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连载] 我来贴几篇晚禾中学时的作文。有点另类哦。 [打印本页]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5:27     标题: 我来贴几篇晚禾中学时的作文。有点另类哦。



房子啊房子

     “知道吗?这可是最后一次福利分房了!”
     “知道吗?局长的房子也不过114平方米!”
     这件事在机关里传得沸沸扬扬。一早上,大家嘴不离“房”。
     C 是这个机关里勤勤恳恳地干了几十年的人,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可这最后一次的机会他是不会放过了。
    “老C 啊,局里鉴于你多年努力,有一套82平米的房子和一套123平米的,都在市中心,你要哪一套?”局长弥勒佛似地微笑着对老
C
说。

局长才114平米,我要选大的那一套,别人一定说我“篡权”“爬”到局长头上了。
    “局长,我要82平米的房子吧。”
    “啊?我没听错吧。大的你不要,要小的?考虑清楚啊,这是最后一次福利分房,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再说这套123平米的房子可就一套!”
    “……我考虑清楚了。要小的。”老
C
咬着牙,歇斯底里地说道。想想家里的老母在狭窄的房子里行动不便,想想家里快要成人的女儿到现在连自己的闺房都没有。客厅里还有张床……可这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比局长的还大吧。再想想82平米的住房也比现在强多了,
C
的这套阿 Q
精神法总在这时管用。

……
“知道吗?老
D
选了那套123平米的,好家伙,他胆真大!比局长的房子还大呢!”

“是啊,人家那气魄岂是一般人比得了的?是吧?老C?”
C 能说什么,堆起皱纹苦笑道“是啊。”

[ 本帖最后由 何毓玲 于 2008-9-7 15:35 编辑 ]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5:28     标题: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领带,又见领带
    小 A  是某小机关的一个小职员。
    今天,小 A 格外高兴。戴上女朋友精心送给他的领带上班,那精神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小  A捡了个大钱包。一到办公室,就被顶头上司叫去了,匆忙地说今天市里有领导要来考察他们科室,可他这个科长却从不修边幅,没带领带,所以向他借一下领带,检查完就还。小 A心里有几千几万个不愿意,也只能装得像几千几万个愿意借给科长一样,那样子像送给了科长。
快下班了,科长油头粉面地出现在众科员面前,大声宣布市领导有会议,不再来检查了。大家都喊“乌拉”“甲级”,本来小 A 比任何人都高兴,因为这样科长可以早一点还他的领带。可当他注意起科长的脖子时,发现那条领带没有了。
    第二天,科长没有戴领带,也没提这件事。
    第三天……第四天……科长再没提那天的事了。小 A  做梦都在想把他的领带要回来,可是,他借给的人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再说,最近正在分流下岗,自己本来就在边缘地区,再向科长要领带,下岗名单中没有他就怪了。可是,这是女朋友第一次送的礼物,而且是她在商场里逛了好久才决定买的,万一下次她要我戴那条领带,我怎么办啊?
    他以为是不会有事发生的,然而事实却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但愿不如所愿,以为未必就竟如所愿,却果真恰如所愿起来。
    这天,他的女朋友打电话说今晚一起去吃饭,特地嘱咐了一句要戴她买的领带。天上会掉雨,会掉雪,却无论如何不会掉领带的,且是她送的领带。小 A  只好碰运气式买领带。感谢菩萨保佑,小 A  买到了那条领带,正在他奔赴约会地点时,碰上了科长的秘书小 B  ,他看见小 A  ,陡然想起了什么,从兜里掏出了小 A那条久违的领带。小 B  歉疚地说道那天科长一回到机关,就把领带解开了,递给了小  B 让他给小  A ,可他一直忘了。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5:31     标题: 继续,继续

