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苏州五人墓 / 顾志坚

苏州五人墓 / 顾志坚
2012-07-21 16:45 | 阅读(94) | 标签: 所见所闻
| 字号: 打印文章
        苏州山塘街,一路看过来,没什么稀奇。有些看起来古老的建筑,成色很新,一看就是仿古的,到山塘街游玩,探寻历史的人很多。他们或许真的看到明清建筑,可是,斑驳的墙面,倾斜的屋面,除了历史沧桑,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即使捡到一块唐砖宋瓦,又有什么值得惊喜的?

        历史的长河里,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如果与时俱进,才值得欢呼和自豪。我坐着朋友的电瓶车,在石头铺成的路面上颠簸,就为了寻找在靠近虎丘的偏僻角落里的五人墓。可以说,五人墓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骨骼,没有了五人墓,所谓的苏州文化就是软绵绵的棉花糖。前些天,北京的张辉到苏州,我陪他祭拜过五人墓,在这里曾经遇到过苏州画家谢文明先生,如今他在否?

        山塘街山塘街775号,门上匾额叫义风亭,名字很有梁山气,其实,这里埋葬的不是江湖好汉,而是明朝末年的六个英雄。五人墓碑记,高中课本里有的,大家还记得吗?五人墓就在这里,为五人墓守灵的葛成,死后也葬在了这里。五人墓,实则,六人墓也。

        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前吏部员外郎周顺昌。周顺昌居官清正,受到市民拥戴,苏州城乡几万人自发聚集。市民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五人带头为周顺昌喊冤,从早上到下午一直跪着不肯起来。无论何时,跪着恳求畜生开恩,最后总是失望。阉党自以为只手遮天,怎么会屈从苏州市民的恳求?士兵们大打出手,想驱散民众,将周顺昌解押回京。

        苏州市民曾经在葛成领导下,进行过波澜壮阔的的抗税斗争,如今,怎么会临阵逃脱?他们跨越栏杆,直前奋击。两个士兵当场毙命,其余的负伤鼠窜,巡抚毛一鹭依靠苏州知府寇慎等的保护,才仓皇逃生。事后,苏州府出动军队保护中央来的东厂侍卫,并连夜将周顺昌解走。毛一鹭咽不下心头之气,上告朝廷,说苏州民反,这与现在的一些官员很相像。明明是自己倒行逆施,引发民怨,却胡说民怨是要颠覆国家政权。

        眼看朝廷要调兵遣将进行镇压,老百姓人人自危,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当地群众,挺身而出,自系入狱。临刑时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五人之义,将他们合葬于虎丘之侧,题称“五人之墓”。复社领导成员张溥为作“五人墓碑记”。葛成当年领导抗税斗争,也是慷慨赴死,坐牢十三年,在苏州享有崇高威信,被尊称为葛将军,可以说是五人的心灵导师。这次,他也没有缺席,参加和支持了抗暴斗争,在五个义人牺牲后,为他们守灵。

         葛成墓前有一个石碑,上写有吴葛贤之墓。石碑有破裂缝补痕迹。同行者李先生仔细察看,猜测是文革中遭受破坏。墓碑署名文震孟,此人大概是苏州某文士。李先生说,估计是文徵明的后代。晚上,我回到家上网,发现文震孟确实是文徵明的曾孙,晚明状元,也是一个义人。文震孟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状元,一飞冲天,赏识录取他的宦官,是魏忠贤的亲信,给他送帖子,他不但不感恩,以弟子的名义发帖,反而将宦官的帖子原物奉还,对魏忠贤集团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斗争,被廷杖,被解职,被回乡,无怨无悔。他的幻海沉浮,就是与阉党以及余孽斗争的历史,,他用行动告诉世人:我爱吾师,更爱真理他也参与了五个义人发起的斗争,五人墓虽小,意涵却十分丰富,义风亭恰如其分。不过,文震孟等人的所谓真理,就是爱朝廷,爱皇帝,在今天,应该是过时了,可是,我总觉得他们心中的朝廷,皇帝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他们是用君子的要求来对待皇帝,不否定民权,忠言逆耳,一般结局都不好,毕竟,魏征那样幸运,遇到唐太宗的几率有多少呢?可是,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怕牺牲,还是要值得肯定的。五人墓虽小,意涵却十分丰富,义风亭恰如其分。

