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再读:刘志丹的悲壮人生

本帖最后由 读史拍案 于 2014-6-4 09:53 编辑

                      刘志丹的悲壮人生

傅国涌

2000年第11期 炎黄春秋杂志


  陕北是中国最贫穷、落后而且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在1928年到1933年间,饥荒席卷了中国西北部,土匪蜂起,军阀横行。饿殍遍野,刘志丹这个“乱世的豪杰”就出生在这片动乱的、贫瘠的黄土高原上。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他“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惩奸除恶的天鞭。”这位“陕西罗宾汉”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牺牲后,毛泽东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他的一生虽然只活了三十二年,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
官逼民反
  刘志丹1903年出生在陕西西北部群山怀抱的保安县(后为纪念刘志丹,改称志丹县),爷爷是清朝的拔贡,以教书为业,父亲是个秀才,开一家小小的柴草店,因为是八月出生,爷爷为他取学名“景桂”,字“子丹”(后来他自己改名为“志丹”)。
  刘志丹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并且是保安县第一家高等小学的第一批十二个毕业生之一,完小毕业后考入榆林中学。
  榆林中学是陕北二十三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校长杜斌丞毕业于北京大学,在西北名重一时(四十年代他是民盟在西北的领导人,被国民党杀害)。学校不但从北京请来了一批名牌大学毕业生,还请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前清遗老、翰林,以示新旧并重,办学风格颇似蔡元培。图书馆内订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新文化运动时的著名刊物,所以榆林中学虽地处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却并不闭塞,刘志丹正是在这里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受到了民主和科学的启蒙,特别是从北京来的国文教员魏野畴对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正是在魏的指导下榆林中学成立了学生会,刘志丹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又组织了社会科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时事研究会、剧社、画社、篮球队等,还出版油印刊物。刘志丹勤奋好学,思想敏锐,在这里开始接触到《共产党宣言》、《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并写下了小说《官逼民反》,出于对穷苦百姓的深厚感情,以天下为己任的刘志丹萌生了走向社会、唤起民众的思想。
  在榆林中学期间,刘志丹先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和进步组织“共进社”,并加入了共产党。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刘志丹和几个同学一切取道山西、北京、上海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是黄埔第四期学生。
  1926年7月,刘志丹带病参加北伐战争,随东路军出发,在江西吉安前线受命调到北方冯玉祥的国民军工作,先后担任过国民联军驻陕总部组织科长、宁夏的四路军政治处长(该军司令马鸿逵)。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形势剧变。冯玉祥以“集训”名义,把全军的政治工作人员(共产党员)解除武装,监押在开封宫驿街三道胡同第二中学,一个个审查。出名的32个共产党员则另行看管,刘志丹也是其中之一。十多天后,他们被押上一截铁闷子车驱逐出境。在武胜关脱逃到武汉后,才看见陕西、河南的报纸上都登着冯玉祥捉拿32人的通缉令。
“渭华暴动匪首刘景桂”
  刘志丹等人到汉口找到中共中央,有的被派往苏联,有的留下做宣传工作,有的派到南昌参加起义,刘志丹在东路军工作过,被派回原部队组织武装起义,配合南昌行动,他辗转到了皖南,刚一动手就被发觉。兵败后逃往上海,又被派回西北。
  他回到西安任中共陕甘区委军委负责人,这时候刘志丹的思想已经十分明确,——只有抓起枪杆子。1928年5月起义爆发,成立了西北工农国民军,全军近千人,刘志丹被推为军委主席,同时陕西省委也任命他为领导起义的军委书记。
  渭华起义东路以华县、渭南、临潼为中心,西路以渭河以北的三原、富平等为中心,南路以兰田、商县为中心。其中,又以东路的渭南、华县为中心,普遍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故称渭华起义。
  6月19日,渭南起义在宋哲元三个师的兵力进攻下失败了。陕西到处贴着“缉拿渭华暴动匪首刘景桂”的布告。刘志丹被派往陕北担任特委的军委书记,他一路走回陕北,几次遇险,总算死里逃生。在极为艰难、危险的处境下,刘志丹冷静地总结了渭华起义失败的教训,如军队太少,又靠着要道,死打硬拼等。他认为西北军阀派系多,广大农村是他们统治最薄弱的地方。陕甘交界的大山中,出了许多山大王,历代统治者都拿他们没办法,就因为他们有枪杆子,有地盘。搞武装,建立自己的军队,创立农村根据地这些思想已在刘志丹的脑子中生了根。从此他就踏上了一条几经曲折、历尽艰难的建立红军和根据地的道路。在一个暴力传统深厚的国家,在西北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没有呼吸过现代文明空气的刘志丹不可能想到另外的出路。
“受苦人跟上刘志丹”
  刘志丹回到陕北这片熟悉的故土,千方百计地抓武装,拉队伍,几经挫折,屡仆屡起。他又一次拉起游击队。