西瓜的妙用(小品文)
    从古至今,西瓜一直是百姓解渴降暑的好果品。
    可你知道它还有什么用途吗?
    培养中国画家。记得达芬奇小时候,他的老师让他画鸡蛋,他就是从小画鸡蛋,长大才画的蒙娜丽莎。所以告诫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要想成画家,小时侯就要画鸡蛋,可俺们穷,没钱买那么多鸡蛋,俺们咋办?我告诉你:画西瓜!都是圆的,为啥不能用它呢?鸡蛋两块五一斤,西瓜五毛一斤。价廉物美,不用它用谁啊?
    打击坏人。现在的治安真成问题,“双抢”在咱们这倒挺少见的,在沿海城市,他们以为不是天子脚下,就可以为非作歹。错!我们政府天天一大拨人去24小时巡逻,看有没有人抢劫,说侦破了一万多这样的案件。我说没必要惊扰到政府!这点事我们自己动手就可以:人手一个大西瓜,碰见坏人就把手中的西瓜皮仍在坏人前面,让他还没反应的过来,就摔他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等他爬起来时,我们早已没影了!要是某个性急的同志还可以把整个西瓜扣在那歹徒的头上,不过,这要求有一定的扣篮经验,别扣歪了。如果有些知道自己反应慢的同志还可以提前把西瓜皮仍地上,让歹徒还没走近,就狗吃屎了。如此看来他们猖獗的时间很少了!这“双抢”用西瓜不就足够了嘛!
    夏季的雨天是谁也料不到的。在这里,本人介绍个不用看天气预报,不用查手机短信,也不用带伞,就带三块钱的办法。一碰见雨天,先不用惦记要收衣服,去超市买个跟头等大的西瓜(在这,鉴于人的头大小不一,不细说)切一半,啃完了,降暑了,可别忘了把它带在头上,在这多说一句,平日浪费惯了的同志这次可要啃干净了,一会套头上。如果你是一个人,你可以头上顶着一个,手里还拿一个,继续吃,将吃进行到底。如果你是两个人的,大 方点,把另一个给同伴。两人在雨天,惬意,其乐融融!
    为了以后没有人找我的茬,我提醒一句:为了美化城市,不要乱仍果皮。画好了画,把它吃了,扔进垃圾箱;整治完坏人,把西瓜皮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避完雨后,把西瓜皮扔进垃圾箱。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5:32     标题: 还有

小 E 的“假”日           
                        (微型小说)
     小E的鞋帮撑开了一道口,像一张咧开的嘴,这可是两月前他花300元从一家大商场买来的名牌皮鞋啊!扔了吧,可惜。穿在脚上,又太寒碜。好在今天是假日,小E吃罢早饭便出门寻找修鞋匠去了。
    “师傅,我这个鞋帮撑开了,给补一下吧,多少钱?”
    “五块。”修鞋师傅冲口而出,连头也没抬。
    小E着实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厮开的口竟比鞋口还大。
   “三块你修不修?”小E习惯性地砍了砍价。
   “我老贾在这摆摊少说也有四、五年了,还黑你不成?看你也是个半熟脸,回头客。得,四块吧。”
    小E无可奈何地把鞋脱下来扔给鞋匠,只见老贾拿出一只小铁盒,剜了一勺炼乳似的粘胶,抹在撑口的鞋帮缝里。那鞋像被喂饱了似的,也不再张口了。又用一块布蹭了蹭,跟新鞋别无二致。要是王朔这时在场,没准蹦出一句:“看上去很美!”
    小E掏出一张十元纸币递给鞋匠,又从他手里接过找头:一张五元纸币外加一块钢蹦。鞋匠道:“你放心穿吧。我给你用的都是进口胶。”
    小 E 离开鞋摊,逛了一会街,便大步回家转。“进口胶——”小  E 想起贾师傅的话来。心里乐滋滋,可是口里却渴得难忍。便在一个小摊前停下,要了瓶鲜橙多。拧开盖就喝将起来,刚喝了一口就觉不对劲,直往外喷。心想这一定是假的,要拿小贩是问,那小厮却冲着他嚷了起来:“师傅,能不能把这张五块的换一下?”
    小 E 不服:“怎么还能有假吗?”
   “你自己瞧吧,反正这张我不能收。小  E 分明认得这是刚才鞋匠给的找头,上面还留有“进口胶”粘液。这时已有人开始围观,三个五个,越来越多,都等着一场好戏看。小  E 不愿和那小贩斗气,只好另外付钱,然后悻悻地离去。
他的气不打一处来,他妈的这年头什么都是假的,假钱,假饮料不说,就连天气预报也糊弄人,昨天还说报雷雨,可瞧这毒日头,简直把人都快烤焦了。不过,“进口胶”到底解决了他的大问题,明天总可以体体面面上班去。想到这点      小 E 的怒气不觉消了许多。
    他走着走着,只觉得一股凉气直钻脚心,低头一看,原来那鞋帮又撑开了,  仍然像一张嘴,嘲笑似的对着他。小  E 这才明白鞋匠所谓的“进口胶”不过是塞进鞋缝口的胶!小  E 索性脱下鞋,赤着脚继续走。
    没有了皮鞋,他反而走得更利索,似乎也悟出了“打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个硬道理。他越走越快,越走越气,一只脚不偏不倚,正好踩上一只朝天竖着的铁钉上,本能地发出一声尖叫“哎——哟!”不过奇迹也正在这当儿发生了:脚心没有一点疼痛,更不见半滴鲜血,那铁钉被踩得缩成一团。小 E倒抽一口凉气,谢天谢地,要这铁钉是真的,那我可就完了!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5:3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小说)
山鬼暗泣风雨
     
