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像泽雄兄经常拿刘翔和姚明来说明两个人或者两件事之间的不可比,如果说比综合体育素质,或者说评比年度体育人物,广告收入,等等,这两个人完全是可以拿来比的。

2. 鲁迅晚年在左联的旗手地位,和共产党的互动关系,已经决定了他不仅仅是个文人。

3. 泽雄兄说对于胡适的尊敬是从民族的前途,他人的利益角度考虑(“他人的利益”在这里意思不是很明确)。事实上现在人们把胡适和鲁迅拿来比较,主要也是从“民族的前途”和“全民的利益”来考虑,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更需要什么样的思想资源,是更需要鲁迅的“痛打落水狗”精神,还是更需要胡适倡导的的理性宽容。
鲁迅只是一个青铜铸就的文学家形象,而“痛打落水狗”与宽容无关,泽雄兄这么认为没有问题。

但是事实上鲁迅在中国远远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也许有人会说后来发生的和一切鲁迅无关,鲁迅无非被利用了。但是我们要讨论的也就是那些被利用后的鲁迅精神。我们可以理解同情鲁迅在那个时代的悲愤和决绝,但是不妨碍我们反省“痛打落水狗”精神对我们民族曾经的毒害。鲁迅精神对中国人的麻木也许是一剂猛药,但是中国人的问题不仅仅是麻木。不理性,不宽容,缺乏多元价值观和妥协精神是更大的问题,而“鲁迅精神”这剂猛药恰恰加重了这些问题,使我们更缺乏理性,宽容,多元,而妥协就更成了反动的代名词,一个人如果在当年倡导这些,很可能就被“鲁迅精神”这根大棒打得七窍流血。

泽雄兄说对胡适的尊敬是从民族的前途,他人的利益考虑,那么我是否也可以说,我对鲁迅的“不敬”同样也是从民族的前途,他人的利益考虑?

因为在我看来,“痛打落水狗”和理性宽容实在是没法不冲突。而鲁迅所说的“狗”,绝不是一个异国的独裁暴君,而只是和他观点相左的另一些文人。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12-26 21:34 编辑 ]
回复泽雄兄
1. 我确实不知道鲁迅说的“落水狗”是谁,但是我从中学语文课学到他曾经说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是另外一些文人应该没有问题吧?可能丧家狗非落水狗,但是我原文只是说“狗”。

2. 如果泽雄兄看来这是个硬伤,我可以把这句话去掉,并不影响我想表达的东西。只是针对你谈到了英美对萨达姆“痛打落水狗”,我想说明和这个事儿和胡适与鲁迅的话题更加没有关系。而我个人,是反对在萨达姆满70岁之前匆匆施以绞刑的。因为在那一刻,他已经不是一个独裁者,而是个几乎70岁的老人。

3. 我已经表达了,我不是要批评和责难鲁迅,更不是要否定鲁迅的文学成就,而是反省所谓的“鲁迅精神”对我们的毒害。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12-26 22:10 编辑 ]
谢谢泽雄兄的介绍,我会努力学习的,呵呵。

文人笔战确实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 当鲁迅的文章入选中学课本时,当局的意思是让我们学习如何笔战吗?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12-26 22:35 编辑 ]
回复泽雄兄

我既不是批鲁迅,事实上也不是批当局,因为当局也已经采纳一些人的意见,把鲁迅的一些作品撤出了语文课本。最新的消息是,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序言也进入了某省语文课本(也可能是阅读材料)。

鲁迅作品大量入选中学课本,我知道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毛太祖说了“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鲁迅的文学成就又是大家所肯定的,所以把鲁迅的作品作为语文教材就顺理成章了。

泽雄经常认为我在批什么,我怀疑是不是也是鲁迅精神的潜移默化。

我读鲁迅确实很少,除了中学语文课本,小时候实在没东西看,拿起鲁迅的书是懂非懂看了些,后来看了些关于鲁迅的传记类书。也许我对鲁迅的了解很初浅,把鲁迅说的太简单。但是事实上大多数知道鲁迅的中国人,并不比我更料了解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但是他们都知道倡导“痛打落水狗”的鲁迅,而且或多或少受到这种“鲁迅精神”的影响。

关于鲁迅和林语堂,梁实秋等人的笔战,里面有一些带火气的话,也确实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请允许我打个比方:我如果和泽雄兄笔战的时候写了一个帖子:“蛮不讲理阉割常识的周泽雄”,被放在燕谈而且置顶,但是你的回帖全部被锁住了,我想所有燕友都会“大惊小怪”了。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12-27 11:26 编辑 ]
我想表达的基本都已经表达了,谢谢泽雄兄耐心和我讨论辨析。真的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