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4-10-9 14:13 编辑
那些灰紫色的应该是石楠。

忽然想起来,这处庄园在英国艺术史上很重要,好像是十八世纪,英国园林那种自然风格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ironland 发表于 2014-10-9 13:48
肯定是这样。照片反映不足真实万分之一,我没有想到人家的园林竟是这样地生活与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自然流畅,还耐人寻味。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期间一度还想去一趟。
石楠,学习了。
英国多雨,可没有大雨暴雨,雨是一阵阵地,静静地下,所以出门带雨伞是必须的,特别是在过去的时代。但你的鞋子一点不用担心,所有的道路都没有泥泞,路面除了沥青就是沙石,同时排水极好,有泥的地方都被草坪覆盖,无论乡村城市都这样,没有面子工程,面子里子都一样。

这个,好喜欢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4-10-13 10:48 编辑

查斯沃兹庄园收藏宏富,几百年十几代人持续进行,且没有大的天灾人祸洗劫,完全打破我们惯常所说的富不过三代。第一代老公爵为了迎接威廉皇帝的到来,花了很大人财物力进行准备,虽说国王从来没有光顾,但庄园的名声已传遍英伦。二战时这里住过医疗队,也曾遭过德国人的枪击,室内某处还留有弹痕,所幸并无大碍。到了十一世公爵继承庄园,财富实在巨大,根本无力负担继承税。公爵不得不放下贵族身段去经商,用了二十四年时间把应缴的税款补齐,同时把庄园对外开放,以便补贴管理费用开支。现在已到了十二世公爵,但老公爵还在,暂时没有继承税的困惑。看起来家族的经营还是相当成功的,室内室外增添了大量的现代艺术作品,有雕塑,有绘画,有装置,建筑和园林的修复维护开支也是巨大的,如果每年没有上亿英镑的支撑根本无法维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冉默堂 于 2014-10-11 11:15 编辑

既有精美绝伦的古典雕塑与绘画,也有莫名其妙的现代雕塑和装置。二、三图是一条走廊,墙面镶嵌一种浅色陶砖,陶砖上不规则地分布一些长方条块,据介绍这整个是一件艺术作品,每个长方块都藏有一个家族成员的DNA密码,我不知道那些死去几百年的成员是怎么取得的,这样的保存将来有一天会克隆出一个个消失掉的查斯沃兹或者达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冉默堂 于 2014-10-10 14:01 编辑

有一个大厅整个摆放古典雕塑,一具具很高大的白色大理石全身雕像,大多看起来接人缘,不冷冰冰,与我们古代以佛教故事为主体的雕塑有很大区别。

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不清楚,透明面纱的雕刻闻名世界,本坛有人发过,在这里不期而遇,竟感到有些亲切。





下面的这些,似乎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著名雕塑的仿制,年代作者一概不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冉默堂 于 2014-10-11 13:50 编辑

弹钢琴的女子并不是音乐家,此间的工作人员,弹奏的似乎是一首莫扎特,极富感染力。坐下来就弹,一曲弹完即站起来靠墙处站立,恢复平静的职业状态。我都不知道该不该鼓掌,随别人鼓了几下,看女子的表情还是有些许得意,显然是惯常接受的。所处的房间是不太大的书房,当然是相比整个的建筑空间。


向窗外眺望,真正的视野要比这帧三星的照片大多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这才叫有恒产者有恒心啊。不能怪中国人富不过三代,差不多三代就要改朝换代了,超过三代的没几个,而且也会经历几次天下大乱。根本木时间捣鼓这些玩意,能吃的赶紧吃,能睡的赶紧睡啊~


雕像真是好看,仿的也好看。
嘿,这地方有闹鬼吗?看到戴面纱的雕像,忽然很没品地想到《神秘博士》里吓人的哭泣天使了。
我知道什么?
嘿,这地方有闹鬼吗?看到戴面纱的雕像,忽然很没品地想到《神秘博士》里吓人的哭泣天使了。
ironland 发表于 2014-10-11 10:10
不知怎么,这座雕像也使我感到有些不敢接近,盘子里捧的是石榴还是心脏?
确乎有些愤怒了,怎么老是超过2M?我没发多少啊!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4-10-11 11:54 编辑