  一系列的失败使刘志丹清醒地认识到,要发展武装斗争,必须有一块巩固的根据地。他用了一年时间,走遍陕北的黄土高坡,通过实地考察,他选中了敌人力量薄弱的南梁山区。他熟悉陕北的山山水水,只要花心血经营这个地区,就可以支持长期的游击战争。1932年2月,他的南梁游击队和西渡黄河的晋西游击队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刘志丹受命于危难之际,指挥红军陕甘游击队转战渭北,老百姓编了歌谣到处传唱:“红军马踏十三县,威名震西安,五月打韩城,县官发了懵,西安哇哇叫,调来同州兵。”
创建陕北根据地
  1932年12月,红二十六军正式成立,1934年红二十七军成立,并先后开辟了以照金为中心的根据地和神府根据地、陕北根据地。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刘志丹把他的游击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陕甘红军的灵魂人物,国民党到处贴告示:活捉刘志丹赏一万大洋。难怪毛泽东对贾拓夫说:古时候陕北出了个李自成,当今又出了个刘志丹,你们陕北果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
  1934年和1935年间,他领导的红军迅速扩大,1935年在刘志丹的统一指挥下,红二十六、二十七军粉碎了国民党五、六万人的围剿,解放六座县城,使陕甘、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成立了陕甘苏维埃政府,共控制着陕甘边境22个县。蒋介石不得不派张学良率领大军来对付他们。
  1935年9月,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刘志丹此时正遭厄运,被关押在牢房里,毛泽东派出贾拓夫、王首道等快速赶往瓦窑堡救出“绿林式领袖”刘志丹及他的同志们,制止了这场清洗。
  刘志丹获释后,毛泽东安排他负责组织和指挥新的红二十八军。1936年2月,他奉命率军东征,横渡黄河进入山西,准备去河北和热河前线对日作战。部队在汾河流域遭到蒋介石和阎锡山部队的阻击,刘志丹在战斗中牺牲,年仅32岁。毛泽东的题词中说:“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到底是什么“意外”,细节已无从了解。
  刘志丹在那次战役中表现杰出,红军在两个月内就攻占了18个以上的县份。
  刘志丹遗体被送回陕北,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念他。
康生制造“说反党”冤案
  在刘志丹牺牲13年以后,他的战友从陕北高原走进了北京城,刘志丹为此献出了生命的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又是13年后(1962年),一部以他的生平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刘志丹》被定为反党小说。罪状是:
  ——“剽窃毛泽东思想”。
  陕北根据地是在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刘志丹通过武装斗争,创立了红军和农村根据地,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和井冈山一样的道路。所以说刘志丹是剽窃毛泽东思想。
  ——小说把陕甘苏区写好了,就是和中央苏区分庭抗礼。
  ——书中某个人就是习仲勋,写得年轻能干,是为习仲勋篡党篡国制造政治资本。
  1956年以前工人出版社就将此书列入选题计划之中,并约刘志丹的弟媳李建彤来写,她早在延安就听说过刘志丹辉煌而短暂的英雄一生,积累了一些资料,接受约稿后,她查阅大量资料,采访了大量当事人,历经六年,六易其稿,1962年完成,并节选在《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发表。
  康生还没有看到书就认定:“完全为高岗翻案。”他通知中宣部要各报刊一律停止转载,同时,康生还通知工人出版社把第五稿印六百本,第三稿印三百本送中央会议审查。书尚未印好,一条“毛主席语录”就出来了:“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后来毛泽东又说:“利用小说反党,是康生发现的。”
  这一年夏天,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由康生提出定了个“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反党集团”,习仲勋早年就担任过陕甘苏维埃政府主席,是刘志丹的亲密战友,后来担任西北局书记:贾拓夫14岁就参加革命,“是惟一一位从陕北到中央苏区工作,又从中央苏区长征到陕北的领导干部”,是“毛泽东走向延安的向导”,1949年成为第一任西安市长,也是刘志丹的亲密战友;刘景范则是刘志丹的亲弟弟,早年就在哥哥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
  自1962年到1966年,西北五省区大批省级干部被调到北京“学习”、审查,称他们是反党集团的人。文革爆发后,陕北的志丹县贴出了大字报,把刘志丹、刘景范诬为“叛徒”,曾被国民党捣毁过的保安(志丹)纪念堂又一次被红卫兵砸烂,刻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题词的纪念石碑也被毁了,刘志丹的家人再次被赶到了农村。
  1967年贾拓夫被整死在郊外,“习、贾、刘”只剩下两个人,成不了反党集团。1968年1月,刘景范、马文瑞(曾经接受过李建彤的采访)和李建彤被抓起来后,又成了“习、马、刘反党集团”。马文瑞关了五年,习仲勋关了八年,刘景范因为反抗逼供,揭康生的底,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逮捕入狱,坐了十年牢。小说的作者李建彤先是被关在一个地下室,1970年开除党籍,劳动改造。
  《刘志丹》小说案最后升级为“彭(德怀)、高(岗)、习(仲勋)反党集团”,时而定为“西北反党集团”,把西北大部分司局长以上的干部都划了进去,打了几百干部。不仅西北干部,长征过来的南方干部和1962年参加审查这个案件的干部都未能幸免。陕甘宁老区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有上万人被打成“彭、高、习反党集团”的黑爪牙,甚至李建彤到陕北采访时,带过路的群众也被打死了好几个。
  《刘志丹》小说案株连之广,连古代的文字狱都难望其项背。对这些冤情,刘志丹不可能知道了,我们也不知道如果他泉下有知是否会悔恨交加。
  小说几经波折,在成稿十七年后的1979年才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离刘志丹牺牲已经六十三年了。



