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写给张国荣 [打印本页]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2-4-1 10:28     标题: 写给张国荣

冬天花败,春暖花开,有人离去,有人归来。 @韩寒,http://weibo.com/hanhan。第一篇长微博,献给我的偶像。


2003年4月1日,我在开车从北京回上海的途中。在那之前,我并不是你的歌迷,我只知道你唱过《倩女幽魂》,我甚至觉得,你好久没做宣传,没出作品,已经过气了。

对你的了解从京沪高速的山东段开始。那里的山上都是顽石,少见绿色。以往开车路过河北,山东和江苏,打开电台,要不是卖春药的,就是治性病的,还不停的有托打电话和主持人互动,说疗效好,去哪才能再买到。我常想,这么明显的忽悠,怎么可能有人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充斥着荒诞。但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我甚至发现,有时候,我偶然会哼唱两句的不知名旋律,原来都是你的。路过临沂,电台主持人甚至自己开唱《奔向未来日子》。

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未来的日子了。你奔向了永远不会来的日子。那些岁月里,我是一个轻狂气傲的无知少年,对所谓港台巨星嗤之以鼻,这也让我错过了你。那几年我在北京,迷茫的就像在能见度只有一米起了大雾的国道上开车,好在我一直没开进逆行车道。等我懂你,再没机会来看你的演唱会。回想起来,你若在,无论我有钱没钱,一定会买一张离你最近的票。

没有什么夸你的。我甚至想,如果你还活着,机缘巧合,兴许能和你吃上一顿饭,说上几句话。那次从北京回上海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开过长江大桥,我就找了一个休息站停靠了下来,吃了一碗泡面,清楚记得江水声就在耳边。我买了两张你的盗版唱片。这不能怪我,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没有正版的。我启程上路,把唱片塞进了碟机.

不幸的是,我没能听见你的声音,因为我买了VCD。家乡离我越来越近。1200公里路程,我并未为你落泪。毕竟我们刚认识,你得理解。到了上海,身边的朋友常常谈起你,有黯然神伤的,有伤心哭泣的,更多的是,哦,是嘛,他这么有钱,干嘛要自杀,可惜了。还有恶意揣测的——至今我的身边依然有人相信你是得了绝症或做了什么事情,不得已才跳楼,我每次都要和他们争辩。但两个星期以后,也便这样了,大家开始很少谈起你。一个月后,劳动节,大家依然不爱劳动,两个月后,儿童节,小孩依然欢声笑语,三个月后,四个月后,周年祭,到现在,九年了,这世界没有什么变化。这九年里,你陪伴我度过很多困难的时光,可惜那些激励我的歌并没能激励你自己

我想我懂你了,Leslie。这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你改变不了。我改变不了。我今年三十岁,没有你那么多的作品,你死去了,你的歌也许能被别人再唱五十年,一百年,我若死去了,我的文字也许只能被别人记得五年,十年。又也许更短。我也许比你长寿很多,又也许不能。说不定我会成为一个老顽童,说不定我忍受不了自己衰老。谁知道呢.

Leslie,多年以后,我们终会相见。我获得的成就比你少很多,但争议倒也不少,算能作为谈资。和你一样,很多争议要到死后才能平息,或许不能,甚至更多。他日我们相见,你若不嫌弃,让我为你写一段歌词。不会差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话唱。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我想我可以试着告诉你为何。因为,你一生没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
作者: 李小苗    时间: 2012-4-1 10:42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4-1 10:43 编辑

哥哥的普通话还不错的,京戏昆曲都能唱。到了哪一天,应该唱得越发好了。
俺更喜欢作为演员的张国荣。
作者: heisfool    时间: 2012-4-1 10:53

我最喜欢的还是张国荣给英雄本色唱的主题歌 当年情。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2-4-1 10:58

总版不让讨论方寒,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坚定地认为韩寒有代笔的人,觉得韩寒这篇新鲜出炉的博文,有没有代笔。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4-1 11:03

烂文一篇,比韩寒写得差。当年编辑的约稿。

张国荣:梦幻人生,人生如戏

施国英

演艺界的天王巨星张国荣走了,选择在愚人节那天跳楼自杀,看起来似乎有跟大家开玩笑的意思,难怪很多人一开始不相信。然而那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不得你不相信。像梅艳芳,陈凯歌这样的大腕都哭了,更不用说普通的歌迷和影迷了。据说张国荣跳楼之后短短两三天中,香港有六七个人跟着跳楼,虽然死因各不相同,但选择同样的自杀方式,可见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因为对流行歌曲不大感兴趣,所以对张国荣唱的歌不大熟悉,不过他演得电影倒是看过几部,特别是那出很有名的《霸王别姬》,还有那出《春光乍泄》,可以说,张国荣是个不错的演员。其实,我最欣赏他的还是他敢公开承认自己是个双性恋者。在香港这样的华人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偏见还是颇有市场的,在这种环境中公开自己的性取向,那不仅仅是诚实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勇气的表现,更有为自己同志争取权利的意思。


在张国荣死后,我才有机会看了他的一些生平资料,不看不知道,看了才觉得真是令人感慨万千,真的有点像做梦一般。成名之前,他每次唱歌居然都被人喝倒彩。在歌唱事业达到顶峰期的时候,他又突然宣布退出歌坛,可私下里为了过唱歌的瘾,他又抓住卡拉OK的话筒不放。在外人看来,张国荣要什么有什么,可他内心的隐痛可能没有什么人知道。

46岁,那是像张国荣这样的男人的花样年华,可张国荣却选择告别人世,留下太多的迷团让世人去猜测。有人说他是为情而死,也有人说他是因为患上了抑郁症,更有人说他是为了追求完美而死。其实,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自杀,除了他自己,恐怕没有人知道,也许连他自己都不是真正清楚,现在再去追问这个,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当然,媒体会继续追下去,他们是靠这个吃饭的。

我总觉得,张国荣这张脸,颇有一种如梦似幻的味道,他的细腻,敏感,还有他的重情长情和善良,和这个世界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我从来没有研究过张国荣,但现在回过头去想一些事情,觉得这个漂亮精致的男人就像一个精美的陶瓷,虽然有很多人爱他,但他终究是脆弱的,似乎他注定会以悲剧结束。一个能让男人和女人都为他哭泣的生命是美丽的,然美丽往往和脆弱并存,就像鲜花,在惊鸿一瞥之后,又匆匆枯萎,让人如梦似幻,不尽感慨。

前几天,我去华人录像店租带子,听到有人在议论张国荣的死讯。录像店的老板说,张国荣这么有钱还要自杀,我说有钱不等于快乐。有些钱少的人天真的以为只要有钱就万事OK,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那些赚大钱的人,比如像张国荣那样的大明星,他们所承受的压力非我们常人所能想像,对他们来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不小心就可能出什么事。

张国荣的死让很多人难过悲痛,但像他这样唯美的男人,在他还没有老态龙钟之前就告别世界,也算对得起公众了。生命有限,美丽也有代价。
作者: 亦工亦农    时间: 2012-4-1 11:28

张国荣真的会唱京昆?霸王别姬里那可是对口型。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4-1 11:36

张国荣真的会唱京昆?霸王别姬里那可是对口型。
亦工亦农 发表于 2012-4-1 11:28
会唱不等于要在电影里真唱。你的明白?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11:39

总版不让讨论方寒,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坚定地认为韩寒有代笔的人,觉得韩寒这篇新鲜出炉的博文,有没有代笔。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4-1 10:58
邹兄,这篇他们会认为是代笔的。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11:45

可能有些沙比不知道张国荣的遗书是怎么写的,从一种角度理解韩寒文字,可以通过张国荣的遗书。

然后你就会推测,韩寒到底是否受到了伤害。
Depression(沮丧、抑郁)。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呢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Leslie。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4-1 12:01

  张国荣:当纪念成为一种纪念
  
  
  文/柏小莲
  
  我听说过各种荣迷,有一个姑娘每年的四月一日都要翘班,穿一身印度沙丽在广州城繁华地带找一个临窗的角落坐下,喝半天的咖啡,痛哭一场;还有一批人每年的这一天会赶到香港,在星光大道上按按哥哥的手印,放下一束花,或者去一下文华东方酒店的餐厅和楼下已经修好的栏杆旁边,默默的站一会。今年仍有他的旧电影上映,有关于他的音乐剧上演,而且是巡演,到了这个地步再求票房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了,纪念本身就是一种纪念。
  
  我们看到各种纪念,即便九年时光足以将多情少女变成隐忍的主妇,但是少年时代种下的小苗已经深深扎根。而且随着时光磨折之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遥遥送上神坛,一种是已经将其形象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饱含深情的表白与大彻大悟之后的沉思,就像一张纸的两面。媒体报道也没出现过什么新意,像是例行的盛典,隆重、盛大、极尽哀思但却每个环节都按照几年下来的既定模式,你来回忆生平二三事,我来盘点影碟四五张,七八个友人加九十支金曲,似乎就可以拼凑出某个灵魂的原本模样。
  
  直到连回忆与纪念都变成了陈词滥调。再没有更多的生前细节曝光,纪念专辑也没有什么更新的意思,那是一个本来就该静止与休憩的世界,一次一次的回忆和纪念其实就是一次一次变相的打扰。那些本来苦痛的记忆渐次麻木不仁,因为被翻检太多而加速风化,是的,这些残忍的现实都在提醒我们,当纪念本身变成了媒介素材,纪念的意义已经失去。
  
  纪念的意义在哪里?有时候是一种信念的寄托,比如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张国荣是港星黄金岁月中最最闪亮的一颗,集中全部那一代明星的特点,优雅、敬业、职业性和距离感,又代表了一些新观念,比如打破港陆隔膜,勇敢表达少数派性向,这些素质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本身就是光环,再加上英年早逝,死因飘忽,谜团成就奇迹。半生辉煌加纵身一跃终成就一世传奇,经众口传诵即成为真理,寄托着美好的期待,又成为娱乐事业的一杆大旗,一个标准,一个令人绝望到无法复制的神话。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当纪念成为规律即是习惯,不仅是忠实粉丝的习惯,而且渐渐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这是一个民间推动约定俗成的纪念日,在一部分人的心中甚至超过同一天“愚人节”的意义。所谓纪念,无非是对往昔的怀念,对现实失望,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的混合。如果娱乐圈越来越令人失望,如果仍然没有迎来华语电影的旺季,如果乐坛照这样的速度渐渐萎缩和猥琐下去,这种自发纪念的心理就会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人被美化过的记忆和失望的心理推上神坛,比如梅艳芳和陈百强,还有张雨生甚至杨德昌。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4-1 12:09

