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瞅瞅偶们悉尼的街头 [打印本页]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0-31 12:34     标题: 瞅瞅偶们悉尼的街头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1-10-31 12:35 编辑

昨天去悉尼市中心参加一个活动,顺便拍了几张街景。

钟楼是悉尼市政厅,市民可以随便进去参观。任何人都可以租用里面的一些大厅搞活动或聚会。
[attach]47801[/attach]
这张是扫马路哈
[attach]47802[/attach]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11-10-31 13:39

看到了,引起美好的而新近的回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 10:22

何大姐好~~

和女画家夏儿在一起,她也写小说,我在阅读版贴出她的书评。
不敢随便拍行人,其实现在悉尼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亚洲面孔。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1-11-1 11:06

悉尼街头也有貌似小广告地说。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2 09:11

悉尼街头也有貌似小广告地说。
杨林 发表于 2011-11-1 11:06
那不是小广告,是有人把粘贴纸粘在上面。

这里街头,尤其是车站,最大的问题是涂鸦。小孩子拿这喷漆罐乱涂一气。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2 09:33




On 18th March, 2003, at around 8am, Dave Burgess and Will Saunders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highest sail of the Sydney Opera House and painted No War in bright red paving paint. They were quickly arrested and charged with malicious damage and wilfully marking a building with chalk, paint, etc. At the trial, they were prevented from presenting their defence, that their actions were a desperate attempt to prevent a misguided and illegal invasion. They were convicted of the charge of malicious damage.

The final bill presented by the Opera House to clean off the paint was $151,000, and this amount was awarded against them as a compensation order. They appealed the conviction, the denial of parole, and the size of the compensation order. The appeal was heard in July 2004 and they are still (as of Dec 2004) awaiting the ruling.


这是2003年反伊拉克战争人士在悉尼歌剧院屋顶上的涂鸦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2 12:06

Queen Victoria Building维多利亚女王大厦的内景和外观(片片网上搜来的)。就是一楼第2张远处的“洋葱头”。




Inside QVB in Sydney



QVB in Sydney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11-5 20:06

和稀泥的人特来贺悉尼。
原来夏儿是这个样子的。
悉尼街头也有占领行为,
据新闻报道说的:

经参:“占领悉尼”并非无病呻吟
2011年10月20日02:59经济参考报傅云威我要评论(0) 字号:T|T
  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中央商务区的马丁广场,“占领悉尼”运动本周拉开帷幕。运动组织者称,这场运动旨在声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并唤起人们关注社会公平,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出路。

  一些批评者提出,较之美国同道,澳大利亚的“占领者”完全是无病呻吟。如果单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上述结论貌似有些道理。首先,与欧美不同,金融危机并未使澳大利亚经济伤筋动骨,当前澳经济增势良好;其次,澳失业率仍处于5%左右的相对低位;再次,澳当局财政基础牢固,货币政策较为保守,银行系统风险可控。

  然而,笔者注意到,从近千名示威者现场打出的数百幅标语看,“占领者”们并不单纯为声援“占领华尔街”运动,更多的则是抒发对社会贫富分化、劳资矛盾、资源过度开发、税制不公和移民政策等澳大利亚社会问题的不满。

  作为“占领悉尼”运动领导人之一的乔纳森·戴维斯说,参加活动的有学生、大学教员,也有普通工薪阶层、退休人员、社会主义者,以及同性恋者等社会群体。尽管不同示威者持有不同立场,然而大多数人均认同公平、正义,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我们看来,为病态的资本增长方式找到出路,是我们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

  资本主义病了,这似乎是大家最大的共识。在笔者看来,在经济增势强劲的澳大利亚,这个共识显然更加基于结构性问题。

  澳大利亚矿业吸收大量投资,获得飞速发展,带来澳元汇率飙涨、通胀高企、局部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澳国内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食品业以及零售业等部门经受了竞争力下滑、原材料涨价和融资成本高涨等压力,导致某些企业亏损、裁员乃至倒闭。

  不仅如此,后危机时代,澳大利亚贫富分化状况也愈演愈烈。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占澳大利亚人口20%的最富裕家庭平均收入达220万澳元,增幅为15%;而占澳人口20%的最贫困家庭平均收入仅为3.2万澳元,增幅仅4%。

  此外,不同行业经营状况分化严重,造成一些企业劳资纠纷不断升级。近期,多个工会组织举行针对澳洲航空公司的大规模罢工,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工人对收入水平和工作保障状况不满,要求不同航线间实现共同薪酬,缩小收入差距。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笔者注意到,此次“占领悉尼”运动反映了诸多社会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社会不公。

  纵观示威者给出的药方,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主张采取社会主义,以解决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第二,主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反对过度开发资源和矿业独大的局面;第三,反对政府和资本权力过大,主张削弱政府权力和开支,实行居民自治,并以此根除权钱交易、政商勾结的弊端;第四,反对种族歧视,改善非法难民、同性恋群体的待遇。

  显然,上述思路彼此大相径庭,不易统一。难怪活动组织者在主题设置和示威日程安排上均采取开放方式,力图让不同声音得到释放,并试图通过观点碰撞,为解决社会不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适当出路。据活动组织者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没有具体日程安排,如果没有找到出路,可能会把“占领悉尼”运动无限期办下去。
作者: 老西安    时间: 2011-11-5 21:47

还是那句话:痰在哪儿?垃圾在哪儿?连个塑料袋都看不见,不像话。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1-11-6 07:37

在我印象里澳大利亚除了旅游就是资源,还有葡萄酒,那儿有制造业吗?在中国看不到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机械或高科技产品,在欧美看不到澳大利亚生产的消费品。估计只能在本土自产自销。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6 08:53


这就是李苗提到的马丁广场 (Martinsplace)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6 08:56

1900年的马丁广场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6 09:05

还是那句话:痰在哪儿?垃圾在哪儿?连个塑料袋都看不见,不像话。
老西安 发表于 2011-11-5 21:47
其实悉尼已经没有以前干净了。人多的后遗症。虽然那点人多和中国比起来太小儿科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6 09:14

在我印象里澳大利亚除了旅游就是资源,还有葡萄酒,那儿有制造业吗?在中国看不到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机械或高科技产品,在欧美看不到澳大利亚生产的消费品。估计只能在本土自产自销。
老程 发表于 2011-11-6 07:37
制造业肯定是有的,汽车,造船等等。但没啥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比如服装,家具,日用品等,基本都搬到中国去制造了。澳洲最贵的就是人工,全国人口2千多万,才抵一个上海市。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1-11-6 10:50

