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帖:胡适?鲁迅? / 王小平

转帖:胡适?鲁迅? / 王小平

2012-07-31 02:05 | 阅读(157) | 标签: 读书看电影 |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文章

作者:苏中杰
日期:2012-02-29


要胡适,还是要鲁迅?是中国知识界近些年即此非彼的选择。进行这样选择的人们,把鲁迅和胡适当成对立的两极,要鲁迅,就不能要胡适,要胡适,就不能要鲁迅。这背后的原因是什麽呢?有人已说明白了,胡适主张改良,鲁迅沉迷于革命,而“我们”现在选择改良,反对革命。


原来,中国知识界把改良和革命当成对立的两极∶革命容不得改良,改良容不得革命∶改良中不充许革命,革命了就不充许改良。其实,问题相当简单,革命也好,改良也好,都不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所以不但并不矛盾,而且是互补的,往往是交相并用的,可以共同作用于历史。不信?那就请看——


英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改良的样板国家了,可是改良过程中又穿插着革命,革命过程中又实现改良,二者互补,才使英国走在世界政治文明的最前列。这个国家,自从1215年以改良的方式制定了限制国权力的《大宪章》之后到1688年“光荣革命”之前的400多年中,虽然国王不敢无视于《大宪章》的存在,但多次破坏,几乎没有认真实施过。因此,国会与国王的斗争从未歇止,革命的危机一直存在,暴发冲突,引发反抗,在“拉锯战”中,以革命促改良,以改良提出更高权利要求,以革命实现更高的权利要求。1626年2月,国会因西班牙战争失利要求弹劾白金汉公爵是和平理性的吧?但是,国王查理一世不但拒绝之,而且在同年6月,解散国会,不经国会同意而任意征税,军队也随意进驻民房,你说怎麽办?1628年,国会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改善,查理为求国会同意征税而签字。1629年,查理违反请愿书的规定,并且派人拘捕国会中他大为反感的议员,然后解散国会,践踏改良成果,你说怎麽办?1640年4月,查理一世为解决对苏格兰战争的军费问题和国会有意见分歧而又一次解散国会,你说怎麽办? 11月,查理一世以叛国罪逮捕5名议员。伦敦人民被激怒了,干脆采用革命手段,把国王赶跑。此后,查理组织反扑,向国会军开战,于1648年战败被俘,1649年经特别法庭审判,上了断头台。人们总对1688年的《权利宣言》顺利通过津津乐道,称为“光荣革命”,岂不知此前有“不光荣的”革命铺垫,被充,促进。


苏联解体,无疑是人类文明的胜利。但是,其过程是改良还是革命?显然,有改良,也有革命。先是改良,拆除了斯大林的极权框架,实和行总统制,由戈尔巴乔夫完成。但是,斯大林当初用武力统一到极权政治中的16个“加盟共和国”还被旧体制强行捏合在一起。就是这样,戈尔巴乔夫仍然遭受顽固派的反对,这才暴发的“8·19”事件,出动步兵和装甲车上街。这个事件的发起者,是要彻底否定戈尔巴乔夫的。但是,部队倒戈了,否定了发起者,途中还死了人。这场兵变,“加盟共和国”完全松动了,纷纷独立,苏联完蛋了。你能说部队倒戈不是革命?


这说明,改革大体成功之后,还有意想不到的革命发生,那麽,在改革无法搞下去的时候,则更需要了。晚清搞改革,弄了个“预备立宪”,可是“预”而不立,才由辛亥革命了结王朝专制而实现共和的。


革命和改良,就是这样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互补式的、交替式地出现∶有时是先改良,后革命;有时是先革命,用革命促改良;有时是边革命,边改良。可见二者并不矛盾,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为什麽要了胡适就不能要鲁迅,要了鲁迅就不能要胡适呢?


统治者不愿改良才引发革命,改良了就不会发生革命了。但是,改良是统治者自己动手,交出不属于自己的权利。这就要有一个前提,他不得不交,要是不交,就存活不下去。这个前提的形成条件,一方面在于国际大气候,另一方面在于民众的反抗斗争,有时其手段就是革命。


既然改良是统治者自己的事,改不改由他们,中国知识界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我们”选择改良,不是在代替统治者发声吗?如果统治者不改良,如此发声不是欺骗民众吗?


