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首发] 孙晓云书法两幅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17 22:49     标题: 孙晓云书法两幅

[attach]58666[/attach][attach]58667[/attach]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17 22:50

孙晓云,女,1955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书法教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南京市书协主席,南京书画院副院长、沧浪书社社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17 23:21

本地的媒体上,也常可见其作品的影子。恕我外行,我看不出她的字有多么的了不得。就以上面的两幅来看,有些字结体纠结,甚至有死疙瘩。整篇的布局来看,也不见衡平,没有必要的疏密变化,看来板结感很重。
当然,很可能,人家确实是了不得的,在下只是不识好歹而已。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0 10:19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0 13:38 编辑

书法作品最好是托出来再拍照,否则效果会差挺大。孙晓云是个聪明的作者,悟性非常高,对书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很年轻时就写得不错,她的长项是写扇面、册页、信札一类的小品,有明人的笔调。字写得稍微一大,她似乎就有点吃力,但也不是市井流俗之辈可比。自从写了一本《书法有法》之后,别人看了不知道能收获什么,孙晓云自己写字似乎真的找到了金钥匙,大字也写得可观起来。总起来说,当代女书家中,孙晓云的修养应该是最好的,技术掌握也是最到位的,起码就我目之所及是这样的。

[attach]58716[/attach]

[attach]58717[/attach]

[attach]58718[/attach]

[attach]58719[/attach]

[attach]58720[/attach]

[attach]58721[/attach]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0 13:13

字,这种东西,不怕懂不懂,也千万别在乎“行家”、“记者”的推介,更不要与“位子”牵连。
字,只要挂,挂出来,时不时看看,再看看,虚实自现。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0 13:35

楼上说的没错,无论是看字还是看画,自己看着顺眼最重要。好字好画往往第一眼看着不咋样,后来越看越好的,才是真好的东西。审美的直觉很重要,审美也的确是需要训练的。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0 15:45

有意识的训练是一回事,假如没空,业余爱好,那也没关系,偷空多看多对比,积累得多了,眼光自然就“毒”了。
另外,谈字,可能还难免“不在字谈字”,也就是修养、积累得多、厚了,看字,又会有不同感觉。这,或许就是境界?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3-2-20 20:50

乖乖的小字比较好看。大字好像没味道,和那串头衔比较相称。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0 23:17

本地几家报纸现在都有个艺术专刊,一周一次,两个版吧。反复现身的,都是那老几位,属于“卡”中人------年龄不上不下,说老谈不上,说小也算老青年啦,卡;水平不上不下,说毫无价值吧,人家自己不干,还指望写写画画换钱糊口呢。说多么了得吧,那玩意儿看着,也实在就是票友业余爱好的东西,卡。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0 23:33

独步说的“没有必要的疏密变化,看来板结感很重”不才最初也感觉。后来刻意看了一下她展出和出版的其他作品,大致都是这样。

她的字是小楷比大字好。因为电脑里面手机拍的效果不好,没有上传。
至少南京书法界,在世的超过她的寥寥吧。不过有人说她会成为名家,但是成不了大家。

另外,因职务肯定人不对,因职务否定人其实是一样的思维。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0 23:34

杨林传的第二幅我最喜欢。在一个朋友处看了许久。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0 23:51

本帖最后由 雨冷 于 2013-2-20 23:53 编辑

[attach]58728[/attach]


她这样的大字不太多见。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1 00:43

南京在世的超过她的,还是有不少的,指的是书艺而非名气。
名家,她已经成了,而非“会成”。
是否可成“大家”,属于“预测学”,悬乎,个人以为,难!
因职位而“错爱”及其他,目前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概主要还是个“谬赞”的问题。至于“因职位而否定”的,此说很新鲜,很别致,本人尚未发现呢。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1 08:09

雨冷所说的由于职位产生的否定或反感是存在的,尤其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以前传媒不发达的情况下,职位是个正参考,现在只要一上网,什么样的负面评价都出来了,无论谁也逃不掉,职位的负效应也就出来了。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3-2-21 12:24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3-2-21 12:49 编辑

那串头衔是挺招人烦,像戏子将军似的。立刻想起多年前李小山说的"专家面前的干部,干部面前的专家。"不过呢,在看到三楼之前,一、二楼的字我就不喜欢。

像老年大学体。

大字没构图也没好玩的特征,很是循规蹈矩。拿来当店家招牌有点力气不够,但贴门联挂中堂或送老人和单位是妥妥的。再来幅"难得糊涂"那就是完美。而小字的构图用心构建,字、纸和内容的情绪协调,像独立的现代书法创作。

每个人有自己的格式塔,对艺术作品的好恶没有对错。外表干燥但有柔软湿润文艺心的家伙一定爱死她的大字。我喜欢汉代的帐本条儿,喜欢她的小字。

PS:书法家是不是经常要写点别人拿来当手信的字?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1 12:42

在艺术面前,自然,有很多行家,更有很多如我这样的“普通爱好者”。
不过,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除了“行家”,追慕、敬仰那“主席"位置的,大概鲜有“普通爱好者”。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1 13:58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1 14:00 编辑

行家也都是从普通爱好者来的。正常的情况下,讨论学问和艺术水平是不需要看头衔的,可现在有很多的不正常,比如我说了个普通爱好者,就引起别人的反感,比如头衔一定与水平不对等,甚至头衔越大水平越低,这其实是根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可还不得不将其作为问题来对待,实在是没劲。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1 14:31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1 14:32 编辑
那串头衔是挺招人烦,像戏子将军似的。立刻想起多年前李小山说的"专家面前的干部,干部面前的专家。"不过呢,在看到三楼之前,一、二楼的字我就不喜欢。

