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一日

本帖最后由 李海瑛 于 2009-8-16 00:21 编辑

青海湖一日(2009.8.1)

作者:李海瑛 提交日期:2009-8-13 0:15:00 | 分类: 行走履痕 | 访问量:35



?? 8月1日建军节,这一天有一位朋友发来短信,我竟不知是谁。早上天不太敞亮,不是朱师傅所预期的晴空万里。这样的天气于游湖不利。
?? 昨天下午在赶往青海湖的途中,朱师傅领着我们走了另一条道,这条道到湖边要多跑二十来公里,所以旅游车一辆也没有,沿途只遇见稀稀拉拉几张私家车。朱师傅说这地方叫哈城,是个无人区。实际上不是完全无人,只是无游客。牛羊倒多得很,老鼠和野兔子也多,在公路上乱蹿如同迈自家的门槛一般。彼时青海鼠疫的消息还未发布,我们见到老鼠还可亲得很。




    藏族的牧民们有时从帐篷里钻出来,看到我们的车,便面带笑容挥手致意,我们也挥挥手向他们打招呼,彼此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草原上的藏民是我遇到过的最朴实的人。
?? 帐篷大多是白色的,随着大片的羊群散落在草原上,象一串串珍珠。朱师傅说,他拉过的陕西游客到了这里会叫:满山都丝白核桃哇!陕西产核桃,这些游客无以形容羊群的壮观,便使用陕西方言叫出了这样的感慨。牦牛一般是黑色的,白色非常稀少。我看到白色牦牛时,它们是在青海湖边被盛装打扮了与人合影的俊妞。牦牛大大的双眼皮,背脊两旁垂下长长的毛,被当地人戏称是穿了条超短裙。藏狗被一根绳子系在木桩上,隔着一道山坡远远地看见有人逗它,便狂躁地扑吠。有的藏狗个头如小牦牛般大小,满头黑卷发,虽不是獒,却也漂亮得很。藏族小孩端着从草原深处采来的黄油菇,见了车辆就招手叫卖。大大的黄油菇漂亮得象塑料制品一样鲜艳。
?? 沿途还有牧民摆一张小桌在路旁,旁边铺上一张柔软的羊皮,卖自制的酸奶。酸奶很稠,象我们南方挑担叫卖的豆腐脑一样。味道是特别的酸,里面必须和了糖。一层一层地刮来吃,非常地过瘾。在这里,牧民家中一切都非常简陋,有睡觉的铺盖、有做糌粑的锅伙就成了;人心也非常淳朴,当你接触他们时,感到自己的血液特别火热,心里特别温暖。
?? 昨天赶到青海湖边,时间已傍晚。守着这么大一个湖,却是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生活用水从别处拖来。水无比珍贵,因此旅馆没有沐浴,不能洗澡。可想而知,床单也是不用换的。于是,在这里一切讲究全免,我们刷过牙便长衣长裤全副武装地倒下睡了。缺水如何的使人难受,我们这南方来的人终于体会一斑。半夜三点,旅馆院子里的狗吠与昨天未充分煮熟的晚餐闹得我们肚子很不安分,于是和人结伴去蹲公厕,午夜凄凄惨惨凄凄,充分体会了“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含义。
??

    盛夏七月的青海湖也够冷的。早上,我们穿上三层衣物,裹着大披巾,把自己棕子一样裹得严严实实。而湖边早起招客的藏族同胞则是穿着厚厚的老棉袄,想必湖边夜晚的寒气是很凛冽的。给女儿租了件喜红色镶白毛毛边的藏袍,戴上头饰,坐上一头弯角坠两条彩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白牦牛,一刹那便点亮了浩瀚的湖面,象这湖中的圣女。
?? 天气虽然阴冷,湖水却很平静,远处偶尔飞鸟掠过。湖中游玩着好多对鸳鸯,大如家鸡,比普通公园中看到的要大。一直以为鸳鸯只生活在气候适宜的地方,谁知在如此寒冷的湖水中,它们照样可以比翼双飞。看来,鸳鸯不仅能共富贵,也能同患难呢。
??


    青海湖远眺似是挂在天边的一条青幕,极象照相馆用来作背景的墙纸,远与天相接,立在天底下,浩浩渺渺,无边无艮。近处黄色的油菜花带给了湖水如许的柔情,使它由冷冰冰的形象一下变得婀娜温柔。虽是视觉差,却也神奇。
?? 因昨晚在湖边住宿,我们的时间很充足。慢慢在湖边散步,这时旅游大巴还没有从西宁赶来,湖边人烟稀少。阴沉的天空渐渐下起了小雨,且越下越大。十点多钟,当我们过沙山、金银滩、原子城,慢慢回程西宁时,看到路上开往青海湖的大巴和自驾车络绎不绝。想必这些一日游的客人要失望了。想到这里,我们暗自庆幸昨晚宿在湖边,一晚上不洗澡的代价还是很值得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好多照片,我从博客里转过来的,自己能看到,如果你们看不到,我就麻烦了。
那是老鼠呢,我照得比较大,其实很小的,只是颜色是黄的。当地小孩捉来玩的。
我们在去青海湖之前先去了贵德,天下黄河贵德清,因为是在源头,后来在三江交汇的地方才裹挟了泥沙变得混浊。听说每年四五月份梨花盛开的时候,桥下河水两岸全是白梨花,非常漂亮,然后诗人作家们会来这里采风,热闹得很。而这座桥应当是真正的黄河第一桥,兰州城边的那座是第二了,因为这座桥后修,修得离黄河源更近。我们包车的朱师傅告诉我们的,不知是真是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还有几张去贵德的路上拍的片片,今天不能发了,明天再传吧。
那老鼠咬人,所以没有把它拎出来照。
贵德路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最后两张图片是我们从青海湖回程西宁时在路边经过的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当时大门守门员说,基地内国家田径队竞走运动员正在训练。8月16日,看新闻,在德国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国19岁的小将王浩在男子20公里竞走中勇夺银牌!似乎这是中国在世界上获得的竞走项目最好成绩。想象我们经过时,王浩恐怕正在多巴训练基地参加训练,为此次的比赛做准备吧?
      看我,也象不象运动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发现一处错误,上面几张图片应是“丹霞地貌”而不是“雅丹地貌”,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