美丽的,善良的,敏感的心灵都是相通的,与此相反的就不要再去操心了。让他们自己继续纠结吧。
作者: 闲人一名    时间: 2012-4-1 12:33

唉。从没粉过张国荣。读了韩寒这篇文章,有些想了解他了。
也谢谢施妹妹的文章。
作者: -无为-    时间: 2012-4-1 12:48

我觉得这次事件中,韩寒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否认他的文学才华,但他的文学才华远没到神话天才的地步,也谈不上什么大家,主要得益于少年成名。

没怎么读他的书,倒是很喜欢他的博客,感觉比较有思想,敢说,容易引起共鸣。

经过这次事件,他个人也会成熟很多,对他来说是终身的受益,对他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比韩寒有才华的人多了,可惜,没有这个机遇。

从另一个角度说,韩寒应该感谢方舟子,试想谁又能如此执着,日夜无眠节假不休,不惜身败名裂,来成全他呢?
作者: 李小苗    时间: 2012-4-1 13:02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4-1 13:05 编辑
张国荣真的会唱京昆?霸王别姬里那可是对口型。
亦工亦农 发表于 2012-4-1 11:28
会唱不等于要在电影里真唱。你的明白?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4-1 11:36
〈霸王别姬〉里替张国荣说话的是杨立新,唱腔是梅派男旦温如华。但片中也保留了几段张国荣的原声。张本人会唱粤剧,也爱京剧。为拍《霸王别姬》狠下了几个月的苦功,片中虞姬、贵妃、杜丽娘的戏都是他自己演的,没用替身。

抄几段资料:

戏梦人生——玉人何处之《霸王别姬》(附幕后花絮)  

•张国荣拍戏时总是会自掏腰包请工作人员吃饭,《霸王别姬》也不例外,当时正值盛夏,他还包办了剧组的水果和冷饮,没有他的戏份时也兴高采烈地带着西瓜去片场慰问。5月下旬,正赶上北京罕见的高温。摄影棚高达40多度。张国荣见剧组人员个个大汗淋漓,难免心疼。拍摄间隙,他趁大家不注意,遛出去花了300元买了一箱冰棍儿。

•张国荣对《霸王别姬》剧组的感情极深,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相处融洽,经常在一起玩闹,工作人员说“他是个近乎完美的人”,“工作态度一流,勤力,肯合作,没有架子”,“从来没见过他那么关心人的大牌明星”,“对自己的要求比导演还严格”……拍摄结束时他恋恋不舍,又一次做东请全剧组吃饭,席间难过得忍不住流泪,跟每一个人对饮,喝了三杯茅台十二杯白酒,素来不擅饮酒的他回到房间后呕吐了四个小时爬不起身。张丰毅和巩俐都劝他说以后还有相聚的机会,张国荣说:不同了,以后就算再见,寻不到这份心情了……
•2003年初,已经被抑郁症折磨一年的张国荣专程去北京拜会《霸王别姬》剧组的老友,一一见面,吃饭,扮演小豆子的尹志当时没有见到,张国荣回到香港之后还给他打了电话:“我是你国荣大哥啊,有机会再去看你……”


•陈凯歌说,早几年前,香港就请他拍《霸王别姬》,他没有接。过了几年,他觉得能够驾驭这个题材了,才接拍的。陈凯歌对《霸王别姬》极其用心,许多不为人注目的细节都一丝不苟,比如说解放前剧场的看客中经常会有擎着鹰的少爷,你仔细看电影里,镜头中一晃而过的一位看客臂上就擎着鹰。

•片中程蝶衣是杨立新配音的。尽管张国荣提前3个月到北京练普通话,拍摄过程中,已经能用很流利的普通话与大家交流了,但后期制作时还是发现广东味太重。不过,陈凯歌为了让张国荣的努力在剧中有所体现,在程蝶衣嗓音处于“失真状态”时,还是有两场戏保留了张国荣的原声:一场是程蝶衣神志昏沉抽大烟的戏,还有一场就是他与葛优饰演的袁四爷在后花园舞剑之时,醉后所唱的。而由于国际电影节都要求影片使用演员的原声,杨立新当真成了幕后英雄,字幕中都没有打名字。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在戛纳获金棕榈的影片。戛纳影展张国荣以一票之差落败影帝确实很可惜,连评委会都对他表示抱歉,据说是因为最高大奖金棕榈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不方便让同一部电影兼得。而当年被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演员们第一反应都是询问张国荣有无提名,说如果有他,自己就不抱指望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电影也没有参加华语的影展,影帝也就无从评起,但张国荣自己对这种境遇从未抱怨过。  

张国荣在影片中的京昆表演  

既然影片讲述的主要是昔时伶人程蝶衣的一生传奇,那么蝶衣在片中的几段京昆演出自然也是重头戏之一。  
程蝶衣的扮演者、张国荣曾说:“我在戏中要演京剧,还要演虞姬、贵妃、杜丽娘的戏。虞姬是沧桑的,她跟着霸王打仗,但又有本身性格,感情变化大。贵妃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人。杜丽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怎样处理三个角色的性格,非常困难。”  


为了演好这几段戏中戏,影片开拍前,张国荣先行赶赴北京拜师学习京剧表演。  
担任他形体指导老师的,是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曼玲女士(她也是影片《霸王别姬》的京剧顾问史燕生老师的妻子)和刁丽,从身段到舞台调度基本上都按老派的典型设计,保留了梅派的原汁原味。  
给张国荣配唱的是如今硕果仅存的梅派男旦温如华,梅派讲究天然、讲究中正平和,在最朴素的唱腔里,渗透出典雅含蓄的中国古典之美。  


而张国荣本人,为了饰演好程蝶衣这一角色,不仅仔细看过梅宅布置,还买下《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认真研究,对京剧表演的程式术语,也细加钻研。在学戏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上午都会到北影厂练四个小时,回酒店还接着练。就连大家一起吃饭,他都在想着动作。甚至发烧发到三十八度九,还在坚持压腿。他说:“一切一切,都只为演好戏中人,戏中情。”  

因为素有表演天赋,加之后天受过一定的舞蹈训练,平日又爱好粤剧,与香港粤剧名伶白雪仙女士私交甚笃——故而在经历过数个月的京剧训练后,张国荣出色地完成了电影《霸王别姬》中那几段戏中戏的表演。

《贵妃醉酒》一折,因为做工极其繁重,一般都是由具备武功底子的刀马旦应工,学戏多年的普通旦角,都不一定拿得下来,而影片中那一个“舒广袖”的旋舞卧鱼动作,却是由张国荣本人一气呵成演下来的,并没有经过后期剪辑拼接。  


这出戏中高力士的扮演者,是一位京剧名家,号称“梨园第一名丑”,据说为人非常骄傲。拍戏那天他与张国荣搭戏,拍完之后悄悄问工作人员:“这个人学了几年戏了?”工作人员回答:“没学过戏,香港明星来着。”老先生大吃一惊,立即上前与张国荣结交,赞不绝口,并且约他有机会共演一出折子戏。张国荣高兴地答应了。  

而他在日本军阀堂会上演绎的那一折《牡丹亭•游园》,也颇为引人注目。这是一出昆曲,昆曲讲究一个“静”字,身段造手看似简单,实则要比京剧难演得多。而戏台上的张国荣,穿的是青布长衫,脸上半点脂粉未施,完全是清水素面。可是神气之间,活脱脱已是一个“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杜丽娘,为后花园的春色所染,喜不自胜,笑意盈盈于一双妙目,却又为大家闺秀的身份所拘,不让它满溢出来。  

毋庸讳言,对于一个并非自幼受训的演员来说,出演京昆名段,总有力不能及之处,而张的可贵正在于,他用一个专业演员丰富的肢体语言、微妙的面部表情、精到的眼神传达,弥补了戏台上的不足;同时,也使得他对于剧中京昆人物的诠释,并不止于程式化的模仿——虞姬的执着刚烈、贵妃的流丽落寞,举手投足间,神韵昭然若揭

【旧闻】追念张国荣--“国荣不走定是京剧圈的人!  
热爱京剧,悟性极高,最喜欢白娘子,要学怎么唱“嘎调”


  “国荣非常喜欢《白蛇传》,他曾说过,希望能有一天演个新白娘子。他的愿望不能实现了,这是他的遗憾,更是我们的遗憾。”带着这份遗憾和一年来难消的痛,京剧艺术家们说起了永远留在心底里的张国荣。
张曼玲记得第一次到片厂时,张国荣在那里压腿,史燕生问他:“张先生,你脸怎么这么红呀?”他说:“没事,练的。”后来才知道,张国荣当时正发着近40度的高烧,可他还坚持在压腿、跑圆场,练水袖、扇子、兰花指。


  张曼玲说:“国荣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京剧,但他的悟性超乎想象,是个奇才。”张曼玲回忆说,张国荣在学戏的那段时间里,每天上午都会到北影练4个小时,回酒店还接着练。就连大家一起吃饭,他都在想着动作。有时候想到什么,他就悄悄地向张曼玲比划着问:“张老师,你看我的动作,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学起戏来,特别的认真。受到表扬的时候,开心极了,就像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搂着我的脖子直蹦。当动作不到位的时候,我也批评他,他就会跟我讲,张老师,我今天做不好,您明天看,我一定能做好。第二天他再来,真的动作就挺到位的了。国荣对艺术是从来不应付的,为了让自己能演好虞姬这个角色,他甚至走路都在练台步。”回忆使张曼玲的心境再次沉重了起来,摆着手说:“让我沉沉再讲。”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2-4-1 13:05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12-4-1 22:35 编辑

纪念张国荣,这位用歌声陪伴我们70后成长的香港歌手。
作者: 亦工亦农    时间: 2012-4-1 13:39

港台演员极少有人敢在台上唱京戏的,赵传在央视跟专业演员合作过《二进宫》一小折,铜锤花脸唱得不伦不类。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2-4-1 13:49

