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外行杂谈历史(系列添加)

据说,北京猿人在五十万年前是食人族,这争论在历史学家之间已经很早开始了,但是,当局的媒体报道此事,好像只是最近的事情。不准报道的原因可想而知了,我们中华民族光荣正确,这祖先如果是食人族实在是不光彩,不能告诉同胞的。

这历史学家和当局实在是可笑的,历史学家的迂腐认真得可爱,五十万年前的事情,能说得清吗?到目前为止,人是从何而来的,尚未定论,我们中国人是否是北京猿人变的,也不能肯定,五十万年猿和人如何区别?战争、残杀、食人又如何区别?就算食人又怎样?当局则完全是以宣传为目的,历史是小姑娘,要怎样打扮就怎样打扮。

 

 

   历史本来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可是人类记载的历史,和真实的过去有很大的差异,那是记载人的个人的文字创作。历史上一件事,不同人的记载还不一样,真实到底如何,我们只能看了多种资料后,进行推测。说到更古代的历史,考古学家挖掘了一大堆出土文物,然后用先进的仪器测出历史时间,然后历史学家做出假设,连推测都不是。至于各个时期当局允许出版的历史读物,那既不是推测,也不是假设,而是谎言,为当局服务的欺骗性的谎言。

 

 

有人做过试验,一个事件通过人传人,一百人传下来,已经面目全非了,现在语言那么发达,时间又短,一百人传下来已经传不清,那么,古时候的几千人、几千年口口相传的东西,不知道面目全非到什么程度,想象都想象不出了,偏偏荷马史诗、山海经、古事记都是收集传说而写的,与其说记载的是传说,不如说在作者书写那个时候的文字创作。

 

 

历史就是假设和推测,我们就此认为不要学习历史了,那大错特错,其实只要不相信历史学家写得结论是真实的就可以了,我想,正由于历史是一种两次创作,所以历史学家可以用各种艺术方式表达历史,历史学家可以表述各种风格,让人们在学习历史时,享受一种艺术,这不是历史学家欺骗你,这实在是无奈,因为目前的历史只是假设和推测,无法了解真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6 22:37:10编辑过]

参加交流

菜农怎么如此过动?历史的确不容推测,这是历史学的基本道理。历史学中可以提出假设,然后要拿出可信的证据证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否则,历史学中就不予以采信。

再有,谈论中国历史时,目前大家把可信起点放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此前的历史,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采信的,这是中国历史学目前的规范。即使那个所谓的“断代工程”声势浩大,但目前史学界依然对这个工程嗤之以鼻。

对公元前841年以前的时期,人们笼统说成是“上古”,这也是共同约定的。通常而言,上古时期,历史是不可证的,或者说是需要证实的。在这点上,今人和司马迁的态度大致相同,不过现在的说法是,那个时期是神化时期。虽然甲骨文和“二里头”的考古挖掘有很大的证实意义,但依然不能确定历史的细节。但即使这样,做出的任何推测,也是基于考古发现的证实,而不是仅仅出自历史学家的想象力。

你所引用的“北京猿人”,近二十年来DNA分析技术的介入,已经证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无关。保守地说,在东亚整个地带,还没有任何属于2万年前至5万年前的人类活动证据,整个这不少于3万年的期间,东亚这广袤地带上,人们如今相信是没有人类存在的。所以,即使如今人类的祖先在某个期间的确吃人,也和“北京猿人”无关。

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注意,这里已经不再使用“历史学家”这个名词)确信,尼安特人曾经和现代人的祖先,也就是智人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环境下共同生存过。至今,古人类学家对会否出现两种不同人类的“混血”抱有怀疑,确切说来,甚至是不相信。

最后请注意的是,关于人类整个过程,被分为三种不同的学科: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历史学。

以下是引用李大苗在2006-7-23 3:43:00的发言:

 

你所引用的“北京猿人”,近二十年来DNA分析技术的介入,已经证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无关。保守地说,在东亚整个地带,还没有任何属于2万年前至5万年前的人类活动证据,整个这不少于3万年的期间,东亚这广袤地带上,人们如今相信是没有人类存在的。所以,即使如今人类的祖先在某个期间的确吃人,也和“北京猿人”无关。

 