涂鸦是艺术行为,小广告是行为艺术?吐痰和扔垃圾袋是……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6 13:12

涂鸦是艺术行为,小广告是行为艺术?吐痰和扔垃圾袋是……
杨林 发表于 2011-11-6 10:50
吐痰和扔垃圾袋是生态行为~~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1-11-6 20:03

制造业肯定是有的,汽车,造船等等。但没啥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比如服装,家具,日用品等,基本都搬到中国去制造了。澳洲最贵的就是人工,全国人口2千多万,才抵一个上海市。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1-6 09:14
谁见过澳大利亚造的汽车?澳大利亚造船的吨位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造点游艇自己玩玩罢了。澳大利亚有啥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真没听说过,哦,悉尼歌剧院建的不错。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11-6 20:07

谁见过澳大利亚造的汽车?澳大利亚造船的吨位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造点游艇自己玩玩罢了。澳大利亚有啥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真没听说过,哦,悉尼歌剧院建的不错。
老程 发表于 2011-11-6 20:03
澳大利亚地大物博,地广人稀,吃资源饭就可以,没必要发展技术。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7 06:05



Exterior这个叫Hoden的汽车就是澳洲的国产车,很多澳洲人开的,所有的官方公务车也都用这个牌子。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7 06:19

资料
澳大利亚常被描绘成一个以农村或农业为主的国家,有时给人偏僻或落后的印象,事实上这都是误会,澳大利亚拥有很多足以自豪的科技成就,例如检查怀孕妇女的超声波成像技术、拯救过无数生命的西药盘尼西林、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飞行记录仪黑匣子、以电为动力的心脏起搏器等等,都是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发明。澳大利亚先后有7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1-11-7 08:52

资料
澳大利亚常被描绘成一个以农村或农业为主的国家,有时给人偏僻或落后的印象,事实上这都是误会,澳大利亚拥有很多足以自豪的科技成就,例如检查怀孕妇女的超声波成像技术、拯救过无数生命的西药盘尼西林、现在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1-7 06:19
这说明澳大利亚在某个小领域还有些世界水平的东西,但除了照片中那些自产自销的汽车外,其它东西说成是“制造业”就牵强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7 09:26

这说明澳大利亚在某个小领域还有些世界水平的东西,但除了照片中那些自产自销的汽车外,其它东西说成是“制造业”就牵强了。
老程 发表于 2011-11-7 08:52
我对那个领域不熟悉。在人口少,人工贵的地方,制造业缺乏竞争力。
90年代初期,我有一次坐快艇从珠海到深圳,发现那船是澳洲制造的。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1-11-7 12:30

没人否认澳大利亚是个发达国家,当然能造点什么但都不具规模,贵国的制造业实在排不上号。铁矿石、羊毛等要有名多啦。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1-11-7 12:52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1-11-8 13:06 编辑

澳洲人的创新能力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往往最后会到美国去发展,好比那么多澳洲籍 影星最后都是到好莱坞去了。

90年代初,有一个著名的电路板设计软件Protel就是澳大利亚人搞的,至少在当时是该行业领先的。刚刚查了下,该公司叫Altium,是1985年在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成立的。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11-11-7 12:59

最近上海秋黄梅,潮湿闷热,没有点点秋高气爽的感觉。
悉尼的蓝天和建筑都很美~~
作者: 甜瓜    时间: 2011-11-7 13:42

梦想有一天走马到悉尼街头,迎面走来一位墨镜短发英姿飒爽的姐姐,我用蹩脚的英语兴奋地向她打招呼,她迷惘地看着我,我突然爆出一句流利的中文:施国英姐姐,俺是燕谈的甜瓜啊~!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8 11:55

澳洲人的创新能力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往往最后会到美去国发展,好比那么多澳洲籍 影星最后都是到好莱坞去了。

90年代初,有一个著名的电路板设计软件Protel就是澳大利亚人搞的,至少在当时是该行业领先的。刚刚查了 ...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1-11-7 12:52
人口少意味着市场小,想要掘大桶金就要去美国啦~~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8 12:16

梦想有一天走马到悉尼街头,迎面走来一位墨镜短发英姿飒爽的姐姐,我用蹩脚的英语兴奋地向她打招呼,她迷惘地看着我,我突然爆出一句流利的中文:施国英姐姐,俺是燕谈的甜瓜啊~!12d" />
甜瓜 发表于 2011-11-7 13:42
好啊,期待在悉尼看到小甜甜。说起来,还真常有华人在路上认出偶。

上次何大姐来悉尼,我带她们打的去赌场观光,的哥是个上海人,立即知道我是谁。听说何大姐她们来自国内,的哥又是发传单,又是劝退档,赚钱革命两不误。下车后,我对何大姐说,那是FL功的,大姐说看出来了。我说,看看,某功多厉害,无孔不入。

另,谢酒苗观看。
作者: 吹笛在湖北    时间: 2011-11-8 12:22

澳大利亚先后有7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11-11-8 13:04

澳洲是我和阿吕都很喜欢的地方,第一次去澳洲在悉尼呆了四天,碰到了很多上海人。
作者: 初十    时间: 2011-11-8 14:06

施MM真是年轻!话说上次偶是想说你长的很东方,不是说瘦的啦,也不是说哪里小的啦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1-11-8 14:21

梦想有一天走马到悉尼街头,迎面走来一位墨镜短发英姿飒爽的姐姐,我用蹩脚的英语兴奋地向她打招呼,她迷惘地看着我,我突然爆出一句流利的中文:施国英姐姐,俺是燕谈的甜瓜啊~!12d" />
甜瓜 发表于 2011-11-7 13:42
仿写我的帖子。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9 10:23

施MM真是年轻!话说上次偶是想说你长的很东方,不是说瘦的啦,也不是说哪里小的啦
初十 发表于 2011-11-8 14:06
没事没事,就是有这个意思也没错啊,事实嘛,偶不会介意的。
作者: psyzjs    时间: 2011-11-9 11:49

施姐,你估计澳大利亚社会局势的前景如何?对当局的移民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9 12:36