施国英说自己的这篇文章没有韩寒写得好,我看了一下确实如此。其实中间的差异是,韩寒确实是张的粉丝,所以写的文章是有感情的,而且用了“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就像一个人清明到亲人的坟前低声地诉说,自然是真挚而感人的。而施国英不是张的粉丝,因约稿而写,好比应约写一篇纪念革命先烈的文章,清明节到烈士墓前宣读一遍。
作者: 亦工亦农    时间: 2012-4-1 14:04

转一篇当年李大眼写张国荣之死,题目:偶像没有黄昏。
--------------------------------------------------------------
2003年4月1日,不像个死人的日子。

香港。最高温度27。C,最低温度23。C,细雨蒙蒙——天空像传说中那么眼波如丝;风继续吹——像情人的指甲由九龙而港岛缓缓划过;然而在这么慵懒这么蓝调这么王家卫的日子,张国荣竟死了。

张国荣飞下来的时候,看起来像一只蝴蝶,从文华酒店24层到一层的水泥路面,一只白色的蝴蝶用46年一晃而过,然后是鲜红,像那曲《红》那么鲜红……

青春断了!生于1968——1978,活在25——35岁的华语青年的青春记忆断了,断得就像文华酒店外那根被张国荣腰身撞断的栏杆,“哥哥”死后,再让一代人到哪里去寻找似水流年寻找情如朝露寻找倩女幽魂寻找少年阿飞之烦恼……???

在和谭咏麟“二王争霸”的时代,在闷热的夏夜里,在“双卡”录音机的反复播放里,在倒带键最后疯狂地崩飞出去,一个妖娆妩媚、一个美目盼兮、一个倾国倾城、一个被男人崇拜被女人喜爱的天生尤物现身了——那时候,一个广州师傅的发廊做个“国荣式偏分”要50块钱,一盘水货现场录音带要卖30块钱,一张酷似张国荣的脸庞则可以在一晚泡上一打痴情小妞,哪怕你并不会说一句正宗粤语。

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偶像故事,不是F4或“威威组合”这种靠漂亮脸蛋挣软饭的商业速食品,真正的偶像没有黄昏,F4、“威威组合”不见得捱得过明天清晨——大众文化观察家姬宇阳揭发,在上海,热捧F4演唱会的尽是又肥又丑的小丫,倾听张国荣个唱的却绝对是生动美丽衣着品位的红粉佳人。

我告诉姬宇阳:去你妈的F4,去你妈的“威威组合”。F4们是狗粮,用商业科技包装得像模像样的狗粮,它再漂亮也是狗粮,专喂那些有胸无脑甚至无胸无脑的蠢笨乡下姑娘。

张国荣不是狗粮,他是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在少有包装的那个时代,他用特立独行的中性演出、用细如毛发的眼神、用千回百转的嗓音,勾引了从大家闺秀到邻家小女、从莘

莘学子到学徒工的青春情怀——用颓废中的优雅、从容中的销魂,不动声色地完成绝对“金粉”式的精神勾引。

偶像没有黄昏,张国荣俯冲到地面后也没有黄昏,他就是玛丽莲-梦露,他就是邓丽君,他就是“虞姬虞姬奈若何”,即使香销玉殒撒手尘寰也会让世人如仰望长空长久注目。

有一种人叫“天生尤物”,他(她)的一生戏里戏外,他(她)的一生梦蝶化蝶,如果说梦露改变了一代美国人的审美标准,邓美人改变了一代中国人的听觉情趣,张国荣由打通

了关于中国男人精神世界的任督二脉——一代名优,像蝴蝶一样飞来,终于像程蝶衣一样化蝶而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离清明还有4天,就把我们肝肠寸断、魂飞魄散了。——戏子做到这个份上,也就死得其所了;能够把女人演得比女人还女人,也算活得自在了。所以,当未来几天张国荣的老姐为他送行之时,我们不必徒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一个诡丽无比的人生,必须用一种猝然的方式结束。

唯一的疑问是:从文华24层向下坠落时,“哥哥”在想些什么?蝴蝶一定很纳闷:天堂不是在上面吗,我怎么扑向相反的方向?

乾在上,还是坤在上?对于双性倾向的张国荣这永远是个要命的挣扎。

香港气象报告:2003年4月1日,小雨,西南风3-4级,最高温度27。C,最低温度23。C——在一个不该死人的日子,500年才出一个的名优竟死了。

香港交通报告:4月1日下午18时,中环交通顺畅,车流如织,然而10分钟后,在一个从容顺畅的黄昏,全港的心情竟被一具体温尚存的尸体堵塞了。

连死都要选择一个离经叛道的日子,就像有一天突然穿上红高跟鞋涂上蓝指甲油裹上半透视装出现在世人惊愕的目光中,生而为戏,死而为戏,究竟戏为人生还是人生为戏?

究竟庄公为蝶还是蝶为庄公?

青春的链条在2003年4月1日傍晚18时11分崩断,真正的偶像却没有黄昏,全港、全中国、全世界华语圈的电台、电视台、酒吧,在出殡的日子里,请为一个风情万种的华人青年播放同一声叹息: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以此文代生于1968-1978的歌迷奠张国荣在天之灵。(李承鹏)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君子门 http://www.junzimen.com
作者: 李小苗    时间: 2012-4-1 14:15

转一篇当年李大眼写张国荣之死,题目:偶像没有黄昏。
——以此文代生于1968-1978的歌迷奠张国荣在天之灵。(李承鹏)
亦工亦农 发表于 2012-4-1 14:04
大眼真有代表欲啊。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张国荣,只怕谁也代表不了谁,也不需要被代表。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14:38

1。此帖主旨如是纪念哥哥,宜转入艺术中心。如是继续谈韩寒,宜转入茶楼。总之沙龙不喜欢你。

2。我最喜欢的歌曲是张国荣的《侧面》,第二是《Monica》。原因不必跟大家汇报。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2-4-1 17:06

施国英说自己的这篇文章没有韩寒写得好,我看了一下确实如此。其实中间的差异是,韩寒确实是张的粉丝,所以写的文章是有感情的,而且用了“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就像一个人清明到亲人的坟前低声地诉说,自然是真挚而 ...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4-1 13:49
呵呵,人要有自知之明嘛,这点小觉悟我还是有的。我了解张国荣太晚了。文章是他去世时的应景之作。有段时间,我就应酬写些与红白喜事有关的烂文。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1 17:40

[attach]51469[/attach]
http://weibo.com/shoushanguoshi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17:59

你肯定韩寒不会晚上开车?

你那么肯定韩寒调频道的水平?他讲的是能调到的所有频率。他水平那么烂,只能调到张国荣台不可以么?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1 18:20

23# wolfzhang
你肯定我是在肯定而不是转贴?
你肯定韩寒是晚上开车??
你肯定韩寒不会调收音机?
你肯定自己的肯定?
OK,你随便肯定。
作者: -无为-    时间: 2012-4-1 18:37

"2003年4月1日,我在开车从北京回上海的途中"
"对你的了解从京沪高速的山东段开始"
"但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

图中说的“韩寒说4月1日所有频率都只有他的生平介绍”显然是不对的。

这也能吵起来,别吵了,再吵就成人身攻击了,大家消消火!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1 18:44

25# -无为-
我又错了,不该还嘴。
作者: 燕苗    时间: 2012-4-1 18:52

任何一贴都可以是韩方的战场。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1 20:34

总版不让讨论方寒,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坚定地认为韩寒有代笔的人,觉得韩寒这篇新鲜出炉的博文,有没有代笔。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4-1 10:58
个人感觉,此文作者和《三重门》、《杯中窥人》的作者,并非同一。原因嘛,懂点中文“语感”的人都知道。
作者: irving    时间: 2012-4-1 20:36

呵呵,爱戴张国荣的亲们,你们是没看过韩寒早先写自己K歌的博文中,是如何轻薄地写张国荣。这回,居然用这一篇来作<光明与磊落>的序,借此上位。

做人不好这样的吧。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1 21:07

29# irving

你的讽刺不够严谨。有人写文章前倨后恭,情感上褒贬起伏,是常有的事。但文笔水平起伏不定,是少有的事,尤其是“语感”上飘忽不定的,更有作弊的可能。

质疑“代笔”,不能在人品情绪上找前后的矛盾,只有在文笔功夫上找落差,才是正道。
作者: irving    时间: 2012-4-1 21:17

29# irving  

你的讽刺不够严谨。有人写文章前倨后恭,情感上褒贬起伏,是常有的事。但文笔水平起伏不定,是少有的事,尤其是“语感”上飘忽不定的,更有作弊的可能。

质疑“代笔”,不能在人品情绪上找前后的 ...
test 发表于 2012-4-1 21:07
我无意说代笔。这论坛里诸位的文字鉴赏水平之低,令我惊讶,居然会把它视为佳作。

另外,主要感慨的是这位和真善无缘的小子,居然让这些人如此赞颂。即使他称文坛是pi和bi,称在世活着的都哪称得上作家,称自己就是文学史。

有比这更怪诞吗?
作者: irving    时间: 2012-4-1 21:22

我也极爱张国荣,不忍引述韩小子对他的轻薄。这回他可是要卖书。

算计如此,实在没底线。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1:46

25# -无为-
我又错了,不该还嘴。
马甲 发表于 2012-4-1 18:44
他只认为自己还嘴是错,没认为分析是错。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1:48

我也极爱张国荣,不忍引述韩小子对他的轻薄。这回他可是要卖书。

算计如此,实在没底线。
irving 发表于 2012-4-1 21:22
就你有底线。

一篇抒情表意文字,给你看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不简单。

你怎么不分析李白这个骗子,他飞流直下三千尺,就TMD是胡扯。

你这样子,张国荣也未必喜欢你。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1:55

23# wolfzhang
你肯定我是在肯定而不是转贴?
你肯定韩寒是晚上开车??
你肯定韩寒不会调收音机?
你肯定自己的肯定?
OK,你随便肯定。
马甲 发表于 2012-4-1 18:20
我只是对上文做评价。