    女孩生病了,得的是绝症,但她并不悲观,因为网络使女孩对生命还抱有一丝希望。
男孩是女孩的一个同学,很偶然地听到女孩对她的女友说自己的网名叫“所谓伊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您好!我是‘在水一方’。”男孩在网上大胆地对女孩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孤傲的女孩不相信有人和她一样喜欢诗词歌赋,便来了一招投石问路。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男孩马上回过来了。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女孩有点佩服“在水一方”了。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同窗几年,男孩从不知道这个女孩文学这么好。
“所谓伊人”就这样和“在水一方”成了好朋友。他们从“9•11”事件谈到 Backstreet Boys,从网络世界谈到科幻小说,海阔天空,无话不谈。
有一天,男孩对女孩诉苦:“所谓伊人,我今天被街头的小混混暴打了一顿,受伤了。”
“哦,这是邪恶的特性。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恃强凌弱的邪恶念头,这种劣根性我有,你有没有?”所谓伊人说。男孩半晌没回答。
“只怕就像人的眼睛一样,人人都有!不说话了?你默认了?既然我们大家都有,何必因为相同的缺点憎恶他们?”女孩无奈地说。
“不错,我是有这邪恶的特性,但我不像他们那样用暴力!”男孩有些气愤,因为女孩把他和殴打他的人混为一谈。
“由于人的劣根性,地球人的进步至少被延迟了几千几万倍。我们常歌颂的爱因斯坦只是千万个幸运的没有被屠杀的一个。如果爱因斯坦还是个小孩子时便死在炮火中时,我们的进步又要延迟了。就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也许还有像爱因斯坦甚至比他还杰出的人才,只不过小时侯就被杀死了。人类一面想进步,一面却无时无地不在屠杀着可能成为天才的人。”女孩也有些生气,一气呵成打了这么多字。
“有可能,与我有什么关系?”
“这种屠杀现在也有,比如……”
“比如足球暴动!”聪明的男孩抢着回答。
“不错,这就说明我们只因一场球赛而动武,你不认为,这是种白痴性的行为?”
“大家都希望自己拥护的一方获胜,有时因为细小问题,情绪激昂,然后争执到动武。”
“那还是说明人类是十分低等的动物,因为人类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像那几个殴打你的小混混,他们就是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白痴,你何必为白痴埋怨不休?你再和我争下去,你也会成为白痴的!”女孩终于把话转到在水一方身上了。
男孩沉默了。女孩有些懊悔自己的话说得太重。
“嗨,在水一方,我的口才不好,刚才都是我的谬论,所谓伊人有一妙计。”
“什么?洗耳恭听。”
“去游泳。我们在母亲肚里躺了十个月,一直都在水里。让我们再次回到水中,让水带给我们平静。”女孩打完这句话,病发作了,疼痛难忍,只好下网了。
男孩去游完泳后,果然心平气和了。
过了三个月,该高考了。
男孩去了考场,女孩去了医院。
两个月后,当男孩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女孩正好心跳停止。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9-7 15:35

