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复旦的自主招生公平吗?


文章提交者:杞人忧地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上海复旦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已经几年了。今年复旦通过自主招生的名额为500名,先是通过10门课的考试,得分前700名参加面试,由5个教授分别对一个学生进行面试。最终决定录取与否。
     记得孩子去面试的时候,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复旦附中)参加面试的学生几乎都穿校服,而其他学校的面试学生穿校服的不多。目前自主招生录取名单已经公布,复旦附中预录取的(包括保送的)有105名,几乎占了复旦附中毕业生的1/4。而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等名校预录取的却在50名左右。
     
     复旦附中参加面试的学生综合素质难道真的比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等名校要高很多吗?
     复旦大学如果抱着照顾自己子弟学校的目的,对自己附中学生多多预录取,难道是一个著名高校应该做的吗?
     这样的自主招生能体现公平性吗?
      在当今道德低下,物欲横流、学术失范的情况下,高考对一份改革,就意味着多一份不公正不公平,这样的自主招生,我看不要也罢!
   
跃入我的海洋~~~
文章提交者:zjc2000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复旦自主招生了,中国二十多年的神圣高考制度终于被讨厌它的人给拉下神坛,招生终于不再靠分数,而是靠招生老师的面试,完成了从“法治”向“人治”的倒退。

高考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腐败和贿赂横行的国家,高考有力地维护了公平性,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权势,财富,关系的影响,是社会公平最强的守护神,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之一。在高考制度下,贫寒孩子可以考上复旦大学,上海滩新贵的公子未必能考上。

这样的制度长期以来让某些有权势的人感到不方便,于是采用了各种变通的办法,实际上是绕过高考,暗渡陈仓。比如省三好生加20分,保送生面试入学。三好生,保送生的评选标准完全是主观的,老师说了算的,这就让许多有权势,有钱家庭的孩子得以靠给老师送礼,打招呼被评为省级三好生,被以保送生的名义送入名牌大学。报纸上不是揭露过中学在推荐保送生上作弊,受礼的案件吗?

毕竟三好生加分,保送生免试入学只占招生的一小部分,广大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是现在复旦大学推出的自主招生改革,连笔试都不需要了,完全靠面试,靠招生老师的印象,这简直就是把高考完全当成了私营企业的招聘,录取与否我说了算,把高考当成了超女PK,老师就是评委,看我是否喜欢你,看得上你,哪有客观的标准?

这种招生机制下,对考官老师的送礼,行贿,打招呼一定会蜂拥而至,最后就会变成一场走过场的腐败招生,变成权力,财富的较量,招进去的都是背景显赫的家庭的孩子,贫寒家庭的孩子将被拒之门外,不管你多么优秀。

诋毁高考,是最卑鄙的一个阴谋,高考如果有缺点弊端,可以从考试题目上改进,达到正确引导中学教学,选拔真正富有创新力,潜力的学生。废除高考,那些权势家庭,富豪家庭额手称庆,从此名牌大学就是为他们的子女开的。

就算能剩下个别没有贿赂和打招呼的名额,贫寒家庭的孩子,从小没出过县城甚至乡镇,面试肯定是张口结舌,被淘汰掉,难道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不能成为大科学家吗?北大副校长陈章良就是农民孩子,潘石屹就是农民孩子,他们当初要参加复旦面试,肯定被淘汰。
跃入我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