庄园写生,有的是对着实景,有的是事后对着手机屏幕。用毛笔室外写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怕风,英国风是不大,可整块的时间不够,没人有耐心烦等你磨蹭一幅小画。

利用一块天然石头人工嫁接一个卵状金属雕塑,表面分布着金色蚕豆,煞是好看。照片捂着不发,掩饰俺笔法的拙劣。


池塘边雕塑正面,照片已提供背面,正面还是不敢提供。两个人的比例整个反了,大的画小了,小的画大了。


小铁桥画得更是不像话。


一间废弃的小屋,赫然占据一隅之地,屋顶上的青苔绿得叫人发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庄园现在的主人,歪曲得很厉害,宣传手册上毛笔下载的,正版书需要5£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我还以为现在不限制上传了呢原来是总版有特权啊,大侠息怒,收短信


池塘边雕塑我还以为是两口子坐在那儿,好活啊,估计那雕塑也不错。
还有庄园主人两口子,他们没有跟你讨画吗?
马克笔在速写本上画,大家歇脚的时候,我可以顺手而为。逮啥是啥,像啥不像啥的也没关系,画不像又不犯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池塘边雕塑我还以为是两口子坐在那儿,好活啊,估计那雕塑也不错。
水笺 发表于 2014-10-11 12:10
雕塑的确是两口子,应该是国王与王后,不知道是不是亨利 摩尔那件著名雕塑的另一版本,看风格倒不像。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4-10-11 16:10 编辑

英格兰没有气势雄伟的高山大川,既无法与我天朝拥有的世界高峰相比,也无法比拟任何一处我们可以称之为山的山。可怜的英国人,真不知道他们人怎么会长那么高,莫非常常需要像长颈鹿似的抻长了脖子觅食?时间一长就自行拔高了?放眼望去,地势倒是有起有伏,高处的部分你都不知道说是大土丘好,还是勉强称之为山包好,倒是无一例外地被厚厚的绿色覆盖着。那绿色倒是挺真实,不像是涂抹上去的,想想人家也不值当为欢迎我这一级的领导干这种事。没办法,生在天朝,最大的收获就是怀疑一切的精神。树木通常是孤零零地生长,成林的也有,原始森林可能根本不存在,人工林倒是像原始林。离市区不到一小时的车程,有一处徒步者和自行车爱好者常去的景地。到达后,租了自行车,骑行距离来回也就二十公里,用去两个多小时,包括下车休息拍照。路沿着一条河谷蜿蜒,一边靠山,一面临水。山有点山的样子,河却一点不像我们的河。来这里的大都是英国本地游客,假日期间还是显得有些萧条,开放时间短,我们的同胞大都不知道,暂时来不及扶持他们。英国本地游客显然不像我们的游客那么专业,美景对他们似乎没有吸引力,只知道骑上车子一路狂奔,或者结伴牵狗一路暴走,简直不解风情。我老人家来自天朝,自然会比他们知道什么叫游山玩水。骑骑停停看看拍拍,绝对不辜负良辰美景,同时要对得起租车的好几镑钱。风景又不另外收钱,为什么不多看几眼?何况路边还有好些个看起来无主的肥羊,叫人浮想联翩:是炖呢,还是涮呢,还是烤呢,还是红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4-10-11 16:45 编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和江南丘陵比,这些也算得山了。

记得英国曾有过树木很缺乏的时候,据说除了少数几处皇家林地,其他地方就找不出几根可以给战船当主桅的大橡树。也许这些林子还真都是次生林。
我知道什么?


youweidao~~


和江南丘陵比,这些也算得山了。

记得英国曾有过树木很缺乏的时候,据说除了少数几处皇家林地,其他地方就找不出几根可以给战船当主桅的大橡树。也许这些林子还真都是次生林。
ironland 发表于 2014-10-13 11:58
我们这儿属典型丘陵地带,一般没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可连绵起来也是蔚为壮观。英格兰没有陡峭的山,据说苏格兰虽出高地,山也不见险峻。这样的话,路修起来方便,很难保证原始森林长期存在,别说造船,就是盖房子也会伐光。
租了自行车,骑行距离来回也就二十公里,用去两个多小时,包括下车休息拍照。路沿着一条河谷蜿蜒,一边靠山,一面临水。山有点山的样子....

