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骆驼

本帖最后由 李海瑛 于 2009-8-16 00:27 编辑

受伤的骆驼

作者:李海瑛 提交日期:2009-8-14 20:03:00 | 分类: 行走履痕 | 访问量:34





























    明早就要到家了,睡在火车上细细清点西行这一路的记忆,脑海中突然想起了敦煌鸣沙山那头被打的骆驼。


    鸣沙山的骆驼们是长工,长年累月待在风景区的门边等活儿。它们给我的印象很乖,很听主人吆喝,不吵闹也不耍滑,忠心耿耿帮主人赚钱。

    那只骆驼与其它同伴一样,背上双峰之间搭着红毡毯的坐垫,木栓插在鼻孔里,跟牛一样,耳朵上戴着作防疫标志的黄耳贴,两只大脚丫分成两瓣,踩在沙里自动分开,很适宜在沙漠行走。在沙漠里,它们进化得比人类高级。除去两个大驼峰,它们老实的样子与牛很象。

    我不清楚它的主人为什么打它。他脱下褂子劈头盖脸扇它,一边扇一边骂着我们听不懂的当地方言。它能听懂吗?它不言不语、不辩不抗,只是不断地偏头躲避。但它幅度不大的躲避方式与它主人恶狠狠的咒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这些游客纷纷侧目和愤慨。

    虽然无妄之灾经常会与人相生相伴,但世相是清浊分明的,无需自己分辩。难怪,佛祖告诫世人要忍耐。

    在扬起的尘沙里掩藏着骆驼们多少的隐忍和委屈呢?谁能弄得明白?仰望苍天,苍天也在俯视眼前这片黄沙大漠。人在其间何其渺小!多少委屈都能随着尘沙渐渐消散了。

    戈壁滩上生长一种植物,叫骆驼刺,尽管满身带刺,却成为骆驼的美食。骆驼在长期的进化中已将自己的唇锻炼得异常肥厚。这样不怕荆棘的嘴唇,何惧来自人类的恶毒语言攻击?更不屑于为自己所遭受的委屈辩解了。这种默默的忍受和谅解难道不是我们人类应该好好学习和修炼的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呵呵,花间姐,她也是个小野物,从三、四岁起就跟我到处跑,恐怕以后是跟皮皮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