本帖最后由 拯唯冬 于 2014-6-5 05:32 编辑

陝甘边派与陕北派内斗斗了几十年,至今中共关于西北历史问题的结论还不能盖棺。直到87年中央还委托中顾委招集两派的代表开了座谈会。陜北35年肃反的这段历史,又把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涉及进去了。
虽说红25军到陜北后与陝北的红26军红27军组合成立红十五军团。
但红25军是鄂豫皖红四方面军的,与陜北创建的红军不是一个山头,所以复杂。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本帖最后由 拯唯冬 于 2014-6-5 08:35 编辑

《刘志丹》小说案株连之广,连古代的文字狱都难望其项背。对这些冤情,刘志丹不可能知道了,我们也不知道如果他泉下有知是否会悔恨交加。
  小说几经波折,在成稿十七年后的1979年才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离刘志丹牺牲已经六十三年了。
.......................................................................................................................................
早几年阎红彦的秘书李原又将小说刘志丹这件陈芝蔴烂谷子的事翻了出来。在党史学术硏究争论不休。
若要为刘志丹开创的陕甘边根据地彻底正名,就要为高岗平反。小说刘志丹这件事也是因为历史上陜甘边派与陜北派谁是正确路线代表的争议而引起,中央红军到陜北以前,陜北派借助徐海东的红25军初到陜北不了解情况,对以刘志丹、高岗,习仲勋为代表的陝甘边派实行肃反杀了不少无辜的同志,陜甘边派一直不服。
本来这件事1942年毛委托高岗召开了西北高干会议做了结论,对陜北35年的肃反负有责任的朱理治、郭洪涛、聂洪钧、戴季英给于组织处理了。但1955年高岗倒台这件事又翻烧饼,42年受过处分这批干部纷纷要求重新审查平反。
58年小说刘志丹初稿送给了时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55年上将陜北派)审阅,阎不同意书中对陜北党史的一些观点(这正是42年受过处理那批干部向中央要求重新审查的时候),要作者不要发表,但作者不接受阎的意见照旧发行。
阎红彦立即给中央分管理论宣传的康生写信上纲上线控告,康生借以这封信以及陕北两派之间历史的矛盾,对毛讲"有人利用小说反党",于是习仲勋等一批人给整了下去。小说反党案从62年一直搞到文革结束,受到打击的主要是陜甘边根据地那批干部。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本帖最后由 拯唯冬 于 2014-6-5 10:54 编辑