“北京猿人”和现代人无关,看怎么说了,整个族都打败了,给吃掉了,自然基因传不下来;吃到最后几个,没当保护动物保护起来,关系还是有的;当然,那可能不是咱的祖先做的,我更愿意相信咱祖先为北京猿人报了仇,把吃他们的那族打败了,然后呢?全吃了,没留下骨头。

[em01]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大苗兄好:不是我过动的,是负板给我一顶桂冠,说我自成一家,推测历史学,于是我就顺杆儿爬上来,给冷清的历史版都一点笑料。

我不是搞历史这一行的,但是搞历史这行的写了很多资料,我们不看,就对不起他们,确实,我把历史这行的概念搞混了,看了大苗的回帖,现在知道如下几点:

一、人类整个过程,被分为三种不同的学科: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历史学。

二、中国的历史断点在公元前841年。

三、历史不容推测。但可以假设,然后用证据求证。

还有几点仍然搞不清:

第一、史学界是个什么组织、社团?我大胆地推测,大苗可能是史学界里一员,负蝂更应该是,我想史学界对历史的态度是考证、研究、分析、假设和求证,然后把这些过程和史学界其他人员分享,讨论、分析,去伪存真,确实是有理有据的话,成为史学界的公论。是否这样?

第二、史学界和当局的关系如何?过去当局严重介入史学界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史学界的出版是否自由?十七年前的历史是否也可以研究?义和团的史实是否可以出现在历史课本?

第三、挖掘出来的甲骨文和挖掘出司马迁手稿有什么区别,司马迁记述的历史怎么不融入他个人的偏见呢?真名历史版的关于文革的那段历史,吴德和吴桂贤都说对方有偏见,所有历史上的文字证据为什么不是作者的偏见呢?就算真名前几天的那段纷争,我所看到的网友言论,都是偏见,真相仍然不得而知。

我大胆地推断,所谓史学界的人都在用偏见的资料以个人的偏见努力揭示历史真相。

参加交流
以下是引用金丝铁线在2006-7-23 9:3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李大苗在2006-7-23 3:43:00的发言:

 

你所引用的“北京猿人”,近二十年来DNA分析技术的介入,已经证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无关。保守地说,在东亚整个地带,还没有任何属于2万年前至5万年前的人类活动证据,整个这不少于3万年的期间,东亚这广袤地带上,人们如今相信是没有人类存在的。所以,即使如今人类的祖先在某个期间的确吃人,也和“北京猿人”无关。

 

“北京猿人”和现代人无关,看怎么说了,整个族都打败了,给吃掉了,自然基因传不下来;吃到最后几个,没当保护动物保护起来,关系还是有的;当然,那可能不是咱的祖先做的,我更愿意相信咱祖先为北京猿人报了仇,把吃他们的那族打败了,然后呢?全吃了,没留下骨头。

[em01]

如果食人族内部互相残杀,最后必吃剩一个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金刚。最后那个人无法遗传,整个种族灭绝,那我们断不是食人族的后代。

如果一个族打败另一个族,然后吃掉,那和金丝的推断一样。

 

参加交流
菜农的质疑引起了史学界的地震,06年最轰动的文化话题:中国有五个合格的史学家吗?[em01]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俺附议金丝铁线,基本同意李大苗,质疑菜农的推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公元前841年,亚述文明的石刻艺术成熟得令人惊叹。

仔细看了一下,在论据方面,菜农和大苗的论述几乎没有交叉矛盾.

所不同的阐述方式是:

菜农认为,原来我们尊重了若干年的北京猿人,既我们默认的祖先,到如今竟然变成了食人族,可见,确实存在的、深埋于地下的历史,实际上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下,是那么的不确定和未可知。现有历史成果不应该予以全部采信;

大苗认为,经科学验证,北京猿人并非人类的祖先。

实际上,北京猿人被当做国人祖先,以及对其是食人族的推测,都是在不远的历史上,学术上和人们概念中客观存在过的,再加上大苗指出的,现在竟然证实了,北京猿人不是人类的祖先。这一系列的历史研究结论变迁事件,无不在支持菜农先生的推测结论。

