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一个字,棒!棒!!棒!!!
这部舞剧缺乏整体性,群舞始终游离在戏外,让人感觉是活动的道具

---------------------------


群舞为什么不能是活动的道具?天鹅湖里的一群小天鹅也让人感觉是活动的道具呀~~
怎么看也不像牡丹亭
忽发奇想,觉得哪天来个意大利歌剧【水浒传】,肯定轰动。一百零八将合唱咏叹调,场面该有多壮观。跳踢踏舞吧,多壮观!

目前对名著的改编都乱套了,很多作品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明白, ...
玻璃球 发表于 2010-12-3 10:54
有一个悖论就是,中国人看不明白滴,外国人能看明白,而外国人看部不明白滴,中国人就能看明白。
我支持《牡丹亭》以创新的手法改为舞剧,我更为把《水浒传》改为歌剧这一想法暗暗称绝,这简直太抒中国人的情了。
想想就激动类,水浒108将,人物个个丰满,如果用嗓音表达他们们的个性,这才叫心声,噢,一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餐。
呀,楼上的片片哪里来滴?我都收藏它好几年了,不料前两月换了一台新电脑,正懊悔没有移过来,应该还有两张的。
咦,玻璃球为什么要删了那些美仑美焕的片片类~
这些片片不好看吗?不好看吗?俺们困惑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回铁MM,这是中国时装摄影师冯海的作品《游园惊梦》,冯海的长项是广告摄影,所以我拿不准这组作品是主服装,还是主戏剧,不过我也反问自己,即使知道了又怎么样,作品中一种奢华和颓然都在极致,不管是服装还是戏剧都是不可多得的品质,都有明明在眼前,转眼又绝尘而去的凄美迷茫,我的厌恶和迷恋都能因它而起,这是我不能忘怀它的原因。这组作品还有两张,其他三张也是他的作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楼上一,二张是时尚摄影师ellen von的作品~~
这是中国时装摄影师冯海的作品《游园惊梦》奢华和颓然都在极致,
-----------------------------------------------
这组照片,颓废倒是真的,奢华根本谈不上。管它大师不大师的,不美就是不美,爱谁谁。
玻璃球 发表于 2010-12-10 12:22
呵呵,支持一下“爱谁谁”。如果世界清一色,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10年前稚气未脱的吕燕凭借一组冯海掌镜的《胭脂嫁》一战成名,以其手捧百合的经典形象跃身国际超模,也从此开启了冯海摄影的黄金时代。10年后,BAZAAR再聚中国经典,重新演绎东方百合的清艳与性感,以艺术的镜头抒写中西方审美差异的交融巅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星巴克,哈根达斯,在原产地算啥玩意?在国人眼里又是啥?

玻璃球 发表于 2010-12-17 14:17
不知道美女指的是吕燕本人还是摄影师冯海(应该还有化妆师李东田),但我认为吕燕的出名这个对摄影者和模特和化妆师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有些跑题了,请程老师原谅哈~~~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0-12-19 21:17 编辑

冯海的这张作品,奠定了吕燕顶极模特地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0-12-21 10:45 编辑

去看了一下戴文青木,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模特,的确有鬼影憧憧的味道,很刺激,楼是越砌越歪了,程老师您就忍着点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吕燕和戴文青木的确不能同日而语,吕燕擅于表达的是一种物质,倾向其客观性,有实物感,也有场气,戴文青木更倾向表达一种精神,强调自我,认知,意识成份,主观独立性更强。
楼上铁M说滴是,如果芙蓉姐姐一直以这种面貌出现,她恐怕还在浩瀚烟海中,她的出位在于她偏离了常规和主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0-12-21 21:08 编辑

回复81楼玻璃球:


没有什么好多说的,基本上是看吕燕和戴文青木的图片产生的感觉,尤其我是第一次看戴文青木的图片。按照通俗意义上的模特标准,她们的共同点都具备出色的表现力,但由于体型,相貌,气质,文化,职业感觉不同,戴文青木不是一个出色的服装模特,但吕燕是。吕燕长于表达的只是客体,如服装,饰品。戴文青木长于表现精神世界。

本想看看戴文青木的电影作品再说话,但风行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