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10-1-8 21:06 编辑

哎,我来说说吧
事实绝没那么简单的,大家可以去看看美国,哪些工作最好。
最不好的,就是那些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工人了,比如说电焊工,钻井工,收入只比低保高一点,收入是最高的,还是软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精算师等等
去看看那些电脑学校,有几个学生是成材的,有几个是高薪的,也许是真有,但一定是极少数。这些学校的学生,没有好的师资,只会一些操作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工作如果大家都有达到一定水平,就没有竞争力,就不可能有高薪。
所谓的技术工人高薪,那也是因为能干这活的人少,如果能干的多了,收入一定不会高。
比如有些高级的技术工人,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拿高工资也是应当的。比如说什么精密数控机床的工人,那人家不仅要懂英语,看懂说明书,还要会编程,搞得好,可能还要懂得一系列机械电子原理等等,人家可不是普通的技术工人。
决定一个人收入的,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人的能力,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接触过一些名校的学生,可以这么说,这其中的优秀学生,他们和社会上普通程序员的水平差别是非常大的,他们虽未出校门,但是水平比那种平庸的在社会上混N年的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要强出很多,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10-1-9 11:18 编辑

是的,其实什么做得好,都是不容易的,有知识的技术工人也不容易。
我想,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是必须懂得原理的,比如说修电视的,要懂得电视的原理,懂得电路板的设计和功效,现在很多修家电的,并不懂得原理,只知道哪里坏了换哪个,这不能说真正的技术工人。
而要懂得原理,就不是培训那么简单了,他得懂得很多基础知识,这样他不仅会修,还会改进,还会设计,这样一来,他又是一个工程师了。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区,以为中国最缺技术工人,可是,这只是看到了表象,中国不缺那种一般的技术工人,而是缺顶级的高技术工人,而这种工人,是需要环境的,比如说一个工人在INTEL生产线,会懂得生产CPU的很多知识,但在中国,不可能培养出这种工人。
再比如说,现在数字电影制作的技术人员,在中国是奇缺的,在国外,这些人年薪相当高,要是在国内,也应当是百万难求,但是,在中国,都没有本土的数字电影软件和数字电影的渲染制作平台,国产大片往往要去国外才能制作特效,哪里还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呢,而这些技术人员的培训呢,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玛雅软件,功能很复杂,往往要用N年才能熟练使用。一个使用玛雅软件的人不容易,那些开发玛雅软件的人可想而知。
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只是一个重视科技的国家科技实力的一环,也是科技实力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相比之下,这些国家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在研发上的投入也是惊人的,做CPU的技术工人自然不少,但是做CPU研发的人,为数不会少,就好象数控机床的操作工人有N个,那么研究数控机床,制作数控机床的人,为数也不定不会少,国内的媒体叫嚣着中国缺技术工人,不过是舍本求未,以为买来设备,然后招些技术工人赚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是功利而幼稚的。就算你真的能买来设备,招大量的技术工人,到后来,你还会发现你缺乏研发能力,就也是缺乏可持序发展能力,就象现在中国的那些人抱怨没有核心技术一样,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真正意义上重视科技,不象要技术人员当成简单的赚钱工具,不要将知识当成可以玩弄的婴儿,不要将人才当成招之即来挥之即走的奴隶。

此外,中国的高等教育很有问题,大多数教师只会照本宣科,说些死知识,这使得原本就不是很好学的人,更不想学,更加觉得学习无用,实际上,在中国,奔好学校仍是主流,因为那里有更优秀的教师的同学。

如果要问中国最缺什么,我想说的是,最缺的是人才,人才难得,不管是技术工人,还是科学家思想家,真正的人才,永远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重视人才的机制和环境,而现在的中国,重视人才吗,我看未必,现在中国,对人才的最大要求是综合实力,就是什么都会那么两个,最终是什么都不精通,唯一精通的是媚上与忽悠,这能叫人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