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走马云南之小妖怪版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9-8-1 12:15     标题: 走马云南之小妖怪版

本帖最后由 阿吕 于 2009-8-1 12:21 编辑

[fly]第一站: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距离玉溪大约140公里左右,323国道由此经过。
建水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著名的有建水文庙、朱家花园、指林寺、双龙桥、朝阳楼等。此外还有张家花园等居民和朱德旧居、黄龙寺、文笔塔等景点。建水的特产有被誉为“陶中一秀”的建水工艺美术陶器,较为有名的还有草芽、酸石榴、黄花菜、燕窝、燕窝酥、燕窝稀饭。   
    建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红河州连接昆明、玉溪等地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州内个、开、蒙等城市的重要通道,并与“世界一流田园风光”元阳哈尼梯田形成优势组合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09-8-1 12:19

沙发,看了个空镜头~~~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2:23

不小心用了阿吕的马甲,新版不会删除,只好将错就错啦。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2:24

3#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2:25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8-1 12:26 编辑

4#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2:27

5#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2:30

6#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2:31

7#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2:34

8# 小妖怪

据说这口井里的水非常有益身体健康,当地人做豆腐用这口井里的水是不用点卤的,而且豆腐非常好吃。这点我是亲眼目睹的。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9-8-1 12:44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09-8-1 12:45 编辑

暂时,只看到小妖怪看到的风景,没有看到看风景的人。这种不正常现象,最迟到第15楼,希望得到有力纠正。
茶楼版主不在,俺也越权一下,按茶楼惯例,固一把顶。
作者: kemingqian    时间: 2009-8-1 12:59

建水县政府真是超级豪华,开眼。

俺也想看景中人
作者: 安然    时间: 2009-8-1 13:10

为了早看景中人,俺顶~~
作者: 一张肚皮    时间: 2009-8-1 13:16

占座~这条路线好!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6:59

13# 一张肚皮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01

14#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04

建水文庙:
俗称“学海”的泮池

占地二十一亩 为中国文庙建筑中之最

似孔子的思想一派汪洋般宽广 浩瀚和深远

池中小岛有“思乐亭”

并以堤和一座三孔石桥相通 称“学海文澜”

弯弯的登岛小路 微微凸起的状元桥和“思乐亭”静静地伸张在泮池中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10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8-1 17:13 编辑

16#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11

17#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12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8-1 17:19 编辑

第二进庭院空间

宏伟的“洙泗渊源”坊与奇特的棂星门


三开间石木结构的“洙泗渊源”坊与“太和元气”坊遥相辉映
龙 麟 狮 象高踞坊座之上拱卫着整个牌楼
头顶石莲的跪姿石人支撑着最高点的牌坊檐角
牌坊风格独特 结构复杂 造型华美 雕刻精细 书法隽秀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9-8-1 17:13

小妖怪自抢了景中人的沙发,俺抢个板凳也不错。景美,人美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9-8-1 17:13

那个豆腐,粗看偶以为是馒头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14

19#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16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8-1 17:18 编辑

22#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20

23#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23

24# 小妖怪
建水文庙的珍宝[孔子弦诵图]石刻
杏坛之中立放着明代不知作者 但记载已有五百四十余年的珍贵石刻
石刻中:孔子席地而坐 双手抚琴 似唱似吟 神态端庄 两旁弟子身着宽袍长袖头缠葛巾拱手而立 毕恭毕敬聆听
观碑:孔子浓髯垂胸 已显老态龙钟 但精神矍铄 显露着孔子一生诲人不倦的至教精神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8-1 17:31

还是妖怪好,刚刚东北,接着就西南了。羡慕呀!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17:35

那个豆腐,粗看偶以为是馒头
人约黄昏后 发表于 2009-8-1 17:13
如此小的豆腐我也是第一次见,建水人非常喜欢吃“烤豆腐”或者炸豆腐,烤过或者炸过后就着辣椒面很香。感觉有点象上海的炸臭豆腐的味道。第一天晚上我吃了很多。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9-8-1 17:39

谢谢小妖怪,好大的面子呀,不多不少,正好在15楼露了把芳踪。
云南,云之南,彩云之南,俺像座山雕思念联络图那样,朝思暮想着。至今,一次也没去过。
借她人美图,浇自家郁闷,不亦乐乎。
还有小皮皮的。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41