陜甘边苏区与陜北苏区矛盾历史缘由。
当时中共在陕北有两套组织机构,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其中陕北特委受中共北方局领导,管辖谢子长、郭洪涛、贺晋年为代表的陝北苏区与红27军。陕甘边特委受陕西省委的领导,管辖刘志丹、习仲勋、高岗、张秀山、刘景范为代表的陜甘边苏区与红26军。两套机构之间长期存在分歧,陕北特委认为陕甘边特委“右倾”“机会主义”,陕甘边特委则认为陕北特委是“立叁路线”。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1935年2月陜北苏区的领导人谢子长因伤重病逝,由郭洪涛接替,35年7月郭给陜北特委并转中央北方局
去信密告称"刘志丹的陜甘边与红26军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队伍严重不纯随时有兵变的可能"。
中央北方局孔原(六届五中候补中央委员)即派朱理治与中央上海局到北方局联络的聂洪钧以北方局上海
局中央代表的身份到陕北主持工作。
1935年9月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抵达陜北,陕北苏区郭洪涛,朱、聂中央代表,红25军会合一致决定撤销
陕北特委与陜甘边特委,成立陜甘晋省委并将红25、26、27军合併组成红15军团。
朱理治省委书记、郭洪涛副书记、聂洪钧军委主席、徐海东15军团长、刘志丹副军团长,显然削减了刘志
丹的职务特别是党内的职位,但刘志丹还是率26军服从安排,陕甘边与陝北两块苏区联合了。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朱理治、聂洪钧赴陜北前中央北方局孔原(文革前一直担任中央调查部部长)交待了两点任务,
一,强化中央北方局对陜北苏区党组织的领导,
二,根据郭洪涛的来信对陜甘边开展肃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工作。
借用红25军的力量并且刚到陜北不了解情况,对陜甘边进行肃反,郭洪涛与朱、聂两人不谋而合,
决定成立政治保卫局由红25军政治部主任、代政委戴季英任局长由省委直接领导,全面开展肃反。
刚刚合併不到一个月,一张肃反的大网向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的陜甘边苏区悄然撒去。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徐海东认为红26、27军加上红25军才刚刚合併就对陜甘边苏区红26军刘志丹他们展开肃反,
很不理解特别是成立的政治保卫局让戴季英当局长,他坚决反对说"在鄂豫皖戴季英就搞过
肃反不讲政策很多人都吃过他的苦头"。但肃反是省委决定的他只是一名军事干部不能过于
坚持己见,最后只同意戴季英当副局长,徐海东这些在鄂豫皖经历过历次肃反的干部很清
楚党内肃反是意味什么,他是想让朱理治这位省委书记兼保卫局局长在决定人头落地时把把关。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本帖最后由 拯唯冬 于 2014-6-5 20:24 编辑

XXX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最后政治保卫局长还是让副局长的戴季英代理了,这件事在1942年西北高干会议上指出朱理治作为
省委书记对如此重要的部门放弃了党的领导,使陜北肃反扩大化造成严重后果是朱理治不可推卸的责任。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戴季英作为49年中共建政后第一任何南省委书记,50年代就被逮捕关押,直到80年代落实政策时期才获释放。
本帖最后由 拯唯冬 于 2014-6-6 04:23 编辑

