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读《琴南往事》

本帖最后由 菜籽 于 2014-7-1 09:35 编辑

    迩来蒙林纾儿媳、孙女之惠,得一机缘拜读新版《琴南往事》(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心甚惬然。念往日亦曾寓目林传数种,然如此书豁人眼目,大快朵颐者,亦不夥也!
    著者范全春、张一渭二君系吉林林纾学会骨干,自文学青年之时即亲炙林纾长孙大成先生雨泽,奋力笔耕,双双跻身而为省级作家。彼盖素仰琴南高士风节,合力撰就《布衣·林琴南》系列电视剧本,因筹拍须日,遂汇刻原稿为纸本一册行世,以先飨迫不及待之读者耶?
    《琴南往事》,感人至矣。翻动书页,扑面而来的是帧帧鲜活画面:告状街头,琴南为伸张正义、置生命于度外;借锅鼓山,林纾惟罄竭阮囊、救灾民出水火;林琴南可爱,为救亡翻译外国小说唤醒国人沉睡梦 ;冷红生情真,笃旧恩栖身苍霞烟寮不动蝶仙痴心念;杭州数载,山水景物一一入补柳翁笔端游记;长安十年,雪松霁岚幅幅谱出望瀛楼陶潜新篇……经两位作者生花妙笔,娓娓道来,琴南人格事迹历历在目,令人感慨万端,仰佩无已。
    《琴南往事》,动人至极也。作者追魂之笔,闪烁变幻。写武打追杀,环环紧扣。告状一节文字,一波未平,一波再起,恍如武侠、公案之刺激、猛烈,悬念丛生相逼,引人入胜。至若摹写儿女情事,则旖旎动人,沁人心脾,如倒叙林纾对琼姿一往情深,补足前文蝶仙对林纾枉断情肠之缘。后文琴南赠书偏逢人去楼空之憾,又足为红男绿女生世两茫茫之一叹。情脉藕断丝连,与相关政局事变之紧张描写相互杂糅,遂尽收文武交替,松弛有致之妙。令读之者全卷未终,欲遽罢而不能。
    《琴南往事》,怡人处盖已无以复加矣。余子年幼,龄方一十,耳濡目染,竟亦略谙琴南。余读未终卷,孰料犬儿即窃将而去,生咀猛吞,手不释卷,寝食亦废矣。由此可知,《琴南往事》,老少皆宜,妇孺率能乐之。
    快哉,《往事》佳处,余之笔拙,盖难罄其全斑。惟愿欲尝书趣的明眼君子,暇日过目一阅,当知余言不谬,且能匡补余之疏漏不逮耳。


附上使本篇受到启发的大作:

《琴南往事》出版   

作者:周晶岐       新浪博客


     单位的互查工作总算忙活完了,沏上一杯茶,懒懒地打开电脑。看了几眼,就为近来网上出现的一些烂七八糟的东西感到不快。无聊,纯粹是闲的。

     这时电话响,一个很熟悉的声音:“晶岐,我的长篇小说出版了。”是范全春老师。

   “好啊,祝贺您。”我又问,“小说叫什么名字?”

    “《琴南往事》,我一会给你送去。”范老师说。我想说我去取,但又一想老师家离我单位有不远,送就送吧,正好我招待招待他。

     范全春是吉林市的老作家,一九四0年生于吉林市,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三十余篇,散文四十余篇,二十世纪末完成电视连续剧《布衣、林琴南》。现任林纾学会秘书长,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范老师想写这部长篇小说是三年前的事。那时他找到我,想和我合作。当时我真的有些动心,可又一想,以范老师的资历和成绩,是和吉林市老一辈作家王宗汉、马昭等大家齐名的,我是谁啊。再说小说的主人公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他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后来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这样成绩斐然,名扬海外的人物,谁敢写啊?

    范老师见我面有难色,并未勉强,只是说,“我一定要写的。”我说我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比如印刷厂、车辆、校对什么的。范老师很高兴。那天,我在临江的“金稻子”酒店招待了范老师。啤酒都是精装的。

   “十元钱一瓶,这酒挺贵啊。”

  “老师您喝您的,别让钱影响您的雅兴。”

我们俩说呀唠哇,很是投机。范老师别看是六十多岁的人,可衣着考究、利索,西服革履,很有风度。我认识他时在八十年代,那时范老师就是这样,衣服洁净板正,头发梳理整齐,走路四平八稳,很有大家的派头。

    不到一年,他把四十多万字的手稿交给了我。我接过沉甸甸的稿件,心里异常的激动。这是范老师的心血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那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心潮汹涌,那对林纾的敬仰,对文学的赤诚,都使我汗颜。

    一九八五年,在曾为左联战士的蒋锡金教授的提议并支持下,林纾学会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成立,范全春、张一渭老师一直主持学会的实际工作。

    打字、校对的同时,我通读了全部的稿件。小说讲述了译坛泰斗、文学巨将林琴南的传奇人生。家境贫寒的林琴南屡试不第,母亲、妻子有先后身患绝症离他而去。。正当他深感绝境之际,留学法国归来的朋友向他介绍了迥异于中华文学的发兰西文学。林琴南被深深地吸引着。在朋友口译的基础上,他译介了《巴黎茶花女逸事》并获得巨大成功。此外,他冒死告御状、婉拒青楼歌妓的倾慕之情、对处于危难中的朋友的相助,亦彰显了一代文学大师的人格魅力。

   后来,又有林纾协会理事长张一渭先生倾情加入和支持,为小说增色不少。本书由林纾的长子嫡孙林大成先生作序,时代出版社出版,并被直接收入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在林纾的家乡及有关区域,本书已造成“洛阳纸贵”,现正再版。

   本书文笔优美、细腻,人物刻画鲜活,生活气息浓郁,历史资料翔实,故事演义逼真,是国中又一部难得的力作。

   我得著者签字赠书一册,已是万幸矣。

   关上电脑去也,邀先生为《琴南往事》一醉。
林纾学会的吉林同行们,可惜我一直无缘一会!
吉林市林纾学会,林纾孙子当顾问的第一家国内林纾研究机构。可惜近年没动静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http://www.baike.com/wiki/林纾学会
1989年7月1日由林纾嫡孙林大成主持在吉林市成立。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研究林纾早期翻译、古文创作等成就对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吸纳了100余人进行学术研究。成立以来,已有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不少学者、教授来吉林市进行研究。林大成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使“林纾学会”能够向全国、全世界发展。(杨闯《林纾嫡孙谈林纾》,《新文化报》2002-06-29)
    学会中骨干成员范全春、张一渭两位先生,自文学青年之时即亲炙林纾孙大成先生雨泽,奋力笔耕,双双跻身而为省级作家。彼盖素仰琴南高士风节,合力撰就《布衣·林琴南》系列电视剧本,因筹拍须日,遂汇刻原稿为纸本一册(《琴南往事》)行世,以先飨迫不及待之读者。


《琴南往事》(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

   
贺林纾研究会成立(楹联):

喜看冰雪聪明,仰闽海奇才,围炉共话冷红生,江城有幸
遥想风云混沌,谢园林雅集,招饮长歌春觉室,竹弟推贤
琴南往事,林家后人曾经借给我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