你自己愿意代入就代入,愿意代笔就代笔,愿意是代笔就是代笔。没人拦你。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4-1 21:57

建议管理员临时开一个 方寒问题板子版块,。这样可以去放开手的去聊聊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2:13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2:14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2:14

转几个反韩的帖子。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2:15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2:18



以上都来自方舟子的围脖(或转发)

主要想让人看看如果恨一个人会到怎样的地步。


@方舟子:那其实是文章中最出彩的地方,“天才”之笔。

◆◆@八七零零 : 全现今世界,能在写给自己偶像的文章里运用到性病和春药桥段的,只有韩寒(或韩仁均)了。哥哥,你忍住,天堂里没有这种2B。
转发(717) | 评论 今天15:20 来自iPad客户端
标签:
转发(440)| 收藏| 评论今天17:01 来自新浪微博

对韩家给张国荣信的中心思想归纳得不错。

◆◆@皇后大道 : @韩寒 是张国荣的伪粉丝。在张国荣死之前对张国荣很少了解,他喜欢在车上听卖春药的广告,张国荣死时他还在听,把VCD当成CD买说明他根本不喜欢听歌,张国荣死后9年,他都没有表现出对张国荣的兴趣,今天忽然出来无病呻吟,象是在张国荣坟头拉屎。@方舟子
转发(1631) | 评论 今天11:27 来自iPad客户端
标签:
转发(949)| 收藏| 评论今天15:54 来自新浪微博

然后还有一个微博营销“有心人”也被带走了。

◆◆@谷大白话 : Leslie说,这孩子真有心,写得也怪诚恳的,真想见见他。于是把四娘带走了。
转发(232) | 评论 今天13:48 来自新浪微博
标签:
转发(115)| 收藏| 评论今天15:38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李小苗    时间: 2012-4-1 22:22

唉,国共都携手了,巴以早和谈了。楼上几位就不能想点别的?多大的仇,到处踢馆砸场子的,看在死者份上,让别人安静缅怀一下行么?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1 22:30

他只认为自己还嘴是错,没认为分析是错。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1 21:46
你能分析出韩寒不会调台,也是我的错。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2-4-1 22:46

唉,国共都携手了,巴以早和谈了。楼上几位就不能想点别的?多大的仇,到处踢馆砸场子的,看在死者份上,让别人安静缅怀一下行么?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4-1 22:22
小苗说得好。连纪念张国荣的贴,都能演变为韩方大战的新战场,实在是过分了。刚把昨天发的纪念旧文编辑删除了,无他,不愿意在如此气氛下纪念。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1 22:52

44# 闲云
起因见4楼。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1 22:57

韩寒说他调到的台都是纪念张国荣的,你就要考证不是。可是他文中只提到他调的台都是,有没有说所有的台都是,你抠这个字眼有意思吗?

方舟子还说如果怎么样大不了回美国呢?你也可以说,你走呗,你走就是咯。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1 23:08

韩寒说他调到的台都是纪念张国荣的,你就要考证不是。可是他文中只提到他调的台都是,有没有说所有的台都是,你抠这个字眼有意思吗?
方舟子还说如果怎么样大不了回美国呢?你也可以说,你走呗,你走就是咯。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1 22:57
你也没考证他那天调到的台都是纪念张国荣的。
没意思,真的没意思。
作者: 宇航    时间: 2012-4-1 23:11

44# 闲云

姐姐别生气。这个叫歪楼,习惯就好了。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1 23:14

48# 宇航
歪楼是楼主的授意。
作者: irving    时间: 2012-4-1 23:15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2-4-1 23:17 编辑
唉,国共都携手了,巴以早和谈了。楼上几位就不能想点别的?多大的仇,到处踢馆砸场子的,看在死者份上,让别人安静缅怀一下行么?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4-1 22:22
对这篇,无意说代笔,说的是情感和真诚的问题。

1、张国荣03年去世,而06年韩的博文中还在嘲笑、轻薄他。
3、9年来,他并无任何文章表达怀念,现在是以此篇作新书的序。策划到这份上。
4、既是怀念,有无任何对张国荣的才情、痛苦和挣扎的缅怀?张国荣生前,并未有饱受质疑的困扰,歌迷影迷对他爱戴尊敬,他的困扰和痛苦源于自身。韩寒此篇有何资格同病相怜?
作者: irving    时间: 2012-4-1 23:38

刚看了看豆瓣上好事者整理的韩寒此前提及过张国荣的文章汇总(包括我刚提到过的),活脱脱一个黄口小儿满嘴胡说八道。
作者: heisfool    时间: 2012-4-2 00:03

本帖最后由 heisfool 于 2012-4-2 00:05 编辑

一群变态,非把纪念张国荣的帖子又歪成另一个打韩寒的帖子。  真是病得不轻。 韩寒是杀了你爹还是强了你娘啊?  天天死咬着他不放,你没点其他事可干了吗?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00:13

52# heisfool
你骂的是他么?
总版不让讨论方寒,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坚定地认为韩寒有代笔的人,觉得韩寒这篇新鲜出炉的博文,有没有代笔。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4-1 10:58

作者: -无为-    时间: 2012-4-2 00:15

晕,怎么还在吵呢!

都别吵了,完全变成互相的人身攻击了,把论坛素质都拉低了。

大家存疑。

真相总会出来的。

那些倒韩寒的朋友,其实你们不明白一个道理,你们越争,韩寒越红,没看到他一条微博随便就20几万转发么!

不要做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了。

无视他,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我们还是说点文学吧,行不?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00:41

晕,怎么还在吵呢!
都别吵了,完全变成互相的人身攻击了,把论坛素质都拉低了。
大家存疑。
真相总会出来的。
那些倒韩寒的朋友,其实你们不明白一个道理,你们越争,韩寒越红,没看到他一条微博随便就20几万转发么! ...
-无为- 发表于 2012-4-2 00:15
不是”互相“的人身攻击吧?我还可着劲儿认错呢。
要说转发微博,我也转一条:
@硬壳笨蛋 : 【给各位展示一下韩寒微博转发量是怎么来的,开眼了吧?】


我是不是又错了?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02:02

我们还是说点文学吧,行不?
-无为- 发表于 2012-4-2 00:15
我假装说点比较文学吧,请将下文与主贴比较:

前言
  写给张国荣
  2003年的4月1日,我开车从北京回上海。那是一段从清晨到傍晚的旅程。在那之前,我并不是你的歌迷,只知道你唱过《倩女幽魂》。我甚至觉得,你好久没做宣传,没出作品,已经过气了。
  对你的了解从山东段开始。那里的山都是顽石,少见绿色。以往开车路过河北、山东和江苏,很多电台里都是卖春药的广告,还不停地有托儿打电话进来,说疗效好,怎么才能再买几瓶。这个世界上真的充斥着荒诞的欺骗。唯独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所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我甚至发现,有时候,我偶然会哼唱两句不知名的旋律,原来都是你的。路过临沂,电台主持人甚至自己在唱《奔向未来日子》。
  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未来的日子了。你奔向了永远不会来的日子。那些岁月里,我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少年,对所有的巨星和偶像都嗤之以鼻,这也让我错过了你。等我懂你,我再没机会去看你的演唱会。要是早知道,无论有钱没钱,我一定会买一张最近的票。
  没有什么夸你的。我甚至想,如果你还活着,机缘巧合,兴许能和你喝上一杯酒(虽然我几乎从不饮酒),说上几句话。那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开过长江大桥,我就找一个休息站停了下来,吃了一碗泡面,江水声就在耳边。我买了两张你的唱片。这不能怪我,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没有正版的。我启程上路,把CD塞进了碟机。
  我没能听见你的声音,因为我错买成了VCD。家乡离我越来越近。1200公里路程,我并未为你落泪。毕竟我们刚认识。到了上海,身边的朋友常常谈起你,有黯然神伤的,有伤心哭泣的,更多的是,哦,是吗,他这么有钱,干吗要自杀,可惜了。还有恶意揣测的,说你是得了绝症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得已才跳楼。我每次都要和他们争辩。但两个星期以后,也便这样了,大家开始很少谈起你。一个月后,劳动节,大家依然不爱劳动;两个月后,儿童节,小孩依然欢声笑语;三个月后,四个月后,周年祭……到现在,九年了,这世界没有什么变化。这九年里,你陪伴我度过很多困难的时光,可惜那些激励我的歌并没能激励你自己。
  我想我懂你了,Leslie。这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你改变不了。我改变不了。我今年三十岁,我没有你那么多的作品,你死去了,你的歌也许能被别人再唱五十年,一百年;我若死去了,我的文字也许只能被别人记得五年,十年。也许更短。我不见得能比你活得更长久,也或许我比你长寿很多。也许我会成为一个老顽童,也许我忍受不了自己变老。谁知道呢。
  Leslie,我们会在时间的那头相见。我获得的成就不比你多,却也受了不少争议,也算能作谈资。和你一样,很多争议要到死后才能平息。也许不能,甚至更久。他日我们相见,你如果不嫌弃,可否让我为你写一段歌词。我写得还不错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话唱。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我想我可以试着告诉你为何。因为,你一生没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

原文地址:http://book.360buy.com/10955909.html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2-4-2 02:49

44# 闲云  

姐姐别生气。这个叫歪楼,习惯就好了。
宇航 发表于 2012-4-1 23:11
没有生气。不值得为此生气。过去那个清静的阅读沙龙,已经被迫成为方韩之战的“专栏”一两个月了,大兴兄都出了公告了,还是不肯罢休。对于我们这些对方韩的是非争斗不感兴趣,来此只想安静阅读的燕友来说,太不公平了。这实在不是燕谈的风格。气氛再恶化下去,恐怕只能潜水乃至不来了。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06:46

我早建议此帖转茶楼。

本来就是各持己见的场所,你对拿出的手稿都催毛求疵,我不也可以对你的话也那样。

如果说什么抑郁症的人的话不能引用,那么梵高的画,贝多芬的第九也都别去用。那不过是聋子和疯子的产品。
另外如果韩寒也有抑郁症的倾向呢?如果崔永元有,韩寒经历了这么多,你保证就一定不会有?