戴季英被彻底打入冷宫并不是因为陕北肃反的事(这个故事很长),
况且毛对谁死了多少人应不应该死是从来不感兴趣的,
毛是肃反最坚定的倡导者,一生以来他都是那么干的(谁敢挡道,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包括对刘少奇、林彪只不过每一阶段有不同说法而矣。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楼主你开的题,这个题开的好。
我只是跟帖,要讲陜北党史看资料比较多是飞扬的温相,
其实本坛李旧苗早就引用温相的学术硏究在燕谈开帖专门讲到,
陕甘边苏区与陝北苏区之间的历史恩怨,只不过没人注意罢了。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楼主你开的题,这个题开的好。
我只是跟帖,要讲陜北党史看资料比较多是飞扬的温相,
其实本坛李旧苗早就引用温相的学术硏究在燕谈开帖专门讲到,
陕甘边苏区与陝北苏区之间的历史恩怨,只不过没人注意罢了。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6-6 04:02
继续。这个事情对现在会多少有影响吗?
是的,楼主,你还有更多资料跟我们分享吗?我也觉得没看过瘾。
刘景范长女刘米拉在刘景范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中说:
       我们缅怀张邦英叔叔、张秀山叔叔、习仲勋叔叔、张策叔叔等等,这些与我父亲一起战斗、一起工作的前辈们,他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革命兄弟;
       缅怀被无辜迫害致死的贾拓夫伯伯,缅怀至今蒙冤的高岗伯伯;
       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我们的刘志丹伯父、杨琪伯伯、杨森叔叔等大批的革命先烈。
戴季英作为49年中共建政后第一任何南省委书记,50年代就被逮捕关押,直到80年代落实政策时期才获释放。
读史拍案 发表于 2014-6-6 03:06
戴季英没有当过河南省委书记,只是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虽然资历和能力足够。普遍的看法是他没当上省委书记非常有情绪,引起老毛的反感,被开除党籍打入冷宫,其实他和老毛尿不到一个壶里,黄麻起义老人对他还是很敬重,李先念曾为他鸣不平,自然,是在老毛死了之后。
本帖最后由 读史拍案 于 2014-6-7 00:25 编辑

回12楼拯唯兄:
温相原创《刘志丹之死》帖:
1936年1月31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正式成立,它统一指挥东征各部,由彭德怀任总司令员,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时任先锋军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就对刘志丹的牺牲始终表示疑惑,他说过:“刘志丹同志是黄埔军校的士官生出身,很有军事素养,他应该知道在前沿站在毫无掩蔽的地方指挥作战是很危险的,为什么竟这样牺牲了,使我颇为不解。”陆定一既是当年东征红军中的重要当事人,也是身兼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长达20余年的高级领导人,他对刘志丹死因的质疑应该说是比较有分量的。
1943年5月2日,刘志丹灵柩在志丹县举行公开安葬,毛泽东亲自为之题字:“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
毛泽东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虽然这个意外很大程度上应该指的是刘志丹被冷弹击中的事实,可毛泽东用词向来比较严谨,他选择“意外”这个用词与陆定一的质疑“刘志丹同志是黄埔军校的士官生出身,很有军事素养,他应该知道在前沿站在毫无掩蔽的地方指挥作战是很危险的,为什么竟这样牺牲了”其实是一致的。周恩来说:“志丹同志是在战场上牺牲的,本来他是高级指挥官,没有必要去冲锋陷阵,他就是为了洗刷自己,证明自己不是什么特务,宁可冲锋陷阵牺牲自己,所以莫名其妙地冲上去,牺牲了。没有这个肃反运动刘志丹同志也不至于牺牲。”
周恩来的这番谈话与刘志丹同张秀山最后那段对话“我们到底是不是右派反革命,在战场上让他们看看。”从根本上说是吻合的。也就是说刘志丹最低限度是死于“左倾”思想的凌逼之下,这也就回应了陆定一、毛泽东所提出的“意外”一说,应该讲周恩来的结论比较客观的再现了刘志丹死因的基本真相。

