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幸福的童年对人生的意义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漫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我们大家都不曾关注的问题:人类童年,这个随着人类进步和发展而出现的,人比动物高等的所在,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正在消逝。我们的后代正越来越过分地早熟,越来越早的被投入残酷的竞争!成人化的儿童正在兴起,作为社会符号的童年概念也正在悄悄改变。他还说,信息时代,一览无余的媒介正迅速地改变着孩子,孩子还没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堆答案,3、4岁的孩子已经用恶俗不堪的电视剧语言来武装自己,于是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儿童化的成人。在娱乐的世界里,智力开始单一化,成人与儿童的概念同时都在萎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体制、教学手段还在不断地加速这种“童年的消逝”现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说过:“我出生在苦难的年代,却有着幸福的童年,现在的孩子出生在幸福的年代,却过着苦难的童年!”这耐人寻味的话语也正在于告诉我们:孩子正在失去他们应有的生活,失去他们应有的性格,失去他们应有的幻想与创造力,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呢,抑或悲哀?!
英国诗人弥尔敦曾在他的名著《复乐园》中说:“童年中预示了成年,就像清晨预示了白天。”说明了童年对人生的重要。华滋华斯也说:“孩子是成人之父。”肯定了童年在人生中的意义。因而,古往今来的大诗人都十分珍惜童年的回忆。如杜甫的《百忧集行》就说:“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去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以少年时的天真健康与后来的悲忧衰飒构成鲜明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少年时代的留恋与珍视。
对于某些东西的价值,人们往往在失去以后更能体会得到,人的童年就是如此,龚定庵的《猛忆》诗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狂胪文献耗中年,亦是今生后起缘。猛忆儿时心力异,一灯红接混茫前。
这首诗写于作者三十六岁之时,此时的定庵已第五次会试落第,然他于经、史、小学、金石碑版无一不精,回想自己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罗列文献、雕章凿句之上,不禁感慨系之。人已到中年,而功业未就,于是对自己朝夜孜孜的半生进行反思,深感只是徒费精力,这无非是后起的一段因缘,并非出于人生自然的天性。于是诗人猛然忆起儿时的心情,与此时备受人间坎坷、饱经世态炎凉之后的心绪已迥然不同了。只有当夜深人静,自己面对着一炷残灯发出的红红的光焰时,才又看到了纯朴混茫的童年时代。
人们常常将古代原始蛮荒的时期比作人类历史的童年,就因为其混然蒙昧、无争无竞的状态与孩提时的人心相似,《庄子·缮性》上说:“古之人,在混茫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远古之人的淡泊浑沌是后人不可企及的,无论儒家的“大同”世界,还是道家的“小国寡民”,都成了人类的理想社会。而当童年一旦过去,天真无邪的童心也就在尘事的烦扰与世情的薰染中渐渐泯灭,只有在中夜猛然心惊与睡梦的幻觉中才会偶然出现。定庵的《己刻杂诗》之一云: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疾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诗人直言无讳地说只有少年时代才是真挚坦诚的,壮年之后,为了在官场周旋,时而假装糊涂,时而略施奸黠,湮没了自己的真情,而纯洁天真的童心只有在梦中才偶然复现。
《庄子》上说,南海之帝叫儵,北海之帝叫忽,中央之帝浑沌。浑沌的脸上尚有眼鼻耳口等七窍。一天,儵与忽在浑沌管辖的地区见了面,浑沌对他们盛情款待,儵与忽很想对浑沌有所报答,便为他凿了七窍,每天凿一窍,七天之后七窍俱全,然而浑沌却死了。庄子的意思是说人们有了智慧,受了世情的薰染,便脱离了纯朴浑沌的原始状态,他意在提倡归真返朴,恢复原始初民的浑沌社会,龚定庵对儿时混茫天真的向往是崇拜自然纯朴的体现,与庄子对人类童年的企望不无相似之处。
童心的价值在于诚挚纯真,而这真是一切艺术家所不可缺少的。明代思想解放的先驱者李贽就曾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说》)又说:“夫童心者,真心也。”都以童心为人天真、纯洁的本心,它是同虚伪、庸俗、世故等相对立的。它是艺术与一切创作的原动力,是成功之路上时时都要追寻和保持的心态。
一般来说,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他们常常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新鲜的未知的世界之中,因而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从来不强不知以为知。可惜的是,孩子时期的这种天然的慧心是很容易丧失的。待到长大了,有了一技之长,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人就容易被成见成所囿并且自以为是,仿佛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新鲜事了。实际上,许多大人只是麻木得不再能够憧憬世界的无限和发现世界的新奇而已。
有时候,我们也把从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事物真相的直觉看作智慧的一种表现。在这方面,孩子同样比大人占据着优势。大家一定听过安徒生皇帝新衣的故事。在孩子的眼里:“这个皇帝什么也没有穿呀!”所有的大人明明看见皇帝光着身子,但他们都这么想:第一,既然别人都在赞赏这件新衣,就说明皇帝确实穿着一件美丽的新衣,只是我看不见罢了。第二,我看不见说明我比别人都蠢,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了笑话我,我一定要跟着别人一起赞美。他们都宁肯相信多数人的意见,不愿意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孩子却不同,他没有虚荣心的顾忌,也不盲从,一眼就看穿了真相。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这正是许多成人的可悲之处。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圣经》里说:“如果你不回到童年,上帝也不收你。”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但反观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确实问题多多:但集中起来莫过于这几个方面:一、过分保护、过分替代、过分限制,其结果是剥夺了孩子亲近自然、体验人生的机会,生存能力的锻炼机会也被剥夺。二、书本化喂养,不尊重孩子的个人实际,机械套搬书本,造成摧残。三、重知识轻运动、重灌输轻启发,造成孩子灵性泯灭,少年老成,悲观厌世,心态消积,没有快乐,因而也失去了创造力。四、在身体培养上重营养轻锻炼,重治疗轻预防,其实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在《教育漫话》里面就提出了一系列的培养体质的措施,值得国人借鉴。