因此,妄言之,虽然大苗同志和杜女士在口中言明,质疑菜农的理论,实际上,所阐述的事实和理论质疑毫无关系。

秋枫染我色,山岚同我名; 堂前梳碧柳,廊下采黄萍; 过江江涟漪,逢竹竹倾情; 翩翩无所迹,闲羡草狂形。

我借美女王飘雪的马甲编了一个故事,结果美女在逻辑上助我一臂之力。

受到美女的鼓舞,我一发不可收拾,索性改题目,在这个帖子中,我专门放一些我和历史有关的帖子。

参加交流
多几个美女,菜农成为历史雪茄的几率大大增加!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农民出身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少有书香门第的亲戚和朋友,左邻右舍都是农民,还是我家最有文化,据曾祖母讲,她的老公及上几辈人,都是耕读人家,书法写得非常好,也有很多书,但是文革破四旧时,家中的书被烧毁,偶尔我从旮旯地方找到一些线装书,被大人发现,毒打一顿,书照例烧毁。这是七、八岁时期的事情。

后来到了十岁,我长大了一点,我已经不和大人讲实话了,我发现一些旧书,自己拿来看,不和大人讲,我变成了儿童考古学家,专门找破四旧幸存的书籍看,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大宝藏,就是我父亲的教科书,五十年代的,放在阁楼的箱子里,那是数学物理看不懂,历史还看得懂,趁大人出去工作,小孩在家时,我偷偷看,那时的书也是按马克思的历史观编辑的,但是没有文革那么严重的公式化。

文革后期,邓小平主持工作,虽然没有全面推行教育的正常化,但是,像美术一类的科目,需要歌颂工农兵新形象,有师生开始真刀真枪搞素描、透视基本功练习,古希腊雕像、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书籍低调地拿出作参考资料不被打成反革命,对于我十岁儿童,较早地接触到这些东西,我居然和老师心照不宣般保持沉默,偷偷练习人体素描。

后来我参加县里组织的小学生美术学习班,老师是县里有名的业余美术家,大多参加过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人物。有两个老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一个是美术老师郭志明,另一个是知识青年严林祥,郭老师专业教美术,严老师边教美术,边讲历史故事,严老师是我童年最崇拜的老师。他讲的古希腊故事我一生都记忆犹新。

后来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严老师考取华东师大历史系,后来没有联系,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史学界人士。

后来轮到我自己读初高中,积极复习迎接高考,我喜欢工科,参加理科班,从此与数理化打交道,看着文科班的同学拿着历史书复习,羡慕不已,不过觉得历史不就读故事吗?没有什么了不起,读历史任何人看得懂,读物理,可不是任何人能看懂,技术这种东西更加有垄断性,只有你会,别人不会,都牛皮啊。国家需要技术救国,历史有什么用?

怀着这种观念,进入工科学校念书,毕业后下工厂,自然不会接触史学界的人物,有时公司有科技项目会和大学里的工科老师有练习,或者管理老师有洗脸,历史老师实在是没有联系。

直道某一天,我们大公司的总经理是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才算和史学界再次有接触,不过这位大人物已经不搞历史很久了,完全该行了,历史知识只是作为一种管理人事的内功,不去专门考证历史事件。

搞技术的、搞生产的、搞销售的、搞财务的,最后被一个搞历史的统治,可见历史学的功力是非常的大的。

参加交流

由于高考前编入理科班,没有读历史,在大学里只好买了一本中国历史和世界史,自己通读一遍。那历史是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编写,所以删减非常厉害。

后来,工作了,看起资治通鉴,实在看不懂古文,就买伯杨德白话文学版,这下好,看书效率大大提高,不久马上低下来,就是看资治通鉴,里面的战争描写很多,这个部队打来打去,如果不用一张地图研究,根本看不懂其军事的道理,一旦画地图习惯形成,效率就非常低,书看下来,已经成为半个地理学家和行军专家了。

除了地图,还有历史人物的朝代时间表,一定要自己开画一个甘特图(时间、项目节点联系图),这样才能搞清楚互相的关系,否则关公必战秦琼。

再有就是查字典,字不认识,很麻烦,有时干脆找儿童历史读本先把字认了再看。

看西方的历史,最好除了上述作业外,还要对照英语,否则,看不出原汁原味的拉丁文化。但是英语已经不是最能反映古希腊的文化,只好将就一下。

参加工作不久看历史主要为了提高知识素养,提高人事斗争艺术水平,十分功利主义。现在看历史主要为了修炼,看中英文圣经是为了修生养性。

参加交流

嗯,毛主席说,利用美女历*史,是一大菜农**。

李注:

