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钢的琴》的票房迷失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060750/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果子李
  《变形金刚3》来袭的前夜,我写了一条微博。
  
  “到现在,《钢的琴》只拿到400万的票房,只能证明:所谓的影评人、交口派、媒体口碑……都是浮云。”其实作为第三方统计的艺恩,对外公布的票房数据是270万。
  
  这一声叹息,收到各方人士的反应。
  
  以影评人为代表的交口派们,无人应声。
  
  媒体口碑派代表说:“没有这些口碑,这片子肯定连院线都进不了!”
  
  某影院经理说:“这种片排了场次也肯定没人看!”追问之下,才发现,这位朋友根本没看过这片,就已经把它打入冷宫。
  
  某广电集团的朋友在一旁笑:“别抱怨人家影院经理不排片,就是我自己到电影院,看着海报上那两张苦瓜脸,也没兴趣买票去看。”
  
  那天,还收到另外某影视公司朋友的私信,把这片子的发行骂得体无完肤。
  
  今年上海电影节,我和这位朋友坐在第一排,仰着脖子,在上海影城不足百人的影厅里看完这部电影。看到中途,朋友两三次都乐呵呵地凑过来说:“我喜欢这片儿”。这个小影厅的走道台阶上也挤满了人,每隔几分钟,就有人发出爆笑声。导演张猛就坐在地上,他都不记得这是第一百零几次看《钢的琴》。
  
  毫无疑问,这是2011年,我看过最好的一部国产片。它用更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一个逝去阶层的悲悯情怀和失落——重要的是,生活还要继续。在此之前,张猛没看过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他们都有惊人的相似,用热情、狂欢来描绘现实的残酷、生活的颠簸。
  
  其实,《钢的琴》更像是一部商业片。有一个紧凑的故事、貌似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导演张猛曾经给赵本山写春晚小品,语言和喜剧功底都很扎实;还有不断插入的歌舞场面,超现实也罢、讽刺也吧,能让黯淡现实生活,立马活色生香。
  
  这个经常出现在晚上10点档、翘兰花指的电视剧演员王千源,拿到了第一个国际影帝奖。该片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会的获奖项目,于是乎,《钢的琴》就被披上了文艺片的包装外衣。
  
  它的诞生过程,免不了有文艺片导演的各种艰难挣扎史。张猛36岁,比宁浩大2岁,就读北京电影学院舞美系。毕业后,回到老家,在辽宁电视台混过,在本山传媒拍过广告、当过编剧,最后混到了副总裁。但这个年轻人一心想拍电影,2007年,他的第一部《耳朵大有福》,只用了300万人民币,范伟演了一个东北下岗工人的一天的生活。
  
  《耳朵大有福》的好口碑,并没有给张猛的第二部电影《钢的琴》带来多少便利。他拿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给的30万奖金、韩国方面提供的50万后期制作费,拉着秦海璐、王千源,就在东北红旗拖拉机厂开机了。开机2周后,大家才知道,剧组的账上只剩下47块钱。
  
  在沈阳,张猛给亲戚家设计服装店店面,预算2千元。他去铁岭评剧团里找木材,发现了一台斑驳破旧的木质钢琴,至今还能发出声音。父亲告诉他,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一群文艺工作者为了省钱,画图纸、自己动手造出来的琴。他在沈阳的钢材市场买建材,发现这里聚集了大量钢铁厂的下岗工人,他们身怀绝技,车、钳、铣、铆、电、焊一应俱全,在那里混着度日。
  
  这两件事情一直在张猛的脑子里盘旋,挥之不去。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故事,落魄的父亲要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找了一帮三教九流的下岗工人来造钢琴。剧本只有简单的30页纸,成本预计5百万人民币。
  
  张猛觉得自己就像陈桂林,穷困潦倒,停了戏,到处给人白活(东北话),找人投钱。秦海璐发现剧组情况很窘迫,把自己收到的五分之一预付款退回来,把片酬都投进电影。她做起了出品人,后期制作没钱,再自掏腰包来垫。
  