这闲情逸致好。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4-10-13 18:10 编辑

对大英博物馆的向往,远远不及恐惧来的实在。我到一个地方之后向来纠结的事情就是进博物馆,每次都要说服自己装装文化人,但不一定非要研究个子丑寅卯,不必认真的。但这可能吗?不但要认真看,还要拼命记,快速拍,最后再买上一本宣传册,不折腾个昏天黑地是不会出来的。折腾够了又如何呢,除了腿软眼花,就是更加快速地忘掉。国内很多地方的文物只让看,不让拍照,叫人厌恶的同时,也叫我这种人感到轻松愉快。这可不是我不想学习,走马观花多享受,东西再好也是人家的,多看两眼也变不成自己篮子里的菜。

大英博物馆是个拼祖宗的地方,这是我们的强项。果然,人家很给面子,亚洲馆我们占了很大面积不说,还有个叫大卫的傻猫花了一生心血,把全部家当换成了中国瓷器,最后全部捐给了大英博物馆,博物馆不得不为他专辟了一个展室。估计他的子孙后代不会来看,清明节也不会给这个败家祖宗扫墓。

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太多,展出则以雕塑和器物为主,很少有绘画。这样我们的瓷器就沾了光,既是个物件,大都还带着画,显示了我们祖宗的超高智慧。不过古希腊陶器、古埃及木乃伊也是这种做法,不知是不是偷学我们祖先。且慢,我们那套似乎晚了几年,但可以肯定我们不是学他们。他们即使有些艺术上的成就,也远不及我们钟灵毓秀,充其量是些死心眼的做法。希腊时代的西方人穷尽手段把人往神方面塑造,这么干了几千年后,又开始把神往人的形象上塑造,来回折腾,到现在也没见着一个真长了翅膀的人。埃及人更不知说他们什么好,把大量宝贵时间和财富浪费在制作尸体标本上,你再有本事,叫他们活过来一个试试看。非洲、美洲咱就不说了,要不是保存了几块石头、木头雕刻,有没有这段文明都不好证明,文字书籍一概没有,拿什么和我们比?

比较可气的是博物馆的主事者,竟然开了朝鲜馆和日本馆,还管不管中国人的感受了?查查当事人又没有学历,真学历还是假学历。有点知识都知道,朝、日那点文化完全照搬自我历代天朝大国,怎么可以宾主不分。更为乱套的是,堂堂大英博物馆还搞一些乌七八糟的展览,这种展览以我朝县级文化馆的觉悟都不会接受,都会被视作精神污染,竟然在这里登堂入室。一个长长的大玻璃柜子,各种胶囊、药片、小雨伞、注射器、手套、试纸、照片等等等等,想干什么?宣传禁毒还是吸毒,也不见个主题宣传提纲。这样的展览都可以混进这种高级场所,没人管了是不是,要不要下次从我朝拉一车城管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长见识,开眼界,还有文字相当好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4-10-14 12:04 编辑

古埃及人看似神秘,可从他们的制造水平看,的确也是一点一点在进步,可不知为什么这种文明很早就结束了。不像我们,越是远古似乎能力越强,青铜器无法超越商周,玉器制作甚至在红山、良渚就已经无与伦比,雕塑则突然出现以前根本没有记载的秦兵马俑,这些事虽说我们一直干,但一直也达不到过去的高峰,好奇怪,好神秘。希腊艺术为源头的欧洲艺术史则是平缓发展,高峰迭起,不断从自身内部爆发出推进的力量,一直走到极简主义,我们认为的死胡同。可人家自己不承认,写实主义绘画还在画,巴赫的音乐还在演奏,并不因为杜尚和格什温一类人物的出现就消失了。为什么,我没有答案,我只知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我们这个时期的主旋律,似乎那些经济头脑欠发达的欧洲人一直是干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不知道这是不是差别,我可没说谁好谁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