*  历:在这里是动词

** 菜农:沪上俚语,不合格农民的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7 5:26:25编辑过]

另一个是知识青年严林祥,郭老师专业教美术,严老师边教美术,边讲历史故事,严老师是我童年最崇拜的老师。他讲的古希腊故事我一生都记忆犹新。

后来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严老师考取华东师大历史系,后来没有联系,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史学界人士。

——哈哈,这样一说,菜农应该叫我师叔了。

严林祥是我同届同学,我三班,他二班,后来分到周浦中学教历史的,养了个天才女儿上了清华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以下是引用老木匠在2006-7-27 12:50:00的发言:

后来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严老师考取华东师大历史系,

许纪霖曾在回忆文章中说,他当年高考填志愿时报的是华东师大中文系和历史系,但结果却被政教系所录取,他还说他当时考分很高,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以下是引用老木匠在2006-7-27 12:50:00的发言:
另一个是知识青年严林祥,郭老师专业教美术,严老师边教美术,边讲历史故事,严老师是我童年最崇拜的老师。他讲的古希腊故事我一生都记忆犹新。

后来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严老师考取华东师大历史系,后来没有联系,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史学界人士。

——哈哈,这样一说,菜农应该叫我师叔了。

严林祥是我同届同学,我三班,他二班,后来分到周浦中学教历史的,养了个天才女儿上了清华了。

师叔好,这考古一考,我还真的挤到史学界里当门徒了,严老师是周浦人,我还忘了加一些细节,让老木匠更容易回忆一些。

严老师女儿考上清华我也非常高兴。

这下,我决定找一下严老师,然后让严老师给老木匠写一张纸条,要求老木匠关照一下菜农,在图书馆里弄个扫地的干干,不要再辛苦地卖菜了。

 

参加交流

菜农的文章越写越有趣了。粉好看的。

加油,多写。

[em23]
偕隐岂邀名,澹泊实素志。

谢谢九命星。

我还继续写外行对历史学界的感觉和关心。

参加交流

历史学界的经济状况推测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催生了新行业,同时也让很多老行业没落萧条。

79年前,天气似乎没有现在这么热,不要说空调,就是连电风扇,很多人家都没有,所以在79年几乎没有家用空调行业,可是,随后,居民购买力逐年提高,天气似乎越来越热,不买空调不行,这个行业从改革开放以后,平均逐年增长15-20%,直到九十年代初,内需约100万台,行业总值约80亿,到了2005年,内外销5000万台,行业总值约1000亿,整个家用空调行业养活近10万人,行业的逐年增长给行业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带来逐年看涨的收入。

显然,遇到制冷专业的同学,一问在别的空调厂就业,那么大致知道,这个行业的毕业生就在1000亿的行业大蛋糕中分一小块吃饭。

而历史学界不是一个工业产品行业,没有历史产品的工厂,人们消费历史是通过买历史书和接受历史教育实现的,那么史学界的收入最根本的来源应该是图书行业的客户和学校的学生,史学界主要靠出书和教学维持经营循环,少部分专家可以接受国家的特殊课题来营生。

好不容易打听到的史学界的恩师,也在学校从业,可见学校还是吸纳史学界人才的最主要的地方。随着教育产业化,史学界的老师们收入,比以前必有显著的改善。

历史学界对社会的贡献有价值和真理两部分,价值部分应该是历史知识产品(书本、历史剧等)和历史教学服务。少量支持社会科学用于治理、外交的现实应用,这些是价值部分。但是历史学界不应该全部面向市场而生,有些历史的考证只是为了人类的认识进步,是追求真理的行为,毫无价值,这部分是史学界区别于一般工业行业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事业和企业的区别。

城市的人们夏天居住在没有空调的屋子,简直不能忍受,而不买历史书看,不懂历史,对生活几乎没有影响,这样,历史学界的市场价值无法处于供求的优势地位,这一行注定是寂寞和牺牲的。就算教育产业化,历史科目仍然是所有科目中最清贫的科目,而管理学科、电脑学科、化工学科等市场需求旺盛,肯定是非常热门的。

以上是推测。

还会继续推测。

 

 

参加交流

在老木匠的指点下,我终于见到了恩师严老师,正如老木匠说的一样,严老师是在2班,老木匠在3班,因为历史系基础课程基本相同,各小班都在一起上课,所以一个系的各小班同学互相认识。严老师这一届的同学在02年底聚会过一次,应该算是毕业20年再相会。

见到孩提时代的老师,那种亲切感使人感觉非常幸福,一别已经三十年,很有历史感。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