  王千源在拿到东京影帝的时候,还没有从剧组拿过一分钱的片酬,手上只有一张白条。
  
  张猛的剧组住在很差的旅馆里,周围都是民工居住地。来上海,他住在电影节安排的酒店里,因为上网费贵,上去几分钟后,就要赶紧下线,拔网线。
  
  《钢的琴》陷在窘迫的境地里,在它的背后却是中国内地电影最近一两年里,正在突飞猛进繁荣的传说:内地全年票房过百亿,电影银幕每天都在增长,投资根本不差钱,差的是好项目……
  
  每天,都有公司在四处打听,哪里有靠谱的电影宣传;影视公司到处转悠,掘地三尺,要开发可以参与的项目;有点知名度的导演,几乎同时都有多个投资人围着;煤老板、房老板手里握着大笔钱准备砸电影,只有一个要求,诸如女主角必须是他们的女朋友,或者要去戛纳电影节上风光一把……
  
  在这派虚假繁荣里,《钢的琴》没沾上什么光。去年在东京国家电影节拿奖归来,国内的发行公司并不积极,谈了多家后,非常完美公司才出手买断该片。影片上映日期一改再改,虽然影评、媒体、以及少数意见领袖都在为这部电影摇旗呐喊,但是却没有真正行之有效的宣传,能直接到达目标观众群。
  
  同期在东京电影节上拿奖的《观音山》,甚至没有《钢的琴》那么具备观赏性、娱乐性,以及可进一步探讨的深度。但是这部影片有范冰冰的力挺,有扎实的宣传营销,在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也拿下了6千万的票房。
  
  对于电影而言,这一定不是最好的时代。 甭管媒体怎么对破坏狂迈克尔贝不屑一顾,《变形金刚3》在内地,1天就能收入过亿;也甭管圈内口碑多么不好,王晶的《财神客栈》、新生代偶像杨幂的《孤岛惊魂》,照样每天拿到千万的票房进账。
  
  陈桂林造好了钢琴,也没有留住女儿,因为小孩子已经知道了资本的力量。
  
  张猛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拿了奖,进了院线却没赚到钱,让他也开始懂得了资本的力量。在他的计划里,下部电影本应该继续扎根东北,拍完他的东北小人物三部曲。只是他不知道,站在骄傲、势利的资本面前,他是否还能挺得住。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就算披着商业片外衣,大概也是直面惨淡人生的电影。这么辛苦的内容我才不想看咧。

要看辛苦生活,每天看看周围,看看网上新闻就好了。进电影院就是想轻松一下,忘记现实的。
看了,拍得纠结,又想过总局审查又想国外拿奖。
中国片儿,冯小刚、姜文等明白人排的,还挺有看头,而且很有味道;陈凯歌在我心里是第二阶层。
其它的太没意思。
最讨厌张艺谋,只有作秀!他的唯一一部好片子,我认为是《有话好好说》。
推荐一个范伟主演的小制作,叫人好笑又想哭,看不到希望又不至于绝望的片子,《追踪孔令学》。
猪头推荐后看了,有点意思不足以打动人,故事情节有点牵强。我给7分。
《追踪孔令学》有时间要看看,范伟的电影看过一部,名字忘了,印象很不错。
早看过了。配乐太偷懒,好像全是苏联老歌。
粥稀后坐,床窄先卧,耳聩爱高声,眼昏宜字大。
刚看了,还不错,打四颗星吧。转篇douban的评论。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91895/
不是影评只是流水帐
2011-06-17 04:43:03   来自: 程育海 (见招拆招)
钢的琴的评论    4

  认识张猛一年了,今晚重逢,他笑着说:“前两天翻工作照,发现咱俩还有合影,上次见面我怎么对你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当然没什么印象,我只是一个小记者,恰好喜欢《铁西区》,恰好是工人的儿子,恰好迷恋机床的汽油味、恰好曾在破败的电影院里斗殴追逐……恰好看了剧本很喜欢,恰好被派去探班……于是恰好在一张照片里,
  
  张猛说这话的时候,一如既往,盘腿在凳子上,他那三岁半的女儿玩着IPAD2 上的钢琴,旁边的制片教的曲子,正是《钢的琴》里最简单的那个曲子。
  
  关于这部电影,很多人说过很多话,相信上映后,会有更多人说,我就不凑热闹了,只想记记流水帐。
  
  去年夏天,应杂志要求去访问他,当时张猛住在周围都是进城务工者的城市边缘带的一个破招待所里,一路所见,都是端着搪瓷碗大口拨饭、大嚼馒头的面孔,当时就想,这到底是个什么导演啊?
  