26# tian295

嘿嘿!天兄哪知我平时带徒弟的辛苦哦!这也算一点点回报,我有四个徒弟在红河州,线路是他们推荐的,游资是我自己负责的。在建水见到他们异常激动。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45

29# 祝老师
小妖怪的发片额度已经用完,只好另外穿件衣服了。


先师庙采用檀香木木材构架 从来没有蚊蝇蛛网的进入
先师庙所建院落没有在建筑中设置应有的排水系统
脚因地下土壤特殊的构造使之雨停院干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46

30#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46

31#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48

32#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48

33#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49

34#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50

35#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54

36# 祝老师
这是用整块石料雕成的石柱,左右两根,举世无三。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7:55

37#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8:08

38# 祝老师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牌子,而且是在旅游景点,初以为自己老眼花了。呵呵。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8:10

39# 祝老师

文庙曾经也是建水县重点中学,建水一中的所在地,瞧,这里曾经是教室,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学习多么幸福啊!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8:10

40#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8:12

41# 祝老师
这个洗手间是我继广州中山的中山纪念堂之后看到的第二个“五星”洗手间。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1 18:14

今天就只介绍文庙吧。结束之前让我再总结一下: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7.6万平方米,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建水文庙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一殿、一阁、二庑、三堂、三亭、五门、六祠、八坊等共37个。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作者: 亦工亦农    时间: 2009-8-1 19:49

小妖女的片片近焦多,小皮皮的片片远焦多。一个偏建筑古迹,一个爱田野天空。 看燕谈走马,于斗室内意淫天下。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9-8-1 19:58

这个御手洗有特色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8-1 20:03

小妖女的片片近焦多,小皮皮的片片远焦多。一个偏建筑古迹,一个爱田野天空。 看燕谈走马,于斗室内意淫天下。
亦工亦农 发表于 2009-8-1 19:49
亦工亦农兄看得准。也和兄台一起,两超级胖子仗剑神游。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09-8-1 20:30

小妖怪看重人文景观,俩山东温柔汉仗剑神游,俺过来盯住小妖怪的窈窕身材,便于把十点半那份冰淇琳忽略掉~~~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9-8-1 20:36

呵呵。刚刚有人递来冰镇糖水枇杷。看酒苗忽略冰淇淋,俺也赶紧无视枇杷。看这样的好帖子怎么能吃东西而不专心。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09-8-1 20:46     标题: 对照记:无星级

  
这个洗手间是我继广州中山的中山纪念堂之后看到的第二个“五星”洗手间。
祝老师 发表于 2009-8-1 18:12
哈哈,想起那个无星级公厕啦,就是在翻越夹金山之前,前面封路,小镇上有个免费公厕,门上不挂男女标记,全靠大家自觉,先是男生前去探险,跑出来的家伙一脸诡秘,说,里面相当不方便,你没办法用。我说,很脏?那就算了。——他说:不是,脏倒是不脏,8过,里面有一头很兴奋的猪,不知道是男是女。

我赶紧进去证实了一哈,有照为证哦~~~

[attach]23200[/attach]
作者: 傻瓜也快乐    时间: 2009-8-1 21:22

还是小妖怪好啊,妙人儿美景一起看】

建议初十好好学习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22:33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8-1 23:07 编辑
谢谢小妖怪,好大的面子呀,不多不少,正好在15楼露了把芳踪。
云南,云之南,彩云之南,俺像座山雕思念联络图那样,朝思暮想着。至今,一次也没去过。
借她人美图,浇自家郁闷,不亦乐乎。
还有小皮皮的。
周泽雄 发表于 2009-8-1 17:39
呵呵,周兄难得开口,小妹岂敢不允?只是唯恐坏了美景呢。
说起云南,云南绝对值得一去的。这是我第三次到云南。第一次,是昆明世博会后不久,我去云南开会,主要游玩了昆明市,后去了美丽的西双版纳。第二次是奔丽江而去的,在丽江住了几天,恨不能就此不归。曾经发愿老了一定要到那里去住一阵子。依依不舍地离开丽江之后又去了玉龙雪山。雪山的景色与此次我在看的风景完全不同。至今让我魂牵梦绕。徒弟们告诉我云南还有很多美景。在元阳的酒店里碰到了一对德国夫妻,这已经是他们第八次入滇了。我算算我至少还要来个三、四次,梅里雪山、香格里拉、泸沽湖、金沙江第一湾,元谋土林,还有那个腾冲,希望下次我和阿吕能与你们夫妻同游云南。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1 22:40