像老年大学体。

书法家是不是经常要写点别人拿来当手信的字?ironland 发表于 2013-2-21 12:24
孙晓云是凭写字争得了一大串的头衔,罗列出来想必也不是她的本意,即使名片上那样印着,也不好说她就是喜欢张扬。实际上孙晓云在当代书家当中算是个认真做学问的人,我看过她写的《书法有法》,虽说有些观点我不完全同意,可整体上是本很不错的个人思考和书法实践读本,语言平实文采时见,可读性很强。

手札一类的书法作品以前就是写信的产物,现在成了创作的题材,大部分是假信。不过话说回来,以前的书家当中,像米芾那样把写信当做大事的不在少数。很多书家写起信来是如临大敌,绝对不都是随意随性一挥而就。
作者: 林夕依寒    时间: 2013-2-21 16:02

本帖最后由 林夕依寒 于 2013-2-21 17:16 编辑

年前还看她的视频跟着学临老董滴人叨叨一句:“亲!咱能不上神马央视滴《艺术人生》不?实在真想上就只说说写字这件事就行了。。。”
看了几眼那期节目,某些言语中还真不枉费那一堆头衔。哎!也怪我闲着干什么不好,居然看央视。。。

PS:以上全是废话,乱叨叨。要是不喜欢她的小字也不会找她的视频跟着学不是。。。对于我这种想一出是一出滴人她能多录些这样滴视频,我还是很欢迎滴。。。


[flash]http://player.56.com/v_NTQ0OTgyMTA.swf[/flash]


以前别人给发滴这两张,俺觉得也挺耐看。。。
[attach]58738[/attach]

[attach]58739[/attach]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3-2-21 17:42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3-2-21 17:56 编辑

艺术有个好处,便如烧饼油条一般,星级酒店做得,门口早点铺做得,家里亦做得。然后凡是吃到的人呢,也个个可以评头论足一番,都没有什么对错。只是不同的人,立足点不同,各有各的看法。比如专门的白案师傅,可能会大赞一声,这明矾放得好;做广告出身的,觉得这油条俊俏;再经过一人,呸,这油条太硬,我妈妈炸得软的方好吃。再来个文艺心的,吃的不是油条,是远方的南山悠然,五星酒店算个鸟,丽江三十七街拐角处的司徒老爷那摊油条才是心头柔软地。

孙晓云书法亦是。专业有专业的角度,看到一些不那么表面的东西。而普通爱好者,有普通爱好者的视点,可以选择爱她的头衔,亦可选择厌恶。就像女人买衣服,要LV或不要LV,纯喜好选择罢了,无谓对错,更没什么高下歧视之嫌。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评价。普通爱好者就是普通爱好者,在这门手艺上花了10000小时就是专业,这是明摆的事情,有什么好计较呢?

话说以前大老虎贴书法倒是干脆,作者名都没有,把附加因素都剔除了,非常单纯地看字。


林夕贴的几张好看。把雨冷贴的图刨开,再想想她的年纪,我觉得孙晓云还挺厉害。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1 22:45

我看,孙晓云倒还好,不就是有些作品的有些字纠结么?总比心理纠结要好。
有的作品运笔纠结,板滞,这是板上钉钉吧?就事论事,能否定,就否定,不能否定,可以承认,也可以沉默。至于把火在"位子"上再怎么引,再怎么烧,转移了视线,也还是另外一回事,总归烧不掉那份笔下的纠结与板滞。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1 23:08

杨林之言可听。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1 23:11

杨林之言可听。
雨冷 发表于 2013-2-21 23:08
版主就是版主,这事我迷信头衔。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2 10:08

版主就是版主,这事我迷信头衔。12d" />
雨冷 发表于 2013-2-21 23:11
嘿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碍无碍!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2 10:28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2 11:08 编辑

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孙晓云写的,可又似乎是她写的。这幅作品倒是真有某些人所说的纠结之处,小笔写大字,工具不趁手,墨又有些枯,笔画线条滞涩,转折不爽利,飞白过多,贯气不顺。看来斗方作品对作者也是个难题,不好驾驭。这应该是幅应酬作品,不过如果作者意外写出这样的作品,将其作为上品也没准。
[attach]58740[/attach]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2 11:06

我们真的不必管她的职位,仅就其作品(部分作品)来说,就事论事,她有的作品真的不该拿出来。上面这幅,有的字甚至是散架的。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3-2-22 11:12

25# 杨林
呵呵,我就料到杨林不会喜欢这幅的。
我也觉得孙的小字比大字好不少,她似乎比上海的周慧珺更多面一些。女性不容易写好大字,是否和臂力有关系?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2 11:24

与臂力没什么关系,与性格有关系。孙晓云本来就是把书法当做女工来做的人,又做出那么大的文气来,非常可贵了,写大字是市场逼得。不过即使这样,她的大字也不丑,远比周慧珺要清丽。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2 13:49

25# 杨林  
呵呵,我就料到杨林不会喜欢这幅的。
我也觉得孙的小字比大字好不少,她似乎比上海的周慧珺更多面一些。女性不容易写好大字,是否和臂力有关系?
施国英 发表于 2013-2-22 11:12
我个人以为,凡事都与体力有一定的关联性,只是,不是绝对的,既因人先天而异,也与人的后天修为、思考、苦练有关。
女性大字好的,南京的(当然,说贵州的也可以)萧娴老前辈算是突出者吧。她实际上属于“弱小型”的身材,却长于巨制,不苦练哪成。她手上那骇人的茧子就是证明。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2 14:54

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孙晓云写的,可又似乎是她写的。这幅作品倒是真有某些人所说的纠结之处,小笔写大字,工具不趁手,墨又有些枯,笔画线条滞涩,转折不爽利,飞白过多,贯气不顺。看来斗方作品对作者也是个难题,不好 ...
杨林 发表于 2013-2-22 10:28
一次无意间在一个网站看到卖孙的这样字,好像要价两千,更证实了我的判断。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2 22:34