晚禾真是小才女,中学时候就能写这么出彩。
俺才看了两篇,就忙不迭过来献花了。呵呵。继续继续看。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5:37

美丽的错误
初二(8)班   加眼泪的咖啡  
  一个在风扇下都会冒汗的下午,太阳毫不羞涩地亲吻着大地。
余振翔和他的队友还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篮球架下的水瓶和晒黑了的皮肤足以显示他们打球的时间。自然,穿在外面的校服早就随着体温的上升而被扔到篮球架下了。在这所学校,因为有很多女生也爱好篮球,因此在篮球场上单独有几架篮板是专供女生用的,若没有女生,男生也可以玩,但一旦女生来了后,男生必须无条件让出。余振翔他们队就恰好在女生专用篮球架下打球,又恰好徐辰羽他们女生队来了,余振翔他们只好很绅士地让给她们。
女生都爱美,无论她们喜欢打篮球,还是喜欢练形体,穿在里面的名牌休闲服早就迫不及待地外露了。她们这才发现那帮男生的校服没拿走,于是她们按照校服上的名字分别交给男生。
翌日,余振翔发现自己的这套校服自从昨天打完篮球后,小了一圈,而且兜里的SNOOPY纸巾摇身一变变成流星花园的纸巾了。看看校服里的名字吧,咦?这是一个和自己极像的名字:徐辰羽 。的确很像:“余”加上双人旁,变成“徐”,“振”去掉提手旁,变成“辰”,翔去掉羊字旁,就变成“羽”了。
“请问…你是徐辰羽吗?”余振翔想把校服换过来,却又有些不好意思。
“对,找我是为了校服吧?我本来还想去你们班找你呢。”徐辰羽快人快语。
“对,…这是你的校服。”
“喏,给你。”爽快的徐辰羽在男生面前脱掉了外衣。
余振翔惊异之中,瞄了一眼徐辰羽,长相和她的性格太不一样了,修长的眉毛下有一双漂亮的丹凤眼,不高不矮的鼻梁恰如其分地长在她的鹅蛋脸上,嘴巴小巧又可爱。
就这样,两人不生不熟地认识了。有时在饭堂里,见到了对方,只会用眼神告诉对方:我看到你了。顶多是互相笑一下,很灿烂,很纯的一笑。
有一次,粗心的徐辰羽没带地理书,于是向别班的同学借书,那位同学恰好也没带,只好向自己班里的其他同学借了。
上课时,徐辰羽打开书的第一页,发现这本书是和自己名字像的余振翔的,按照现代小女生的话说应该是“有缘”吧。一贯大大咧咧的徐辰羽这时慢慢回忆两人的“邂逅”。自此,徐辰羽迷茫了。
只要在室外,她都会注意余振翔有没有出现。如果有,并且在打篮球,她会和他一起打;如果没有,她会很失望,并时不时打量四周有没有他。
一年过去了,徐辰羽和余振翔成为了好朋友,可徐辰羽却一路红灯高照。面对这一切,徐辰羽明白,这都是因为余振翔。
有一天,余振翔对徐辰羽说:
“我要去美国了,刚接到菲力普高中的邀请函。”
“……”
“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百事可乐,万事雪碧,学习芬达,一生醒目!”
“……”
“走了。拜拜!”
“……”
回想这一年,自己失去了太多,为了一个余振翔,竟几乎荒废了学业!
她最终得到一个结论:
认识余振翔,是一个错误,一个美丽的错误。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8-9-7 16:32