47# 李酒苗

呵呵,酒苗姐姐身材那么好,根本用不着忽略美食的。身材与吃关系不大的。梅姐姐也不必顾虑。
作者: 一张肚皮    时间: 2009-8-1 22:46

檀香木!!!!!!醉倒。
那只猪猪好可爱。
小妖怪真是苗条哇苗条哇好苗条!!
作者: 初十    时间: 2009-8-1 22:46

同样的云南,不同的人不同的景,好看好看。

傻瓜,小妖怪在美景中是锦上添花,而俺要出现的话就属于破坏世界遗产了,且饶了俺吧。
作者: 何萍    时间: 2009-8-2 22:28

祝老师的这个暑假一直在游山玩水,俺十分嫉妒。
唉,命不同啊。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15

55# 何萍

呵呵,做老师也就这点好,有三个月相对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19

56# 小妖怪

建水有很多古井,这口四眼井也非常别致.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20

57#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24

58# 小妖怪

建水古城门--- 朝阳楼,据说是修造北京天安门的师傅的师父修造的。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27

59# 小妖怪

这几天我们都在这家饭店吃饭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33

60#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34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8-3 09:38 编辑

朱家花园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据专家说,在国内有如此规模、如此完整、如此精美的民居也并不多见。然而,在这样精美民居中徜徉的游客,又有多少人会关心这幢老房子最初的主人。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有过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后人,如今又都去了哪里?
  乱世的花园
  朱家花园在建水县城内建新街(原名沙泥塘街)中段,是清末光绪年间临安府(府治设于建水)富商大贾朱成章、朱成藻兄弟及子侄朱朝琛、朱朝瑛等,耗费两代人的积蓄,断断续续建造,前后历时近三十年,最终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才落成的当时足以傲视滇南的一座豪宅。其主体建筑呈“纵三横三”布置,为当地“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计有房屋214间,大小天井42个。



      我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轻轻扣开了这幢闻名遐迩的“朱家花园”。朱家花园的大门是有厦垂花门楼,瓦屋顶,三叠水式楹。门头上方高悬着三重错落有致、优雅精美的檐枋,上面分别雕镂出富有寓意的图案:第一重檐枋上透雕出几尾游鱼和两条金龙,寓意为“鱼跃龙门”;第二重檐枋上镂出朝阳和四只喜鹊,寓意为“四喜临门”、“蒸蒸日上”;第三重檐枋上镌刻着佛手、桃梨、香炉、宝瓶等物,象征着“福禄寿”。旁边雕斗上镂空的金马、碧鸡,寓意“金碧辉煌”。金马、碧鸡传说是古代滇池边的两种神物,如今已经成为云南的象征之物。
  在大门前,有一对刻着龙凤图案的石鼓,据说两个石匠花了一年的功夫才大功告成。我蹲下身来,轻轻抚摸这冰冷的石头上面的刻纹,想象着两个出色的石匠早出晚归、别妻离子,在阳光下,在风雨里,寒来暑往,用一年的时间、用刀锋与疼痛与一块石头对话,当他们从朱氏家族的管帐先生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工钱时,对话就已经结束,他们是多么明白剩下的事情,都只能交给时间,或者说这个白云苍狗的人世。当他们背上包袱回家的时候,是否会回头望一眼这件生命的杰作。朱氏家族用银两和心血留下了这幢华丽的建筑,而那些工匠早已把自己的背影消逝在一路谋生的风尘里。
  朱氏的家谱
  进了大门是家宅,是三套三进的院落,并列连排。步入中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透空花墙,上面开着一道月宫门,正上方有四个字“循规蹈矩”,背面则是“谨言慎行”。院子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前厅、中厅和后堂。前厅左接花厅,花厅内悬“中将第”匾,是朱朝瑛参与辛亥革命临安起义后获中将衔时所制,楹柱上还挂有当年云南都督蔡锷的题赠:“做事须凭肝胆,为人莫负须眉。”