施姐,你估计澳大利亚社会局势的前景如何?对当局的移民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psyzjs 发表于 2011-11-9 11:49
澳洲总体是个平静祥和的社会,将来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政党执政,移民的基本政策都差不多。
当然,右翼比较喜欢商业和技术移民,对非法难民比较强硬。左翼也喜欢前者,但对后者相对宽松一点。

澳洲本地人不大喜欢生小孩,前些年出生率偏低,政府是用发奖金的方式鼓励国民生育,每生一个孩子给5千澳刀。
应对人口老化,就要不断接受移民。现在印度和中国是最大的移民群体。
作者: psyzjs    时间: 2011-11-9 13:45

澳洲总体是个平静祥和的社会,将来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政党执政,移民的基本政策都差不多。
当然,右翼比较喜欢商业和技术移民,对非法难民比较强硬。左翼也喜欢前者,但对后者相对宽松一点。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1-9 12:36
虽然我对澳大利亚,甚至整个西方的原居民-移民间的族群冲突有担心;但是仍然认为远未达到国内类似冲突的剧烈程度,完善的制度和文化传统就是好啊!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11-11-10 07:41

我作证,施妹妹在悉尼,在澳大利亚是大大的有名哈,影响非同小可!
那天晚上,我们打的去赌场,那个司机一听“施国英”的名字马上肃然起敬,我好沾光哟!
晚禾对我们坛子的燕友更是敬佩了。
作者: 康顺顺    时间: 2011-11-10 09:15

我作证,施妹妹在悉尼,在澳大利亚是大大的有名哈,影响非同小可!
那天晚上,我们打的去赌场,那个司机一听“施国英”的名字马上肃然起敬,我好沾光哟!
晚禾对我们坛子的燕友更是敬佩了。
何毓玲 发表于 2011-11-10 07:41
赞同,施妹妹平和,大度,淡定。我是你的粉丝。明年我会在墨尔本住上一段时间,希望有时间到悉尼见到你这个出色的大美女。
作者: tangju66    时间: 2011-11-10 09:50

我作证,施妹妹在悉尼,在澳大利亚是大大的有名哈,影响非同小可!
那天晚上,我们打的去赌场,那个司机一听“施国英”的名字马上肃然起敬,我好沾光哟!
晚禾对我们坛子的燕友更是敬佩了。
何毓玲 发表于 2011-11-10 07:41
我也作证 一年前跟久居悉尼的朋友提起施国英 朋友立马说认识认识,还一起吃过饭
作者: 迅弟儿    时间: 2011-11-10 14:26

何大姐好~~

和女画家夏儿在一起,她也写小说,我在阅读版贴出她的书评。
不敢随便拍行人,其实现在悉尼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亚洲面孔。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1-1 10:22
最后一张照片,带着黑墨镜,穿着黑马甲,就是不在咖啡杯上。。。。。。
作者: 迅弟儿    时间: 2011-11-10 14:33

没人否认澳大利亚是个发达国家,当然能造点什么但都不具规模,贵国的制造业实在排不上号。铁矿石、羊毛等要有名多啦。
老程 发表于 2011-11-7 12:30
我否认。嘿嘿。日本人没有人认为澳大利亚是个发达国家。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0 16:49

赞同,施妹妹平和,大度,淡定。我是你的粉丝。明年我会在墨尔本住上一段时间,希望有时间到悉尼见到你这个出色的大美女。
康顺顺 发表于 2011-11-10 09:15
欢迎来悉尼。我看你以前也去过墨尔本,想必有家人在那里。

另,也欢迎其它燕友走马悉尼,最好自由行,不要跟团的说。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0 16:52

我也作证 一年前跟久居悉尼的朋友提起施国英 朋友立马说认识认识,还一起吃过饭
tangju66 发表于 2011-11-10 09:50
边果和我一起吃过饭?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0 16:58

我否认。嘿嘿。日本人没有人认为澳大利亚是个发达国家。12d" />
迅弟儿 发表于 2011-11-10 14:33
日本人怎么认为偶基本忽略不计的说。

遥想当年,我想出国时,最容易去的国家就是日本,可我半秒钟都未考虑。我不仇日,但不愿居住在那里。
作者: 康顺顺    时间: 2011-11-10 17:31

日本人怎么认为偶基本忽略不计的说。

遥想当年,我想出国时,最容易去的国家就是日本,可我半秒钟都未考虑。我不仇日,但不愿居住在那里。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1-10 16:58
你幸亏没去日本,我弟弟80年去了日本,到现在没赚下什么钱,还是什么博士呢。公司里吃那么点饭,看着就可怜,可他说够吃了。工作活活累死。万人过马路是挺壮观,但东西贵的吓人。没办法他当初学的是日语。也许只是个案,可能有发展不错的,但从认识的多位朋友来看都不太理想。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0 18:22

你幸亏没去日本,我弟弟80年去了日本,到现在没赚下什么钱,还是什么博士呢。公司里吃那么点饭,看着就可怜,可他说够吃了。工作活活累死。万人过马路是挺壮观,但东西贵的吓人。没办法他当初学的是日语。也许只是 ...
康顺顺 发表于 2011-11-10 17:31
我从未想过要去日本。日本菜我倒是喜欢的,赚钱多少也不是我考虑的,主要是不认同那里的文化。我喜欢可以自由自在,个性抒发的环境。
作者: 甜瓜    时间: 2011-11-11 00:31

我也可以作证。我们小区住着一家澳洲人,他们说和施姐姐一起开过会。└(^o^)┘
作者: 迅弟儿    时间: 2011-11-11 10:13

日本人怎么认为偶基本忽略不计的说。

遥想当年,我想出国时,最容易去的国家就是日本,可我半秒钟都未考虑。我不仇日,但不愿居住在那里。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1-10 16:58
你呀,脑筋直直的,就不知道转个弯儿。
我那是回给老程的专帖呀。
作者: 迅弟儿    时间: 2011-11-11 10:18

你幸亏没去日本,我弟弟80年去了日本,到现在没赚下什么钱,还是什么博士呢。公司里吃那么点饭,看着就可怜,可他说够吃了。工作活活累死。万人过马路是挺壮观,但东西贵的吓人。没办法他当初学的是日语。也许只是 ...
康顺顺 发表于 2011-11-10 17:31
你弟弟应该好好动脑筋,与天斗,与地斗,与日本人斗,其乐无穷滴。
日本物价贵,表明钱也是多多滴。机会是自己创造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滴。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2 18:28