明星自杀的多了。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06:51

56# 晓梦

我只是在推测韩寒是否受伤,如果他三重门真的没有代笔而你们都认为有,那他受伤是一定的,罔顾事实对别人进行长期的诬蔑,我认为这就会侵犯私权,让人受伤。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06:54

不是”互相“的人身攻击吧?我还可着劲儿认错呢。
要说转发微博,我也转一条:
@硬壳笨蛋 : 【给各位展示一下韩寒微博转发量是怎么来的,开眼了吧?】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0402/00/5553 ...
马甲 发表于 2012-4-2 00:41
你当然错了,你把铁粉的责任归到原主的名下。不妨自己去分析下方舟子有多少僵尸粉,或者粉丝马甲。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06:58

你也没考证他那天调到的台都是纪念张国荣的。
没意思,真的没意思。
马甲 发表于 2012-4-1 23:08
我不需要考证,这是私人行为。有人说在肯德基吃了个汉堡,我没有必要考证他为啥不吃鸡翅。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07:24

对这篇,无意说代笔,说的是情感和真诚的问题。

1、张国荣03年去世,而06年韩的博文中还在嘲笑、轻薄他。
3、9年来,他并无任何文章表达怀念,现在是以此篇作新书的序。策划到这份上。
4、既是怀念,有无任 ...
irving 发表于 2012-4-1 23:15
张国荣是同性恋,又是明星,你几句话就定性了他没被媒体骚扰,没被质疑。真了不起!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09:55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4-2 11:26 编辑
1、张国荣03年去世,而06年韩的博文中还在嘲笑、轻薄他。
3、9年来,他并无任何文章表达怀念,现在是以此篇作新书的序。策划到这份上。
刚看了看豆瓣上好事者整理的韩寒此前提及过张国荣的文章汇总(包括我刚提到过的),活脱脱一个黄口小儿满嘴胡说八道。
irving 发表于 2012-4-1 23:38
帮你贴出来


2010-03-09 12:28:31 来自: 时 光 洗 礼(时光洗礼,唯有风采会留低。)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699668/
====================================



书中部分

最早是在《通稿2003》里面的一篇文章,叫“语文的问题”,有兴趣可以去找来看。他说“猜测他的死因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他肯定有他的想法,我们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谁都没有资格断定。” 《一座城池》里也稍稍提到哥哥的抑郁症,《长安乱》中有哥哥《取暖》的两句歌词"我们拥抱着就能取暖,我们依偎着就能生存",他06年发的专辑《十八禁》中翻唱了《我》,还写了一首关于同性恋的歌词《春光》,并说同不同性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最后那个恋字.

还有一次是上半年出版的《杂的文》这本书,有一篇《王朔》,提到“风再起时,你们就已经站不直,风继续吹,你们还不都成了炮灰”这句话的出处,指的是一些唱颂歌写作的80后作家。

韩寒的《光荣日》,这本书不仅在89,90页出现哥哥《风继续吹》的歌词,在46页还说哈雷开了十九场拉阔演唱会,在47页说"就仿佛《英雄本色》里张国荣荣在围墙上留下的那滩旷日持久没人擦的血一样",在52页大赞哈雷是一块唱歌的料,因为纵然她哭成那样,唱歌都还没有走调.我估计这是他在看哥哥演唱会时的感想.


博客部分

他在博客中放了好多哥哥的歌,在他的非官方网站中有记录,在这只摘录他的相关博文,由于他的好多博文已关闭,故此可能在时间上有些差错,望见谅。

2006-11-12唱

钱柜居然不用排队。主要是去的时间不对。收费比较贵。

狂唱五页。

唱了张国荣的取暖,夜半歌声。唱了张学友的追。永邦的一追再追。谢霆锋的别来无恙。黄耀明的四季歌。顺子的写一首歌。王菲的暗涌。现场版的至少还有你。现场版的BEYOND的喜欢你。江美琪的再一次也好。TWINS的下一站天后。张洪量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齐秦的夜夜夜夜。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张艾嘉的因为寂寞。陈奕迅的十年。五月天的倔强。等等。

下半场开始模仿玩。
老规矩,先张国荣,后齐秦。黄耀明。
今天挖掘了新的。
郑均。
丫从来都是鼻孔面对观众。眼睛在室外的时候看天,室内的时候看天花板。唱灰姑娘。唱腔为躺平放倒嗑药哼唧式样。
并研究罗中旭唱腔。此人为喷唾沫星子式样。一曲完,话筒套子估计得滴水。
伍思凯唱腔。此人为被踩式样。躺平,雇一人在你唱的时候踩你肚皮,就是这效果。

要学一首缺口,一首春光乍泻。怕是忘了。上面相当部分都是第一次唱,那才有意思。最怕永远的那几首。听腻总比难听恐怖。

菠萝饭真好吃。那是不是叫菠萝饭来着?

2006-11-12这一生不停地追 追到最后为了谁

上海又冷。着车后屏幕显示,注意路面结冰。什么时候暖和。老家一个房子我要改造,要买一个斯诺克桌子,一个九球桌子,一个十六彩桌子放里面,死磕了,有生之年一定要有一次一杆超过100分的。我的三台摩托车健在。下个月再运一台小越野来,可以去田里玩,要把摩托车漂移玩的像汽车漂移一样好,死磕了。下下个月,我训练的EVO5也能修好。再要加一台训练用的前驱车。死磕了,今年一定要拿总冠军。
散财了,本是身外物。只要生前能温饱,死前散尽才是好。我的要求是,我出门一定要住好酒店。其他倒是无大所谓。今年还要捐一学校。有没有报名要当老师的?

我扛不住了,本来的歌,一首歌一个故事,今日的歌中故事,把我妈描绘的太凄惨。

换我喜欢的一首歌,张国荣的,追,现场的。张国荣没死磕,但磕死了。这个版本的现场,又走调了。可惜这次的曲不是张本人写的,要不就不叫走调,叫“作曲者现场改曲”。追一歌,是跨越97演唱会的压轴。永邦翻唱了这歌,叫一追再追,词改成中文的了,这一生不停的追,追到最后为了谁。这句绝对属于深情扯蛋。感觉第三句应该是为了你个大头鬼。

不是我了解这些过去事,都是前几天在钱柜发现的事。不断新发现。类似的词,还是李宗盛写给莫文蔚的贫一点,满意你爱的吗,有何新发现。哈哈哈哈哈哈,MSN里图标是三只熊猫笑倒。团团圆圆和盼盼。

2007-01-02英雄本色

前几天看了英雄本色。

真老的片子,当时叶锦添还是美术助理。

抢战拍的真香港啊,好人一扫,坏人噼里啪啦从各个地方往下掉。但更加准的是坏人,专门瞄着好人的脚四周打。打着打着,小马哥突然站了起来,说了几句话,中弹了。

周润发演的真好,就是有点浪费子弹。

朋友说英雄本色2更加牛,这三个人几乎干掉了一个团。

找2去。

我都能想象,在那年,我家旁边的录象厅里放完这个片子,那些连枪都没见过的小混混的内心躁动。那个时候我八岁来着,似乎看过这个电影,但太深刻了,没看明白。

那年代真有意思。每个年代在事后看来都真有意思

2007-03-23图个开心

在博客中新加了一个链接,也是一个朋友,我最近这些书的出版商,原来笔名是李寻欢,现在结婚了,老婆不让寻欢,所以改回了老名,路金波。

另外要感谢王朔先生的临时变卦,我自己是完全没有要去4月1日的发布会的意愿。为此路金波先生一直致力于说服我,还送我价值1800元的乒乓拍。因为最近杂文集的出版欠了路金波先生的一个人情,所以,为了偿还这个人情,我本来已经答应4月1日去露一下脸,。但是前提条件是如路金波一开始所说的,郭敬明也要去。因为我从没见过他,我觉得,和他留一下一张真人合影,也是天涯菊花教的终极梦想之一,免去他们多年PS照片之苦。这是多么好玩的一件事情。我愿成人之美,一照泯恩仇。

当然,如果有人硬说这又是炒做,那他就太没有一点生活趣味了。绝大部分人的生活现实而功利,总怀着必须找到受益一方的的眼光去看事情,完全不能理解什么是纯粹就为了图个开心。

当然,这么做的另外一个以前提过条件是发布会改期,因为我考虑到4月1日是我很喜欢的张国荣先生的忌日。但后来一想其实也无妨,因为在那天,他也只是图了一个开心

2007-04-01人生乐趣

这也是一个无聊的日子,不知那些活的特严肃的人想出的节日。很多人既不会玩,也不会笑,开什么玩笑。

我这一生致力于对各种事物开玩笑,觉得到现在的经历就是一个大玩笑,对我而言不需要专门一个日子。

但今天要换首歌,张国荣死的时候我正开车从北京回上海,在河北和山东的交界。说实话,四年前的当时,我只知道此人唱过倩女幽魂。

好风光似幻似虚,谁明人生乐趣。

2007-08-23发现两个新人

我一直不听国外的流行音乐,因为听不懂歌词。我是一个写字的,所以对歌词特别的看重。一言小朋友给我刻过几张碟,其中一张没看见中文,我就一直没听。有一天我实在没的听了,拿出来放了一下,觉得有几首歌很好听。通过舌头打结的程度,我断定那是俄罗斯人。我就看了看那人的名字,是LUBE,路波,不就是没了钱以后的路金波嘛。我又翻出车里特殊用途刻的一张俄罗斯歌曲片子,发现有一个文件是这名字,一听觉得不错,告诉朋友说,我觉得这个新人的歌不错。朋友说,那是一个乐队。

今天又看到了电视,看到了一个微软赞助的国外的选秀节目,但有一人老在那唱,我觉得应该是那个选秀节目的冠军。我一听,惊了,连忙打电话告诉朋友,说快看人家国外选秀节目选出来的冠军,唱的太好了,高音太舒服了,在台上也太有范了,丝毫不输张国荣。恰逢那人唱一首叫《妈妈》的歌,台上居然打出两个中文字,妈妈。原来那人有意要进入中国市场。我当时马上想建议唱片公司把那新人签下来。电话那头朋友看了一眼,说,那是VITAS的上海演唱会。

(以下不知时间的博文)

《风儿你在轻轻的吹》:这是很老的歌。比这年轻点的《风继续吹》《风再起时》,都是我很喜欢的歌,合并称为《抽风三部曲》。

《春光乍谢》:就一句话:这词写的,这人唱的,这事办的,相当妖艳。

---------------------

2012-04-02 00:05:59 拈花无语
张国荣没死磕,但磕死了。我只想知道韩寒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张国荣没死磕,但磕死了。我只想知道韩寒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紅眼症
没有继续跟这个社会战斗,却跳楼摔死了。。。

用磕字,算是卖弄文字小聪明吧。
----------------------------------

看到韩寒不爽的人,会认为上面提到张国荣的部分都不爽。

但是你们再看看豆瓣下面的评论?当时,有这么理解的么?韩寒到底是喜欢张国荣还是不喜欢?