作为"职业书家",却又写得如此业余,我估计,属于审美能力欠缺。
她的字,猛看,你会觉得还真像个样子,只是经不住细看。一细看,毛病毕现,简直浑身是伤。
这是当下中青年书家群体的共病,他们是用了力气临摹练习的,也确实学得有些像了,于是自己和部分藏家也都以为他们"成了"。但实在是只习得一点"书法"的表皮,因此经不起细看,更无法与老前辈的东西并列挂起来看。
就孙晓云这般年纪和基础,"水平"也就只能这样了,悟性不足。
如果省些应酬的时间,好好地读读帖,也或许还能略长进些。
作者: 酱香老范    时间: 2013-2-23 06:31

不挺杨林也难。孙女士的童子功了的!至少是对得起她外公的。昨晚临睡前乱翻书,正好读到孙晓云和阿城的对话(《好说歹说》)。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3 11:36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3 11:40 编辑

孙晓云他们这一代当年的中青年书法家,作为职业书家,其在技术上的突破,毫无疑问已经远远超出了了上一辈书家,上一辈的书家——现在活着的七八十岁的书家,他们真正是缺乏传统训练的一帮人,先天不足,后天要补的时候年岁已大,无论是学问还是技术训练都有些晚,因此有大成就的人很少。孙晓云这帮书家在有意投入到书法当中时大都不到三十岁,经过三十多年的孜孜以求,可以出成就了,当然悟性高低也同时反映到了他们的作品中。孙晓云书法的气息比较纯正,结字和用笔都是按传统规律去进行发展,尤其是硬毫的使转,几与古人可以抗衡,当然她不可避免地有点一味走帖学一路留下的习气,简单可以说成是格局不大,可对一位女书家我们还能过高要求什么呢?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3-2-23 12:04

是写字还是画字?是职业书家还是职业输家?
任何艺术都要面向外行的受众,在我看来孙的大字也就是不难看而已。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3 12:39

任何艺术都要面向外行的受众,在我看来孙的大字也就是不难看而已。
老程 发表于 2013-2-23 12:04
这话,讲到位啦。
无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如何,无论我们对当代中青年书家群体如何爱护,仅仅就书艺而言,江河日下,当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3 18:23

今天闲暇多些,把每层楼都看了,有点想法,回复下,免得被人当哑巴。


1.发言中,行家有,不行的家也有;就书法论书法的中肯之论有,剑走偏锋那个什么的也有。行家的评论理据充分,客观公允从容平和,可信。若干年前在长江边看到一个现象,印象颇深:浩浩长江无语东流,哗哗河沟聒噪不休。此番场景无处不见,不只江边。

2.小学初中时,上课老师一发问,俺不管对错,举手被点到就胡说一气,不管对错,大抵为了赚个“敢于发言”的彩头。但是现在不了,不知为不知,胡乱放言,会被同学讥为:身体发育得不错,能祸害女人了,但是
脑子发育没跟上~~~

3.书画的评论虽然有主观性,但是主观的空间不宜过大。萝卜白菜可以各有所爱,但是萝卜和人参也各有所爱就是问题了。所以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美术史,写来写去就是那么多人,散迹于民间的万万千千的画师永无
入传的资格。一幅作品的好坏,一个书画家的优劣,多是有公是公非的,甚至可以关公战秦琼跨朝代比较,并驾齐驱、难分伯仲如李杜的情况有,但是毕竟不多。对书画的鉴赏直觉靠不住。书画讲究传承与创新,有来历有变化,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感悟,不仔细分析怎能得出结论,所以对直观还是要有限放纵。

4.回到本楼的正题。对于书画,我绝对是外行中的外行,受朋友影响,近日接触了些,算是为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提前找点事干。所以,对于孙晓云的字,我真的说不出哪里好,只是看着顺眼,舒服,比言恭达、尉天池等人的看着舒服而已。但是,并非没有方法。术业有专攻,自己不行,别人行的。身边总有懂行的靠谱的人吧,总有可以信得过的评论吧。鉴定书画的脑子我没有,鉴定别人的鉴定的脑子我还不是完全没有。根据我接受的信息,我同意杨林对孙晓云的评价,是个很勤奋认真的优秀的书法家。有的评论过低的,大概是和圣人比较吧。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有缺点,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现在家里都不缺镜子吧?我贴的两幅孙晓云的大字是朋友传给我看着玩的。也许是应酬之作,即便再应酬,只要不是率性胡为,那功力是抹煞不了的,如果说是街头招牌字的水平,我只能说,兄弟,你和我一样业务,但不如我能藏拙。
    老独说的纠结我没看出来,还达不到那样的欣赏水平。板结、少变化,是我也心里狐疑的。有参差错落的变化固然好,但是这样是不是一点算不足,即便是不足,算不算很严重的缺陷,算不算否定一幅作品的硬性标准,我不敢肯定。因为毕竟,这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是不难发现和改正的缺失,这样的书法家能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吗?所以暂时存疑,留在将来印证。

5.贴完字后,俺把百度上对孙晓云的介绍贴上去,就是添加个说明书而已,也没细看什么头衔。想起我小时我姥爷和我讲的故事,是我姥爷的姥爷小时听来的一个故事:老和尚领小和尚过河,遇到一个年轻女子想过河过不去,老和尚背她过去后放下,然后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没留手机号码也没留QQMSN微博。小和尚笑着对老和尚说师傅你近了女色。老和尚说我现在已经把她放下来了,可你心里还没把她放下来。我想,这个故事好多人的姥爷都和他讲过。
唉,俺没烧过香拜过佛念过经,咋成老和尚了呢?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3-2-23 18:41