悉尼有一个叫环形码头的地方,那个码头的一边是歌剧院,另一边叫岩石区,那是英国人最早登陆澳洲的地方,现在是著名的观光点。
现在就带大家去那里逛逛,我很喜欢那一带。
原海关大楼,现为图书馆
[attach]48133[/attach]
岩石区的马路,人行道望下走就会到水边
[attach]48134[/attach]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2 18:37

岩石区的马路。街角有一个酒吧,就是丹麦王子邂逅澳洲王妃的地方,那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的童话故事。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2 18:47

那个老房子是悉尼最早的建筑之一,现在是一家著名的餐馆,在帐篷下吃饭,就能看见对面的歌剧院。
作者: 康顺顺    时间: 2011-11-12 19:06

澳洲人就喜欢在屋外吃饭,哪怕最冷的季节也坐在外边开着挂在墙上的燃气暖炉而不愿进屋。街角的酒吧看着那么熟悉,还有蓝天,我们这里阴霾了大半年了。
作者: 地铁迷    时间: 2011-11-12 22:26

主观地认为:没以前干净了,也是因为中国人去的比以前多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3 11:34

还是岩石区。注意那个有英文字母的房子,里面别有洞天。
[attach]48143[/attach]
[attach]48144[/attach]真的有一个门洞,很有味道
里面的庭院是酒吧,意大利风格,偶超喜欢
[attach]48145[/attach]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3 11:43

周末那里有集市,小贩们摆摊卖工艺品和食品,也有表演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3 11:57

主观地认为:没以前干净了,也是因为中国人去的比以前多了!
地铁迷 发表于 2011-11-12 22:26
呵呵,这话如果是白人在澳洲公开说,那是严重政治不正确。搞不好还有种族歧视的嫌疑。
作者: 陆东洋西    时间: 2011-11-13 20:51

35# 施国英
请问施女士,那里的人比较能够接受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其理由是什么?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4 09:43

35# 施国英  
请问施女士,那里的人比较能够接受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其理由是什么?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1-11-13 20:51
应该差不多吧。澳洲是移民国家,又是实行多元文化国策最成功的国家,对外来人都比较接受。
印度人和中国人的毛病也类似,比如爱扎堆,说话太大声,家门口一大堆鞋子等。

印度人总的来说比较平和,这可能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虽然会有点小奸小坏,比如爱贪点小便宜之类,但没啥危险。
中国年轻一代的留学生中发生过多次绑架同学勒索的案子。中国人对自己人狠貌似源远流长。
作者: 陆东洋西    时间: 2011-11-14 10:33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1-11-14 10:35 编辑

“中国人对自己人狠貌似源远流长”——这个自己人是指亲属还是指朋友?

有二个同学曾经是好朋友,到了国外(日本)在同一个大学留学却相互反目成仇。施女士以为:是国外个人主义氛围使然?还是中国人好内讧的传统?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4 11:32

“中国人对自己人狠貌似源远流长”——这个自己人是指亲属还是指朋友?

有二个同学曾经是好朋友,到了国外(日本)在同一个大学留学却相互反目成仇。施女士以为:是国外个人主义氛围使然?还是中国人好内讧的传统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1-11-14 10:33
我说的是中国人对中国人,相对异族而言。
好朋友反目成仇,和个人主义无关吧,或许和某些特定的事情有关。但国人好内讧却是事实,海外华人社团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作者: 陆东洋西    时间: 2011-11-14 11:44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1-11-14 12:30 编辑
  1. 好朋友反目成仇,和个人主义无关吧,或许和某些特定的事情有关
复制代码
这是因为,原来在国内相互谦让会得到鼓励或补偿,但是到了国外,任何奖学金或机会都是以个人为对象,而且也没有国内的轮流机制。拿不到就是你能力不行,外人对每个人的了解也有限。

但是,到了国外,似乎亲属之间的关系容易成为最坚固的堡垒。而这一点也是外人不太欣赏的地方,所以美国会不太愿意放行那些有直系亲属在美国的人。

总之,国外的体制是个人主义的,不希望中国人成群结队地到那里安家落户,但是,在前面的情况下,个人主义得到鼓励,而在后面的情况下,中国式的家族主义或集团主义依然故我。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6 09:05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1-11-16 09:06 编辑

继续在岩石区闲逛,拐进一处安静人少的地方,在那里喝喝咖啡,心情好极了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6 09:12

这个瞭望台现在是画廊
[attach]48220[/attach]
假日酒店,从房间里可以看悉尼歌剧院
[attach]48221[/attach]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1-16 09:28

偶对摩天大楼没啥兴趣,但喜欢现代和古典错落有致的味道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5:11

青霉素是英国人佛莱明发现的,佛罗里对其大量生产的技术做出了贡献,相关研究在英国完成。所以他被称为澳洲出生的英国科学家。同样,得物理诺奖的罗伦茨被称为澳洲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超生成像和心脏起搏器都不是在澳洲发明的,要么是张冠李戴要么是发明者只是出生在澳洲。总之某人的话顶多信一半。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0 01:38
先谢谢顶帖。我慢慢一个个回答你的问题。
澳洲的诺奖获得者大部分确是在英美做研究的。可他们并非一出生就去了海外,而是在澳洲长大并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才出去的,有的人还在两边的研究机构都兼职。最关键的,他们还保留着澳洲国籍,所以说,澳洲有多少人得诺奖或发明什么依然成立啊。其实,澳洲对澳籍人得诺奖基本不关心,谁也没当回事。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5:34