有人也许说,我们是希望改良,不希望革命。但是,无论是革命还是改良,都是历史情势的选择,去年至今的突尼斯如此,埃及如此,利比亚如此,叙利亚还是如此,不以个人主观愿望而改变。所以,“希望”云云,如果不是为当权者粉饰(宣传统治者心志向善,愿意改良)的话,那可能是一种浪漫式的个人抒情。


还要问要鲁还是要胡适吗?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555c270102e00p.html


相关阅读:被歪曲变形了的胡适


作者:苏中杰
日期:2010·1


经过中国伪自由主义的多年宣传,胡适现今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在书斋里高谈阔论的小白脸形象:1、超然于世,恬然自得,与政无涉,与人无争,悠然于“精神桃源”;2、血管里的血,不热也不冷,性情之中,无刚只有柔;3、不忧国之所忧,不愁民之所愁,静看客观变化,慢慢等待未来,酷似当代老庄。4、是客观现实的默认者和悠然的配合者,不是社会现实的批判者和猛烈的抨击者。这四点归结起来,内在的胡适,集中表现为对现实的态度——“宽容”。他们常以这样的形象与鲁迅对比,否定鲁迅的感世伤时,忧国忧民,对鲁迅如火的激情和猛烈的言论特别仇恨,因为鲁迅对现实不“宽容”。所以,他们主张人们向胡适学习,对现实要讲宽容,而且认为,“宽容”是自由主义的价值核心,而胡适是自由主义大师,学习自由主义就要学胡适对现实讲“宽容”,反对强烈不满现实的鲁迅。


那么,胡适是不是对现实讲“宽容”呢?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虽然有了宪法——临时约法,但还很不完备,所以还未形成宪政制度。宪政制度是在1947年才完成的。在此期间,国家内有军阀复辟势力反扑,外有列强威胁,特别是苏俄进行的分裂破坏活动,二者都向国家政权渗透。所以,制度建设就成了大问题,中华民国的路径选择就锁定在威权政治上。但这样的选择,看起来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客观作用是盐水止渴:越是推迟宪政步伐,国家就越艰难。此时。忧国忧民的胡适出来说话了,他激烈地抨击时弊,批判现实,呼吁宪政建设,态度之坚决,言论之激烈,内在之刚强,准确性和穿透力,在当时的政论中,是没有人比得上的。比如从官方对他“往往语侵个人,任情指谪,足以引起人民对于政府恶感或轻视之影响”的指控看来,就足以说明胡适政论的力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最“敏感”最前沿的话题,有一定风险。因为这是要得罪势力集团的:一来要得罪国家权力部门的权贵们,二来得罪渗入国家权力中的苏俄势力,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无畏的勇气,是不敢当此“弄潮人”的。果然,他同权贵们之间,同苏俄势力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此两股势力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于是联合起来,利用体制之手,把他当成“出头鸟”来打。他们朝胡适头上撒网,还曾把胡适抓起来。现有当时官方文件为证——


径启者:顷奉中央常会交下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呈一件,内称:


案据职委会属第三区党部呈称:“查属区第三区代表大会决议案呈称市执行委员会转呈中央,咨请国民政府令饬教育部将中国公学校长胡适撤职惩处,附具理由:胡适借五四运动倡导新学之名博得一般青年随声附和,迄今十余年来,非惟思想没有进境,抑且以头脑之顽旧,迷惑青年。……


“查胡适近年来刊发言论,每多悖谬,如刊载《新月》杂志之《人权与约法》、《知难行也不易》、《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等等,大都陈腐荒怪,而往往语侵个人,任情指谪,足以引起人民对于政府恶感或轻视之影响。夫以胡适如是之悖谬,乃任之为国立学校之校长,其训有所被,尤多陷于腐旧荒怪之途。


“为政府计,为学校计,胡适殊不能使之再长中国公学。而为纠绳学者发言计,又不能不予以相当之惩处。……


“惟胡适身居大学校长,不但误解党义,且逾越学术研究范围,任意攻击,其影响所及,既失大学校长尊严,并易使社会缺乏定见之人民,对党生不良印象,自不能不加以纠正,以昭警戒……
“事关党交义,至希查核办理为荷。”([美]哈雷特•阿班著《民国采访战》)