         十元钱,一杯茶,热水瓶放脚下,随意续水。天不闷热,还有些微风。在五人墓旁边,我们边喝茶边谈话。中午,喊了外卖,一人一碗盖浇饭。游人很少,也没有人打扰。这里不是留园,也不是拙政园,虎丘,政府允许存在并默许纪念,就不容易了,怎么会向外推荐呢? 在这个与明末相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心中有五人墓的精神,虽然,他们犹如珍珠,分散在全国各地,可是,总有一天,会有一根精神的项链把他们串联起来。

        李先生说,五人墓主人身上体现了士的精神。在古代,知识分子为了仗义执言,可以不顾身家性命。比如有的朝廷大臣,面对荒诞无耻的皇帝,敢于进谏,满门抄斩也不惜。他们就是希望名垂青史,让后人知道他们没有同流合污。有的人真的到了很迂的地步,过犹不及当然不好,现在呢?有几个做了大官的知识分子肯为民争权利,不惜得罪高层?是呀,翻开这些大官的履历,都是研究生毕业,博士也是大把的抓,他们眼中何时有民众,有信仰?他们为了升官发财,在伤害民众的路上越走越远,当今世界,士的精神,已经十分稀缺。

        我进来的时候,询问谢文明先生,门卫打电话告诉了谢先生。谢先生正在石路办事,特地赶回来。他是一个特别的画家,坚持认为画家一定要有思想,还要有技能。只有技能,没有思想,只能算画匠。他的字画不图圈内叫好,完全出于本心,圈内人却不敢小视,卖的还不错。他这样有思想的乌鸦,家里还有一个手工艺作坊,作品全部被苏州一家公司包销。生活无忧的他,对中国的未来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眼中,一人快乐不是快乐。躲进小楼成一统,他不愿意。
        前几年,苏州金阊区虎丘农民遭遇强制拆迁,补偿少的可怜,农民叫天天不应。谢先生住在附近,知道内情,也很同情这些农民。虽然他不是拆迁当事人,却勇敢的站出来带领民众表达诉求。他们曾经到金阊区人民政府附近有序散步。一些农民的软弱性,容易受欺骗,无原则的后退,也曾经让他处于被动,可是,他一直坚持着,从2007年到现在,五年了,斗争终于取得了一定胜利。虎丘地区拆迁老年农民现在有五百六十元的劳保,里面凝聚着谢先生的心血和汗水呀。

        我曾经问谢先生,介意我写你的名字吗?他希望我不要写。他做好事不是为了留名,我理解,可是,如果我不记载,也许这样的人就湮灭在历史长河里。英雄就在芸芸众生中。现在他这样的人太少了,我希望更多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勇敢的走出来,为民争利。在苏州五人墓,遇到谢先生这样的人,我感觉到了历史的传承,恍如回到明朝末年,民国初年。