翻开朱氏的家谱,祖籍湖广麻阳县(今湖南省麻阳县)的朱氏始祖,于明代入滇,寓居建水西庄坝西高伍。明末清初,其五房迁居白家营村,生子卿。卿又生子永祜。
  据朱永祜的墓志铭载,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朱永祜出生才四个月,其父就死于“流寇之难”,在逃难中,其母曾经将其遗弃,幸好其啼哭之声被邻人发现、抱回,母子方得团聚,“乱离后公鲜至戚,惟依寡母,茕茕无助,遂弃诗书,力农为资生计,然公得天最厚,孝弟由诚,事寡母朝夕唯谨,又且诚实练达,谦和退让,凡一切少年不羁羁之习,毫不敢近,有为诗书中所不及者”、“公以勤俭自主,次第经营”。朱永祜这一支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其后人就是现在我们所面对的这幢朱家花园的主人。从康熙年间的10户佃户,到清末民国初期的名扬滇南的望族,朱氏十代人走过了整整一个大清朝。在清末民国初期,他们走向了家族最为辉煌的终点。他们广置房产田地,开发个旧锡矿,开展商贸,贩卖云土(鸦片),并且广设商号。
  据不完全统计,朱家在这一段时间,先后独力经营与合股经营的商号就共达半百之多,遍及云南、广西、广东和香港。而且,以朱朝瑛、朱朝琛、朱朝瑾为代表的朱氏几兄弟,在仕途、军政上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树大招风,朱氏家族也几次招来抄家之灾。在军阀的混战中,在一战后的世界经济萧条中,随着朱朝瑛的死亡,朱氏家族终于陨落在了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乱世。
  凝望的姿势
  现在,三位到建水旅游观光的外国老人在花厅外面的雕花木椅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他们微笑着让我把他们摄入镜头。而后,我把镜头抬起,把“中将第”曾经的辉煌定格。如今的“中将第”,不知有谁会去久久凝视那几个字,又有谁会去真正打量这个花园所隐藏着的历史暗流。据朱家后人讲,当年花厅外面的这个花园是朱家少爷、小姐们最喜欢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吟诗写字,他们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令人荡气回肠的《红楼梦》。在这个仿照大观园而修建的豪宅里,他们一遍遍地向往着属于他们的春天。
  在写着“中将第”的花厅两旁,就是朱家小姐的绣楼、闺房。当年朱家有多少个小姐,已经没有谁知道了,她们后来的命运又都会如何,也没有谁去探究。她们只是一一融入了历史的烟雨里,以一种在窗前凝望的姿势。一床红罗帐,一圆梳妆镜,曾经收藏过谁的刹那芳华……
  1998年,在重修朱家花园的施工中,管理人员还在楼上发现了朱家小姐学诗时,经老师批改过,画着红圈圈的诗文。现在,它们也在朱家花园内的图片展览里,那些娟秀的字迹,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与脉搏。
  我站在这间千金小姐微暗而舒适的房间里,透过花格窗户,向100年前的朱家花园投去深情的一瞥。这个落入民间的“大观园”,和《红楼梦》一样,没有逃脱一种宿命的悲剧色彩。那些可爱而充满灵性的女子,都生在乱世,属于她们的依然是小脚、兵匪、逃难、抄家。这些弱小的女子用惊恐的文字记录下了眼中的世界:“千方百计终难安,坐困愁城泪沾襟;仲春九月天气寒,何处惊现枪炮声”、“何地茫茫起黑烟,继而红光火冲天。兵匪相争施回碌(火灾),良民保命恐后先”、“牧童去来有归路,手足逃难无歧途。每日观音座下拜,骨肉早早还故乡”……
  内心的秘密
  走过一个个院落,迷失在一个个天井里面。我来到了豪宅东面的朱氏宗祠。朱氏宗祠也是一套三进院落,前有池名“小鹅湖”,典出南宋朱熹讲学江西铅山鹅湖寺。池前建有水榭,是朱家的戏台。可以想象,当年朱朝瑛的母亲黄夫人也像大观园中的贾母一样,带领儿孙家眷们坐在雍容华贵的华堂里看着人间戏剧上演,在欢声笑语中,他们并没有察觉《红楼梦》里面其实写满了谶言。
  华堂后面,是家族的议事厅。当年的朱氏兄弟们,就是在这里商议国家朝政、家族事务。据朱氏后人回忆,当时朱家大小百余口在一起吃饭,好不热闹壮观。像现在小学生值周一样,当时各家媳妇轮流做饭,五天一轮。朱氏后人记得最为“辉煌”的一次吃饭是朱朝瑛之母黄夫人去世“开大丧”,当时临安城两天不烧火,朱家花园里到处都摆满了吃饭的桌子,据说杀猪的人在别人将猪捆好以后,只负责走过去捅一刀,剩余的事情由别人料理,可结果从早到晚,他杀了整整一天。然而不管怎样的辉煌,现在,我们都只能从点滴的传说中,从精致的雕花中去想见朱家花园中的那种生活,以及花园主人的种种传奇。
  其实,朱家花园的每一片砖瓦,每一幅字画都在透露着这个家族内心的秘密。刻在宗祠墙壁上的“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在小姐绣楼入口花墙上的“循规蹈矩”、“谨言慎行”,以及所有富有寓意的精妙绝伦的门窗雕花,让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一个家族在传统的道德礼仪下面,那颗丰富而深厚的内心,那种宝贵、神圣而传统的坚持。
  朱氏家族三起三落,抄家与荣光并存。他们以几代人百余口的悲欢离合,完成了一帘红楼幽梦。生而逢乱世,他们注定只能留下一所最为灿烂的房子,里面是他们内心的那一片于家于国的“花园”。在这个花园里,我为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拍了一张合影,按照我的意思,他们背倚着一道花雕的门棱。我告诉他们说,这个花园是按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而修建的。于是这一对情侣的眼睛里,溢满了惊喜的光芒。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43