即便是真正的大师也不能保证每件作品都好,细看了一下这楼里的墨宝,总的印象小字有功底,大字一般般。冷雨主贴上传的作品比一般更一般。
书画家的人情字画大都一般般,熟人求字求画润笔酬劳也就意思意思,大师也就意思意思,不做准备信手拈来。碰巧了有个神来之笔,人家自己留了,然后再给你对付一件。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3 21:30

哈哈,写得生动!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3 22:26

即便是真正的大师也不能保证每件作品都好,细看了一下这楼里的墨宝,总的印象小字有功底,大字一般般。冷雨主贴上传的作品比一般更一般。
书画家的人情字画大都一般般,熟人求字求画润笔酬劳也就意思意思,大师也就 ...
老程 发表于 2013-2-23 18:41
说的好!但是,目前,我只能,接受,一个人的,看法~~~~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3 23:30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3 23:37 编辑

雨冷兄说了那么多内心话,不好意思不再说两句,很长时间论坛没有人这么吐露心声了,很难得。当然我相信另外几位说的也都是心里话,区别仅在于对待直觉的把握。这点上我与雨冷兄一致,承认并怀疑直觉。当一个人完全相信直觉时,这世界上就不需要学问了。

在我看,孙晓云的字实在是雅俗共赏一路的。这样说,我也不知是褒是贬,或者二者皆有。我原想这样的字会引来一片喝彩,我要扮演的角色是拍冷水的干活。没想到的是,她的优长所在,也就是秀美流畅,有人竟然能从中读出纠结、板结来,叫人不佩服也难。不过,我还是很欢迎这样的讨论,这让我开了另外的眼界。这也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位写诗的老先生看了刘彦湖的字,大骂他糟蹋了传统书法,我在旁边都听傻了。当时我想,他要是看了我写的那些东西,还不直接气疯了。这也不能怪他,他的传统概念大概就是描红本上的颜真卿、柳公权,顶多加上个欧阳询。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4 13:55

欣赏书艺,假如不是职业的话,如我这般的普通爱好者,其实也无所谓会不会,反正是打发时间,充实生活,总比赌博、打流混事强得多。
但是,要是沾些职业或准职业边的话,那么,就要慎重了,尽量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而后评议,也是职业或准职业道德吧。
目前日报一般都有书画艺术专栏,每周一次,有推销,也有点评分析,应当可以成为我们普通爱好者的免费学堂。只是,那内容,也不可尽信,一来不能完全排除假行家真混混挣稿费的文字,二来,也不能完全排除真行家为推销而讲的忽悠话。
书画领域,水很浑,大概无法否认了吧。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3-2-24 17:16

老独眼光高,欣赏。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4 20:46

42# 水笺 多谢理解!
文革期间,尽管闹得天翻地覆,但是,毕竟人还单纯,艺术没有直接赤裸裸地与钱挂钩,加之老行家遗留还很多,因此,那时,要想收藏或者说欣赏些好东西,还真的不难。林散之萧娴黄养辉••••••不能不算是一流高手吧?很平易的,家里门庭若市,都是小朋友们来来往往地要些作品,只不过,一般不写封自修的东西,那就写老毛诗词吧。自己的习作,拿来,老行家们也会一一给以勾画点评。所以,我会认为,那时,也可以说是艺术的春天。
现在的文化艺术界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泡沫繁荣,虚假繁荣。书法界罕见会写字的人,倒是有很多推手,或者说是掮客,与假行家联手,做市场,弄得乌烟瘴气。
现在虽然不是文革,但却是真正要了文化命的时代。
作者: 歪弟    时间: 2013-2-24 22:31

不懂书法的俺一路看下也受益匪浅,杨林数评有份量~~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3-2-25 09:23

给这个楼加精应该,精的不是孙女士的秀楷,也不是冷雨的主贴,而是众人参与和论事的态度。
这才像燕谈的风格。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3-2-25 10:17

给这个楼加精应该,精的不是孙女士的秀楷,也不是冷雨的主贴,而是众人参与和论事的态度。
这才像燕谈的风格。
老程 发表于 2013-2-25 09:23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5 11:10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5 22:27 编辑
不懂书法的俺一路看下也受益匪浅,杨林数评有份量~~
歪弟 发表于 2013-2-24 22:31
谢谢歪弟鼓励。

审美这个事,真有些像是谈恋爱找对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人一生大概都会走在寻找自己的灰姑娘或白马王子的旅途上。只不过审美不需要两情相悦,单相思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只要你喜欢,你的审美对象很容易就会转化为你的恋爱对象,可以相亲相爱,直至厮守终身。把审美对象作为情人,完全可以一见钟情不加思考,想娶多少就娶多少,不喜欢的还可以随时抛弃,具体的实体对象还可以转让、拍卖。纯柏拉图那种更干脆,那谁说得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买尽青山,不需花费半文钱。回家门窗一关,山崩地裂与我无关,自恋完全可以成立。真正的恋爱不同,一见钟情这种事是很稀罕的,因为这需要双向选择两情相悦,即使王八看绿豆,那得对上眼,对不上也白搭,强扭的瓜不甜。相信美人是人人喜爱的,可也有个品位问题,比如按鲁迅的说法,焦大是不会看上林妹妹的,当然林妹妹也一定不会看上焦大。这暗合了老毛的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焦大看不上林妹妹会是觉得林小姐中看不中用,林妹妹看不上焦大的道理就不用说了,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可现实往往是不讲道理的,一定的环境条件改变之下,谁也不能保证焦大一定不会强奸林妹妹,甚至林妹妹主动嫁给焦大也不是不可能。林妹妹什么情况之下会主动嫁给焦大?说着说着就复杂了,往简单里说,说焦大看不上林妹妹,甚至看不上整个金陵十二钗还有大观园里的其他姐妹,包括那些高级丫鬟婢女,这完全是因为她们全都好吃懒做,还唧唧歪歪谈情讲爱的,还来些没用的说禅论道,只会消费不会产出,焦大哪里会养得起。可一旦焦大暴富了,养得起了,会不会娶林妹妹呢?这可就不好说了。如果林妹妹沦落到街头讨饭,焦大义薄云天,上演一出《鸿鸾喜》,林妹妹感激涕零,会不会嫁给焦大的公子,这个是不是也很难说了。焦大的公子要为老爹的一嘴马粪雪耻,发奋读书,还刻苦锻炼,最后变得贾宝玉加柳湘莲,林妹妹会不会主动投怀送抱?这也难说是不是。