        看着葛成被修补的墓碑,李先生讲了他和哥哥取名字的故事。六十年代末,他哥哥出生。爷爷给他哥哥取名李望生。工作组知道了,把他爷爷喊过去一顿训斥。你们家是地主,难道希望重新复辟?他爷爷没辙了,回来想了好多名字,都不被批准。有一天晚上,他奶奶就带着怨言说:娃的名字,取什么也不好,干脆,就取李地主。隔墙有耳,第二天,他奶奶就被叫过去接受教育。他爷爷突然灵机一动,干脆给孙子取名李华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永葆万年。这个名字好不好?工作组一看,笑着夸奖,这才是有觉悟。李先生的名字跟着哥哥取:李华勇,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前进,当然一次性通过。距离五人墓主人舍身取义已经四百年,文革结束也快四十年,如今的中国,还在专制的脚下呻吟。我想到一个词: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李先生大学毕业后,没有回山西老家,来到了苏州。他喜欢苏州,觉得苏州人温和,老百姓比较讲理,官员总体上也不嚣张。无独有偶,我前几天遇到四川宜宾筠连黑老大郝洪的亲属,他也对苏州赞不绝口。李先生说,苏州为什么引得更多的外来者乐不思蜀?表面上的原因是经济发达,民众不排外。说到底,这里的公权力机关和老百姓互相之间都有一个底线。我承认底线的重要,无论做人做事,没有底线确实不好,可是,底线在哪里呢? 他说底线看不清,说不明,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过分。

        历史上的苏州,无论是葛成领导的抗税斗争,还是五人领导的康保斗争,矛头都是针对直接作恶者,有秩序,有声威,严禁对普通民众打砸抢,狠狠打击了苏州为官者的嚣张气焰,在中国斗争史上留下了重彩浓墨的一笔,苏州官员,口耳相传,即使这六十年来,虽有嚣张官员,相对全国,还算少数。无论是虎丘强拆,还是浒关征地,老百姓忍无可忍,总是能勇敢的站出来。所以,苏州,总是比其他地方多一份温暖,多一份自由。在苏州生活久了,人就变的温和,正气,即使自己积习难改,子女也会改变。谢先生的父亲来自绍兴,在苏州参加了共产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49年后,在苏州是一个有权势的人物,他一生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他的子女在苏州出生,长大思想却与父亲南辕北辙。谢先生曾经做过机关的小干部,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辞去工作,如今闲云野鹤,苏州这样的自由工作者,有能力有自由,应该不少。

       苏州人林昭追求民主自由,最后被枪杀,被称为自由女神,如今,她被安葬在苏州灵岩山上。每年四月二十九日,来林昭墓地祭拜者络绎不绝,他们可知道,苏州出林昭,一点也不偶然。在苏州人柔弱的身体里,刚强的心灵一直不肯屈服。从文震孟,周顺昌,葛成,到五个义人到林昭,谢文明先生,是一个长长的线条,理想化的忠君爱国已经演变成自由民主,苏州人又一次站在了中国时代的前列。

       苏州有一句旅游口号是不到虎丘等于没来苏州,我想更正一下,不到苏州五人墓,苏州等于白来。苏州五人墓和苏州林昭墓地,两个墓地,一种传承,传递苏州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苏州的骨骼。回望历史,我有感动,也有遗憾。

       写作五人墓碑记的张溥一心想改变国家面貌,在无望的情况下,把希望寄托在以毒攻毒,力举温体仁的政敌周延儒复出。他以为抓住周延儒作风不好的证据就可以让他正本清源,他用君子之心对待歹毒之人,最后被中毒死亡,年仅四十岁。张溥之死,结束了晚明众多文人救国的白日梦,也是一场时代的悲喜剧。历史再次走到一个十字关头,温体仁和周延儒,我们该支持谁?我觉得选边站没意义,谁在自由民主的路上劈荆斩刺,我们就支持谁,否则,我们逃脱不了张溥被利用的悲剧。文震孟斗不过阉党,不惜辞官归乡,辞去高官是个很难的事情,可是,如果心中有理想,做起来就不难。如果现在有哪个内阁首辅,肯如此为自由民主请愿,顾志坚一定不吝赞美。

