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没看全。我提一个现象:

现在一般把学问分成理工、文史两大类,比如大学分文理课。

但是我发现,一个人从理工入文史较易,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相反从文史入理工较难,还没发现有成功的。当然有双栖的高人,但是那一般是从小学的理工。

前些日子,梨花教主赵丽华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对诗歌说三道四。”大概恰恰是什么人都可以对文史来说三道四,才引起了诗人或者历史学家的反感。但是,反过来说,理工也不是禁区,诗人和历史学家为什么不去插一嘴呢?

我的感觉就是中国的文史专家一般缺少科学的训练。

谢谢老木匠的转贴。仔细看了,同意何先生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