06年的文字真的是轻薄他么?9年来没有任何文字提到他么?那我前面注明红色的部分是怎么回事?

预设立场,然后再评论就是这个结果。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216576/


另,还是请斑竹将此帖挪到茶馆,甚至版务。否则我实在看不得有些人信口雌黄。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10:29

你当然错了,你把铁粉的责任归到原主的名下。不妨自己去分析下方舟子有多少僵尸粉,或者粉丝马甲。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06:54
总版不让讨论方寒,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坚定地认为韩寒有代笔的人,觉得韩寒这篇新鲜出炉的博文,有没有代笔。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4-1 10:58
4楼是我的错。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1:21

下面这篇文字的出台,不就是有人质疑过张国荣么?
不被质疑过怎么会封咪?

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802037539
全方位剖析张国荣的唱功,有质疑的来这里!
1楼
全方位剖析张国荣的唱功和音乐才华


雷有辉(歌手,音乐人,太极乐队主唱):
            
         我记得我那时,到张国荣家里排歌的时候,我就是听那张他自己的英文唱片,一听发觉:那些和音是他自己唱的!怎么说呢,因为要有某程度的Music sense(乐感),才可以做到这些。所以都不需要怀疑他在音乐上的知识。
            
         黎小田(作曲家、音乐制作人,被称为香港“音乐教父”):
            
         每个人的音域是不同的,比如张国荣和林子祥。张国荣由这个“Do”唱到那个“Do”,可以唱15度;林子祥也是15度,但他的15度是偏高,所以林子祥的低音,一定不如张国荣靓。张国荣的音域非常宽,尤其是你留心听《追族》,那首歌跌宕很大,音域有15度,是不容易唱的。很多歌手只有9,10或者11度。
   
     《张国荣是Talented的贵族》一文:
      [张国荣仍是新人时,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音乐感的歌手。他的节拍感很强,音域很广,可以唱到15度,每首歌给他听两次他就可以唱出来。由于他本身是唱英文歌的,他可以很容易便捉到一首歌的起承转合,更加懂得运用抑扬顿挫来表达感情,这都是他的优点。]
   
            
         唐奕聪(音乐制作人):
            
         与哥哥在音乐上的沟通很舒服。你问我他的作曲水准如何,绝对是勿庸置疑!若是不好也不会这样流行啦。我尤其喜欢他作的《大热》。通常和他一起作歌,做DEMO(试样唱片),都是慢歌为主,这首是第一首快歌。这首歌很有劲,很有力量。最初我想编得更有跳舞的节奏,不打算用真的鼓声,但是他喜欢用真的鼓声,真正乐队的感觉,后来大家商量后决定用真鼓。录音时他很高兴,一起研究鼓打得好不好……都是“热·情”演唱会原班人马,很好玩。哥哥的歌路很广,快歌慢歌均适合他唱,他演绎一些有深度、描写内心感受的歌尤其出色。例如他最后自己写的《红蝴蝶》,他演绎得非常好。

         作者:许愿(著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
               
         Leslie(张国荣)开始得不怎么容易,从音乐上去看亦有其因由:当时红的罗文、许冠杰、关正杰都是高音的,林子祥更加高音。香港受日本乐坛的影响,流行曲比较喜欢男仔的声线亮一点。而Leslie最漂亮的是中音、低音,当然他的高音亦很舒服,但在当年,一把比较沉的声音是得不到很大的认同。我觉得他是一个天才,他没怎样学过唱歌,喜欢唱便唱得很好。到《风继续吹》他开始红,开始多些人接受他。我最尊敬Leslie的,是由开始到他唱《我》,他真的是I am what I am, he is what he is, he has been what he has been,他从来没有为其它人去做一些东西,他一直有自己的坚持,知道要制造一个自己的音乐空间。
        
         Leslie对音乐是很有认识的,是一个有品味的人。他走红后签了新艺宝,自主权多了,他的品味越来越流露了出来,所以他的歌非常受欢迎,因为他的演绎实在是很好。早期《柔情蜜意》你已经感觉到 Leslie 那种性感,但到新艺宝时期,他的性感已经毫无保留地流露了出来。我非常多谢他,他在89年出了《Salute》大碟,那是一张很动听的唱片。以他的天皇巨星地位,不需要唱人家的歌,但他都唱,用自己的方法去唱。我知唱片公司非常不赞成他出此碟,但一个音乐人的坚持很重要,不要每个产品都从纯商业角度去看,当时得令的张国荣已经在做一些非商业的东西。他很值得我们尊敬,也见着他提携新人;他开始写歌,例如和阿Sam合作的《沉默是金》,他在音乐的抱负越来越大,想做的事更多。




0








2楼
        
         之后是Leslie和阿伦的时代,阿伦的歌迷令他很难堪,当年Leslie正值高峰,但他不开心。我总不明白为何不能一山藏二虎,乐坛这么大,为何不能接纳两个不同形式的歌手。之后是他的Final Encounter,Final Encounter的那一夜,他要音乐人、歌手们见证他封咪。
        
         九十年代以后,Leslie返港拍戏,大家都要求他再唱歌,但他觉得没有一个理由去唱。很有缘地,《金枝玉叶》的剧本出来了,大家觉得张国荣是唯一可以演那个角色的人选,我便趁机安排Leslie在戏中唱《今生今世》和《追》这两首歌。我对他说虽然戏里角色不是歌星,但他是监制,要作曲,他在戏里需要唱歌,这样骗了他唱歌,其实是半骗半哄,一半是他情愿的。而在Leslie过世前半年内,他购回这两首歌的版权,我相信Leslie是有计划重新推出这两首歌。这两首歌大家在电影里面听到只是部份的版本,全部版是stereo的,希望唱片公司快些出版他替我录音的stereo版本,是很震撼,很了不起的。

《追》他唱了三次,由头到尾没有停过,一次,我说好,二次,我说好,再来,都好,三个都是无懈可击的,三个都有不同的 feel,三个都是一次录完。和这种歌手合作最开心,用功得连歌词也熟读才走进录音室。我觉得他93年的声线比退休前还好。《今生今世》更加了不起,因为《今生今世》是没有音乐,即弹即唱的,通常即弹即唱要有拍子,因为跟着钢琴唱是很难的,但他竟然不需要拍子机辅助,他说:“得了,你弹我唱。”在没有拍子的情况下唱了《今生今世》,亦是一次录完。(张国荣居然一次成型,好歌不都是要多唱几遍的么?wolfzhang按方舟子的逻辑继续质疑)        
         他酝酿复出,后来签了滚石,出了《宠爱》。《宠爱》那张碟他制作的过程好艰辛,没有一个真正监制去帮助他,他自己差不多要做所有的东西,我觉得这张碟他过份地挑剔,令到它完美,而Leslie 最好的是在他最放的时候、最没顾忌的时候(怎么跟韩寒一个德行?质疑),所以《金枝》里歌曲的版本比《宠爱》的版本更好。
        
         我觉得从《这些年来》、《红》、《Untitled》……Leslie踏入了另一阶段的音乐空间,他不止是偶像,他很有风范。他仍然漂亮,实际上可能比以前更漂亮;唱歌唱得好,实际上可能比以前唱得更好,歌声更开放、更潇洒,所以人也变得更加有趣。90年代的张国荣,打开了香港有史以来从来未有过的Adult Contemporary(成人抒情乐)的category。
        
         如果说Leslie早期属于偶像歌手,90年代的张国荣就是香港的Adult Contemporary的表表者。Adult Contemporary 在外国很盛行的,一些比较有成熟味的情歌、中板歌曲,不是那么年青化,有些深度,但大家都听得明白,听众的年纪可以由十多岁到三、四十岁以上,whereas 如果你是偶像,只有15岁到25岁的听众。外国的 Whitney Houston,Celine Dion都是Adult Contemporary的表表者,外国很多,香港没有,永远都是偶像,然后到所谓的实力派,我觉得Leslie就开始了Adult Contemporary。







http://hi.baidu.com/jilule/blog/item/23b6fa55dd12e158564e0081.html

江西卫视质疑张国荣“妖气冲天”
2010年04月04日 星期日 22:51
  新浪娱乐讯 江西卫视《经典传奇》栏目在4月1日播出以“‘飞’一般的张国荣”为主题的回顾节目。该节目出现了大量讥讽、调侃张国荣的内容,引起“荣迷”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江西卫视公开道歉。
  在《经典传奇》29分22秒的时间内,主持人形容张国荣“妖气冲天”、“雌雄莫辨”、“妖艳”,质疑其“男扮女装是曲高和寡的艺术还是个人独特的品位”,诸如此类的调侃词汇比比皆是。
  在张国荣贴吧,荣迷声讨道:“节目的制作和解说一度让人拍案而起,节目画面就全部来自网上,只是用了一些粗劣的剪辑手法将其拼凑在一起。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制作者没有几个真正了解张国荣,而是像制作其他传记式节目一般对待此档节目,抠出人物节点,串联人物一生。而其中的解说,更是让人有砸烂电视机的冲动,将张国荣诋毁得一无是处。”除此之外,荣迷还强烈要求江西卫视就此事公开道歉,“电视台道歉并非史无前例,CNN道歉,四川卫视道歉,凤凰卫视道歉,这些事情的处理手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新浪娱乐联系江西卫视,由于是清明放假期间,未得到正式回应。新浪娱乐随后致电《经典传奇》节目组,一直没有人接听电话。JZB/文


http://v.ifeng.com/e/201008/72e89183-917b-4e24-8513-e14e5eba4aed.shtml

《不羁的风》夺金曲奖 张国荣淡然回应质疑

送给那些认为张国荣没被质疑的大虾们。
作者: -无为-    时间: 2012-4-2 12:01

个人感觉,韩寒(或者他的代笔者,如果你一定认为有的话)现在不仅想清楚了,还有点小坏!

