喜欢这样的环境,虽然不想置身其中。
我也喜欢28推荐的那三张,尤其那张门,真是想不到,它还呆在南京。
水笺 发表于 2011-2-13 21:24
去年夏季去拍照的时候,这里的居民说,这有啥好拍的,好东西都没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41# 杨林
同意杨林的分析。
http://www.yantan.cc/bbs/attachment.php?aid=40694&k=4e25a1ec8dba49428a3d1d93c4acff68&t=1297604731&noupdate=yes&sid=89b3gk8TGuG44UCu7oF1Zj3obGZKo0oUY%2BkbrwOa7D7VaxA

这个应该是系船的。
骑车顶风过桥 发表于 2011-2-13 21:48
那定是个跑旱船的,哈。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42# 水色
做得很用心的一件东西,可能没人把他当艺术品,摆着还是挺好玩的。拿回家去就是收藏,作者说不定还会挺感激,有人欣赏就是对作者的肯定。
都随随便便丢在路边,肯定没人当它是艺术品,工匠的干活,如今还有谁能把活干得这么细致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不知道安徽老街会不会很相似,俺是怀念福州老家了,我家就在三坊七巷,却是第一家被拆的。
水色 发表于 2011-2-13 17:58
只剩下两岁时的朦胧记忆——下了汽车,有个大人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是两只箩筐,箩筐里装着两个小孩,其中一个是我,就这么到了老家;门前不远有条河,也许今天看来只是小溪;小木碗;香喷喷的炒麦粉;粉红色的米糕,松软,咸的~~~还有,地上有鸡屎,不愿意下地,总要大人抱着!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今晚就开个车拉回去!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找来一张炒麦粉,看起来真的很香。
花间姐姐的童年记忆很江南。没有坐过箩筐,没有吃过炒麦粉,米糕只有甜的,常常拿来喂鸟。鸡屎倒是常见,小时候我们叫它“黄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今晚就开个车拉回去!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2-13 23:00
不重,也不远呢,走过去,用手托着就可以弄回来了,哈哈。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对的,正是这样的木碗,没这么油亮。下午三点多,姨婆会喊:吃炒麦粉啦~~~松糕也有甜的,我专挑咸的吃。
又,杨林慧眼,找得准。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26# 水色

他是搞教育的。
吼!果真是个倒模,杨林兄实在好眼力!奇了怪了,图特卡门的黄金面具,出现在南京城南小巷的水井边。。。找个月黑风高日,俺把它揣包里带走。
水色 发表于 2011-2-13 22:08
严重支持!!!!!
很有粗朴、古拙的感觉,仔细看上面还有鞭炮屑。
那堆废墟,是拆迁啊。开始还以为是当年日军侵犯屠城时的罪证,还有些感叹保存的真好。
拆迁应该拆废旧化工厂那块才对。拆来拆去把历史遗迹都拆没了。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1-2-14 00:02 编辑

这是一个矛盾:住在里面的人恐怕希望搬到更现代化一些的住宅楼去,但是对这些生活大半辈子的地方又有一些恋恋不舍。文化人总希望保存一些过去的记忆,这里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呢?

无论如何,平心而论,大概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住在这个地方,问题是极少数愿意住在这里的人的权利是否能够得到保障?或者本来就应该少数服从多数?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1-2-14 09:23 编辑
都随随便便丢在路边,肯定没人当它是艺术品,工匠的干活,如今还有谁能把活干得这么细致呢
水色 发表于 2011-2-13 22:28
从材质看,有点像做工艺品的模具,不过这种工艺品模具应该出现在开罗才对呀。
太神秘了,大脑很用力地开动着,也想不出一滴滴来,很赞同杨林的模具说。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