上面啰嗦的是审美的通感,也就是一般规律。面对一幅画、一幅字,每人都会有个第一感觉。第一感觉准不准,就如同看人,同一身高、体重的人,一个是运动员,一个是肥胖症,稍有常识就可以判断出来。可假如这两个人都是运动员,一个是乔丹,一个是巴克利,身高是一样的,体重不一样,他们的球技怎么样,谁高谁低,这就要细细评说了,因为他们都搞的是集体项目,无法用硬指标来评判,论起来,就有点要进行审美了,谁都明白球队成绩仅是个参考。就像张伯伦与拉塞尔,拉塞尔的总冠军戒指十个指头戴不了,张伯伦只有可怜巴巴的一枚,可谁敢说拉塞尔比张伯伦优秀,篮球皇帝的头衔还是要戴在张伯伦头上。拿乔丹与巴克利比,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乔丹具有领袖气质,乔丹的精神境界高,乔丹的大局观念好,因此乔丹拿了六次总冠军。巴克利一次总冠军没拿到,乔丹就是比巴克利伟大。这样说或许没错,但我就是喜欢巴克利,我就是认为巴克利比乔丹厉害,这样的人其实也是存在的,你能说他有错吗?就像说现在的中青年书法家如何让如何,书读得不够啦,帖临得还少啦,修养还有差距啦,功力太差啦,这都没错,可这些话拿来说所谓的老一辈书家,一样管用,比起他们的前辈,比起古人,他们甚至是比现在的中青年还惨。历史上天才的画家不用说了,天才的书家当中如王羲之父子,其实在三十多岁时就名满天下了,而我们某些前辈到老都没临好个《兰亭序》。这样说来,我们的前辈书家是不是一无是处,肯定不是。每一个时代会有些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即使现在书法已经成为了边缘艺术,但由于受众面的广大,加上可操作性强,参与的人口空前多,影印的典籍丰富多彩,现在出几个好书法家也很正常,好多条件古人是无法相比的。何况,文化是个积累的过程,创作高度和审美高度是同时积累而成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在这个意义上,起码我们比大多数的古人见多识广。我们差的是什么,简单说是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缺少古人的水边林下之风,可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弥补,古人的办法是“心远地自偏”,说明古人一点都不单纯。古人缺乏的,对不起,时间无法倒流,则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完全可以沾沾自喜。说这些,并不是说在书法上我们可以超越古人了,而是说某种程度上,我们现在的条件比古人优越很多,我们可以作很多古人无法作的事。再者,审美的标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就说林散之,一度是被捧得神一样的人物,甚至抬到当代草圣的地位,实际上放进书法史内看也就勉强算是一家而已,可这不影响当代人对他的狂热追随。他提供的审美价值,在当代远超很多古代大家,我看这也没什么不好,古人也没什么不对。孙晓云在某种意义上与林散之现象是一样的,在喜欢的人看来,怎么看怎么好,拿来对比萧娴,喜欢的人会说,孙书这才叫书法,这才是魏晋风度,而萧娴根本就是歪曲书法,康有为本来就错了,她还跟着学,自然是越错越厉害。至于黄养辉,我没记错应该是徐悲鸿的学生,徐悲鸿的字也是学习康有为,黄养辉再学徐悲鸿,应该说是取法其下,实际上也真是写得比徐悲鸿差多了。在某种意义上,孙晓云这一代书家是幸运的,没有很早就跟随某位师父练所谓童子功,也就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弯路,二十多岁后开始大量接触古帖,算得上取法乎上。我不想和谁抬杠,结论我自己进行,审美不是件简单事,直觉靠不住。
作者: Sophie    时间: 2013-2-25 13:25

写的不错了,嘻嘻。至于头衔么,听听就行了,谁不得消费,贴牌卖价高一点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5 16:19

作为一介普通爱好者,写不了大帖,有自知之明,因为力有不逮,勉强写,如果不是大段抄书,就可能是前言不搭后语,莫知所云。
作为一介普通爱好者,甚至也无法读懂大帖,因为理论根基有限,很难精准理解“大部头”东西的内涵。故此,对读不大懂的大帖,也就未必写“读后感”了。
此帖的意思,是想表明,尽管我参与了此楼的“搭建”,但是,假如有时对有些帖子“无反应”,可不是那帖子不好,而是本人未看懂呢。
见谅则个!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3-2-25 20:18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3-2-25 21:27 编辑

36# 雨冷
LOL,别看不起招牌字喔。勘亭流就是因招牌而生的字体。
「东南亚的厕所」一书里,南高丽某寺庙有非常巨大厕所,厕所牌匾也超大,那几个字写得是。。。啧,啧,沧海横流,不动如山。好看。

技巧让作者有表达能力,文化传承赋予作品深度。但除这些外,还要有作者内在的映射,视觉新鲜感等诸多不可或缺的其他成份。专业,自有专业的要求。不是每幅作品都是作者值得骄傲的孩子。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5 21:18

