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藏书羊肉》序

法国一位作家,看了陆文夫的《美食家》之后,特地赶到苏州来吃顿饭。冷盆热炒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法国人笑咪咪地问我,苏州美食根本的优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太好回答,我要说我们有一流的师傅,有舒适的风景,他接我一句这些我们法国也有,那就太多没劲了。我想了想很实在地说,苏州有四季特殊的物产和老百姓对这些物产的宠爱。法国人问我什么是宠爱,我说比如一个季节来临了,一样物产上市了,你要没去吃到,就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这一年也就不是完整的日子。
现在我要说起的藏书羊肉,应该就是这样的物产。
我真正去藏书镇上吃羊肉也只有一回。那一年冬天,陆文夫来《苏州杂志》社开会,完了以后突然有点心血来潮地说起,要么去藏书吃羊肉吧。我们和当地的一个作者联系之后就往藏书去。
那位作者已经在镇口头等我们了,说了几句麻烦你不客气之类的闲话,他就带领我们去了镇政府食堂,说是今天就在这里吃羊肉。我说要不要找一家好一点的饭店,有名气的那种,那位作者说,用不着的,藏书镇上的羊肉店,家家拿得出手的。这有点南京板鸭的感觉,南京的饭店不是道道菜过得硬的,唯一没话说的,就是板鸭,真是几乎家家人家好的。
当时陆文夫装了假牙,羊肉吃不动,我还关照老师傅羊汤里放一点羊血。这个可以不用牙齿了,我说,陆老师,你是陪我们来吃羊肉的呀。陆文夫说,闻闻味道也好的。这个味道,应该就是风情,就是风土人情。
苏州人说吃羊肉喝羊汤,每到深秋初冬,大街小巷里就开出来好多藏书羊肉店,加起来有几百家吧。羊肉人店的门口。原来就是很简单的四个字:藏书羊肉,近几年似乎有了各式各样的名称。写作是夜班活,我从青少年起就养成了冬天喝羊肉汤的习惯,现在已经中老年了,冬天的夜晚还是去喝羊汤,我家附近有一家阿胡子藏书羊肉店,阿胡子有好多老顾客,我就是其中之一。
藏书羊肉到苏州来开店,是光绪年间的事情了,这么多年来,一直延续着这样的形式,延续着这样的滋味。我们恢复传统文化,有好多的修复,张三故居李四故居,中间隔了这么多年,王五拆过赵六修过,气场完全面目全非了,唯独吃喝还有真传在呢。
前几天我在书上看到,当年章太炎、李根源也都喜欢去藏书羊肉店喝羊汤。好多事情文人墨客和凡夫走卒是有区分的,而美食却是空前的一致,空前的雅俗共赏。
除了苏州这么多羊肉店,藏书镇上的羊肉店依旧是按部就班如火如荼,每年一届的羊肉美食节,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啊,一方面镇上推波助澜,一方面吃客们水涨船高,政府有税收,商家有利润,苏州人有吃福,藏书羊肉不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影子吗?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