62# 小妖怪

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水池边的右栏上有12幅石浮雕和诗词书法,极具艺术价值。主人一定常邀文人雅士聚会于此,或谈诗论政,各吐经纶:或饮酒品茗,吟风诵月。每至祭祀补祖宗,喜庆寿诞之日,则请滇戏名角前来水上戏台唱戏助兴。每当此时,院内红烛高照、香烟缭绕,鞭炮齐鸣,瑞气氤氲、丝竹管弦,通宵达旦,一连数日,热闹非凡!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46

63#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49

64#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51

65#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53

66#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09:56

67#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10:01

68# 小妖怪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10:02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8-3 10:08 编辑

燕子洞记——傅嶷[清] 作者:傅嶷[清] 文章来源:《民国建水县志稿》
   岩溪三洞[1]东行四十里,复有燕子洞,在万山中,窈而深[2]。视其外,石林林如齿立,不知有奇观也。自取径上流山腰曲折而入,路转峰回,倏然[3]地辟天开,步步引人,遂登石磴抵石堂,于焉排闼[4],可容数十筵[5]。由其中以望,有若圆灵[6]飞跨者,有若玉柱擎天者,有若人立者,俯者兀坐[7]者,若钟之悬,衲[8]之挂,雨花之逐民乱飘,白云之无心出岫[9]者,造物设施莫可名状[10]。上顾石门,一树冬青,绝壁而生,婆娑[11]团团,若障若盖。每春风夏雨,百万乌衣[12]竟目呢哺,声动岩谷,能使游人嚣者[13]静,愁者欢,心中音韵勃勃欲发,观至此奇矣!而潮音一洞,尤为奇绝,从小口入,其宽不过一室,旷如奥如[15],居然大士神境⑮。倚危栏凭眺,万丈悬岩,乱石茔结,条条垂下,有仙掌焉,一俛[16]一仰,见者皆叫“仙乎!仙乎!”下视巨壑深潭,悚人毛发[17]。其石这青者、赤者、白者、黑者,各以水这所受为色。若夫洪涛奔赴,响若霹雳,汹汹从岩腹深处流出,杳不知其历山几万重也。
作者: 安然    时间: 2009-8-3 10:34