36# 雨冷
对专业自有 ...
ironland 发表于 2013-2-25 20:18
这是浅显的道理,但是,一旦进入市场,有推手作祟,一切向钱,也就乱啦。就有人专门趁书家尚稚嫩时,或者说尚未有大名时,先囤积一批该人之作品。然后炒作他,名气抬起来,再出手嫩作。低进高出,与炒股一回事儿,与书艺实则无关。此时的嫩作,已经不是书法作品,而是准钞票,你再说那字纠结,板滞,本是谈论书艺,听者听着却等同于说手里的钞票有假,还不心惊肉跳?那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上述所言之现象,只是国内艺界之一斑,与本坛无大关系,希勿联想!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5 22:37

市场是个好东西还是个坏东西?这似乎需要邹峰出场了,考验市场全能理论的时候到啦!邹峰,你在哪里?燕谈如何与社会对接,本坛如何与市场对接,全靠你啦。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3-2-25 22:48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3-2-25 22:50 编辑

管他卖得贵或不贵,字都在那里。两百年后的人自有取舍,操那份心干嘛。
作者: 大老虎    时间: 2013-2-26 18:05

老独到底是专家还是普通爱好者?一会贡高 一会卑下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孙滴大字好 有自己滴东西 没写成行尸走肉滴装逼体
去年她写了副字给我 等会贴上来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6 21:23

老独到底是专家还是普通爱好者?一会贡高 一会卑下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孙滴大字好 有自己滴东西 没写成行尸走肉滴装逼体
去年她写了副字给我 等会贴上来
大老虎 发表于 2013-2-26 18:05
这还用疑问,当然是普通爱好者,既没有卑下,也没有"贡高"。
你说吧,在下洗耳恭听,不过,我不管你是专家,还是普通爱好者,我都只是听听你一家之言而已,不会轻易臧否的。
有好东西,愿意贴出来分享,那敢情好,先谢过啦!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6 22:55

给这个楼加精应该,精的不是孙女士的秀楷,也不是冷雨的主贴,而是众人参与和论事的态度。
这才像燕谈的风格。
老程 发表于 2013-2-25 09:23
这个倒是值得提倡的。因言语龃龉而剑拔弩张确实没有意思。不是走了些重量级的板油吗。俺也好长时间不上或者不经常上,或者潜水或者不潜水也不吭声,怕纠缠细节招惹是非。也所以发帖到清静些的艺术版。这个楼虽然搭得不是很理想,总还差强人意。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2-26 23:15

市场对艺术的负面作用是有的,老独说的现象也存在。但是市场经济是绕不过去的。对艺术的正面作用也不容小觑。以前读过陈平原的文章,谈明清市场化的出现对文学的促进作用。市场对艺术有哪些正面作用,俺还没有留意。但是论著一定有,不汗牛充栋也差不多,毕竟人家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了吗。田园牧歌固然值得留恋,实在找不到了,也得适应当前,各有其趣味吧。所谓各领风骚数百年吧。

对于书法,这门艺术是能够长久存在的,但是逐渐式微也是不可避免的吧。毕竟没有了过去那样的丰厚土壤。电脑、打印,连硬笔都用得少了,书法存在的氛围日渐稀薄。就像宋诗,写得再棒,也无法和唐诗比肩,那才相差几百年啊。当然,也不排除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经历,有天赋异禀的孩子,在后现代的生活中,达到非凡成就,写出书法精品,但,那样,大抵是可遇不可得的偶然现象了吧。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7 01:22

市场对艺术的负面作用是有的,老独说的现象也存在。但是市场经济是绕不过去的。对艺术的正面作用也不容小觑。以前读过陈平原的文章,谈明清市场化的出现对文学的促进作用。市场对艺术有哪些正面作用,俺还没有留意。 ...
雨冷 发表于 2013-2-26 23:15
好文字,读来爽利。
书艺总体走低,是不争的事实,也不必惊恐,没什么,天塌不下来。我们不必也无法为职业书家们讳。真要振兴,或者真要延缓其衰落速度的话,就必须有一说一,剔除市场中给这些书家及其作品镀上的假金,一来有助于协助书家提高,二来,也是诚信之必然。
书艺水平总体走低,尽管有楼上谈到的不可逆转的因素,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还有一些"国情"在起作用,那就是,文艺评论领域缺乏说真话的才学识。甚至,市场推手故意忽悠的嫌疑也太重了些。
同样是面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我不知道,日本的情况如何,那边是否更普及,是否也不乏高手?只怕是,了解后,可别震撼我们。
作者: 大老虎    时间: 2013-2-27 12:08

我用手机发滴,能看吗I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3-2-27 12:21

我用手机发滴,能看吗I
大老虎 发表于 2013-2-27 12:08
能看到。果然是你喜欢的那一类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7 12:39

哈哈!不愧是好作品!好,好,让吾等开眼界。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7 12:45

哈哈!不愧是好作品!好,好,让吾等开眼界。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3-2-27 12:39
您老应该具体发表点意见才是。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7 12:51

您老应该具体发表点意见才是。
杨林 发表于 2013-2-27 12:45
只能就这些啦。哈哈,这么"别致"的作品,还能说什么呢!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3-2-27 13:20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2-27 13:22 编辑

63# 老独步天下
矫情自恋之画作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13-2-27 13:52

我个人以为,凡事都与体力有一定的关联性,只是,不是绝对的,既因人先天而异,也与人的后天修为、思考、苦练有关。
女性大字好的,南京的(当然,说贵州的也可以)萧娴老前辈算是突出者吧。她实际上属于“弱小型” ...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3-2-22 13:49
去看了一些萧娴的字,老实说,不喜欢。我一直不喜欢康有为那一路的。相比之下,宁可喜欢孙晓云。
我不参与争论,只说个人观感。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7 20:41