有点牵着方舟子鼻子走的感觉。

基本对方舟子无视,写个微博吧,还故意搞两个版本。

发完就啥也不管,自估计己过节去了吧。

然后敬业的方舟子开始刻苦攻读钻研,围着文章做文章,一晚一晚睡不香。

于是韩寒又被炒起来了,还不用付费。

可怜的方舟子!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12:21

韩寒重开微博争人气
业内评价:是为商业利益回归

2012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4月1日是愚人节,也是张国荣自杀的日子,在这天韩寒关闭两年之久的新浪微博重开,并且发表了一篇悼念偶像张国荣的长博文。此文一出,有热心网友模仿韩寒的文笔以张国荣的口气给韩寒回信,行文中充满了对韩寒的嘲讽。而一直致力于质疑韩寒的方舟子则评价韩寒语文能力欠缺。不过,有业内人士猜测韩寒重开微博可能是想借微博营销。

□博文内容 比张国荣成就少争议多
  4月1日上午,韩寒发表了自己重开微博后的第一条博文,文中写道:“2010年,我关闭了这个账号,还写过文章,表达了我不开微博的理由和担忧。2012年,有了长微博,我决定重启这个地方。第一篇,献给我的偶像。”这条博文下面附了一篇悼念张国荣的长微博。
  记者发现,韩寒关注的群体很广泛,一向跟他有诸多论战的郭敬明也在关注名单中,另外还有演艺明星王珞丹、高圆圆、孟非等人。有意思的是,韩寒还关注了日本AV女优苍井空,倒是让人意外。
  韩寒长微博开篇表达了对偶像张国荣的无比怀念,称“愿意为偶像写一段歌词”。他还自比张国荣称,取得的成就少、争议多。“Leslie(张国荣英文名),多年以后,我们终会相见。我获得的成就比你少很多,但争议倒也不少,算能作为谈资。和你一样,很多争议要到死后才能平息,或许不能,甚至更多。他日我们相见,你若不嫌弃,让我为你写一段歌词。不会差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话唱。”
  韩寒博文发出来没多久,就有一位自称是语文老师的热心网友给韩寒的长博文改错。韩寒这篇几百字的博文,问题不少:语句重复、话语颠三倒四。而方舟子则点评说:“憋了两个月,发之前不知是否有人润色过,却还是语文不及格。”更有网友以张国荣的口气,模仿韩寒的文笔,回复了一封信,里面对韩寒进行了一番讽刺。

□业内评价 重开微博是利益所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韩寒开微博引来了网友围观,但是一些业内人士则分析说,韩寒此举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气。众所周知,韩寒除了是赛车手,还是有名的博主,其博客有86万人关注,访问达55亿之多,但是随着微博的兴起,网友对博客的关注度下降了。而韩寒的粉丝大多是一些年轻人,这批人玩微博的比较多,经过“方韩”论战后,韩寒人气大降,为了挽回人气不得不复开微博。
  据悉,2006年时,韩寒对媒体说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人,所以也不会做什么代言;而从2010年至今,韩寒已经做了咖啡、服装、洋酒、电脑、汽车等多个广告。“韩寒的形象维护了这么多年,在年轻人心中的形象已经稳固,现在正是他收获的时候。而微博目前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博客,韩寒想要维护自己的言论优势,势必要在此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微博的互动性更强,扩散力也很大。”
  记者了解到,韩寒为某咖啡代言费竟然超千万,比一些一线明星的身价还高。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下,韩寒难免会有所心动。
  实际上,韩寒微博营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韩寒与蔡康永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微访谈,但网友们发现,这个所谓的微访谈实际上是两人在为某洋酒做宣传而已,不少网友大呼上当。韩寒因为受到网友的口诛笔伐,才索性关闭了微博。
    本报记者 任磊磊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3:23

上面的评述笑死人了,韩寒围脖没开之前人气就低了?

[attach]51481[/attach]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2 13:51

个人感觉,韩寒(或者他的代笔者,如果你一定认为有的话)现在不仅想清楚了,还有点小坏!

有点牵着方舟子鼻子走的感觉。

基本对方舟子无视,写个微博吧,还故意搞两个版本。

发完就啥也不管,自估计己过节 ...
-无为- 发表于 2012-4-2 12:01
方舟子的确有点一根筋的形象,以现在韩寒过街人人追打的盛况,根本不需要教主亲自扫街,完全可以壁上观之,满脸奸笑状。

不过,话又说过来,如此纠结,也的确是方舟子过于较真的一种心理状况,不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感,他大概不会住手。毕竟,被人砸过脑袋,当不了元帅,只能逞强扮大将之勇。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3:51

韩寒在纪念张国荣一文中指出:
2003年4月1日,我在开车从北京回上海的途中。
而在他的2006年的博文中提到:
2007-04-01人生乐趣

这也是一个无聊的日子,不知那些活的特严肃的人想出的节日。很多人既不会玩,也不会笑,开什么玩笑。

我这一生致力于对各种事物开玩笑,觉得到现在的经历就是一个大玩笑,对我而言不需要专门一个日子。

但今天要换首歌,张国荣死的时候我正开车从北京回上海,在河北和山东的交界。说实话,四年前的当时,我只知道此人唱过倩女幽魂。

好风光似幻似虚,谁明人生乐趣。
京沪1200公里路程按照每小时120的最高限速行驶,也需要10个小时。何况2003年京沪高速公路还没有完全竣工,你怎么知道韩寒从北京开车到上海花了多少时间?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沪高速公路分20个路段分期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历时13年。其中最早开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1年12月竣工。此后,其他各路段先后开工。2000年11月、12月,京沪高速公路河北境内青县至吴桥段、山东境内临沂至红花埠段、江苏境内新沂至江都段相继竣工。京沪高速公路于2006年11月29日全线贯通。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780.htm

一群无知的人在考证东西,还不肯认错。这还不是自己的悲哀?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2 13:53

71# wolfzhang

蟑螂小强在燕谈的资历不少了,怎么还是喜欢拷贝别人的东西,难道不能锻炼锻炼自己的思维与文笔嘛?主动发言,不需要举手通过的,觉得困难吗?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3:58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4-2 14:00 编辑

72# test

红字部分就是我的文本分析。

引用的东西也是我自己查的资料。

你连什么叫作引用资料综合分析都不懂,真是悲哀。

你也多用用自己的脑子吧。

有人说没人质疑过张国荣,我贴出例子反驳。

有人说韩寒开车时张国荣还没去世。我贴出资料反驳。

如此而已。你不懂的事情多了去了。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2 14:07

73# wolfzhang

你用得着这么费工夫吗?

最简单的,只有2件事,一件是认认真真的读懂《三重门》(不要借口没时间,没趣味),另一件事,是想方设法去读懂“语感”,否则,讨论韩寒真伪的话题,你就没资格参与。

如此劝说,你能听明白吗?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4:11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4-2 14:13 编辑

你的话听铜版说,燕友一般不大明白。

你也不大明白,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较真。

我以上的帖子,仅仅在论证韩寒纪念张国荣这篇文字的有效性,跟三重门无关。谢谢!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2 14:21

你的话听铜版说,燕友一般不大明白。

你也不大明白,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较真。

我以上的帖子,仅仅在论证韩寒纪念张国荣这篇文字的有效性,跟三重门无关。谢谢!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14:11
你这段话,倒是反映了你的思维习惯。

你说喜欢“较真”,但你不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较真,而是借他人(比如铜板、比如转发帖子)的脑袋来较真,这样你肯定很不明白!(自己没脑袋,借别人脑袋的思考,能明白吗?)

《三重门》是韩寒话题的药引子,也是病根子,你若失去了读懂《三重门》的兴趣,关于韩寒的话题,你还有什么相关性可言?12d" />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4:23

三重门我读过一遍,不觉得他是我的上辈人能写出来的东东。个人认为中年人方舟子也写不出那种文字。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4:26

中年人不会在文中塞入泥是答春绿那样的话。你既然说我没脑子,这首诗免费送给你。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2 14:32

三重门我读过一遍,不觉得他是我的上辈人能写出来的东东。个人认为中年人方舟子也写不出那种文字。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14:23
读过小说之后,那就再接再厉,下一步,去读懂中文“语感”?

起码这是靠自己的脑袋,而不是靠别人的脑袋派用途。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4:41

个人感觉,此文作者和《三重门》、《杯中窥人》的作者,并非同一。原因嘛,懂点中文“语感”的人都知道。12d" />
test 发表于 2012-4-1 20:34
你要不要跟十多年前的你比较一下语感?看看你是不是十几年前的那个人?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2 14:47

80# wolfzhang

这要看你在没有读懂“语感”之前,有没有这样的“判断力”?

你和大苗的差别在于,当你读懂了“语感”,你就会告别“粉韩”;而大苗读懂了长篇小说的“结构”之后,才会放弃“挺韩”。

至于“语感”究竟是什么东东?你可以尝试去玩打牌走棋,或球类活动,日积月累,心想事成之后,你会明白什么是“牌感、棋感、球感”!!!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4:48

读过小说之后,那就再接再厉,下一步,去读懂中文“语感”?

起码这是靠自己的脑袋,而不是靠别人的脑袋派用途。
test 发表于 2012-4-2 14:32
最简单的,只有2件事,一件是认认真真的读懂《三重门》(不要借口没时间,没趣味),另一件事,是想方设法去读懂“语感”,否则,讨论韩寒真伪的话题,你就没资格参与。
我自己愿意怎么想是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你指指点点的吧?

还有,说什么没有资格?有没有代笔是一个fact,不是一个opinion,只要有充分抄袭证据证明即可。有语感就能证明代笔与否?特别是能证明是韩父的代笔?即便是美国的陪审员,也是从大众中选出的。

你都没把三重门当长篇小说,文学作品看,还提什么用语感来评价?