奥洲最大的短板还不是制造业,也不是反常的气候(圣诞新年春节在夏天)。而是交通。我去美国和西欧的大城市,根本不用订票,带上手提箱直接去机场,一定有当天的票,同时回程票也办好了。而去奥洲,即使提前一个月也不一定能订到合适的机票。回程更难,有一次售票处告诉我,我给出的那十天之内都没有飞回洛杉矶的飞机(更不用说直飞我这个城市的了),最终只好取消行程。各位不妨查一下世界各机场旅客吞吐量的排名,前十中美国大概有3-4个,然后是希思罗法兰克福戴高乐等欧洲机场,北京上海可能也勉强侧身其中。可悉尼不但进不了前十,前20都没戏,排到30以后,甚至在新西兰之后。简直不可思议。如今全球一体化时代,交通发达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志。本来就孤悬海外,又排名30之后,连融入地球村都成问题,谈何发展。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0 01:38
笑斯我也。你没有学过地理吗?澳洲地处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这和气候反常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在旅游旺季,你不预先订票直接去机场,那我只能说你缺根筋。至于说到机场吞吐量,悉尼排在第几我不清楚,可全澳2千多万人口,悉尼300多万人口,就算排在全球30以后,不仅正常,还太超前了呢。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6:10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1-12-20 17:29 编辑
由于航班稀少,物以希为贵机票价格也居高不下。从我这里到中国票价是800刀,到悉尼为2400刀,相差三倍。到墨尔本更贵。这一点澳洲人自己也是怨声载道,我认识的澳洲学生或博士后无一不抱怨路费昂贵不敢经常回国,两三千刀对教授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说明往来于澳洲的人不多,没有这方面市场需求。本来在西方眼中中国就算神秘的东方,有点遥不可及的意思,现在蹦出来个澳洲,比中国还贵三倍,其在西方人眼里是什么形象不说也知道了。所以只听说到伦敦巴黎纽约乃至东京购物,只听说德国造日本造中国造,谁听说澳洲造?除了附近的新西兰日本中国,西方人士谁去澳洲购物?那儿能买到什么?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0 01:38
我可以告诉你,从悉尼到中国的最便宜的机票也就700-800澳刀,如果你住在加拿大的北部,那么远的路程,七转八转,如果你又临时买机票的话,2400刀很合理啊。教你一招,澳洲有一种环游世界的机票,才2500刀,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四个城市逗留。学校放假期间,属于旅游旺季,机票会比平时贵一点,如果去中国,也就1000多刀。我都不知道你那些错得离谱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我认识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几乎每年都要回国好几次。还有,机票订得越早越便宜。
至于购物,欧美有的,澳洲都有,欧美没有的,澳洲也有,愿不愿买,那就看性价比了。现在澳币汇率太高,旅游者在这里购物是要三思啊。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6:36


澳洲的另一个短板是没有文化(除了土著文化)。澳洲全国的博物馆加起来大概也没有伦敦巴黎波士顿华盛顿这类一个城市多。那几个殖民地时期的仿古典建筑也没有上述城市一条街上的多。所以只能是现代和古典错落有致,因为光古典凑不成一条街。澳洲每年出几部电影?好莱坞出多少?澳洲每年出版多少种图书(包括音乐)?相当美国或世界的百分之几?说出来又是另人脸红的数字,还不如交通。图书出版数量是衡量文化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澳洲在这方面陪据末座,其文化水平如何体现?莫非认为那里生活质量高的人都是平时不读书的文盲?悉尼倒是有个歌剧院,可去那的人大部分是在外面照相的游客,有几个进去听歌剧的?楼主自己在里头听过几场?记得老程说想在三个著名歌剧院里听歌剧,加上一倍挑六个能否轮到悉尼?徒有其表这个词大概就是由它而来的。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0 01:38
请问你在澳洲呆了几天,又去过哪些地方?没见过像你这样口气比力气大的。拿人口是澳洲10多倍的美国来和澳洲比较电影,图书的出版量,也太搞笑了。澳洲的火车上(类似中国的地铁)看书的人大把。我们这里的书籍起印数大多是3000,13亿中国人的地方,很多书才印5000。
要比较生活质量,你恐怕还没那个资格,因为你没有在美澳两地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经历。燕友中,小妖校长在美国读过几年研究生,还来过澳洲2次,她都想把女儿送来澳洲留学。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6:48

前不久这里还有个话题比较美国和澳大利亚生活质量,太搞了,咋一看还以为是愚人节笑话。典型的井蛙之见。那些长寿失业率之类连日本芬兰都比不过,没有什么意义。我不怀疑凭着丰富的资源将来澳洲的生活质量能超过美国,但不是现在。等到澳洲的袋鼠象大熊猫一样珍稀时就差不多了。现在的澳洲适合袋鼠和羊们生存,但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显然要比动物高一些,比如公路机场下水道之类,而这些和动物生存的要求是相悖的。换句话说既适合人类又适合动物的环境是没有的。西伯利亚有老虎,非洲某地有狮子,我们立刻知道那里不适合人类居住。风吹草低见牛羊,说这话的人自己不会去那里住,因为只能住帐篷没有抽水马桶。如果自己住城市楼房却要求别人保护草原而住帐篷那就是极端虚伪。人都向往高质量的生活,牧民也想住在有上下水煤气电力的大房子里而且要离医院学校影院购物中心高速公路不远。而有了这些就是城市。城市不让养牛羊。

人类和动物同时都有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地方大概就是天堂。衷心祝福澳洲探索出一条通往天堂的道路,人与袋鼠永远共存。不过根据历史经验,我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0 01:38
你这段话中,只有蓝体那句靠谱。而澳洲恰恰就是这样的地方。我们这里乡村的现代物质生活条件,城市中的人有的,他们都有,城市人享受不到的,他们也有。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6:55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1-12-20 17:05 编辑

这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后花园,主人是个大学副教授。那个房子现在市价100万澳刀以上,属于富人区。我们在开party,鸟儿来凑热闹。看看人和动物都有的生活品质吧。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1-12-20 17:16

哈,晓梦触碰着施MM的民族自尊心鸟。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7:26

哈,晓梦触碰着施MM的民族自尊心鸟。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12-20 17:16
我是个人主义者,对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崛起,一点兴趣都没有。
我只关心哪里可以让我/每个个体生活得自由开心,还有美酒佳肴可以随时品尝。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0 18:00

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这个谁也无法否认。美澳还是坚定的盟友,基本价值观相同。
可美国的福利不如澳洲,这也是事实。对普通民众来说,国家武器的先进,军队的强大,与我何干?还不如免费的医疗和教育更重要。至于科技,那是可以分享的,花钱买就是啦。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1-12-20 19:52

我是个人主义者,对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崛起,一点兴趣都没有。
我只关心哪里可以让我/每个个体生活得自由开心,还有美酒佳肴可以随时品尝。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2-20 17:26
这没什么错,生命本能嘛。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12-20 20:35