去看了一些萧娴的字,老实说,不喜欢。我一直不喜欢康有为那一路的。相比之下,宁可喜欢孙晓云。
我不参与争论,只说个人观感。
施国英 发表于 2013-2-27 13:52
施MM坦诚,康有为的字确实不好看懂,可看不懂不一定意味着不好,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味中药,既磨练牙口,又锻炼神经。萧娴的字可以为欣赏康有为做个铺垫,好比加糖加奶的咖啡,慢慢喝上瘾了,康有为这样的苦咖啡就是必须了。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7 21:39

施MM坦诚,康有为的字确实不好看懂,可看不懂不一定意味着不好,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味中药,既磨练牙口,又锻炼神经。萧娴的字可以为欣赏康有为做个铺垫,好比加糖加奶的咖啡,慢慢喝上瘾了,康有为这样的苦咖啡就是必 ...
杨林 发表于 2013-2-27 20:41
绝妙好辞!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7 21:45

就如同人有偏食,我是偏好林萧的。就我的看后感觉,俩老之酣畅,之虬劲,小孙主席苦练到一百二十岁,估计也难说达得到达不到那高度。
悟性,外加国学积淀,再加苦练,才有可能达到高峰。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7 21:48

63# 老独步天下
矫情自恋之画作
老程 发表于 2013-2-27 13:20
嘿嘿,"画作"之字,点中酸筋啦。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8 10:46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3-2-28 10:51 编辑

说穿了,孙晓云是帖派一类的书家,把她的字跟萧娴比,好比拿芭蕉和香蕉进行比较,看似相近,实则是两路品种,严重点甚至是胡椒和花椒的区别。晚近时分帖派书法式微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要怨董其昌他老人家,上去就把这事搞得登峰造极,帖派加南宗,把刚刚萌发的碑派书法逼到了绝路上。到了清末,康有为他老人家绝地反击,又彻底把帖派书法打倒踩在脚下,中国的事就是这样,永远没有中庸可言。民国以来虽然有几位坚持帖派书法的,可始终没有占据主流的一席之地,无法与碑派书法抗衡。沈尹默、白蕉、潘伯鹰、高二适怎么和于右任、李叔同、谢无量、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这些人抗衡,天分和成就都要逊色。当然,碑派和帖派不存在绝对的鸿沟,根本上都是毛笔字,碑派还有些违背事物原理的嫌疑。因此也有林散之这样的书家,实则是地地道道的碑派出身,可很少有人把他往碑派书家里划,因为他的成就在草书,这就筑起了一道迷障,但同时也说明碑派与帖派的确不存在鸿沟。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2-28 17:53

帖也好,碑也罢,都是书法理论界的说法之一种,具体到某位书家,你要给他站队,实际上是很难靠谱的。
退一步,就算是碑与帖“存在鸿沟”,加之就算某人特征分明只能入某派,那也毕竟,都是书法、书艺啊,也很难说不可比较。
歌唱大赛,好像,最细分的,也就是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等粗粗分分,至于高中低音特点之异者,还是“混”在一起比赛的吧。不就是“歌艺”么?不就是人声艺术么?何况,很多大赛连这个粗粗的分组也不分的。
假如不是职业的评估比较,而是业余的欣赏爱好,那就更没有问题啦,只要是“书法”作品,无论其流派、特点、式样,总归会给你一个“印象”,导致你喜欢或不喜欢,这就行了。
有人喜欢胡椒 有人还就离不开花椒,作为调料品,他就完全可以说“这椒不好那椒好”。
一切的比较,就看你目的与标准是什么啦。
作者: netjianguo    时间: 2013-2-28 20:52

多数情况下一年只用一次毛笔,就是春节回家写对联

萧娴 先生大字看起来很有劲儿,喜欢。

杨先生的《八大与弘一》读起来 舒服。羡慕八大写字换酒喝,爽!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2-28 21:34

我自以为是最不喜欢为书法划分阵营的人,特别是年轻时候,根本也就分不清什么派别,那时还真是无知无畏,胆大妄为。现在可好,知识不知道增加了多少,畏首畏尾的时候可是越来越多了,想想还是年轻好啊。就说这个书画,以前很反感董其昌的南北宗理论,后来是越来越觉得有道理,倒不是真的存在一个南宗一个北宗,而是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大人物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可以发明标签,你不由自主要往上贴,有时候你没办法不贴。这让我想起奥运会的一项运动,这项运动极其无聊,可偏偏还很安全,到现在还没听说有人提出要取消它,这就是竞走运动。竞走比赛有一50公里的项目,比马拉松还长将近八公里,竞走运动员的痛苦实在是太大了,漫长的散步中稍不留神就会双脚离地,只要有三次就会被取消比赛成绩,悲催的事件很多,好多运动员就差几百米到终点被罚下,更有兴高采烈到了终点却不知道已经被三次亮牌了。我从来没有从头至尾看过一次竞走比赛,我实在不明白既然有长跑运动的存在,为什么还要有这么一项折磨人的运动存在的必要。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3-3 01:16

本帖最后由 老独步天下 于 2013-3-3 01:18 编辑

理论太多容易乱
一切艺术形式,原初,可能都没有理论,只是性情使然。当然,人类在进步,理论需发达。只是,过于发达琐屑的理论,固然可以让专家更像是专家,但副作用也是有的,就是专研理论的专家们往往会迷失在理论的森林里,而忘记了艺术的本旨。
以所谓的理论,肢解割裂式地分析艺术,导引赏析,艺术只剩一堆零碎,也就死亡啦。
十多二十年前,就音乐界的类似现象,我写过一篇小文"买椟还珠",刊发在北京的"音乐周报"和台湾的"中华音乐文化教育杂志",谈的就是艺术理论权威往往"技术掩蔽艺术"的现象。当然,小文谈的是音乐理论界,其他艺术样式领域,或许,也有类似问题呢。
作者: 大老虎    时间: 2013-3-3 09:46

