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和构思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细节的破绽不少,那女知青的发型,还要纹过的眉毛,不象是那个年代的。

我姐姐是69届一片红,我妈不同意她去新疆内蒙东北这些地方上山下乡,就让她在家呆了一年多。居委会三天两头上门做工作,后来只好想了个“自找出路”的办法,去我们的祖籍宁波鄞县(现名鄞州区)插队落户,可要在那里落户口,还是要和当地人结婚。经办此事的我婶婶先斩后奏,把我姐姐许配给了村干部的儿子,可那一家人都非常忠厚善良,家境也富裕,我姐夫长得又帅,1米9的个头,我姐姐自己也喜欢,俩人还谈恋爱来着。我妈反对了一阵,最后也只好同意。
我姐结婚时,有一幢新盖的两层小楼独住,流水酒席摆了3天。我还记得他们新婚之夜,我哭着吵着要和姐姐一起睡觉,我那时5,6岁吧,大人说今天晚上绝对不行,我就在新房里一直哭,一直闹,后来自己睡着了,被人抱出了新房。后来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我姐姐姐夫至今还是夫妻,他们有两个女儿,还有两个外孙女。所以我是外婆级别的。
施美眉观察仔细,那个年代女知青的发型都是梳着两条辫子的,没有在后面扎成一束的马尾。
施大姐一直在农村做农民么?没有回城?很好奇的。
金秋 发表于 2010-10-2 11:51
我姐自己选择不回上海,她的一个女儿替她回沪。她好像没做过几年农民,以前在乡镇企业上班,现在也享受老知青的待遇,每月领一份退休金。我姐夫一直做点小生意,家里的地都租给别人种。还盖了几间房收房租。
她的日子不比上海人差,她住的地方现在是城郊结合部,离市中心才15分钟的车程,房价也超过一万多一平方。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0-10-2 13:35 编辑
施MM浙江鄞县人?同乡啊!可惜我只有填表时才与鄞县发生一两秒钟的关系,从没去过,连我父亲也没去过,只记得老家在“潘家边”(宁波音,不知是不是这三个字)。不晓得现在有没有这个地名。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10-2 12:45
鄞县是我父亲的出生地,我祖父和父亲很早来上海做生意,但我祖父去世得早,49年之前就不在了。我祖母一直在乡下,所以我小时候经常去那里的。
“潘家边”没印象了。我们那个地方叫“上施村”,都是姓施的族人。70年代有部电影《难忘的战斗》就在一个叫“望春桥”的小镇取景,距离我们的村口“新桥”仅五里地。
那里是鱼米之乡。只要勤劳,日子一直都不错。我还记得那时女人都在家编织草帽,卖给供销社,还是外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