21# 老程
青霉素是英国人佛莱明发现的,佛罗里对其大量生产的技术做出了贡献,相关研究在英国完成。所以他被称为澳洲出生的英国科学家。同样,得物理诺奖的罗伦茨被称为澳洲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超生成像和心脏起 ...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0 01:38
这个回帖超认真。赞一个。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论而有据,帖子虽长,没有一字多余。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03:32

[quote]
这个回帖超认真。赞一个。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论而有据,帖子虽长,没有一字多余。
李苗 发表于 2011-12-20 20:35 [/quote
哈哈,能被你称赞的帖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那个贴子连许多基本事实都没搞清楚,比如悉尼机场的吞吐量,今年是全球23位。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03:36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1-12-21 03:43 编辑

算了,昨天码那么多字,现在想想真是浪费。
反驳1+1=3,显得自己弱智。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1-12-21 08:11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1-12-21 10:46 编辑

一般来说, 高福利国家的物价也相应会高, 瑞典的高物价一直以来都是让人乍舌的, 所以如果澳洲物价比美国高也是很正常的. 这种高物价对新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来说是个门槛. 美国有众多非法移民可以顺利生活下去, 因为美国的低福利政策让合法居民和非法移民在生活成本上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高福利国家必然对新移民有比较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的语言能力, 工作能力保证他们能顺利找到工作, 不会成为福利政策的负担.

如果再扯到我的一根筋的话, 我在一根筋帖子里有一点没有写: 冷战时代, 美国的右翼力量在对抗共产浪潮中所起的作用是世界性的, 正因为有了美国强大的对抗力, 北欧福利国家, 还有加拿大,澳洲这些搞福利的人口小国才能平安无事实践相对比较左翼的主张.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10:47

2010年世界各国GDP及人均GDP排名——

遥岑居士来自The World Factbook 《世界概况》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最权威的报道,2010年底世界各国GDP如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GDP列表,现给出四个名单:
  1. 以国际汇率计算的GDP总量。(中国5.75万亿美元)
  2.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量。(中国10.08万亿美元)
  3. 以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中国4283美元)
  4.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中国7518美元)
  
  注:中国的数据仅包含内地,港澳台都另外单独计算。
   1、【GDP总量(以国际汇率计算)】
   20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表
  中国按国际汇率计算的GDP已经超过日本名列第二,相当于美国的39.3%。
  GDP前四十名:
   — World 61,963,429[4] 世界总计
   — European Union 16,106,896[4] 欧盟


  1美国14,624,184
   2中国5,745,133[2]
   3日本5,390,897
   4德国3,305,898
   5法国2,555,439
   6英国2,258,565
   7意大利2,036,687
   8巴西2,023,528
   9加拿大1,563,664
   10俄罗斯1,476,912
   11 India 1,430,020 印度
   12 Spain 1,374,779 西班牙
   13 Australia 1,219,722 澳大利亚   14 Mexico 1,004,042 墨西哥
   15 South Korea 986,256 南韩
   16 Netherlands 770,312 荷兰
   17 Turkey 729,051 土耳其
   18 Indonesia 695,059 印度尼西亚
   19 Switzerland 522,435 瑞士
   20 Belgium 461,331 比利时
   21 Sweden 444,585 瑞典
   22 Poland 438,884 波兰
   23 Saudi Arabia 434,440 沙特阿拉伯
   24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426,984 中国台湾
   25 Norway 413,511 挪威
   26 Austria 366,259 奥地利
   27 South Africa 354,414 南非
   28 Argentina 351,015 阿根廷
   29 Iran 337,901 伊朗
   30 Thailand 312,605 泰国
  31 Greece 305,005
32 Denmark 304,55533 Venezuela 285,21434 Colombia 283,10935 United Arab Emirates 239,65036 Finland 231,982— Hong Kong 226,48537 Portugal 223,70038 Malaysia 218,95039 Singapore 217,37740 Egypt 216,830


 2、【GDP总量(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20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表
  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69.0%。
  前三十名:
  — World 74,004,249 世界总计
  — European Union 15,150,667 欧盟
   1美国14,624,184
   2中国10,084,369
   3日本4,308,627
   4印度4,001,103
   5德国2,932,036
   6俄罗斯2,218,764
   7巴西2,181,677
   8英国2,181,069
   9法国2,146,283
   10意大利1,771,140
   11 Mexico 1,549,671 墨西哥
   12 South Korea 1,457,063 南韩
   13 Spain 1,364,499 西班牙
   14 Canada 1,330,106 加拿大
   15 Indonesia 1,027,437 印尼
   16 Turkey 956,576 土耳其
   17 Australia 882,344 澳大利亚
   18 Iran 830,715 伊朗
   19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810,487 中国台湾
   20 Poland 717,537 波兰
   21 Netherlands 676,700 荷兰
   22 Argentina 632,223 阿根廷
   23 Saudi Arabia 619,826 沙特阿拉伯
   24 Thailand 584,768 泰国
   25 South Africa 524,341 南非
   26 Egypt 498,176 埃及
   27 Pakistan 464,711 巴基斯坦
   28 Colombia 429,866 哥伦比亚
   29 Malaysia 412,302 马来西亚
   30 Belgium 392,862 比利时
  
  3、【人均GDP(以国际汇率计算)】
   20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表
   中国内地以国际汇率记的人均GDP仍旧相当落后,低于世界平均值,位于所统计的182个国家中的第95位。为4283美元。
  香港以国际汇率记的人均GDP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
  
   列表摘取:
   1卢森堡104,390
   2挪威84,543
   3卡塔尔74,422
   4瑞士67,074
   5丹麦55,113
   6澳大利亚54,869
   7瑞典47,667
   8阿联酋47,406
   9美国47,132
   10荷兰46,418
   11 Canada 45,888 加拿大
   12 Ireland 45,642 爱尔兰
   13 Austria 43,723 奥地利
   14 Finland 43,134 芬兰
   15 Singapore 42,653 新加坡
   16 Belgium 42,596 比利时
   17 Japan 42,325 日本
   18 France 40,591 法国
   19 Germany 40,512 德国
   20 Iceland 39,563 冰岛
   21 United Kingdom 36,298 英国
   22 Italy 33,828 意大利
   23 Kuwait[4] 32,530 科威特
   — European Union 32,283 欧盟
   — Hong Kong 31,799 中国香港
   24 New Zealand 31,588 新西兰
   25 Spain 29,875 西班牙
   26 Brunei 28,340 文莱
   27 Cyprus 27,722 塞浦路斯
   28 Greece 27,264 希腊
   29 Israel 27,085 以色列
   30 Slovenia 23,008 斯洛文尼亚
   ……………………
   33 Korea, South 20,165 南韩
   ……………………
   37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18,303 中国台湾
   ……………………
   61 Mexico 9,243 墨西哥
   — World 8,985 世界平均
   62 Argentina 8,663 阿根廷
   ……………………
   95中国4,283
  