上述文告发出“奉此,合行令仰该部即便分别遵照办理。此令”之后,胡适先是被传唤去“听训”。友人们就此劝告,但他还是不听,我行我素,最后期就被抓起来了,外界也传出当局要处死他的消息。哈雷特•阿班得此消息,为营救胡适,立即为《纽约时报》撰写社论,称他是中国最优秀、最有建设性的领袖人物,说“他之有罪,不是罪在见解不同,是罪在道出了真相”。这篇社论,在远东广为散发,英文版上了上海所有的英文报刊,中英文发北京、天津、汉口、南京、广州和香港,并传至东南亚。在全国和世界舆论的压力下,胡适被无条件释放。


从上述国民政府的文告和后来胡适脱险的传奇性故事来看,胡适并不是中国伪自由主义所塑造出来的小白脸,也不是超然于世的当代老庄。他对现实讲“宽容”了吗?没有!他痛陈时弊,他要实现宪政,他要深化民主,他要中国走出困局,他要对体制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他这样做必损害一部分权力者的利益,遭到既得利益者报复,这是作为智者的胡适完全明白的事。但他知难而进,履险不退,而且以激荡风云之势,一路冲锋,让当局在他一动之下三晃悠。所以说,胡适是一个裹着雷霆万钧的勇士,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是一个独立于体制外的、具有钢筋铁骨的知识分子,是敢于向权力叫板的异议者,是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高尚之人,是在社会前沿拼搏的排头兵,是猛烈的现实批判者!他对权力,不讲宽容,敢干无情地说出真相,不怕招致权力者的憎恨,以致权势者害怕起来,竟要除掉他。


——这就是真实的胡适,一个作为真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胡适!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伪自由主义者要把胡适打扮成“小白脸”式的胡适、老庄式的胡适和对现实讲“宽容”而不进行社会批判的胡适呢?那是依照他们自己的形象来化装胡适的。他们自己就是书斋里的“小白脸”,他们自己就是坐而论道、远离现实当代伪老庄,他们自己就是现实的维护者,社会批判的反对者。说穿了,他们就是权贵的帮凶。他们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化装胡适,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你们看,胡适就是这个样的,我和胡适一样,我不就是“小胡适“了吗?胡适是自由主义者,与胡适一样的我不是自由主义者吗?我既然是自由主义者,我不批判现实,我对权势讲宽容,做政治媚骨,不就是自由主义的应有之义吗?


请朋友们注意,中国那些张口闭口就是胡适自由主义的家伙,他们对现实批判了多少?对权力批判了多少?他们有没有胡适的一丝勇气和骨气?他们有没有胡适那叱咤风云的气概?他们是不是站在为民主而奋斗的的前列?一批马屁精竟然按自己的需要缝制一套胡适的外衣披在身上,卑鄙无耻!


原文链接: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id=3253801


个人相关文章:
一:没有结束的冷战 /不幸中的万幸?2011-03-14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703c68201b73d090
二:两宫记——鲁迅与毛泽东2011-09-28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5059
三:差不多中国——读涂子方先生《对批评者的批评》2012-07-16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81085
四:谈“容忍”2012-07-18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81193
五:非暴力合作?2012-07-


评论(2)
1空空般若 | 2012-07-31
为胡适和鲁迅打气,给伪道士与帮凶者狠狠一耳光……解恨呐!
这个世界不是非是即非,或者黑白两种色彩,可是很多人偏要纠结在方式上,险恶者居然还要将方式和立场混淆,推断出恐怖的“未来”结果……
变更还是等死,留给每个身处此境中的人去思量!

   
2老侃 | 2012-07-31
胡适和鲁讯的纠结,彰显了非黑即白的选边站的狭益和拧巴的唯心史观。在历史変革的前夜,所有的绥靖思潮,和杯葛都要厘清。推动历史的变革,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虽沒有历史参照,但现今,同文同种的台湾成功的民主实践,和脱胎于极权统冶后浴火重生后的样板,无疑为中国大陆的民主变革和推动,提供了最为亲近可行的参照模本!


转发自一五一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