江苏苏州顾志坚 13815201367 QQ 1848104960


转发自 一五一十  网
这帖子还是要顶的。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俺还没有去过
嘴上有龙!
顾先生有一兼营业务----卖茶叶。我曾经向他打听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他给我寄来了五六小包样品,执意不要钱,连快递费也不收,可惜的是,没有一样对我的口味。这人太实在了。
顾先生有一兼营业务----卖茶叶。我曾经向他打听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他给我寄来了五六小包样品,执意不要钱,连快递费也不收,可惜的是,没有一样对我的口味。这人太实在了。
老西安 发表于 2012-11-19 22:23
老西安前辈终究是北人,不知江南茶中的风雅品性,也难怪的。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大树,说前辈实在不敢当,折煞我也。这回你又错啦。知道布鼓雷门这个成语吧,好像用在你那里很合适鸟12d" /> 老夫当年卖茶叶的时候,上百种茶【绝大部分是南方茶】都得尝了再进货。你还跟老夫说我不知江南茶中的风雅品性么?这会儿我就是喝着正山小种回帖的。
大树,说前辈实在不敢当,折煞我也。这回你又错啦。知道布鼓雷门这个成语吧,好像用在你那里很合适鸟12d" />12d" /> 老夫当年卖茶叶的时候,上百种茶【绝大部分是南方茶】都得尝了再进货。你还跟老夫说我不知江南茶中 ...
老西安 发表于 2012-11-20 15:43
如此说来,老西安前辈是茶道上的高人喽?端个板凳来学习了。

雷门原来是会稽郡城门吧?可惜不在了。

绍兴离你远,离我近。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顾先生有一兼营业务----卖茶叶。我曾经向他打听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他给我寄来了五六小包样品,执意不要钱,连快递费也不收,可惜的是,没有一样对我的口味。这人太实在了。
老西安 发表于 2012-11-19 22:23
溧阳白茶如何。俺觉得极好。
嘴上有龙!
溧阳白茶如何。俺觉得极好。
袁灿兴 发表于 2012-11-21 20:19
我祖上是溧阳人,但至今只喝过几回,没有特别的味觉记忆。

至于老西安嘛,他貌似很忙;后辈就再点一句:做茶叶生意和品茶不同,前者是要卖出去赚钱,后者纯粹为了自娱,不能随便比的。

你只道是“江南茶”,却不知江南一词有太多的歧义与分野的。

终究还是北人。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先回德兄,我以前喝过溧阳白茶,味道淡爽,但因时间太久而记忆不深,故无法多说。

再回大树,你这厮又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啦。  我为什么尝茶叶?就是为了把好质量关,分辨出茶叶的优劣和细微的差别,要做到这一点,得向内行学习,得看与茶叶相关的书籍,更重要的是要多品尝。现在的交通和物流已经大大缩小了地域概念,你还拿南北说事?嘿嘿嘿
先回德兄,我以前喝过溧阳白茶,味道淡爽,但因时间太久而记忆不深,故无法多说。

再回大树,你这厮又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啦。  我为什么尝茶叶?就是为了把好质量关,分辨出茶叶的优劣和细微的差别, ...
老西安 发表于 2012-11-22 09:15
老西安前辈也算是从旧朝故郡里出来的人,说话怎么如此不干不净的?

你只道是在商言商即是,何必那么长一段裹脚布?

俺好歹也是在京城生活过大半轮的人,耳朵里容不得“沙子”的,哪怕是沙子混在顶级的茶香里。

再者,即使是商人,南人北人的行事风格也是不同的,老西安前辈切忌以一己经验概括江南茶的特点。

毕竟,品茶在心而非在舌。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大树,说前辈实在不敢当,折煞我也,别再叫前辈了。茶就是一种饮料而已,没那么神秘,也不分高雅神马的,只有好喝不好喝之分。
俺就是老西安
有几个那啥啥经常跟在我后边唧唧歪歪,我有时候挥蝇拍会拿不住轻重,如果误伤了谁可别怪俺。
俺就是老西安
上周六去常州开会,住局前街,午间赶紧去左近的"老街"前后北岸看看,惨不忍睹,肢解得零碎,不成体统啦。
上周六去常州开会,住局前街,午间赶紧去左近的"老街"前后北岸看看,惨不忍睹,肢解得零碎,不成体统啦。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11-25 19:24
老独步前辈也是名好古的人啊。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