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还是要祝贺一下莫言得奖。

他从一个农民一路走到今天,一直在靠着体制。但愿诺奖及其衍生品能带给他不再与体制配合的底气。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10-12 19:55 编辑

四位得诺奖的中国人或曾经的中国人我都近距离见过,最喜欢那位藏人,虽然我是个汉人。个人或民族要学会超越本民族的局限才会进步。
民族主义者大都是视野超短的人,缺乏全球性眼光,还特爱表演意淫。
说白了,那3位汉人的诺奖者尽管都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同行,我也喜欢他们的一些作品,但我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加起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西方世界都不如那位藏人。
45# 施国英  
这么说来 是因为他们影响力和知名度,在西方世界都不如那位藏人。 所以你更喜欢那个藏人
gainnov 发表于 2012-10-12 23:03
我见到那3位汉人都早于见到那位藏人,我之所以更喜欢那位藏人,恰恰是因为他是一位有国际视野的世界主义者。他能放开胸怀,接纳一切进步文明的理念,无论其来自哪个民族。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10-13 07:51 编辑
那位藏人影响力知名度比另三位加起来还大,这个同意。想想也不奇怪,那仨还没出生,这藏人已然大人物。他只写写毛泽东颂诗,就已副国家级,比大多数开国名将重臣地位还高,恰因为他是一个民族一个宗教的代表---- 今天他的影响力知名度,仍然有相当是因为这些。...
邱晓云 发表于 2012-10-12 20:33
他写颂诗时,是20来岁的年轻人,再说他写不写颂诗,都会是副国家级。即便今天,只要他肯按天朝的脚本背书,还可以回来当副国家级。
他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宗教的代表的身份,是他与生俱来的的宿命,可这个世界的很多人喜欢他,恰恰是因为他超越了,绝大多数时候,他谈论的都不是西藏问题和佛教。
就中文作家而言,我觉得莫言得诺奖是可以接受的。10多年前,高行健刚得诺奖后不久,我还当面对莫言说,希望下次你能得诺奖。去年我还见过他。
他抄讲话是他人生的败笔,被人诟病是他必须接受的后果。但我认为这和他能不能得诺奖关系不大。
是啊,这就是我的意思,他的影响力来源自背后的宗教和民族,超过仅凭自身努力的另外三位汉人一点都不稀奇。至于你所知道的绝大多数时间他谈论的不是西藏问题与佛教,也很好理解:爱因斯坦见媒体的时候愿意谈统一场论谈物理学吗?他宁可谈大提琴。跟不懂的人谈那么玄的东西徒增误解。
邱晓云 发表于 2012-10-13 12:43
你的意思和我的意思正好相反。你是从中国人惯有的集体主义的思维模式去想象达赖喇嘛在西方的影响力,不了解西方人更看重个人的人格力量,个性魅力,背景仅做参考。达赖喇嘛的影响力是靠他自身的智慧打造出来的品牌。好比同样当过美国总统,今天还有很多人愿意掏钱去听克林顿的演讲,小布什就没这个待遇。

别忘了,汉人刘得和平奖是达赖喇嘛拉上哈维尔和图图大主教一起提名的。

还有,爱因斯坦拉的是小提琴,不是大提琴。
人民日报评论员的“变色龙”嘴脸   
来源:参与 作者:黄宝松
     
    (参与2012年10月13日讯)2012年10月11日,中国大陆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可是“5.4”新文化运动以来,大陆中国籍作家第一次获此殊荣,对此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作了揷播,足见其意义重大,非同凡响。人民网也发了《人民网评: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共中央级媒体的评论是“我们需要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则大肆吹捧诺贝尔文学奖,“不管承认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奖金丰厚、影响力大和权威而为世人看重。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符号,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
    莫言不是第一个获奖的华人,之前、有一个中国出生的作家高行健在中国待不下去了,旅居入籍法国。2000年以其“灵山”等多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民日报在高行健得奖时发表评论员文章说:“我们要严防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扶持”,“瑞典文学院是一贯反动,一贯敌视红色政权,一贯敌视中国人民的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报导中国作家协会的态度是:“诺贝尔文学奖此举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标准。这表明,诺贝尔文学奖实质上已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了权威性”。甚至外交部也发表申明:把诺贝尔文学讲发给高行健,“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从上面引文中不难看出,在诸如此类事情上、冰火两重天的评价。莫言、高行健同为华人,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怎么把奖项颁给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就“实质上已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了权威性”?连颁奖机构瑞典文学院也成了“一贯反动,一贯敌视红色政权,一贯敌视中国人民的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甚至为了维稳的需要,提醒大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防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扶持”。而这个“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如今把奖项颁给莫言,在人民日报评论员那里,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身,“不管承认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奖金丰厚、影响力大和权威而为世人看重。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符号,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如此乃尔,瑞典文学院当然就摘掉“反动”帽子,成为“革命”“进步”“组织”。诺贝尔文学奖“不管承认不承认”都“影响力大和权威”,是“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的“一个符号”,不属于“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扶持”了。岂只如此,诺贝尔文学奖还功德无量,对崛起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来讲,它“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阿弥陀佛!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年年都在评,自有一套选拔标准,评委们更不是于文学一窍不通的“走方郎中”,把奖项授与谁,大体上也还说得过去,获奖者虽非个个著作等身,起码作品颇丰,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与现实,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勿庸置疑的。前苏联肖霍洛夫、索尔仁尼琴;新世纪开始的高行健,现在的莫言,他们分属于异见作家和体制内作家,却都得了奖,可见评委们还是比较公正的。至于人民日报评论员站在“党性”立场上,一切从“为政治服务”出发,后语不顾前言、矛盾其辞、因人而异、对诺贝尔文学奖进行“文革”式谩骂和“需要”时的吹捧,充分表现出他那种“吃不倒葡萄就说葡萄酸;吃到了葡萄就说葡萄甜”的扭曲心灵和痞子心态。充分刻划出他---人民日报评论员的“变色龙”嘴脸!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