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儿童节与高考

儿童节与高考

                ——再说“童年的长度”

刘再复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想起十三年前在《明报月刊》(一九九九年八月号)上发表过一篇短文,题为《童年的长度》,说的是二十世纪后期,地球上发生的一种大现象,这就是人类童年正在缩短:“人类童年的长度在缩短,天真的孩提王国在瓦解,一种布满自然芳香的心灵状态正在被打成碎片。”人类童年的缩短,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现象,而是普世现象。但在中国则尤其严重。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很美好也很长,整个童年均处于玩沙、玩水、玩山的乐土中。现在想起来,觉得是因为有童年的这一段生命欢乐,才有后来的身体健康与灵魂的健康。但是,我发现,上世纪末和这世纪初的儿童,其生活生命状态和我的童年时期完全不同。家长过早地给孩子们灌输“知识”,灌输“竞争意识”,他们也过早地进入电脑世界和其他机器世界。而电脑和机器愈来愈复杂,孩子们的头脑也随之过早地复杂。于是,孩子们入学前,几乎成了电脑的附件。进入小学之后,为了积累“优异成绩”,为了准备考上好中学、好大学更是承受无穷尽的精神压力。这种状态,使孩子们过早地“失乐园”,即童年时代过早地消逝。前不久,我在剑梅(大女儿)的微博上说,二十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一世纪的儿童赢得了“机器”,却失去山脉、河流、海洋和整个大自然。孩子们真可怜,我们应当重新大喊一声“救救孩子”。
    近日又听说,“六一”儿童节之后中国就要进入高考了,有儿女应试的家长高度紧张,无应试儿女的家长则提前警告孩子:好好读书,要不以后考不上好大学就得去挑大粪、扫厕所。家长的警告,可能又要给儿童节蒙上一层阴影,连节日也没有快乐,孩子们童年时代的“乐土”就被扫除得更加干净了。
    家长的焦虑和给孩子的压力透露出的信息仍然是“生存竞争”的信息。人类童年的缩短,其原因首先是世界从意识形态时代进入经济时代(即全球化时代)之后,生存竞争空前激烈,从国家到个人,皆面临着被淘汰的威胁。这种势态与心态,反映在教育上,便是人为地拔高孩子,让他们从童年时期就充满竞争意识,进入竞争状态,家长和老师为了“光辉前途”的动机,便拼命给孩子加油、加码、加重负担。使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超负荷“运转”。关于这一点,我必须说,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的负荷重多了,大约重三倍到五倍。西方的孩子们虽然也有被机器剥夺童年的问题,但整个生命状态要比中国孩子轻松得多。美国的校车,无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校车,都在下午三点半至四点之间把孩子们接送回家。回家后,他们的问题是急于进入机器世界(电脑),而不是操心“高考”等遥远的风暴和蒙受来自各方的各种压力。他们的“乐园”尚未全部消失。
    与中国的家长们(包括老师们)相比,美国的家长们少了很多竞争意识(虽然也有),却多了许多“健康意识”。所以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也可以说,包括身体的健康与灵魂的健康。从小就充满考不上好中学、好大学的忧虑和恐惧,这是心理不健康。我的年青朋友王强在东方英语学校里负责教育工作时,拟定三个“H”的教育方针,即“Happy,Health,Hapful”(快乐、健康、乐于助人),大体上便是美国对孩子的要求,这是低标准,但符合人性,也有益于培养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性能力。人性能力包括认知能力、道德能力、质疑能力和情感能力。我一再说,对孩子们的教育,第一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培育全面的优秀人性);第二目的才是传授生存技能(职业技能)。现在许多学校只知“灌输知识”,不知道培养人性能力更为重要。如果在童年时期孩子们热爱生活,对“求知”有浓厚的兴趣,对“做人”有幸福感,对“助人”有快乐感,而且有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与判断能力,那么他们的未来才真的是“前程无量”,其人生才会永远处于欢乐的节日中。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选自:《今日教育》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