69# 老独步天下
老獨 獨老 建議您去個商品化滴畫廊,以您淵博滴學識和獨到滴眼光定能如魚得水 混滴風生水起。還會得到像老程這樣滴一撮知音,沒準還有被您迷滴稀裡嘩啦滴紅顏知己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3-3 16:49

75# 大老虎 对您的建议,我深入系统学习后,回复如下:
一,多谢抬爱。
二,此建议,实际是一个预测。预测艺事者,多半也是理论权威,敬仰景仰!
三,本人绝无那等弘志,明开画廊实掘鱼塘。愚意以为,书作画作主要还是"美的载体",不敢说不能谈钱,只是别钱遮蔽一切。所以,还是回到讨论的原初,即,面对艺术,适度理论,多些体悟,多些享受!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3-3-3 18:07

这条幅是燕友杜进明先生墨宝,我能体会到他执笔时的内力。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3-4 10:10

碑派书法就像运动项目中的竞走,不求最快,但求走对。书法经过二王父子的改变后,一直就是要快捷迅疾,要写得行云流水,节奏也是兔起鹊落的那种,就说永字八法,别管是不是王羲之还是唐人总结的,每个点画似乎都与速度相关,是要跑的。书法到唐代之后,逐渐出现比较系统的理论,一波三折成为点画内在品质的要求。清代之后,金石学大兴,书法开始大量吸收篆隶书的用笔,民间刻石也进入书家的视野,书法进一步强调点画的内质,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一些反速度的指标进入书法的审美谱系,写字不能光顾跑快了,得讲究姿态。到傅山那儿,就出来宁丑勿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看不惯的人就认为是丑怪齐来。其实在这两套系统内,真有走得很难看的,也有跑得很难看的。当然,也有走得很好看的,跑得很好看的,这就需要天分和功力出场了。
作者: 大老虎    时间: 2013-3-4 12:55

本帖最后由 大老虎 于 2013-3-4 12:58 编辑
在我看,孙晓云的字实在是雅俗共赏一路的。杨林 发表于 2013-2-23 23:30
楊哥少污蔑俺家小雲,雅俗共賞是個謬論,凡追求滴最後都俗不可耐
所謂高字必不如俗人眼 入俗人眼必非高字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3-4 21:17

[quote]
楊哥少污蔑俺家小雲,雅俗共賞是個謬論,凡追求滴最後都俗不可耐
所謂高字必不如俗人眼 入俗人眼必非高字
大老虎 发表于 2013-3-4 12:55 是滴是滴,虎兄见解不凡,雅俗共赏一般都是俗物。孙晓云不可能是大众情人,那应当是倪大妈的角色。说着说着俺就俗了不是。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3-6-2 00:45

到南通办事,回来,翻翻旧报。
6月1日的《现代快报》,A25版、28和29版,介绍一女子的作品,
王岚。
好看,喜欢!
比那位主席的手艺,强多了。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6-9 21:34

本帖最后由 雨冷 于 2013-6-9 21:42 编辑
到南通办事,回来,翻翻旧报。
6月1日的《现代快报》,A25版、28和29版,介绍一女子的作品,
王岚。
好看,喜欢!
比那位主席的手艺,强多了。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3-6-2 00:45
踌躇了半天,还是说出来了,但愿别气着您老。

其实吧,我倒不是怀疑岚姐的书法水平,我是怀疑您老的书法鉴赏眼光。
作者: test    时间: 2013-6-10 13:40

这种话题有什么好争的,无非是求道派和求术派的区别。职业书法家的字,再怎么看不入眼,也有基本功的能力在那里摆着。只不过,书法作品若不能感染人,也就是缺点审美创造力罢了。怪不得围观者。
作者: 雨冷    时间: 2013-6-10 23:26

这种话题有什么好争的,无非是求道派和求术派的区别。职业书法家的字,再怎么看不入眼,也有基本功的能力在那里摆着。只不过,书法作品若不能感染人,也就是缺点审美创造力罢了。怪不得围观者。
test 发表于 2013-6-10 13:40
同样是职业书法家差别大了。就像同一个医院的主任医生、同一个学校的教授,职称一样,工资一样,实际的水平可大了去了。至于后半句,怪不得旁观者,那要看什么样的旁观者,至少得有基本的书法鉴赏常识,还不能过于固执甚至偏执。
作者: 封不怕    时间: 2013-9-9 15:38

战战兢兢滴,她在很用心的“写”字。临摹的痕迹太明显,不喜欢这种匠气无神韵的作品。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3-9-9 17:45

战战兢兢滴,她在很用心的“写”字。临摹的痕迹太明显,不喜欢这种匠气无神韵的作品。
封不怕 发表于 2013-9-9 15:38
封兄差矣,孙晓云写字的问题不少,但恰恰是自信这点上不缺乏,从没看到她战战兢兢过。临摹的痕迹有些明显这倒是真的,但也不是用心刻意的痕迹,而是对于董其昌一路的驾轻就熟,太熟练了。
作者: 老独步天下    时间: 2014-2-4 04:42

踌躇了半天,还是说出来了,但愿别气着您老。

其实吧,我倒不是怀疑岚姐的书法水平,我是怀疑您老的书法鉴赏眼光。
雨冷 发表于 2013-6-9 21:34
不用抽搐,气不着别人。
也不用怀疑,书法鉴赏的眼光肯定是你强。
作者: 李梓铭    时间: 2014-2-4 11:29

不过有人说她会成为名家,但是成不了大家。

深以为然。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