  4、【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20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表
  中国内地以购买力平价记的人均GDP稍好,但仍旧落后,位于所统计的182个国家中的第93位,但是与以国际汇率计算相比,更接近世界平均值,为7518美元。
   香港以购买力平价记的人均GDP位于世界前列。
   列表摘取:
   1卡塔尔88,232
   2卢森堡80,304
   3新加坡57,238
   4挪威52,238
   5文莱47,200
   6美国47,123
   —中国香港45,277
   7瑞士41,765
   8荷兰40,777
   9澳大利亚39,692
   10奥地利39,454
   11 Canada 39,033 加拿大
   12 Ireland 38,685 爱尔兰
  
   13 Kuwait 38,293 科威特
   14 Sweden 37,775 瑞典
   15 United Arab Emirates 36,973 阿联酋
   16 Denmark 36,764 丹麦
   17 Iceland 36,681 冰岛
   18 Belgium 36,274 比利时
   19 Germany 35,930 德国
   20 United Kingdom 35,053 英国
   21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34,743 中国台湾
   22 Finland 34,401 芬兰
   23 France 34,092 法国
   24 Japan 33,828 日本
   25 South Korea29,791 南韩
   26 Spain 29,651 西班牙
   27 Italy 29,418 意大利
   28 Israel 29,404 以色列
   29 Greece 28,833 希腊
   30 Cyprus 28,045 塞浦路斯
   ……………………
   75 Costa Rica 10,732 哥斯达黎加
   — World[5] 10,725 世界平均
   76 South Africa 10,505 南非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12:23

82# 施国英

>>>>> 那个贴子连许多基本事实都没搞清楚,比如悉尼机场的吞吐量,今年是全球23位。

今年是2011年,对不对?我没有看到2011年的悉尼机场的吞吐量数据。也不可能有。因为今年还没过完呢。

你还 ...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1 11:10
最后搭理你一次,我又查看了一下,今年悉尼机场的吞吐量23位是指一月份。去年是27位。可你说排在新西兰后那才叫笑话呢。
还有神马澳洲气候恶劣之类没人愿来那更是要让地球人都笑翻的。
天朝前曾副主席的公子就移民悉尼了,买了3200万刀的豪宅还要推倒重来,结果邻近都不答应。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12:39

一般来说, 高福利国家的物价也相应会高, 瑞典的高物价一直以来都是让人乍舌的, 所以如果澳洲物价比美国高也是很正常的. 这种高物价对新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来说是个门槛. 美国有众多非法移民可以顺利生活下去, 因为美国的低福利政策让合法居民和非法移民在生活成本上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高福利国家必然对新移民有比较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的语言能力, 工作能力保证他们能顺利找到工作, 不会成为福利政策的负担.

如果再扯到我的一根筋的话, 我在一根筋帖子里有一点没有写: 冷战时代, 美国的右翼力量在对抗共产浪潮中所起的作用是世界性的, 正因为有了美国强大的对抗力, 北欧福利国家, 还有加拿大,澳洲这些搞福利的人口小国才能平安无事实践相对比较左翼的主张.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1-12-21 08:11
澳洲最低的法定工资是15澳刀一小时,而美国是7.25美刀,这才是澳洲物价高于美国的主因。

现在澳洲失业率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在西方国家一枝独秀。所以不少欧美人也想来澳工作。

话说回来,越是高福利的国家,共产革命可能越没市场。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谁还想要革命共产。美国占领华尔街热火朝天,占领悉尼只有小猫2,3只。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1-12-21 13:16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1-12-21 13:20 编辑
澳洲最低的法定工资是15澳刀一小时,而美国是7.25美刀,这才是澳洲物价高于美国的主因。

现在澳洲失业率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在西方国家一枝独秀。所以不少欧美人也想来澳工作。

话说回来,越是高福利的国家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2-21 12:39
最低工资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福利。显然非法移民就没法享受这种福利,所以我说福利也是一种门槛。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13:55

最低工资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福利。显然非法移民就没法享受这种福利,所以我说福利也是一种门槛。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1-12-21 13:16
现在头痛的就是一船船的非法移民不断涌来。关在拘留营呢,要花纳税人的钱,激进的左翼绿党要求把他们放出来等候难民申请。可那样的话,偷渡者就会越来越多,因为来者大都是经济难民,什么低工资的活都会愿意干。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14:08

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揭晓 墨尔本夺冠北京第72名
2011-08-31 10:42:25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201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6)
核心提示: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30日公布最新一期全球最适合居住城市报告,澳洲墨尔本击败常胜军加拿大温哥华,成为全球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中国大陆有8个城市上榜,排名最好的是北京的第72名;中国台北排名第61名。中国香港排名第31,在两岸三地城市中排名最高。

中新网8月31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30日公布最新一期全球最适合居住城市报告,澳洲墨尔本击败常胜军加拿大温哥华,成为全球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中国大陆有8个城市上榜,排名最好的是北京的第72名;中国台北排名第61名,与前一次调查相同;中国香港排名第31,在两岸三地城市中排名最高。

经济学家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对全球140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排名第12的日本大阪是亚洲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东京排名第18,中国香港第31,新加坡第51,首尔第58。

经济学家信息社是根据治安、基础建设、医疗水平、文化与环境及教育等指标,每年进行2次调查。

负责这项调查的编辑寇斯塔克(Jon Copestake)表示,亚洲主要城市排名都很好,主要是基础建设佳,治安与教育良好,但在文化活动部分偏弱。

全球前10大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中,就有4个位于澳洲,比例领先各国。

根据经济学家信息社的报告,最适合人居住的前20个全球城市依序为:澳洲墨尔本,奥利地维也纳,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卡尔加里(Calgary),澳洲悉尼,芬兰赫尔辛基,澳洲珀斯(Perth)与澳洲阿得雷德(Adelaide)并列第8,新西兰奥克兰排名第10。