儿童教育专家王晓燕曾经尖锐地指出:我国社会现在大多数人对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处在一种迷茫状态,陷入的误区令人担忧。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狭隘的早教观。在一个非常热闹的育儿网站上我看到过这样两个帖子:"上星期六我带孩子去早教了,这星期你去吗?","你觉得是英语好还是蒙台梭利好",当时我忍无可忍发言:"其实你每天都在早教","英语与蒙台梭利风马牛不相及"。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年轻的父母把早教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把孩子送进某个机构接受特定的调教,或者利用某种方案进行专门的训练,而没有意识到早教其实就是父母和孩子每时每刻交流共处的影响,就是给孩子提供的每一个环境细节的熏陶引导,这样狭隘的早教观便很容易导致父母对于一些早教方案的盲目迷信和对于自身日常教育行为的忽视纠偏。
第二是单一的智能观。现在大家都知道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早期开发非常重要,但在实践过程中,却简单地把读写算的训练简单地等同于孩子的智能开发,孩子一生下来就教他认字、背古诗、记单词,似乎只有这些东西才能算是早教的成果,许多媒体也纷纷报道某某小儿几岁识了几个字,会算多少题,这就把早教引入了另一个误区,导致父母对于一些神奇的早教方案和神童效应趋之若鹜。
何以如此,就是因为智能观的问题。传统的智能观认为人的智能主要是语言、数理逻辑和空间思维等方面,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和考试以及传统的智力测验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几方面的能力进行,而一个人在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的历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却远远不止这几项能力,所以才会出现为什么学习成绩好的人未必生活能力强,智商高的人未必以后的成就大的现象。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等人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精辟的解释。他们认为,每一位儿童都具有身体运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数理逻辑、空间知觉、语言、音乐、自然观察等多方面的智能,每一种智能都有自己的符号系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在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异,有的这方面强,有的那方面弱。对于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进入与这些智能相关的各个学习领域,从中发现、培育每一个孩子的智能强项,并且扬长补短,帮助每一位孩子在自己的潜能特长上建立充分的自信、并实现自我发展的价值。如果以这样多元开放的智能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那么家长和教师都不会只盯着孩子的语文数学成绩而把孩子逼上成长的绝路了。
第三,是功利的育人观。从徐力杀母到双胞胎毒死双亲到重庆女孩在考上硕博连读却被学业逼疯,这一连串的悲剧都来自于父母急功近利的育人观。独生子女的珍贵、望子成龙的期望、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都使当代父母不自觉地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人生代言人,他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没有满足的虚荣愿望都一齐嫁接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为自己争气、希望孩子为家族争光,他们只要孩子学得好、只要孩子出人头地争第一,而不在乎孩子学得开不开心、过得快不快乐。这样的父母心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年轻的父母们碰在一起,就会比较谁的宝宝学会的东西多,不管宝宝自己愿不愿意,都要把宝宝推向众人面前进行表演,而把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来比去并希望通过强化训练使他在各方面超过别人的父母更是比比皆是。这种极其功利的育人观便会使父母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而采取非常专制的高压政策,从而使孩子在威逼之下自然而然形成"我为你而学、我为你而活"的反叛情绪和对于人生价值的迷茫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孩子把对于人生的失望和怨恨之情发泄在父母双亲身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培养孩子渗透着最高的智慧,小时候的生活体验积累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在生命生成的初始阶段,就埋下了被戕害的祸根,将把孩子推进万劫不复的火海!让他无法领略生命路上最壮丽崇高的风景!所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讲的就是这种道理。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重视孩子自身敏锐的观察力与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一般喜欢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奇妙,并对事物有特别的分类、辨别、记忆的独特方式,让孩子接触自然,而接触与了解大自然特别需要一颗平和而豁达(去除功利目的)的心态来观察、体验,不是填鸭式灌输知识,将外在的灌输变成自然的接触与心灵的启发。其创造的种子才会发芽!据说美国的小学生学得很轻松,而中国小孩却成天上课、上培训班,生活太沉重。成功固然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往往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里面说:“孩子的眼中所见乃世界的原貌。”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小时候你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他也做不了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证明鲁迅先生深谙立人之道与开启智慧之光的根本,但现在的家长与社会在对待儿童问题上被功利所压迫,逼迫儿童在繁重的垃圾作业与训练中过活,温柔地伤害了儿童创造的天性,隐蔽地侵害了儿童的人生权利,这将在民族的心灵文化史与创新史上造成可怕的荒芜与严重的后遗症。
一切伟大的创造均源于童心,而唯有保留童真者才更易接近真理!没有健康幸福的童年何来健康的人生?没有健康的人生何来人生的和谐与创造?人之不立,其他还有什么意义?但愿国人还儿童以天真、纯洁,还儿童以快乐,还儿童以创造!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矣!
                                                     -------原载2007《人文城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深以为然!深以为然!深以为然!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看中日美三国电视时,总觉得中国的“小大人”最多。
记得很多年前看崔永元主持一期实话实说,是六一专题节目。他问一个幼儿园的男孩子最喜欢谁?男孩子说他最喜欢邓小平,这太雷人了。
俺是灭绝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