  到了他的房间,发现,原来剧组没钱,只好拼命开酒店空调,胶片就在空调下面……我们几个人哆哆嗦嗦在房间里扯淡。
  
  那晚喝酒,他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讲到在中戏的遭遇,讲到小时候对电影的迷恋,以及毕业后做舞台美工的不堪……那些故事说起来云淡风轻,听得我兴奋异常。已我浅薄的采访经验,大抵可以得出结论,张猛是个人,不是人物,是个人,正常的人,只是恰好当了导演,想当导演。中间出来去洗手间的时候,给秦海璐发短信,说“我喜欢张猛,这家伙真棒”。秦海璐一如既往的语调回复了一条:“那当然”。透着股子东北腔的骄傲。瞬间,这种骄傲就感染了我。
  
  也是那个晚上,看到了《钢的琴》,凌晨两点,剪辑的电脑还发烫,张猛和工作人员已经困得东倒西歪,我醉眼迷离…
  
  后来看完全片,首先问他,这片跟库斯托利卡有什么关系……他说,库是谁?直到今年过年,他才和一群人一起看了《地下》,发现果然有类似味道。
  
  不过,境遇是不同的。张猛带着《钢的琴》剧本参加上海国际电影创投会时,其实是因为有免费机票和住宿,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转转,没想到拿了个大奖回去。那个时候,他连酒店里上网都没钱,只赶插上网线搜到东西,立马拔了网线……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超级艰难的剧组,资金捉襟见肘,秦海璐“仗义疏财”,而张猛酒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片是拍给工人阶级的。是啊,过去工人阶级是老大哥,短短20年光景,工人阶级就成弱势群体了。如果你仔细看,不难发现片中诸多符号化的指代。
  
  今晚再问他,这一年感觉如何,像梦吧。张猛点点头,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部戏会如此艰难,但拍完后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第一次见面,他就说,如果再这么拍一部戏出不来,就不干了,回家陪老婆孩子。现在,他终于不用这样了,但是他和制片、助理兄弟几人,因为这个戏累出了大病,他甚至得去韩国做手术。
  
  晚上张猛讲到一个段子,拍戏结束后,想给崔永元看看片子,正好崔在东北,制片说,你得带点礼物啊,他花仅有的180块钱,买了两条烟,裹着塑料袋专程拜访……如今,崔永元说,把那钢琴弄来,留在他那,跟那些老火车头摆在一起。
  
  一年过去,《钢的琴》放映满场,张猛自己都买不到票,只好站在过道里看,结果被工作人员驱赶……他说自己是导演人家也不信。
  
  前段时间,有天晚上跟阿诺喝酒,这家伙醉醺醺靠在我身边说:《钢的琴》,就他妈是我理想中的电影。我拼命的点头,对我来说何尝不是呢。不是说影片有多好,只是想说,我们就想拍这样的中国电影,可以留在电影资料馆里,等到若干年后再放,依然能满场……
  
  这件事,想想就挺美好的。
  
  …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看了楼上几位对《钢的琴》的评价,就知道它为什么有口碑没票房了。
一、大量观众的口味被国外大片定格,进影院是为了轻松傻乐,而不是为了看部“好电影”。
二、真正的影迷则被近十年不知所谓的国产片倒了胃口,而“交口派”更让媒体与网络的影评都失去了可信度。便是俺,即使知道该片在上海电影节上获了奖,即使在网上看到不少好评,也是要等到有几位朋友看后说“不错”,才进的影院,且看之前仍不敢抱太大期待。
三、片方的内部矛盾让人厌烦。诸如“投资方要改片名,导演演员坚决不同意,以不出宣传通告相要胁”等等,不免给人过度炒作之嫌。
《钢的琴》确实算是是去年最好的内地片(矮子里的将军也是将军),虽不能说十全十美,但诚意可嘉。在深圳一家专放艺术片的影院,放了足有一个月,观众不少。指望商业院线厚待这样的片子是不现实了,它也没有这么大的观众群。
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