西北红军三个最高军事将领杨琪(红27军84师师长)、刘志丹(红26、27军总指挥)、杨森(红26军42师师长)分别死于1936年的3、4、5月。杨琪是3月脑门中弹只裴周玉在场,杨森是已返回河西缺被命令赶回河东“继续掩护中央红军”被“晋军”打死在黄河东滩。
联系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事件,这其中让后人去看只能是很诡异的。真相耐人寻思。
有个“黄土地联谊会”网站,内容较丰富。
刘志丹的死因一直是受到质疑的。
红军早期队伍的成份鱼龙混杂,有军阀兵痞,土匪,乡丁五花八门,
派系互相倾轧,政治斗争,谋财害命在战场上背后给你一枪不足为奇。
二,六军团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毛来电指示,贺龙,关向应的
二军团,任弼时,肖克,王震的六军团与留在四方面军罗炳辉九军团的
三十二军组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率部北上与中央会合。
张国焘不悦,贺龙就半开玩笑地说"国焘啊,讲团结莫讲分裂,小心老子
背后打你黑枪",张国焘放他们走了。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西北红军三个最高军事将领杨琪(红27军84师师长)、刘志丹(红26、27军总指挥)、杨森(红26军42师师长)分别死于1936年的3、4、5月。杨琪是3月脑门中弹只裴周玉在场,杨森是已返回河西缺被命令赶回河东“继续掩护中央红军”被“晋军”打死在黄河东滩。
联系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事件,这其中让后人去看只能是很诡异的。真相耐人寻思。
.......................................................................................................................
陕北系的红军,26军,27军与鄂豫皖的25军组成15军团以后逐渐的消声隐息了。
红军改编毛提议让红一方面军与15军团组建八路军115师,林彪任师长,343旅由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
组成,344旅由15军团组成徐海东任旅长,115师是中共的一支主力,说明毛很看重15军团尤其红25军。
55年授衔,红25军抵陕北时约三千人,一共授了97名将军其中大将—名,上将二名。
而陕北红军只授了阎红彦上将,阎当时己经在地方任职了按理不应该获得军衔,大概是考虑平衡山头关糸。
在有就是贺晋年,贺是红27军的师长也属陕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解放战争是东野11纵司令48军军长,
四野15兵团副司令,结果谨授了个少将。55年的少将级别跨度很大800多名少将分副兵团,准兵团,正军,
副军,准军,正师。贺晋年是全军唯一的一个副兵团级的少将,真够冤的不知道得罪了谁。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本帖最后由 拯唯冬 于 2014-6-11 22:20 编辑

贺龙就半开玩笑地说"国焘啊,讲团结莫讲分裂,小心老子背后打你黑枪",
...............................................................................................
虽然史料上都那么记载的,但贺龙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或者事后经过虚拟修改值得怀疑。
张国焘是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虽说四方面军吃了几次败杖但还有四万多人,张国焘可不是文质彬彬
的知识分子,也是那种心狠手辣点点头就把人拖出去挖坑埋了的作风,死在他手中的红军高级将领不少。
贺龙党内并无职务不过是一名军团长,二六军团加起来不到七千人,他敢用这种语气跟张讲话难以置信。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这话贺龙说出来才吓人,贺龙在军阀队伍中起家时,笑嘻嘻喝喝酒突然把上司干掉不知三次还是五次了,当然报应也很惨。他的父亲和兄弟都是让人用大锅烹了的。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悲壮个屁,刘志丹杀起人来也是不眨眼的。
我信仰般追随你
你追随死亡
本帖最后由 老西安 于 2014-6-12 15:31 编辑

傅国涌先生是我尊敬的学者,封不怕也是我喜欢的伙计。不怕兄这句话说得好。
戴季英被彻底打入冷宫并不是因为陕北肃反的事(这个故事很长),
况且毛对谁死了多少人应不应该死是从来不感兴趣的,
毛是肃反最坚定的倡导者,一生以来他都是那么干的(谁敢挡道,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包括对刘少奇 ...
拯唯冬 发表于 2014-6-6 03:37
讲讲这个长故事。。。。给你倒茶。
本帖最后由 拯唯冬 于 2014-6-14 18:41 编辑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党内抓了两个典型,
因贪污腐败公开处决了刘青山,张子善。第二就是在党内处理了陈光与戴季英,
他们的错误性质基本一致,摆老资格不服从领导,向党要权闹独立。
陈光过不了这一关放火自焚,戴季英倒好活到1997年。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戴季英历史上的错误除陕北肃反的问题外,高敬亭事件高被错杀戴季英是有相当责任的。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专家,专家,从此我做你的跟贴党。
可不是什么专家,
就是翻翻书查查资料的业余爱好者,况且还往往搞错了。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早早睡早早起早上起来读书凉快,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