写得太好了,大人都不及啊。
一个小女孩对社会的阴暗面写得那么好,这个社会真的还有挽救的希望,这话虽然大话一点,不过也是有感而发。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8-9-7 16:36

最后两篇是校内生活的,立场还是站在水性的女孩一边。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8:32

谢谢菜农,现在回头看,晚禾有些作文还有点灵气,
但这孩子不刻苦,不勤奋,没压力就不写了。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7 18:48

谢谢龙妹妹,这些作文都是老师不限题写的。
正经考试,限制多了,她就写不好了,所以考试成绩向来不好,包括语文分也不高!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8-9-7 19:35

好文要推荐给我家的小小妖怪!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8 06:28

谢谢黄昏推荐!
谢谢小妖怪,日后有机会聊聊女儿经。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8-9-8 08:41

原帖由 何毓玲 于 2008-9-7 18:32 发表
谢谢菜农,现在回头看,晚禾有些作文还有点灵气,
但这孩子不刻苦,不勤奋,没压力就不写了。
有关这个不刻苦不勤奋,我们遇到的是相同的问题,看来要讨论一下。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8-9-8 09:03     标题: 回复 14楼 的帖子

呵呵,今年以前我们女儿也是这样,现在高三了,似乎一下懂事了,开学前看到女儿的房间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最后的战役,给我一年时间!丫头,全看你的了!"我和先生吓了一跳。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8-9-8 09:10     标题: 回复 13楼 的帖子

建议老顽童开贴讨论,我很有兴趣。
作者: 踏雪无痕    时间: 2008-9-15 23:08

那些文章都是晚禾初中时的作品吗?太有才气了!
何大姐教育有方,培养有道啊!能否谈谈你的育女经验给大家借鉴借鉴!
作者: 何毓玲    时间: 2008-9-16 07:56     标题: 回复 17楼 的帖子