我就当它是畅销书而已。你自己把它捧得太高,再摔得太低,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4:52

80# wolfzhang  

这要看你在没有读懂“语感”之前,有没有这样的“判断力”?

你和大苗的差别在于,当你读懂了“语感”,你就会告别“粉韩”;而大苗读懂了长篇小说的“结构”之后,才会放弃“挺韩”。:shock ...
test 发表于 2012-4-2 14:47
有人说三重门很出色,韩寒水平不够写不出来,有些人说三重门无非是段子集锦,所以水平很差,韩寒。。。也未必能写出来。然后你说三重门的语感不对,所以韩寒写不出来。你们都是一个目的。我了解了。

不想跟你再多讨论以前老掉牙的问题。谢谢!
作者: test    时间: 2012-4-2 15:01

本帖最后由 test 于 2012-4-2 15:02 编辑

82# wolfzhang

逐句答复:虽然累点,但愿你能读懂些。


我自己愿意怎么想是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你指指点点的吧?————既然你愿意接受铜板的指指点点,说明你不反感别人的指指点点。只是选择之一罢了。

还有,说什么没有资格?有没有代笔是一个fact,不是一个opinion,只要有充分抄袭证据证明即可。有语感就能证明代笔与否?特别是能证明是韩父的代笔?即便是美国的陪审员,也是从大众中选出的。————“语感”的有无,不是50步和100步之差,而是1步和100步之差,两者状况有“质的区别”。

你都没把三重门当长篇小说,文学作品看,还提什么用语感来评价?————认定《三重门》是“段子集锦式”的创作形式,长篇小说的结构不成立,但并不缺乏文字上的“语感”。即便是黄段子、相声作品,也有中文“语感”的成份。

我就当它是畅销书而已。你自己把它捧得太高,再摔得太低,那是你自己的事情。————“畅销书”的含义,是市场份额的统计证明,和作品的价值高低并非直接相关。好比是网站上的点击量,谁也比不过色情图文与视频的地位。
作者: 陽光下的陰影    时间: 2012-4-2 15:11

题外话,张国荣的歌曲,可能有文化意义仅仅限于香港,那个年代的文化意义,作为音乐,都是要扔进垃圾堆的东西。那种东西,也叫艺术?! 艹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5:15

82# wolfzhang

我自己愿意怎么想是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你指指点点的吧?————既然你愿意接受铜板的指指点点,说明你不反感别人的指指点点。只是选择之一罢了。


我一般不会主动得罪人。即使骂人也是泛指,不像某些人定指。因为这是我认为的骂人的界限。

但是来而不往非礼也。鉴于你对我的讽刺有加,我借用铜板的话只是为了讽刺你而已。敬告其他燕友,如果有对我辱骂着,我会不客气的回嘴的。


还有,说什么没有资格?有没有代笔是一个fact,不是一个opinion,只要有充分抄袭证据证明即可。有语感就能证明代笔与否?特别是能证明是韩父的代笔?即便是美国的陪审员,也是从大众中选出的。————“语感”的有无,不是50步和100步之差,而是1步和100步之差,两者状况有“质的区别”。

你都没把三重门当长篇小说,文学作品看,还提什么用语感来评价?————认定《三重门》是“段子集锦式”的创作形式,长篇小说的结构不成立,但并不缺乏文字上的“语感”。即便是黄段子、相声作品,也有中文“语感”的成份。

我不是学文学的,仅仅拿小说当厕所读物看,仅仅考虑看书时是否会造成我的便秘。语感对我而言不能当饭吃。你要依此吃饭你去吃。



我就当它是畅销书而已。你自己把它捧得太高,再摔得太低,那是你自己的事情。————“畅销书”的含义,是市场份额的统计证明,和作品的价值高低并非直接相关。好比是网站上的点击量,谁也比不过色情图文与视频的地位。...

我也没说三重门价值高。这是不过是我了解外界,工作之余的一个文本而已。就像我看古拉格群岛、洛丽塔、甚至《观察》,我也没把这些神圣的书刊报纸杂志当回事。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你要是想给我上文学课说实话我没兴趣。我朋友中有文学博士和大学教授的,我都没跟他们多讨论这些东西。因为我不感兴趣。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15:44

一群无知的人在考证东西,还不肯认错。这还不是自己的悲哀?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13:51
57楼——
韩寒:
“2003年的4月1日,我开车从北京回上海。那是一段从清晨到傍晚的旅程。”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18:48

57楼——
韩寒:
“2003年的4月1日,我开车从北京回上海。那是一段从清晨到傍晚的旅程。”
马甲 发表于 2012-4-2 15:44
我不知道你这个版本是什么版本。如果是光明与磊落的书,那本书我还没看到(我订购了)

即便你有这个版本,我认为也应该以最新的版本为主。

再退一步,即便韩寒日期搞错了,那也是在几年前的博客中就搞错了。(他的博文老早就说了,错也是当时就错了,而不是现在故意造假)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20:45

我不知道你这个版本是什么版本。如果是光明与磊落的书,那本书我还没看到(我订购了)
即便你有这个版本,我认为也应该以最新的版本为主。
再退一步,即便韩寒日期搞错了,那也是在几年前的博客中就搞错了。(他的博文老早就说了,错也是当时就错了,而不是现在故意造假)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18:48
57楼有网址,你没看?
http://book.360buy.com/10955909.html

这是不是最新版:
[attach]51483[/attach]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20:50

88# wolfzhang
给你局部放大一下:
[attach]51484[/attach]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20:56

再退一步,即便韩寒日期搞错了,那也是在几年前的博客中就搞错了。(他的博文老早就说了,错也是当时就错了,而不是现在故意造假)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18:48
日期没错,要错也是张国荣的错,他竟然不按照韩寒的调台时间出事。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22:09

楼上挺逗。

当网友质疑韩寒文稿太干净的时候,韩寒清楚地说,那是他“一次成型”了。若有所谓送审、底稿之类,直接说这是底稿,其实送审稿有编审痕迹,难道不比“一次成型”更有说服力?

童版,你是盼着4月1日,我也盼着。不过,我认为,这一天出版所谓《光明与磊落》的可能性为零。
虽然没买过一本韩寒的书,但现在简直是在迫切盼望4月1日的到来,因为那一天韩寒的《光明与磊落》的将问世。到时候我一定要买一本,看看是怎么“一次成型”的。——韩寒说:“……《三重门》手稿部分叫《磊落》,因为稿纸累了一摞。我用这个只卖十块钱的礼物来答谢所有我的读者。此书正式上市的时间为2012年的4月1日……”不过4月1日啊,一个法定的不正经的日子,不知道是不是又跟2000万一样是在“开玩笑”呢。
时间到了,笑笑书和铜板,是否买了书了?韩寒没开玩笑。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2 22:11

再退一步,即便韩寒日期搞错了,那也是在几年前的博客中就搞错了。(他的博文老早就说了,错也是当时就错了,而不是现在故意造假)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18:48

日期没错,要错也是张国荣的错,他竟然不按照韩寒的调台时间出事。马甲 发表于 2012-4-2 20:56
你再仔细想想我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你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12-4-2 22:47

你再仔细想想我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你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22:11
不需要退一步之言。

由于北京至上海是长途驾驶,前一夜通常会足睡,所以,所谓“清晨”是虚指。当年,京福高速天津段并未打通,从北京驶出后,外地不熟路途的司机往往就蒙进天津城里。而路熟者更畏惧京福公路的拥堵,70公里的道路,也许需要走上3个小时。也就是说,在高峰时段,从北京出发,穿过天津路段,弄不好就需要4个小时。从天津行车到济南,不足四个小时,从济南到临沂,用时也要多于三个小时。再有,若住在北京城里,很多时候,一个小时未必能把车开出城。这样在2003年,从北京到临沂,行车时间的合理区间在10个小时至12个小时。

韩寒从北京行车至临沂,中间至少加油一次,用餐两次,十分钟以上的休息六次。其中用餐,跑高速的人都知道,高速服务区的供餐之恶劣,所以,开小车的人,通常不会在服务区用餐。

这样,无论是近临沂还是过临沂,韩寒在晚八点时,正常状态下,就是在临沂的无线广播区。韩寒的记忆准确,表达如实。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23:32

94# 李大苗
博客版:
对你的了解从京沪高速的山东段开始。那里的山上都是顽石,少见绿色。以往开车路过河北,山东和江苏,打开电台,要不是卖春药的,就是治性病的,还不停的有托打电话和主持人互动,说疗效好,去哪才能再买到。我常想,这么明显的忽悠,怎么可能有人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充斥着荒诞。但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我甚至发现,有时候,我偶然会哼唱两句的不知名旋律,原来都是你的。路过临沂,电台主持人甚至自己开唱《奔向未来日子》。

成书版:
对你的了解从山东段开始。那里的山都是顽石,少见绿色。以往开车路过河北、山东和江苏,很多电台里都是卖春药的广告,还不停地有托儿打电话进来,说疗效好,怎么才能再买几瓶。这个世界上真的充斥着荒诞的欺骗。唯独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所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我甚至发现,有时候,我偶然会哼唱两句不知名的旋律,原来都是你的。路过临沂,电台主持人甚至自己在唱《奔向未来日子》。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23:34

你再仔细想想我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你这个是不是合理推断。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22:11
跟你说了,日期没错,韩寒几年前博客里的日期也没错。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23:52

京沪1200公里路程按照每小时120的最高限速行驶,也需要10个小时。何况2003年京沪高速公路还没有完全竣工,你怎么知道韩寒从北京开车到上海花了多少时间?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4-2 13:51
我不知道,韩寒知道:
2003年的4月1日,我开车从北京回上海。那是一段从清晨到傍晚的旅程。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2 23:54

这样,无论是近临沂还是过临沂,韩寒在晚八点时,正常状态下,就是在临沂的无线广播区。韩寒的记忆准确,表达如实。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4-2 22:47
韩寒:
2003年的4月1日,我开车从北京回上海。那是一段从清晨到傍晚的旅程。

晚八点,是上海的“傍晚”还是临沂的“傍晚”?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3 13:07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2-4-3 13:21


作者: 马甲    时间: 2012-4-3 17:15

[attach]51496[/attach]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