58# 小妖怪

好奇特~~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9-8-3 10:37

四眼井,听起来很知识分子的。
作者: 花间对影    时间: 2009-8-3 12:01

一口井的水面上怎么有四口井的倒影?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9-8-3 13:40

一个花园背后有这么多故事,有趣。小妖怪精神气十足!
作者: 初十    时间: 2009-8-3 13:49

朱家花园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据专家说,在国内有如此规模、如此完整、如此精美的民居也并不多见。然而,在这样精美民居中徜徉的游客,又有多少人会关心这幢老房子最初的主人。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 ...
小妖怪 发表于 2009-8-3 09:34
看看人家写的,俺只有羡慕的份儿!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9-8-3 14:06

初十太谦虚了,你羡慕,俺只好买块豆腐去撞了
作者: 人约黄昏后    时间: 2009-8-3 14:06

初十太谦虚了,你羡慕,俺只好买块豆腐去撞了
作者: 一张肚皮    时间: 2009-8-3 14:58

不仅有美图欣赏,还能增长知识,哦买噶!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15:12

四眼井,听起来很知识分子的。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8-3 10:37
梦子的想象力比我还妖!
作者: 小妖怪    时间: 2009-8-3 15:16

又不能发图了,看来我又要换件马甲上阵了。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25

本帖最后由 祝老师 于 2009-8-3 15:28 编辑

80# 小妖怪

燕子洞口人们企求平安的牌匾。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33

81# 祝老师
一直没有搞清洞口那么多的牌匾人们是以怎样的方式挂上去的。直到导游告诉我们马上就会有徒手攀岩表演。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33

82# 祝老师

一直没有搞清洞口那么多的牌匾人们是以怎样的方式挂上去的。直到导游告诉我们马上就会有徒手攀岩表演。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37

早晨9点,专程赶来的游客翘首仰望,只见攀岩者身着黄衣,黄裤,沿着陡斜的岩壁快步赤脚爬上去。一会儿就隐没在石岩中。几分钟后,眼尖的人发现他出现在洞的上方,开始最危险的横向攀登。这地方看去令人胆战心惊,笔直的悬岩上草木不生,无树可攀,无洞可踩,下面是滚滚河水,显然这里是无法逾越的。正当人们焦急不安时,只见他双手抓住上方,双脚一跃,跳到了对面缺口上。动作像猴子似的灵巧,象空中飞人般轻盈自如。随着这惊险的一跳,窝里的两只燕子被吓得窜出燕窝,冲向云天,游客们顿时热烈鼓掌。跃过左边的悬岩,攀岩者又遇到更惊险的难关。眼前的绝壁两边垂着两根石钟乳,两柱相距1.5米左右,岩面光滑,毫无下脚之处。只见他定了定神双手抓牢,一只脚蹬在左边垂直的钟乳石壁上,另一只脚伸向对面的钟乳石,牢牢蹬稳。由于距离太宽,他的双腿成了一字形,身于悬在空中。所有游客都被这大胆的绝技惊呆了,为他捏着一把汗。直到他钻进洞中。观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赞叹声、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40

84#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47

第二站:元阳梯田。(注:本站主要用远焦报道)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47

86#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48

87#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52

88# 祝老师

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5:55

89#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00

90#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01

91#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06

92# 祝老师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07

93# 祝老师
作者: 初十    时间: 2009-8-3 16:10

哎呀,俺一直想去看看的地方!



  ]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28

本帖最后由 祝老师 于 2009-8-3 16:40 编辑

95# 初十

只是第一眼,我便不知所措的呆住了,无言以对,幸福的热流从头灌到脚,如此两三回,过后,是彻底的平静。
我没有想到梯田可以是这样的;我不会想象梯田可以是这样的。
作者: 一张肚皮    时间: 2009-8-3 16:29

惊叹!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31

96楼这张是我同去的同事用专业相机拍的。看来我该换换武器了。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38

其实每一次想起那片梯田,都禁不住要两眼湿润,那种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壮阔景象深深地震撼着我,因为即使你已经自由地充分地发挥了你的想象,即使一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铺垫,但她们永远是属于某种不期然的相遇,让人着迷。我们一行15人,每个都不做声,静静的望着;风吹动路边的野草,只有快门掀动的声音。
作者: 祝老师    时间: 2009-8-3 16:46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