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非常感谢快乐妹妹全天候的陪同,感谢陈医生来茶楼相聚,感谢所有参腐的上海燕燕!
席间上海燕燕代表上海人民问候了首堵燕燕,我也代表北京人民问候了上海燕燕!
七宝古镇太好玩了,那么多好吃的,可惜肚子太小吃不了;商品琳琅满目,精美亮丽,可惜我拿不了,因为抱了一个泡脚的大木桶回北京!机场的人都严重好奇中。

发两天的日记如下:
11月17日
今日飞上海,十年我又来。
楼高公路阔,绝不输国外。
徜徉多伦路,指点众名宅。
更有名人像,再现当年采。
相机忙不迭,留影pose摆。
咸亨酒店坐,精美江南菜。
蚕豆名茴香,黄酒暖胸怀。
餐后去饮茶,重温老上海。
上官云珠美,万岁好太太。
聪慧阮玲玉,志高情豪迈。
心满意足归,夜话多感慨。
(多伦路值得再去,孔祥熙白崇禧宅,叶圣陶丁玲沈尹默鲁迅像,
上老电影院饮茶看老电影《太太万岁》《小玩意》)

11月20日
地铁三号换九号,江南古镇名七宝。
店铺林立物品丰,游客汹汹卷浪潮。
满街美食勾馋虫,只恨自己胃太小。
小桥流水人心醉,古寺塔高香烟绕。
印花衫褂蓝头巾,船娘俏立把橹摇。
午间品尝上海菜,隔街人面两相照。
下得酒楼上茶楼,一壶香茶乐陶陶。
直待暝色入高楼,怀抱木桶别七宝。
入夜相聚上海帮,神侃海聊意兴高。
神仙眷侣四璧人,黄昏木匠帅有刀,
健康讲座谢老陈,尽欢而散鸟归巢。
(20日记事,快乐妹妹全天陪游七宝古镇,购特产木桶一只,
下午陈医生来会合,晚上与上海网友聚会善待天下)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梦游,“首堵”是北京人民的智慧,早就给北京易名了!
不信你问问快乐妹妹,她已经深刻领教了北京的首堵! 26# 自觉的梦游人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本帖最后由 何毓玲 于 2010-11-22 12:10 编辑

谢谢龙妹妹,谢谢金秋,听到好话我就万分高兴!
这件红大衣就是我用讲课费买的纪念品,永远记住这次的上海之行,记住上海分部的可爱的同事,记住燕谈神交已久的燕燕!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谢谢黄昏,谢谢水笺!
近日有人约我的文章,要一份个人简介,原来的官样文章(无数的个人简介)写多了生厌,专门写了一个“何毓玲特色”的简介,发这里供大家一乐!

何毓玲
高等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在文科编辑这一行当,一干25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留下不少遗憾。编辑书稿无数,写学术文章若干,更偏爱写散文游记,将这些散淡文字集为一册,号《岁月驼铃》。人过花甲,老忘了自己的年龄,常与年轻人比赛爬山、游泳,干一些出格的荒唐之举,网名“老顽童”。平常日子坚持健身,周末去景山合唱、郊外野游,一年内国内、国外旅游数次。热心参加同学聚会、网友聚会、歌友聚会:忙世人之所闲。不追求名利富贵等身外之物,最烦应酬,也烦逛店和家务:闲世人之所忙。
座右铭是:“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最向往的是:“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我相机里有几张七宝古镇的照片,很喜欢,贴上来与大家共享。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