瑞士苏黎士、日内瓦与日本大阪并列第12,瑞典斯德哥尔摩与德国汉堡并列第14,加拿大蒙特利尔与法国巴黎并列第16,日本东京与德国法兰克福并列第18,丹麦哥本哈根排名第20。

美国没有一个城市挤进前20名,排名最佳的是檀香山市(Honolulu),排第26名。

中国大陆有8个城市上榜,排名最好的是北京的第72名,苏州第73,天津第74,上海第79,深圳第82,大连第85,广州第89,青岛第98。

全球最不适合居住的城市是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Harare)。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1-12-21 17:22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1-12-21 19:00 编辑
现在头痛的就是一船船的非法移民不断涌来。关在拘留营呢,要花纳税人的钱,激进的左翼绿党要求把他们放出来等候难民申请。可那样的话,偷渡者就会越来越多,因为来者大都是经济难民,什么低工资的活都会愿意干。
施国英 发表于 2011-12-21 13:55
所以左翼的特点就是不可持续或者说逻辑不能自洽。左翼力量太大的话,整个社会秩序都会走向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崩溃。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12-21 19:55

[quote

>>>>> 那个房子现在市价100万澳刀以上,属于富人区。

本来上一帖我想说这个,怕太伤自尊,没提。类似这种市价100万/富人区之类的言论,你不觉得无聊吗?这和上海弄堂里的小市民大妈见了毛脚女婿逼着问有没有房有没有车各值多少万,有何差别?不要逼着别人小看自己。你根本不知道大房子豪华是啥样。凭100万澳刀的房子就可以和美国比舒适?住在纽约排屋里的索罗斯大概会笑掉大牙。

你说的澳洲火车上看书的人倒有点意义,如果你能贴上这么一张照片我会高看你一眼。可惜,人人都知道这只是奢望。因为你贴照片的唯一目的是低级的炫耀。当一个人在认真读书,旁边有个仿古瓶里插着一束假花,你一定会去拍那个假瓶子假花而不会拍真人。这是一个人的品位志趣决定的不可能改进的。本来那张照片上没有房子,说明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也很合适。可100万澳刀/富人区这几个字你就是不吐不快,生怕人家忽略了你厕身富人区这一点。这就是柏杨说的“绿油套裤心理”: 有个人穿了一条新绿油套裤,怎么暗示大家还是没注意,终于忍不住大声喊“快来看我的绿油套裤啊”。你到底是想展示你自己,还是鸟?

晓梦 发表于 2011-12-21 07:32 [/quote]
伤自尊鸟。。不带这么伤人的。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12-21 19:59

哈,晓梦触碰着施MM的民族自尊心鸟。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12-20 17:16
在京都议定书的帖子里,俺伤了梦子的加族自尊心。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1-12-21 20:16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1-12-21 20:31 编辑

李苗你不要瞎起哄。那种出言不逊,动不动喜欢人身攻击的人怎么可能伤到我的自尊?你也太小看我了。和这种人纠缠纯属浪费时间,不值得。

我会提房价,是为了应对那句“人类和动物同时都有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地方大概就是天堂”而已。
作者: 李苗    时间: 2011-12-25 19:01

94# 晓梦
楼上不厚道。遇到老乡,看在老乡的份上,也不应该戳穿啊。这样对不起表演者,也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乡巴佬观众,既没有出国,也没有见过大场面。正看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你却上来泼了一桶冷水。
作者: psyzjs    时间: 2011-12-26 21:15

94# 晓梦  
楼上不厚道。遇到老乡,看在老乡的份上,也不应该戳穿啊。这样对不起表演者,也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乡巴佬观众,既没有出国,也没有见过大场面。正看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你却上来泼了一桶冷 ...
李苗 发表于 2011-12-25 19:01
我多年前就让你出国,你没有走。现在怪谁?!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3-24 17:42

1988年,悉尼市中心的半空开通了一条3.6公里长,有8个停靠站的单轨列车,主要供观光客使用。为了城市改建,州政府日前花了近2亿澳刀向私人公司买下这条路轨,准备尽快拆掉。
作者: 吹笛在湖北    时间: 2012-3-24 18:29

晓梦好厉害,说的很有理有内容啊~。这是施mm开此帖子的好处。好看,分享了。继续~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3-24 18:49

晓梦好厉害,说的很有理有内容啊~。这是施mm开此帖子的好处。好看,分享了。继续~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2-3-24 18:29
呵呵,笛子最喜欢起哄了。

晓梦说的是工作事业的发展在美国更有前途,我说的是澳洲的生活品质,不是一回事。

对于偶这种没啥野心,只想享受人生自由快乐的个人主义者来说,对大国强国一点都没兴趣。
作者: 雅琼    时间: 2012-3-25 12:29

施姐姐每次贴的文字和图片都好看,从图上看到,悉尼的天空多明朗哦,感觉空气也很清新。
作者: test    时间: 2012-3-25 22:49

晓梦好厉害,说的很有理有内容啊~。这是施mm开此帖子的好处。好看,分享了。继续~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2-3-24 18:29
晓梦犯了一个错误,选择命题不严谨。

有两个命题:

1,对于专业人才,去美国发展好。

2,对于专业人才,去美国比澳洲好。

晓梦有空可以专题论述第一个命题。而第二个命题,无视即可。何必浪费口水。

至于,解答第二个命题是否有助于让某人提升智商,这不是晓梦的义务。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3-26 12:09

谢谢雅琼欣赏。
这张照片上的建筑有点特色,那幢3色楼的最外层设计得像未拆的脚手架。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3-27 09:02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3-27 09:04 编辑

免税商店。门口那些桌椅是给不爱逛商店的男士准备的,女人在里面血拼的时候,男人可以坐在外面等。
[attach]51338[/attach]

楼宇间的地下停车场

[attach]51339[/attach]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3-28 12:14

那个老房子是警局的干活。胖子在说外国鸟话,不知道哪国的游客。

[attach]51358[/attach]
喜欢在室外吃吃喝喝的本地人

[attach]51359[/attach]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7-1 10:00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7-1 10:10 编辑

昨天去参加一个活动,登上悉尼花旗银行大楼的39层,顺便从高层扫几张片片,技术菜鸟,表计较~~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