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图] 吴昌硕收藏作品展

近日吾乡有一“吴昌硕藏画展”,为大师沪上后裔(第四代)提供。内中多清末民初大家之作,小开眼界。略呈若干,一飨同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老缶虽草根出身,但平生好结交达官名流,“俗不可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曾写过吴与杨交往的小文,

藏品有何绍基送杨见山之作,而杨肯将此件转给吴,可见彼此交情之深。




门生再拜舞蹲蹲

──吴昌硕与杨藐翁

酱香老范


 吴昌硕好友诸贞元在《缶庐先生小传》中说吴“平生所服膺者,惟藐翁与伯年,与书画师承在二师间”。吴昌硕中年在苏州时,与当地德高望重的名士杨藐翁结交,在学识积累和艺术修养上受益匪浅。
  杨藐翁(1819──1896),名岘,字见山,号庸斋,别号藐翁。浙江归安人(今湖州),咸丰举人,晚清著名书法家、经学家和诗人。杨藐翁精研八分书,于汉碑无所不窥,尤善擘窠大字,以汉隶名重一时;金石考证亦颇具造诣;诗文则洒脱不羁,个性鲜明。著有《迟鸿轩诗集》、《迟鸿轩文集》、《迟鸿轩文续》等。吴昌硕称其书法“著笔欲飞,而古茂之气,溢于楮墨”;又称其“古文诗俊洁廉悍,一洗凡近”。杨为人耿直磊落,傲视权贵,愤世嫉俗。曾任常州知府,因不愿奉承,为上司所不容而罢官。有人劝他不应藐视上司,他反而干脆以“藐翁”自号,以示傲世之志。杨当时居住在苏州葑溪南园一带,吴一度曾寄居杨家。1884年吴在南园附近赁得新居,与杨藐翁为邻,彼此交往甚密。
  杨比吴大25岁。在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晚清,像杨藐翁这样有真才实学和孤傲品性的文士,不愿同流合污,便借诗文书画遣忧寄情。吴昌硕仰慕其人品学识,慕名投函,请求列为杨门弟子。杨复函婉谢,不愿以师自居,而愿以换帖兄弟相称——“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白首如新。”尽管如此,吴昌硕仍以师礼相待。在诗中称:“藐翁吾师范”、“寓庸斋内老门生”。在杨仙逝后又称“藐翁吾先师”。《缶庐集》中吴昌硕赠答唱和的对象,以杨藐翁居多。
  在苏州时,吴昌硕常向杨藐翁请教书法、经学和诗文,得到多方面长进,而杨颇赏识吴。吴的早期诗稿《元盖寓庐偶存》编定后,由杨作序。序中说:“仓石吴君嗜诗。其诗效法唐贤不役于涩以汩其趣,五言犹入王孟之室。”1884年,吴的《削觚庐印存》问世,杨又为之题字题诗,赞其刻印貌拙而实美,“吴君刻印如刻泥,钝刀硬入随意治。文字活活粲朱白……几案似有风雷噫。”评价吴昌硕诗:“高瞻浪风雨,野气狎山川。”后来又赞扬其画“张壁骇风雨,满堂朝鬼神”。此外,杨对吴当时在艺术上的不足也多有指点。如在一封谈书法的信中说:“尊篆有团结欠紧处,团结欠紧正是不拘束之流弊。”吴有“赠言直抵江山助”之诗句,说明杨的指导作用之大。后来吴还把最得意的山水之作从上海送到苏州,请杨作题。
   杨藐翁79寿辰时,已移居上海的吴昌硕特地赶回苏州为老师祝寿。他呈上自己精心绘制的《三千年结实之桃》图,表达了对恩师的由衷敬爱和祝愿。在杨藐翁逝世后13年,吴昌硕看到其遗像仍深表缅怀,在《题藐师遗像》中说:
      显亭归去十三年,板屋吴州失比邻。

  师说一篇陈历历,门生再拜舞蹲蹲。
   大师在成长之路上离不开师长的指引。杨藐翁曾称吴昌硕“能交天下贤”,而杨本人便是“天下贤”之一,其人品、学问和才艺,有助吴昌硕的大师之路。
《美术报》2006,8,5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本帖最后由 酱香老范 于 2009-10-14 23:35 编辑

蒲邋遢画好,字“帖”而不“碑”,也别有味道,他和老缶是岁寒之交。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张度 (1830-1895),浙江长兴人,一作仁和(今杭州)人,误。官河南知府。家富收藏,与潘伯寅(祖荫)、陈寿卿(介祺)研究金石之学。又喜治小学, 善篆、隶。年逾五旬,始从事绘画。老缶也很迟才学画。
此幅大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朱孝臧(1857—1931),号彊村。归安(今湖州)人。王国维称其为“学人之词”的“极则”(《人间词话》)。著有词集《彊村语业》3卷,诗集《彊村弃稿》1卷等。见其字似可想见其诗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虽已自辞“艺术板块”的版主,平素也登录不多,但倘有山家“土产”,还是不忘燕友。
另此展览吴氏后裔拟作巡回,选安吉为第一站,理所固然。展厅内循例不能拍照,俺小用了“特权”。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展览到几月几日?
别后竹窗风雪夜
一灯明暗复吴图
张骞的字很正人君子。
展览到几月几日?
梁大虫 发表于 2009-10-15 07:43
本月18日。怕跷脚赶到,市面散场。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8# 梁大虫

10/18结束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张謇乃状元出身,书法自然有根底,楷、隶、行、草兼擅,沉稳深秀,传世以行楷为多。其字常带颜体笔意,也时显褚遂良、欧阳询、欧阳通等余韵,多挺秀之美。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感谢老范!
这里面最喜欢翁同和的字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近日忙,差点错过老范美图美文。

少年时读关于吴昌硕,记忆已模糊,似乎,吴到五六十才专注丹青,却一鸣惊人成国画写意继徐渭之后数一的大师,大写意雄浑风格可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年齐白石,极之仰慕,曾希望拜吴为师,但是,吴看过齐画,说,你不必学我,云云,意齐已经自成风格。记忆不全,请老范指正。

北派画界,竟为南人吴齐掌帅印,也算是画坛奇事。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感谢老范!
这里面最喜欢翁同和的字
阿吕 发表于 2009-10-15 14:23
俺也是。
郑孝胥的字也颇有滋味。
张骞的字,确实不喜。——但觉乏味。
谢诸位捧场!补贴一颇有震撼力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16# 酱香老范
这个什伐赤是拓的还是画的?
应该是拓的吧。于右任赠吴昌硕。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这个展馆是新的吧,展品不是很吸引人哈~
复19:仁智互见。至少俺可在展厅呆上一天,坐看无语。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复19:仁智互见。至少俺可在展厅呆上一天,坐看无语。
酱香老范 发表于 2009-10-18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