有过一篇旧文,不好意思再贴一次,免得你去找。

小荷才露尖尖角
——女儿写作三部曲

新绿初绽
学龄前的女儿时而会显露出一些“文学天赋”,令我惊喜莫名。比如,描述什么东西用上了比喻格“毛茸茸的,像梅花一样”;比如编童话“松鼠的一家”、“老虎和大灰狼”;比如口吟一些小诗“天黑了/妈妈洗衣服/看不见/星星帮她照/都夸星星这么好。”“妈妈洗衣服/妈妈没发现/星星掉哪儿去了/女儿说/妈妈,星星掉洗衣机里去了。”为了不让孩子这点文学细胞自生自灭,我乘势引导她多用比喻、夸张、对对子这些修辞法表达语意,背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古诗。
上小学以后,为了不让孩子对作文产生畏惧感,在她一年级时,我就先入为主地灌输“作文挺好玩的”这一观念。比如周末去公园玩,玩得非常开心,回来的路上,我就问她:“今天好玩吗?”她说:“好玩!”又问:“我们今天怎么玩的呀?”她就把一天的过程说了一遍,然后我帮她把口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她“这就是作文”,并让她在周一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这大概是他们班上的第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孩子很高兴。
二年级时,一天上学路上,女儿告诉我:“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撕下一片花瓣,说我要变成妈妈,我就真的变成妈妈了。可是当妈妈太辛苦了,我又撕下一片花瓣说我要变成老师。我就真的变成了老师,但是当老师还是太辛苦。我又撕下一片花瓣,说还是变回我自己吧,梦就醒了。”我惊喜地俯下身,在女儿的额头上深深一吻:“孩子,赶紧写下来,这是一篇多么好的作文呀!”当天晚上,我就督促女儿把这个梦写下来,冠以标题《我的梦》,寄给了《小学语文报》。该文很快登出来。八岁的女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了铅字,还有10元钱稿费,真是大受鼓舞。后来这篇作文还获得了全国征文一等奖!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首届少年作家班也给她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从此她成为少年作家班的小小学员,收到每期的函授教材和作品交流集,眼界开阔了,朋友交多了,得到了更多老师的帮助和同龄学员的启发,进步更快了。小学阶段,女儿还发表了《在纳西人家做客》,被选入少年作家班优秀作品集,并入选商务印书馆《新概念作文》一书。
像一株小苗,刚刚绽放出一抹新绿,我细心呵护这一抹新绿,期望她一点点长大,开花结果。
小苗茁壮
进中学以后,女儿不再满足于少年作家班的教材,她开始在种种中学生刊物之外涉猎一些名著,包括学校指定的简写英文名著,金庸、琼瑶的书……最后迷上了两种杂志《读者》和《青年文摘》,真是每期必买,爱不释手,从中获得了不少滋养。女儿常常和我们讨论这些刊物中令她感动的某些好文章,或者为一些幽默笑话开怀大笑。
这期间,契珂夫、莫泊桑等外国短篇小说大家和李白、苏东坡、柳永、李清照等中国古代诗人的佳作也给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她会写出一些令我们大吃一惊的小说和散文。比如与李清照对话的《神遇》,小说《寂寞开无主》《小E的假日》《房子啊房子》《领带,又见领带》《都是中考惹的祸》等等,文笔流畅,构思巧妙,真正出人意外。我将这些作文打印出来给我的编辑同行们看,他们也不禁击节赞叹,调侃道:“一不小心,你成了名作家的妈了,以后人家介绍你,就说你是某某的妈妈!而不用介绍你的名字!”
不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女儿的这些精彩篇什几乎都是寒假、暑假赶作业时赶出来的,有时一晚上可以赶出三篇。平时的课堂作文、考试作文却平平,得分并不高!细想起来,原因在于寒暑假作文,老师没有任何题目的要求约束,孩子放开手脚,任意任情写去,当然能出彩了。那么,怎么将孩子的这些灵感、文才用于正式作文中去呢?
固本修枝
这项工作还得老师、妈妈和编辑共同来做。老师在课堂上讲作文的做法,规范严谨,这里毋庸赘言。
我则反复告诫女儿,中学生作文在结构、语言之外,还要注意立意高,感情基调健康向上,社会上一些阴暗、落后的东西究竟不是主流,要多看到光明、积极的一面,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才有奋力拼搏的方向和动力。这里我要由衷地感激《作文导报》的编辑,在发表女儿的一篇小说《寂寞开无主》时所做的重大改动,提供了一个教育女儿的生动案例。原小说写教师忽视中不溜学生,结尾时两个学生失望地将250元钱买的鲜花扔到了墙角而不愿献给老师。编辑将老师的态度做了改动,学生激动地将花献给了老师,并将题目改为《老师,你好!》在教师节刊出。这才是主流作文的做法。
此外,我还注意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应试作文的规律,将初中作文简化为几个要素:一是开篇点题,务必扣紧题目做文章;二是叙事,要有详有略,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三是议论抒情,将作文的立意提高、凸现;最后照应开篇,再扣题。我将这一“研究成果”告知女儿,她一脸不屑,不愿放弃原先那种文学创作的路子。我努力说服孩子试试这一简单程序,最后她勉强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应用了,果然得到老师好评,作文被贴到墙上展示。其实将较为扎实的写作基础与考试作文的规律结合起来,就能写出漂漂亮亮的应试作文,一点也不难!
现在该点明我的女儿是谁了,她就是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姜晚禾。
发表于《作文导报》2003年9月15日
作者: 踏雪无痕    时间: 2008-9-16 09:48

谢谢何大姐!
大姐真是个有心人,一定向你好好学习。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